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倫伯格民俗村 〉 瑞士旅遊中的深度文化亮點

2018/08/2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根據統計,選擇在夏季出國度假的瑞士人佔了人口數的80%,意思是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留在國內,甚至只在家裡。史德先生(Hans Schild)就是一個喜歡留在家裡的人,他跟筆者說,他這一輩子沒有離開過瑞士。度假,不是他的心理需求,出國一點也引不起他的興趣。他從小在山上牧牛,有時看著劃天而過的飛機,心想著:「來瑞士觀光攬勝的外國人何其多,在我腳下的阿爾卑斯山夏天盛開的花朵就是全世界最美的花朵了,我何必出國呢!」正如他所說,外國遊客來瑞士旅遊,就是為了享受這片自然風光。為了讓瑞士這片山林與農耕交織而成的美景存續下去,70多歲的他現在是瑞士伯恩山區裡,巴倫伯格民俗村的員工,他與四名同事一同負責表演遵從古法製作乳酪的過程。讓來自全世界的遊客有機會一瞥,瑞士百年農牧技術如何保存成活古蹟,夏天想當然爾是他特別忙碌的季節。
史德老先生是展場裡的一個活教材。 方常均攝

從北歐吹起的露天博物館風潮

1891年,瑞典創建了第一座露天博物館之後,北歐吹起了一陣露天博物館風潮;這股風潮也向南吹,整個歐洲在20年內約莫建立了20座大小不一的露天博物館。在1950到1970年代之間,露天博物館的潮流到達了巔峰。瑞士的巴倫伯格基金會便是成立在這股風潮中的1968年,基金會成員開始討論瑞士應如何保存自然與農耕相依的生活模式,邀請專業人士規劃設計園區,並尋找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建物,將農業生活的點點滴滴完整保留下來。70年代後的瑞士,處於大規模建設的時期,這段時間裡,老建物被大量拆除,新的建築多半風格相似,導致各地原有的特色、風貌漸漸消失。巴倫伯格民俗村於1978年成立,基金會有計畫地搶救老屋,把瑞士各地老屋的一磚一瓦保留下來,在伯恩山區的土地上重新組合,讓世人能一次看遍瑞士全國農業文化的區域性差異與原貌。
山水間的巴倫伯格民俗村,露天博物館風潮中的瑞士作品,呈現了瑞士農業文化的區域性差異。 方常均攝

當地居民的投入與凸顯在地文化差異

二戰尾聲出生的史德先生,就是住在巴倫伯格民俗村鄰村的在地居民。身著傳統服飾、在民俗村導覽的他說:「我四歲就開始學習擠牛奶、擠羊奶,大一點以後開始牧牛、牧羊。六歲之後跟著大人山牧季移,夏季開始往山頂2,500公尺的山頭追尋牧草。」在史德先生成長的年代,瑞士的農牧人口仍佔多數,每個孩子起床後必須先完成父母交代的工作,才能去上學。史德先生回憶道,早晨領著家裡的狗,拉著牛奶去給牛奶集貨商,有時遇到雨天,一早衣服就被大雨打濕,從早到晚就是一身濕漉漉,沒有第二套衣服可以替換。物質簡單的成長經驗,也塑造了他簡樸、單純的性格,他自己說:「不畏風寒的體魄就是這樣鍛鍊的。」講這句話時,他仍然中氣十足,頗有農家子弟的氣息與驕傲。
和史德先生同一代的瑞士孩童,許多人都走過做完農活才能上學的歲月。 翻拍展場照片
史德先生對鄉土的熱愛,體現在他每日的辛勤勞動中。退休後,他將農場交給兒子管理,自己只負責五隻牛,作為平日的經常性勞動。其他時間,他就在巴倫伯格民俗村的伯恩高山特區為遊客解說與表演,是一部真實的瑞士農牧活字典,他能夠回答任何有關器物、機具設備與操作技巧的問題。舊時的捕鼠器如何使用、如何用最簡單的器具打出上好的奶油⋯⋯等,與遊客的互動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親眼見他製作奶油和乳酪,對於過慣了現代生活的遊客來說,彷彿是百年前的農牧生活再現,有穿越時空的錯覺。同時也讓人重新體會,食物的原料是如此自然,而現代的飲食看來豐富,卻是添加了過多的人工化學成分。
園區裡的導覽員,每一位都與史德先生一樣專業,能夠解說古老行業裡的細節,信手捻來就是一段親身示範。有現代織女能當場展現瑞士的傳統刺繡手藝,或如何用簡單的幾支勾針穿梭成美麗的花紋。還有木工師傅展示著如何用幾支銼刀,就能細細刻劃出老鷹飛翔的美麗羽翼。也有馬車伕帶著遊客乘坐古老的馬車遊園,感受百年前閒適緩慢的行進速度。想要親自體會手做的樂趣,或想要學習古人勞動,園區裡也提供各式各樣的課程。對許多來參觀的學童而言,瞭解百年器物的演進,就更能珍惜今日便捷迅速的科技。
現代織女重現傳統瑞士手工刺繡與織品藝術。 方常均攝

