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專制主義,奠定市場經濟的基礎 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卡司第安. 拉維克斯, 〈勸世靜物畫中的英國查 理一世與法國亨麗埃塔的 託寓〉,1670年
來自法蘭德斯的畫家卡司第安.拉維克斯(Carstian Luyckx,一六二三至一六七五年)繪製的這幅畫具備了靜物畫的典型元素。骷髏頭、蠟燭、地球儀、螺類、泡泡......畫作給人的教誨是無論世俗人生多華麗,終究只是短暫、稍縱即逝的。將這幅畫跟其他勸世靜物畫區分開來的道具是繪有兩個人物肖像畫的書。肖像畫主角是英國君主查理一世,以及法國出身的王后亨麗埃塔.瑪麗亞。查理一世是英國於一六四○年代爭執應該由誰行使政治權力的混亂時期,在內戰中輸給國會軍而遭受處決的不幸國王。王后亨麗埃塔在丈夫去世後,便回到法國度過冷清的餘生。雖然國王與王后登上最高的權力位置,但是榮華富貴轉瞬即逝,很快就面臨痛苦和侮辱,而且最後還不光彩地死去。兩人正好適合畫進傳達世間萬物皆虛無訊息的勸世靜物畫。
查理一世的一生是英國的重大轉折點。抱持專制主義思想的他想成為有權威的國王,然而在他登基的一六二○年代正逢宗教衝突升溫、戰爭威脅加劇的混亂時期。查理一世逕自闡明要強化統治權力後,國會便提出 「權利請願書」,表示不能在沒有它們的批准之下課稅。此後國王與國會經歷十一年斷絕溝通的冷戰期間,最後因為國王想召開國會籌措戰爭經費,雙方便爆發衝突。結果保皇派和議會派展開武力抗爭,最後保皇派落敗,查理一世身負叛逆罪的罪名被處死。這就是所謂的清教徒革命。
國王遭受處刑是令人衝擊的事件。我們來看約翰.韋索普(John Weesop)畫的查理一世於一六四九年被處刑的現場圖。
約翰.韋索普,〈處死查理一世〉,1649年

觀眾注視著將查理一世放在刑場中的樹樁上,用斧頭斬首的這一幕。左上方畫了查理一世接受審判時的裝扮,其下方則可以看到走向處刑台的國王。右邊是持斧劊子手提著查理一世的人頭,其下方則描繪了觀眾爭先恐後用手帕沾染國王鮮血的樣子。畫面中間下面有個受到衝擊而暈倒的女人。畫家似乎是想讓人聯想到在十字架上被處決的耶穌模樣。

議會派的勝利不僅意味著權力結構改變,也代表保皇派象徵的專制主義秩序衰落,也就是國王基於神賦予的神聖權力,能隨心所欲統治的思想沒落了。也有支撐王權的身分制度受到動搖的含義。在經濟方面,皇室賦予特定集體壟斷的交易權,獲得金錢利益的重商主義體制相對地瓦解了。以身分制度和控制為重心的經濟結構,讓位給以資產階級和市場為主的自由經濟活動。資產階級革命是政治和經濟權力從國王轉移到資產階級的歷史重大事件。

另一方面,有趣的是內戰結束後似乎會變成共和國的英國又恢復君主制。一六六○年流亡海外的查理二世歸國登基。繼承王位的詹姆斯二世實施獨斷的政策後,一六八八年就發生沒有流血的 「 光榮革命」,擁戴荷蘭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和瑪麗夫婦為王,之後透過 《權利法案》明文規定王權的限制。英國人選擇的「長期均衡」是君主立憲制,也就是國王仍存在,但王權行使受限的政治體制。在新的平衡點中,資產階級瓜分國王與支持他的貴族階級的權力。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就這樣不冷不熱地展開了。儘管如此,從長期來看,資產階級革命帶來的效果相當顯著。依法統治的原則扎根,個人財產權受到完整保護,這才是資產階級革命創造出的 「 革命性」變化。

其他國家又是如何展開資產階級革命的?在海峽另一邊的法國,比英國還早發生更戲劇性的資產階級革命。一七八九年深陷財政困難的國王路易十六,決定召開中世紀制度三級會議,此舉是促使革命爆發的源頭。在舊體系之下,大部分的第一級神職人員和第二級貴族享有免除繳交直接稅等特權。召開三級會議時,這種身分的人約有五十萬名,占全國人民的二%。剩餘的九八%屬於第三級,其中約有一百萬人是資產階級,其餘都是平民和農奴。部分資產階級憑藉累積的財富,和貴族逐漸趨同,但是貴族希望繼續和資產階級劃分開來。在這種情況之下,路易十六仍決定按照中世紀的標準來組成三級會議,資產階級對此反彈並展開革命。

