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黎世公有開心農場之孩子的生命教育

2018/07/2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瑞士的冬季寒冷且長,陽光充足的區域是許多人的居住首選。蘇黎世湖東岸因迎光面多、日照較長的關係,素有黃金湖岸的美稱,房價隨著市場供需和都市發展而飆高。在住宅密布的黃金湖岸,卻有一處天然綠意是市民與市政府攜手打造的公社農場,市民與公部門企圖在都市化的現代生活中,保留人與自然生態間的連結,同時也創造了蘇黎世的「新都市文化」。
已有百年歷史的呂內克農場(Quartierhof Wynegg),是蘇黎世市區第八區的最後一座農場,農舍和許多內部設備多是前人所留下的。對長久居住在呂內克農場附近的市民來說,這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地標,有一份無法切斷的人與土地間的情感聯繫。在十多年前,當地市民與市府曾有過激烈的討論——應該將農場夷平成為都市更新的一部份,或是保留農場並讓其繼續運作。在市民的積極奔走後,農場終於被保留了下來。目前,農場採政府監督、當地住民自行運作的模式,是城市中的公共「有機農作」綠地。
 

由市民創造的都市文化

呂內克農場的所有權屬於市政府,目前有25個工作小組維持正常營運,由250位住民投入農耕,照顧菜園、果樹、葡萄酒園⋯⋯等;還有幾組的動物照顧小隊,如:豬圈小隊、馬場小隊、兔園小隊⋯⋯等。在這片農場上,人與動物共生的自然與閒適,讓人難以想像此地與步調快速的繁華市中心竟只有20分鐘的車程。投身呂內克農場的住民,有的人是週一到週五都西裝筆挺,週末就換上雨褲、雨鞋在田地裡耕作。回到大自然,親手撫觸土地的暖潤,讓都市人得以紓解日常累積的壓力。
農場開放給市民經營,不只是讓市民能重回自然的懷抱,也將城市裡各自生活的人們,聚集在共同的場域,為市民創造了互相認識的機會,減少了都市生活的隔閡與疏離感。這個計畫成功地保存了當地的地標,也讓新舊住民互相融合,更創造了新的社區文化。人們在相互各異的生活裡,找到了新的共同點。蘇黎世市政府綠化部門專員西碧﹒美内特女士(Sibylle Menet)是畢業於蘇黎世理工學院的專業農業人員,並負責呂內克農場裡的一些行政庶務,她解釋:「沒有農業背景的人,在工作中學習農業知識;而我們專業人員所需要的知識也隨著現場情況而改變。隨著四季遞嬗與氣候變異,我們總是在調整細節、學習新的事物。例如:新的植物與動物疾病⋯⋯等,大家都在農場的工作中不斷地學習。」人們在農場裡找回了自然,也在這裡認識了更多當地居民,這一座農場承載著有形物質以外的無形社會文化價值。
 

呂內克農場裡的生命教育

美内特女士是呂內克農場的核心營運人員,受過教師訓練的她,也在市府綠化部門中擔任自然課講師,致力於教導孩童大自然相關知識與實作技巧。她說:「孩子能在農場中工作進行的活動選項很豐富,尤其是在帶領孩子認識動物和照顧動物時,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和動物的距離如此接近,所流露出的驚嘆與好奇,就是成功的自然教育。」都市裡的人們已經離大自然甚遠,很習慣地將動物視為餐桌上的食物,而忽略了動物和人類一樣,也需要呵護與照顧;牠們不是人類生活的附屬品,而是這個世界的一部份。透過在農場裡照顧動物的訓練,讓孩子們更加認識動物的習性,了解動物與人類一樣,都有情感、有脾氣,相處久了也會培養出情誼。而實做在教育層面的另一個好處是:了解食物來源、自然法則,以及萬物生長的時序變化。孩子們也能從中了解何謂人為、何謂自然、鍛鍊辨識事物的能力。更深層的是——一顆愛護環境的小小種子就埋藏在心裡,慢慢地發芽、生根。
四季分明的氣候,讓呂內克農場每一季都有當季的特色課程,秋季的蘋果採收和榨蘋果汁課程就非常受歡迎。秋收時,孩子在摘採的過程中也會發現——果園裡不灑農藥、鮮少人工介入的蘋果不只是長得大小不一,有的還有蟲蛀的痕跡、被鳥兒啄過的小洞。未曾過多修剪的葉片,讓蘋果每一面接受的日照程度各異,熟紅的顏色也就產生了不同的層次。非大量栽種的水果,每一顆都長出了自己的樣子,秋收的果實充滿了生命故事,和在超市裡購得的蘋果非常不同。孩子不僅僅是親手完成農場的工作,更在無形之中從自己的觀察裡感受到真正的生命成長、綻放與結束,這些遠勝過書裡的語言或圖像描述,是更具穿透力的教育。
呂內克農場的主建築內部尚未整修過,冬季無法供應暖氣,因此為學童設計的農場自然課程僅有春夏秋三季。且冬季也是農活淡季,美内特女士就帶著學童到鄰近的森林裡,觀察森林的自然變化。她說:「我們一起在森林裡撿拾樹枝,中午升起一堆火,用來烤香腸也順便取暖。森林就是孩子們活動的最佳場所,動著動著身體也就暖起來了。」從小就習慣在戶外活動的孩子們,在冬季天地大寒之時也必須外出,逐漸培養起抗低溫的體能。市政府與學校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大環境,讓孩子們習慣了在森林中活動,自然地發展出抗寒和野外求生的能力。
 

公有農場的公共活動

呂內克農場除了接受市政府補助,另外還有350位年年繳交農場會費的農場會員,儘管這些住民在農事上不能親力親為,但挹注的資金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幫助。自六月起,天氣暖了,也進入了晝長夜短的季節。每週日下午5點,居民們可以帶著喜歡的食物到農場一同烤肉、分享自己的拿手菜,也可以交換生活資訊。用烤肉把大家聚在一起,享受夏日的陽光,這樣歡樂的聚會將一直進行到九月,天氣轉涼、白晝漸短後才告終。此外,農場的餐廳工作小組固定在每週三提供餐點,附近的居民或遊客付一點費用,就能嘗到農場自行生產的農產品和佳餚。
為了增加收入,市民也可承租農場的空間舉辦活動,這塊都市寶貴的綠地,經常外借舉辦公司行號的聚會、孩童們的生日派對、生態教育訓練等等。農場也持續招募會員,他們也樂見外區的市民共同在這片公社農場上著力,越多人參與,公社農場越能自及自足。
 
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工業化的速度隨著科技更新而愈加地迅速,大自然似乎也以類似的快節奏被興起的城市取代。瑞士第一大城蘇黎世也不例外,她與其他大城市同樣歷經過人口快速移入市區,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大量建設的階段,昔日的綠地被城市中一幢幢的房屋、大樓、工廠蠶食鯨吞了半個世紀後,人文景觀大幅改變。快速、緊張是都市生活的特性,透過市府的規劃與居民的同心協力,才讓這一座公社農場得以順利營運,保留一片城市中的自然綠意。這座農場的存在突顯了居民對當地歷史和都市綠化的重視,亦可見「慢活」在瑞士第一大城蘇黎世仍是重要的公共議題。
簡體原文出於SWISSINFO :苏黎世绿意盎然的慢生活都市文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方常均
方常均
專欄作者方常均為瑞士公媒Swissinfo特約記者,長期觀察瑞士,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介紹瑞士社會,經營「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臉書粉絲頁,歡迎讀者朋友交流與媒體合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