牛,傳承瑞士印象外的歷史故事

今年園區的主題展覽正是瑞士給世人最大印象的「牛」,在1970年代拖拉機被發明出來前,公牛是瑞士農場上犁田的主力工具。而在牧場裡,母牛的價值高於公牛,牧場中出生的小牛裡留下的公牛較少,小公牛多半賣給了肉商,而留下來的公牛則必須勞動一生,最終仍是遭受屠宰的命運。最後,剩餘的牛皮可以製成皮件、牛骨或角也有各式用途,比如:製成梳子、扣子、湯匙、髮飾與其他裝飾品⋯⋯等。在物資缺乏的時代裡,物盡其用的觀念下,沒有一個東西是可以浪費的,這些古物老件都是目前博物館裡的收藏品。
在展覽中也展示了從19世紀開始的觀光廣告,可見瑞士的高山牧民與牛隻如何化身成瑞士旅遊大使。百年來的遊人對天然美景的讚嘆,讓瑞士人體認到保有自身獨特的文化、保護天然資源,是吸引遊客的不二法門。牛,對瑞士人的重要性, 不只是農牧時代維生相依的動物,現在成了瑞士旅遊的形象後,木刻小牛已是伴手禮的熱門選項之一。為了因應遊客的心理需求,在旅程後帶走一點觸摸得到的回憶,19世紀起,木工便開始在業餘時間雕刻牛隻,算是觀光業發達後的一個生財之道,這個意外出現的產品如今也成了百年的長銷商品。
在今日這個工廠量產的世界,牛的圖像被運用在各式商品裡的次數已經無法計量。世人對瑞士的印象也脫離不了群山環繞、綠草牛隻的天然風光;保護自然、維護鄉土文化,進而促進觀光,這些關鍵元素環環相扣,成就了一個吸引無數遊人造訪且意猶未盡的山間小國。
百年前就開始推展旅遊的瑞士,已經將農牧文化做為觀光海報的主題。 翻拍展覽海報。

永續發展中的經營甘苦談

為了永續經營,巴倫伯格民俗村也登記為商業團體,共有45位包括建築、工程、策展、行銷、教育⋯⋯等項目的專業人士,以及約120位季節性的工作人員,如:餐飲服務、接待、導覽⋯⋯等項目。園區開放參觀的時間是每年4月中旬到10月中旬,每位在園區裡服務的人,都可以得到相對的報酬。和史德先生一樣的季節性員工有上百人,有許多是當地居民,這也是巴倫伯格民俗村特別值得驕傲的一點——他們認為園區整體的運作,不僅僅是保護傳統、提供觀光資源、歷史研究活教材,更提供了將近200個在地工作機會,以活化當地經濟,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社會意義。
今年適逢巴倫伯格基金會50週年、民俗村40週年紀念,園區裡規畫了更多互動式的劇場表演與音樂會,以展現瑞士的歷史與文化。然而50年前,這個基金會創始之時並不順利,並受到各界的質疑,甚至連在地的伯恩州政府對博物館的部分計畫內容也保持懷疑的態度,即使過了10年,博物館成立時,外界仍不看好這個計畫。目前巴倫伯格基金會與博物館在財務上仍必須接受捐款才能維持損益平衡,經過40年的努力,他們受到瑞士各界認可,並與瑞士國家旅遊局與在地觀光景點結為夥伴關係,他們成了瑞士旅遊中的文化亮點,這個指標性的成就本身就已具有歷史意義。
百件牛鈴齊鳴是什麼樣的情景! 方常均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方常均
方常均
專欄作者方常均為瑞士公媒Swissinfo特約記者,長期觀察瑞士,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介紹瑞士社會,經營「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臉書粉絲頁,歡迎讀者朋友交流與媒體合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