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公有開心農場之孩子的生命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瑞士的冬季寒冷且長,陽光充足的區域是許多人的居住首選。蘇黎世湖東岸因迎光面多、日照較長的關係,素有黃金湖岸的美稱,房價隨著市場供需和都市發展而飆高。在住宅密布的黃金湖岸,卻有一處天然綠意是市民與市政府攜手打造的公社農場,市民與公部門企圖在都市化的現代生活中,保留人與自然生態間的連結,同時也創造了蘇黎世的「新都市文化」。

已有百年歷史的呂內克農場(Quartierhof Wynegg),是蘇黎世市區第八區的最後一座農場,農舍和許多內部設備多是前人所留下的。對長久居住在呂內克農場附近的市民來說,這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地標,有一份無法切斷的人與土地間的情感聯繫。在十多年前,當地市民與市府曾有過激烈的討論——應該將農場夷平成為都市更新的一部份,或是保留農場並讓其繼續運作。在市民的積極奔走後,農場終於被保留了下來。目前,農場採政府監督、當地住民自行運作的模式,是城市中的公共「有機農作」綠地。

由市民創造的都市文化

呂內克農場的所有權屬於市政府,目前有25個工作小組維持正常營運,由250位住民投入農耕,照顧菜園、果樹、葡萄酒園⋯⋯等;還有幾組的動物照顧小隊,如:豬圈小隊、馬場小隊、兔園小隊⋯⋯等。在這片農場上,人與動物共生的自然與閒適,讓人難以想像此地與步調快速的繁華市中心竟只有20分鐘的車程。投身呂內克農場的住民,有的人是週一到週五都西裝筆挺,週末就換上雨褲、雨鞋在田地裡耕作。回到大自然,親手撫觸土地的暖潤,讓都市人得以紓解日常累積的壓力。

農場開放給市民經營,不只是讓市民能重回自然的懷抱,也將城市裡各自生活的人們,聚集在共同的場域,為市民創造了互相認識的機會,減少了都市生活的隔閡與疏離感。這個計畫成功地保存了當地的地標,也讓新舊住民互相融合,更創造了新的社區文化。人們在相互各異的生活裡,找到了新的共同點。蘇黎世市政府綠化部門專員西碧﹒美内特女士(Sibylle Menet)是畢業於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專業農業人員,並負責呂內克農場裡的一些行政庶務,她解釋:「沒有農業背景的人,在工作中學習農業知識;而我們專業人員所需要的知識也隨著現場情況而改變。隨著四季遞嬗與氣候變異,我們總是在調整細節、學習新的事物。例如:新的植物與動物疾病⋯⋯等,大家都在農場的工作中不斷地學習。」人們在農場裡找回了自然,也在這裡認識了更多當地居民,這一座農場承載著有形物質以外的無形社會文化價值。

呂內克農場裡的生命教育

美内特女士是呂內克農場的核心營運人員,受過教師訓練的她,也在市府綠化部門中擔任自然課講師,致力於教導孩童大自然相關知識與實作技巧。她說:「孩子能在農場中工作進行的活動選項很豐富,尤其是在帶領孩子認識動物和照顧動物時,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和動物的距離如此接近,所流露出的驚嘆與好奇,就是成功的自然教育。」都市裡的人們已經離大自然甚遠,很習慣地將動物視為餐桌上的食物,而忽略了動物和人類一樣,也需要呵護與照顧;牠們不是人類生活的附屬品,而是這個世界的一部份。透過在農場裡照顧動物的訓練,讓孩子們更加認識動物的習性,了解動物與人類一樣,都有情感、有脾氣,相處久了也會培養出情誼。而實做在教育層面的另一個好處是:了解食物來源、自然法則,以及萬物生長的時序變化。孩子們也能從中了解何謂人為、何謂自然、鍛鍊辨識事物的能力。更深層的是——一顆愛護環境的小小種子就埋藏在心裡,慢慢地發芽、生根。

