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常均

方常均

114 位追蹤者
專欄作者方常均為瑞士公媒Swissinfo特約記者,長期觀察瑞士,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介紹瑞士社會,經營「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臉書粉絲頁,歡迎讀者朋友交流與媒體合作。
116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台灣人在蘇黎世的外國人比例來說並不到1%的,是外國移民中的少數民族。小旺萊文化協會表示,在六鳴節遊行中如何在亞洲隊伍中凸顯台灣特色,又不違反主辦單位的規定是需要動一點腦筋的,台灣隊主體應該要不帶政治色彩而表現出民主多元共融的景象。
Thumbnail
avatar
塔塔加
好感動喔~ 被你們愛台的行動,我的淚珠在打轉了!
融入瑞士,和觀光不同,想和當地人一樣自在生活,也想讓別人多了解自己。2020年九月結婚簽証入住瑞士的Christina,她自謙的說: 我就是家庭主婦。不過,在融入瑞士的生活中也走出舒適圈,參加瑞士汝拉州高中英文課認識新移民教程,把台灣推出去也豐富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Thumbnail
「自行車車臨界量」該運動源於1992年的美國舊金山,至今全球已有300多個城市共襄盛舉,旨在集合自行車騎士的力量,使路上的自行車數目達到一定臨界值後,集體出發,迫使汽車駕駛禮讓單車。在瑞士的規模也愈來愈大,最後終於在2021年六月底,達成癱瘓蘇黎世市區交通的目的。 最大城蘇黎世,將成友善自行車城市
Thumbnail
2021在東奧瑞士女子越野登山車一舉奪下金銀銅三面獎牌,這並非偶然。瑞士人喜愛戶外運動,騎自行車運動也是瑞士長年的國民運動。整個國家都在丘陵地與山區的瑞士,人們走向戶外,調和身心是生活常態。疫情更帶動了一般自行車與電動單車的銷售,後者更搭上銀髮市場而行情看漲,國內觀光業推動單車遊,完整產業網成形。
Thumbnail
飲食,是最容易拉近人們距離的方式之一。要吸引瑞士消費者的目光,蘇黎世的台灣餐廳Simon Says Taste Taiwan呼應九月的瑞士的同婚公投,端出了一杯彩虹民主果汁,將支持同婚的心情化作彩虹旗顏色的飲料,非常吸睛。
Thumbnail
avatar
方常均
謝謝閱讀!!
瑞士人普遍喜愛運動與戶外活動,加上環保風潮興起,改變移動方式減少碳排放,也已成為多數國民的共識。 將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已成當代潮流,以環保支持未來,疫情下為了避開通勤人潮,有的上班族也開始以單車代步,銀髮族也盛行單車旅行。瑞士漸漸竄起一股自行車風潮,疫情副作用之一。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