我們來看看革命當時所發行的印刷品圖。資產階級想擺脫貴族和神職人員,表露出獨立武裝的動作,其他兩種身分的人嚇了一跳。背景是攻克法國大革命的象徵場面巴士底監獄。在革命過程中,政局動盪了好幾次,小資產階級和小農民階層加入市民軍,戰爭轉而有利於市民勢力。路易十六與王后瑪麗.安東妮最後在一七九三年被送上斷頭台,結束了一生。
作者不詳,〈第三級的覺醒〉,1789年
法國透過流血革命,形成由資產階級主導的社會。一七八九年廢除封建制度後,領主的特權和農奴的隸屬性這種身分制度消失。同年宣布的 《 人權宣言》闡明不分身分階級,人人皆能享有的基本權利。接著一八○四年拿破崙.波拿巴制定 《民法典》 (又稱 《 拿破崙法典》),確立私有權和契約自由等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秩序的核心原則。經歷這番資產階級革命過程後,舊體制的君主專制、身分制度、重商主義替換成新的共和制、市民自由、經濟活動的開放。

美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過程則很特殊,因為出自英國殖民地十三州的美國,必須克服在大西洋另一邊的君主制度和重商主義權力,所以美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意味著要向英國爭取獨立才行。英國打算向美國殖民地收取統治與國際戰爭所需的經費,因此引發抵抗。美國的殖民地州團結起來,獲得跟英國競爭的法國、西班牙支援,艱辛地打贏獨立戰爭。於是美國創造出轉機,克服從屬殖民地的經濟結構,圖謀獨立發展。之後於一七七六年發表的 《 美國獨立宣言》,是確立公民權利的歷史性文件。
描繪美國歷史分水嶺的代表畫作,是出生於德國的埃瑪紐埃爾. 洛伊茨(Emanuel Leutze,一八一六至一八六八年)繪製的 〈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 。他莊嚴地描繪了一七七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美國革命軍在凌晨渡過漂浮著冰塊的危險湍流,準備偷襲敵人的場景。在一八四八年橫掃歐洲的法國二月革命漩渦中,畫家想起美國的革命運動獨立戰爭,於是繪製了這幅作品。英姿颯爽、站在船頭的人是華盛頓將軍,後面抱著美國國旗的人就是未來的總統詹姆士.門羅。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國旗跟現在的星條旗長得不一樣,是象徵十三州的十三顆星星排成圓形的型態。不過,從歷史事實來看,一七七七年才第一次使用這面國旗。畫作的背景年代若是一七七六年,星星的位置應該放入英國國旗聯合旗,即所謂的「 大聯邦旗」(Grand Union Flag)才合理。不過,跟畫作給人的壓倒性印象相比之下,這種錯誤就不算什麼了。彷彿在強調全體美國人對獨立戰爭齊心協力的人物構圖尤其引人注目,其中包括軍人、獵人、農民等職業。從人種來看,除了白人之外,甚至還有黑人與印第安人。雖然這不太符合歷史事實,但這是一幅傳達強烈訊息的歷史畫。
埃瑪紐埃爾.洛伊茨,〈華盛頓橫渡德拉瓦河〉,1851年
雖說脫離英國後獨立,代表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成功,但要說這是一場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還是有些欠缺。因為有別於西歐,美國的身分制度無法輕易消弭。基本權只適用於白人,從非洲抓來的黑人奴隸仍被身分制度這個枷鎖束縛著。美國的南部經濟主要是靠大規模僱用奴隸的種植業。雖然奴隸對於工商業持續成長的北部不太重要,但南部地主卻是無法想像沒有奴隸的經濟。由於這樣的利害關係,廢止奴隸制度必定會造成嚴重的社會衝突。這項未完成的課題藉由大規模內戰,即南北戰爭才得以完成。一八六三年林肯總統發表 《解放奴隸宣言》 ,鼓勵黑人參與聯邦軍(北軍)。