四季分明的氣候,讓呂內克農場每一季都有當季的特色課程,秋季的蘋果採收和榨蘋果汁課程就非常受歡迎。秋收時,孩子在摘採的過程中也會發現——果園裡不灑農藥、鮮少人工介入的蘋果不只是長得大小不一,有的還有蟲蛀的痕跡、被鳥兒啄過的小洞。未曾過多修剪的葉片,讓蘋果每一面接受的日照程度各異,熟紅的顏色也就產生了不同的層次。非大量栽種的水果,每一顆都長出了自己的樣子,秋收的果實充滿了生命故事,和在超市裡購得的蘋果非常不同。孩子不僅僅是親手完成農場的工作,更在無形之中從自己的觀察裡感受到真正的生命成長、綻放與結束,這些遠勝過書裡的語言或圖像描述,是更具穿透力的教育。

呂內克農場的主建築內部尚未整修過,冬季無法供應暖氣,因此為學童設計的農場自然課程僅有春夏秋三季。且冬季也是農活淡季,美内特女士就帶著學童到鄰近的森林裡,觀察森林的自然變化。她說:「我們一起在森林裡撿拾樹枝,中午升起一堆火,用來烤香腸也順便取暖。森林就是孩子們活動的最佳場所,動著動著身體也就暖起來了。」從小就習慣在戶外活動的孩子們,在冬季天地大寒之時也必須外出,逐漸培養起抗低溫的體能。市政府與學校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大環境,讓孩子們習慣了在森林中活動,自然地發展出抗寒和野外求生的能力。

公有農場的公共活動

呂內克農場除了接受市政府補助,另外還有350位年年繳交農場會費的農場會員,儘管這些住民在農事上不能親力親為,但挹注的資金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幫助。自六月起,天氣暖了,也進入了晝長夜短的季節。每週日下午5點,居民們可以帶著喜歡的食物到農場一同烤肉、分享自己的拿手菜,也可以交換生活資訊。用烤肉把大家聚在一起,享受夏日的陽光,這樣歡樂的聚會將一直進行到九月,天氣轉涼、白晝漸短後才告終。此外,農場的餐廳工作小組固定在每週三提供餐點,附近的居民或遊客付一點費用,就能嘗到農場自行生產的農產品和佳餚。

為了增加收入,市民也可承租農場的空間舉辦活動,這塊都市寶貴的綠地,經常外借舉辦公司行號的聚會、孩童們的生日派對、生態教育訓練等等。農場也持續招募會員,他們也樂見外區的市民共同在這片公社農場上著力,越多人參與,公社農場越能自及自足。

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工業化的速度隨著科技更新而愈加地迅速,大自然似乎也以類似的快節奏被興起的城市取代。瑞士第一大城蘇黎世也不例外,她與其他大城市同樣歷經過人口快速移入市區,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大量建設的階段,昔日的綠地被城市中一幢幢的房屋、大樓、工廠蠶食鯨吞了半個世紀後,人文景觀大幅改變。快速、緊張是都市生活的特性,透過市府的規劃與居民的同心協力,才讓這一座公社農場得以順利營運,保留一片城市中的自然綠意。這座農場的存在突顯了居民對當地歷史和都市綠化的重視,亦可見「慢活」在瑞士第一大城蘇黎世仍是重要的公共議題。

