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一向被視為法國啟蒙理性的指標人物,所以讓我們由伏爾泰開始理解法式的理性啟蒙。
(先看看伏爾泰式的名言。)
至於「啟蒙」(enlightenment) 原意有照亮的意思,引申之意是以理性的光打破蒙昧,而這蒙昧對伏爾泰而言,主要意味著神學以及源自神學的君權神授論。
伏爾泰從不害怕爭吵,只是不知如何結束爭吵。為此,他有很長一段時間無處容身,甚至兩度被關在巴士底監獄。然而,無意成為殉道者的伏爾泰雖然不時為了「哲學」與教會爭執,也不時妥協讓步,和當局大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由於作品受到廣大市民的愛戴,即使爭議不斷,聲望卻始終扶搖直上。
讓我們從羅馬教會開始,了解一下法國王權的演變。
公元三世紀,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基督教後,在梵蒂岡的彼得墓上修建了聖彼得大教堂,而守護這座教堂的羅馬教皇後來被視為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最高權威。
在中世紀時,教皇的權力極大,日耳曼部族的國王既必須面對教皇、又必須(按照日耳曼傳統)面對貴族和公民大會的決議,權力處處受到限制。其後,隨著「十字軍東征」的失敗以及嚴重的通貨膨漲,無法適應貨幣經濟的貴族階級開始沒落,國王的權力也不斷擴大,於是出現了最高權力(主權,sovereignty)的觀念。
唯有將所有的權力集中在國王一人,以對國王的絕對服從,承認信仰自由,(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宗教戰爭才可能結束。這個概念在黎賽留主教(cardinal richelieu)擔任法王路易十三的首相時實踐。
法國國王從此可以直接任免行政官員,停止召開身份制議會。到了路易十四時的權力更是巨大無比。路易十四的名言「朕即國家」反映的是法國貴族的沒落。
不過,沒落的貴族還是有能力找市民的麻煩,尤其是像伏爾泰這樣努力得罪人的市民。伏爾泰最後流亡英國,見證了英國的機械革命帶來的平和社會。
另外一位啟蒙健將「孟德斯鳩」也認為應該把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作為模範。
孟德斯鳩考察了各國的政治制度後指出:共和政體並不一定能保障政治自由。孟德斯鳩指出,能否保障政治自由並不在於有無君主存在,而是在於是否認可國家各機關可以分權。
孟德斯鳩認為,如果能夠恢復法國從前實行的國王(行政權)、三級會議(立法權)、高等法院(司法權),即便在波旁王朝的統治之下,也能實現政治自由。
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的想法都被匯集在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當中出版,而波旁王朝因為擔心對政府的批評擴大,所以不但禁了伏爾泰的作品,也一併將「百科全書」列為禁書,連狄德羅也一併送入監獄。
然而,百科全書不但賣得很好,也讓歐洲的出版方式和贊助模式開始改變。
十六、七世紀,歐洲娛樂的主要形式是音樂,但十八世紀越來越多人開始讀書,追求各式各樣的知識啟迪心靈。出版人取代傳統贊助人的地位,致力滿足市民階層的需要。
各式各樣的圖書(包括小說)在市民階層流傳,鼓勵人們思考各式各樣的社會和文化問題。
文藝作品的興盛也與「沙龍文化」有關。
沙龍(salon) 一詞源自義大利字(salone),沙龍文化首先在十六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出現,後由法國發揚光大。在法國,沙龍女主人定期邀請賓客參加聚會,討論的內容包羅萬象,一如當時的百科全書。
( 下圖中顯示伏爾泰在沙龍朗誦詩文的狀況。圖片來自 維基。)
基本上,百科全書派並未期待狂飆式的革命行動,但因為盧梭的加入,而產生了當時知識分子都想不到的巨變。
盧梭出生在瑞士法語區的一個鐘錶匠之家,而且10 歲左右就成了孤兒,從未受過正式學校教育,主要靠讀書自學。必須艱困求生的他產生了有別于伏爾泰(富裕市民出身)和孟德斯鳩(貴族階級出身)的想法。
在盧梭的眼中,所謂國家的奠基者只是第一個將土地圈起來,宣稱「這是我的」的騙子。誰膽敢違抗,就發動戰爭,而戰爭的勝利者就制定法律、保障所有權,於是產生了以政治和法律為業的階級,他們的身份代代相傳。奴隸制和君主專制於是產生。
盧梭認為,(當時英國實行的)代議制是一種欺騙,應通過直接民主進行立法。盧梭理想中的政治制度是如古代雅典或者他的家鄉日內瓦那樣的城邦。但如孟德斯鳩所指出的,這需要公民之間發揮道德和良知。缺乏道德的民主制度就會變成眾愚制度。至於大國,盧梭認為,只適合採用聯邦制。
盧梭雖然為百科全書執筆,但他其實也和百科全書派的很多人鬧翻了,其中自然也包括伏爾泰。當盧梭用清晰的文字寫信給伏爾泰說:「我討厭你」時,從不辭窮的伏爾泰也毫不遲疑地回敬盧梭一連串近乎毀謗的詞彙。
相較於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盧梭的思想是如此激進,波旁王朝當局自然不會放過他。
但是,盧梭的論述深深吸引了一個人 ---- 羅伯斯比爾,最後引爆了法國大革命。
(下面影片介紹法國大革命的經過。)
把數千人當作反革命份子送上斷頭台自然是激烈的手段,但是,羅伯斯比爾主張:「法國目前只有兩個黨派,一個是人民,一個是人民的敵人。」而且獲得廣大民眾的迴響。
這一切變化都是百科全書派始料未及。
對伏爾泰而言,他只想為「哲學」而奮鬥。伏爾泰認為,在科學的發現以前,基督徒一直生活在思想的地獄中。而與牛頓的科學發現同時,歐洲開始流行仁慈法則,這種情感既屬於上帝也屬於人民。因此,哲學可以帶來心靈的平靜,為哲學奮鬥是值得的。
對盧梭而言,他最重要的發現是啟蒙運動中所宣稱的自由中,所隱藏的奴役和屈服。盧梭因而整理出新的自由概念:「遵從自己規定的法則,就是自由。」
當初狄德羅邀集各名家編纂百科全書的一部分初衷其實是希望能將源自英國的機械革命推展到法國的一般百姓,讓法國可以像英國一樣,以機械化迎接新時代。
但是,世事環環相扣,許多事情的演變往往不是當事人(包括勇於思考的哲學家們)所能指揮的。
以理性啟蒙為號召的伏爾泰還有百科全書派,最後催生出的是法國大革命還有以雨果為代表的浪漫主義文學。
只是,什麼樣的制度才是理想的社會制度? 什麼樣的體制才符合「仁慈」(Mercy)原則,仍待當代哲人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