下頁的圖是聯邦軍隔年為了敦促黑人新兵報到而製作的海報。在戰爭結束前,總共有十八萬五千名黑人從屬於一百六十六支部隊。其中十一支是由費城的 「威廉.佩恩 」 所組織,這幅作品描繪的部隊就是其中一支。雖然 《解放奴隸宣言 》也包含動搖南軍士氣的戰略意圖,但是從宏觀角度來看,具有透過廢止身分制度來結束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美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就這樣透過兩起歷史事件展開。現代歷史學者稱獨立戰爭為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稱南北戰爭為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募兵海報,〈加入我們吧,兄弟〉,彩色石板印刷,1863年左右
社會主義藉由一九一七年俄國革命實現的歷史性事件眾所皆知,不過資本主義的基礎也是透過革命奠定的這個事實卻很常被忽略。英、法、美以自己的方式經歷了資產階級革命。雖然發生的時期與背景不同,但這些國家都取得共同的重大成果。現在個人不受身分拘束,不必擔心自己的財產被不當侵占,可以自由地從事經濟活動。而且,資產階級用法治主義來武裝,漸漸將經濟制度和政策轉向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資產階級革命藉此為加速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真是一種革命性的變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幾年前,中、日、韓的學者聯手編纂了《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第二版名為《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以共同編寫教科書作為政治外交的手段,也是冀望能為三國之間劍拔弩張的殖民與戰爭等歷史問題,找到一條和解的道路。這樣的嘗試是否成功,不是在此三言兩語能夠道盡的。不過,作為來自臺灣的讀者,我們不免要思索:在這
幾年前,中、日、韓的學者聯手編纂了《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第二版名為《超越國境的東亞近現代史》),以共同編寫教科書作為政治外交的手段,也是冀望能為三國之間劍拔弩張的殖民與戰爭等歷史問題,找到一條和解的道路。這樣的嘗試是否成功,不是在此三言兩語能夠道盡的。不過,作為來自臺灣的讀者,我們不免要思索:在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撒母耳記中展示了由於權力所帶來的腐蝕,使得政治領袖們失去原本的理想和抱負,而被迫為了維護權力而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政治領袖間,也在教會和其他組織中有所體現。因此,撒母耳記提醒我們需要對擁有權力的人保持警惕,並持續關注他們的行為。
Thumbnail
美第奇家族權力的遊戲 義大利的佛羅倫薩,那個推動文藝復興的重要推手,美第奇家族 掌控著權利,財富,名聲的強大家族, 在義大利大喊恢復羅馬榮光後陸續展開爭奪較勁 凱薩琳·德·麥地奇就在這時誕生了,說不知她讓整個宗教中充滿血腥的殺戮   悲慘的童年 凱薩琳父親洛倫佐二世·德·麥地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世紀帝國大公爵戰役。聖女貞德與大公爵分別代表同一個時空背景下的兩個價值,聖女貞德代表了法國人的信念,為了民族國家奮戰到底的精神,大公爵的故事則是真實的政治現實,雖然冷血無情,卻共感人。本文介紹了遊戲簡述及攻略,以及關於無畏的約翰真實歷史。
Thumbnail
叛變,或者應該翻譯成起義或升起(The Rising),是聖女貞德戰役的第四關卡,文章中詳述了遊戲內趣事、真實歷史和加冕後的狀況,提供豐富的內容。主要任務是破壞特洛伊斯、沙朗和蘭斯的城鎮中心,以及保護貞德和法軍。
Thumbnail