簡體原文出於SWISSINFO :苏黎世绿意盎然的慢生活都市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農村社區、休閒農場、休閒農業區傻傻分不清楚? ▍農村社區:農村社區通常指的是一個小型的農村聚落,是農民和農村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休閒農場:休閒農場是一個提供給遊客休閒娛樂和農業體驗的場所。 ▍休閒農業區:休閒農業區是一個結合了農業、休閒和觀光等多種元素的綜合性場所。
Thumbnail
孩子們在玉米田裡穿梭,因為先前自己前手種下的玉米終於成熟了。 用手接觸玉米稈、使勁折下一穗玉米、剝去玉米外衣、理一理玉米鬚,終於能夠品嚐這經過時間累積的美味。
Thumbnail
孩子們在玉米田裡穿梭,因為先前自己前手種下的玉米終於成熟了。 用手接觸玉米稈、使勁折下一穗玉米、剝去玉米外衣、理一理玉米鬚,終於能夠品嚐這經過時間累積的美味。
Thumbnail
都市再生行動學院X熱吵民主協會一起辦了一場以都市農園、水耕蔬菜和魚菜共生為主題的工作坊,「為城市留下一抹綠」,探討環境未來與都市農耕的實踐可能性,很榮幸受邀為學員們解說我們共好生活合作社的理念,永續、環保、城市農園、社區共好等等概念與實作
Thumbnail
都市再生行動學院X熱吵民主協會一起辦了一場以都市農園、水耕蔬菜和魚菜共生為主題的工作坊,「為城市留下一抹綠」,探討環境未來與都市農耕的實踐可能性,很榮幸受邀為學員們解說我們共好生活合作社的理念,永續、環保、城市農園、社區共好等等概念與實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便利,改變了人類與土地的關係,我們卻離土地如此遙遠,誤以為我們只需要依靠商店貨架上的物品就能過活,真的是這樣嗎?假如我們將來自土地的資源以經濟目的消耗殆盡了,那麼未來的人類將活在匱乏與貧困當中,因為真實的財富乃是大自然的給予,而不是我們拼命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便利,改變了人類與土地的關係,我們卻離土地如此遙遠,誤以為我們只需要依靠商店貨架上的物品就能過活,真的是這樣嗎?假如我們將來自土地的資源以經濟目的消耗殆盡了,那麼未來的人類將活在匱乏與貧困當中,因為真實的財富乃是大自然的給予,而不是我們拼命
Thumbnail
位處竹東員崠的珏妙農園,群峰環繞綠意盎然,土壤水質未受汙染,尤其雨過後山氣蒸騰、嵐霧繚繞養人心目。秉持「飲食當令,日用在簡,友善環境,尊重生命」之理念,不灑農藥、不施化肥、自然農法耕作、復育土地的同時,也在大自然裡獲得身心靈滿滿的療癒。  
Thumbnail
位處竹東員崠的珏妙農園,群峰環繞綠意盎然,土壤水質未受汙染,尤其雨過後山氣蒸騰、嵐霧繚繞養人心目。秉持「飲食當令,日用在簡,友善環境,尊重生命」之理念,不灑農藥、不施化肥、自然農法耕作、復育土地的同時,也在大自然裡獲得身心靈滿滿的療癒。  
Thumbnail
雞鴨都是農園主人的好幫手,一邊在農園裡跑來跑去, 一邊幫忙吃了很多蟲。在這樣以自然為師的農園裡,不論是人、家禽或是作物,都特別地自在安...
Thumbnail
雞鴨都是農園主人的好幫手,一邊在農園裡跑來跑去, 一邊幫忙吃了很多蟲。在這樣以自然為師的農園裡,不論是人、家禽或是作物,都特別地自在安...
Thumbnail
住在鄉下,卻不以務農維生的好處,大概就是可以當一個田園方寸間的守護者,不用過於在意作物的收成,但仍可以感受時節的變化。
Thumbnail
住在鄉下,卻不以務農維生的好處,大概就是可以當一個田園方寸間的守護者,不用過於在意作物的收成,但仍可以感受時節的變化。
Thumbnail
在你心中,「農夫」是什麼?生產糧食的人?讓每日食材變豐富的人?我們賴以維生的人?「農夫,是協調的人,順應的人,對天地守信用的人。」源緣園自然農場的主人王旭朗是這麼想的。
Thumbnail
在你心中,「農夫」是什麼?生產糧食的人?讓每日食材變豐富的人?我們賴以維生的人?「農夫,是協調的人,順應的人,對天地守信用的人。」源緣園自然農場的主人王旭朗是這麼想的。
Thumbnail
根據聯合國估計,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將攀升至97億,屆時因過度開發所帶給環境的傷害,將明顯地反映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世界末日的景況不再是科幻電影的題材,而是寫實小說靈感的來源,其中,農田的「瀕臨絕種」以及工業污染對糧食供應所造成的衝擊,將成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根據聯合國估計,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將攀升至97億,屆時因過度開發所帶給環境的傷害,將明顯地反映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世界末日的景況不再是科幻電影的題材,而是寫實小說靈感的來源,其中,農田的「瀕臨絕種」以及工業污染對糧食供應所造成的衝擊,將成為重要的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