
Joaquin Oliver 的暱稱,也被他用在他的 IG 名稱上,是“Guac”(讀起來像「樺克」),因為很多人都不會唸他的委內瑞拉名字(Joaquin 用華語的普通話讀起來大約是「渥金」,最下面的個案影片中他的父親有說出他的名字) 。他跟父母在三歲時移民到美國,2017 年 1 月才正式歸化為美國公民。2018 年情人節當天,他就讀的帕克蘭區 Stoneman Douglas 高中遭到之前曾被退學的 19 歲退學生 Nikolaus Cruz 槍擊,造成 17 人死亡。“Guac” 也是其中之一。
“Guac” 跟其他十六位同時不幸喪命的同學身上都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因為他們本來就只該平平順順展開人生。“Guac” 長相特別俊秀,老師和同學說他個性善良、開朗,記者從他的社群媒體上判斷他跟一般同輩不太一樣之處,是跟家人很親,因為他貼出不只一張跟母親的合照,並撰寫熱情的文字表達對母親的愛和感謝。他對女友也一樣慷慨示愛,IG 的最後一則發文就是感謝上天賜予的福氣,讓他和女友彼此遇見。

Manuel Oliver 和 Patricia Oliver,Joaquin 的父親和母親,就是「換裁判」(Change The Ref)這個組織的共同創辦人。「換裁判」的主張是既要改變美國對擁槍的規定,也要支持年輕一代的發展。「換裁判」這個名字來自有一次父親和 Joaquin 一起看球賽,Joaquin 提到裁判不公,應該換裁判。而用在反槍擊事件再度發生的推廣組織上,卻再恰當不過——帕克蘭高中槍擊事件倖存者後來的行動之一,就是大力質疑那些收受槍枝製造業遊說獻金的國會議員,要他們別一邊收錢,一邊假裝公正對待議題。
Manuel Oliver 和 Patricia Oliver 與 「換裁判」組織在事件後以不斷行動試圖抹滅失去兒子的悲傷。因此獲得媒體和大眾的注意。一家叫做 Area 23,原本從事健康傳播的創意公司也因此找上他們
Area 23 的成員和美國大眾一樣關心校園槍擊事件,不希望再有另一個帕克蘭高中。並在員工的要求下主動去找「換裁判」組織合作。(該公司主管說,有 11 個員工杵在面前說要做這件事,當然就只好做了)。 他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廣告業會說這叫做「洞察 insight」)——事件發生後,人人都在社群媒體上表示憤慨。但社群媒體的文章一下子就被更新的貼文淹沒。要真正產生影響力——必須用寫信的,要把實體的信件真的寄送到國會議員的辦公室。因為 96% 受訪的國會山莊人士表示,手寫信件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Area 23 先和「換裁判」組織一起舉辦了幾次的寫信活動。也讓帕克蘭高中槍擊事件的受害者有機會藉由共同活動獲得撫慰。但他們知道必須要找到能夠擴大規模,寫更多信,並持續下去的做法。
Area 23 請 Joaquin 的父母親捐出他的筆記本。從他的筆記取出的字創造了整套字體,並將字體裝載在自動寫信機器人上。「貼文變成信」(Posts into Letters)http://bit.ly/2uez4BM 的平台就這樣誕生了。


「貼文變成信」http://bit.ly/2uez4BM 平台能自動擷取社群媒體上呼籲槍枝控制的留言,並以 Joaquin 的筆跡將印出成為實體信件。使用者也可以在推特和臉書上發文,並同時將發文印成信件。「貼文變成信」至今已經印製了近兩萬封信寄給美國國會。Joaquin Oliver 的父親說,我們讓 Joaquin 重新有聲音,讓他能夠傳遞訊息,讓他能繼續說話。
「貼文變成信」在 2018 年的坎城創意獎中報名三項,獲得平面與出版創意獎(Print & Publishing Lions)中「平面與出版創新運用」類的銀獅獎,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創意獎 Peace(和平)類的入圍。下面的推廣影片,配樂是帕克蘭高中槍擊事件倖存者 Sawyer Garrity 與 Andrea Peña 為紀念在槍擊事件中喪生的同學所創作與演唱。
(2020.5.1補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