五月十四日(星期二),英倫國王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為他自二零二三年五月六日加冕以來,第一幅官方肖像作揭幕儀式,妻子卡米拉王后(Queen Camilla)也出席了活動......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上百位國家元首齊聚送行,盛大國喪吸引全球億萬人眼光,繼位者查爾斯三世國王,能否讓君主制度延續傳承下去?「日不落國」能否繼續揚威?格外引發關注。 說到家族傳承,中外文獻都在廣泛研究討論「如何富過三代」,大多數民眾會想:「傳承?離我好遠,那是有錢人的異想世界」。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英国的国王查尔斯三世。查尔斯三世作为英国国王,同时还是英国以外14个英联邦国家的元首,具有一系列官方、礼仪、外交的代表性权力。虽然他的个人财富远不及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2000亿美元的身家,但是也绝对非同一般,那么查尔斯三世的个人财富大部分分布在哪些领域呢?戴上你的金丝边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撒母耳記中展示了由於權力所帶來的腐蝕,使得政治領袖們失去原本的理想和抱負,而被迫為了維護權力而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政治領袖間,也在教會和其他組織中有所體現。因此,撒母耳記提醒我們需要對擁有權力的人保持警惕,並持續關注他們的行為。
Thumbnail
美第奇家族權力的遊戲 義大利的佛羅倫薩,那個推動文藝復興的重要推手,美第奇家族 掌控著權利,財富,名聲的強大家族, 在義大利大喊恢復羅馬榮光後陸續展開爭奪較勁 凱薩琳·德·麥地奇就在這時誕生了,說不知她讓整個宗教中充滿血腥的殺戮   悲慘的童年 凱薩琳父親洛倫佐二世·德·麥地奇,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世紀帝國大公爵戰役。聖女貞德與大公爵分別代表同一個時空背景下的兩個價值,聖女貞德代表了法國人的信念,為了民族國家奮戰到底的精神,大公爵的故事則是真實的政治現實,雖然冷血無情,卻共感人。本文介紹了遊戲簡述及攻略,以及關於無畏的約翰真實歷史。
Thumbnail
叛變,或者應該翻譯成起義或升起(The Rising),是聖女貞德戰役的第四關卡,文章中詳述了遊戲內趣事、真實歷史和加冕後的狀況,提供豐富的內容。主要任務是破壞特洛伊斯、沙朗和蘭斯的城鎮中心,以及保護貞德和法軍。
Thumbnail
五月十四日(星期二),英倫國王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為他自二零二三年五月六日加冕以來,第一幅官方肖像作揭幕儀式,妻子卡米拉王后(Queen Camilla)也出席了活動......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上百位國家元首齊聚送行,盛大國喪吸引全球億萬人眼光,繼位者查爾斯三世國王,能否讓君主制度延續傳承下去?「日不落國」能否繼續揚威?格外引發關注。 說到家族傳承,中外文獻都在廣泛研究討論「如何富過三代」,大多數民眾會想:「傳承?離我好遠,那是有錢人的異想世界」。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英国的国王查尔斯三世。查尔斯三世作为英国国王,同时还是英国以外14个英联邦国家的元首,具有一系列官方、礼仪、外交的代表性权力。虽然他的个人财富远不及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2000亿美元的身家,但是也绝对非同一般,那么查尔斯三世的个人财富大部分分布在哪些领域呢?戴上你的金丝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