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迫切需要的母親節政治改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avatar-img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常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四月天氣多變化,在期待春暖花開之際,生活裡總有變數。而四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則是蘇黎世市民們歡聚期待的一天,大家期盼著老天賞臉,給個好天氣,在陽光普照的春日一起度過屬於蘇黎世的六鳴節。
Toni想念瑞士高山上的生活,但移往一個活得下去的地方是生存之必要。在寂寞的風浪中他唱起了山歌,引起了同行人的注意,用音樂結交了朋友。沉沉浮浮的海洋、各種語言的交雜間,他才了解和自己命運相同的人,在這世間有成千上萬,離開的人們心裡都帶著盼望。
對於許多海外的瑞士人來說,吃不到富含穀物的深色麵包,是一種鄉愁。可以享受穀物麵包的硬口感,用力咀嚼,如同瑞士人基因裡設定好的一個程式,是生活與生命的完全融入。
<p>小學結束分科後,進入學術型中學的孩子若適應不良,可轉回技職跑道;就讀一般中學的孩子,如果期間表現出對學術知識的熱情,也可以再轉回學術型路線。孩子能有眾多選擇的機會,是可貴的自由。</p>
Walter Hofstetter於1956年創辦巴畝基金會,他原本是一個學校的老師,為了改善身心障礙者的教育問題辦了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從最早僅有一棟房子、12名學生,到今日成為一個有300多人的教育與庇護機構,提供教學、住宿、工作機會等,學員及員工來自瑞士不同的州。基金會運作的精神是...
<p>瑞士性別研究專家Caroline Dayer在她的研究中指出:LGBT這個詞已經不夠容納這個群體,年輕一代的人用其他的縮寫來定義自己,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符合老派的分類,在每一個字母的背後也隱含了每一個個體所經歷過的難題和困境。</p>
四月天氣多變化,在期待春暖花開之際,生活裡總有變數。而四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則是蘇黎世市民們歡聚期待的一天,大家期盼著老天賞臉,給個好天氣,在陽光普照的春日一起度過屬於蘇黎世的六鳴節。
Toni想念瑞士高山上的生活,但移往一個活得下去的地方是生存之必要。在寂寞的風浪中他唱起了山歌,引起了同行人的注意,用音樂結交了朋友。沉沉浮浮的海洋、各種語言的交雜間,他才了解和自己命運相同的人,在這世間有成千上萬,離開的人們心裡都帶著盼望。
對於許多海外的瑞士人來說,吃不到富含穀物的深色麵包,是一種鄉愁。可以享受穀物麵包的硬口感,用力咀嚼,如同瑞士人基因裡設定好的一個程式,是生活與生命的完全融入。
<p>小學結束分科後,進入學術型中學的孩子若適應不良,可轉回技職跑道;就讀一般中學的孩子,如果期間表現出對學術知識的熱情,也可以再轉回學術型路線。孩子能有眾多選擇的機會,是可貴的自由。</p>
Walter Hofstetter於1956年創辦巴畝基金會,他原本是一個學校的老師,為了改善身心障礙者的教育問題辦了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從最早僅有一棟房子、12名學生,到今日成為一個有300多人的教育與庇護機構,提供教學、住宿、工作機會等,學員及員工來自瑞士不同的州。基金會運作的精神是...
<p>瑞士性別研究專家Caroline Dayer在她的研究中指出:LGBT這個詞已經不夠容納這個群體,年輕一代的人用其他的縮寫來定義自己,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符合老派的分類,在每一個字母的背後也隱含了每一個個體所經歷過的難題和困境。</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身為全職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妳整天都在家,不會很無聊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女性,而且年齡層從30歲到75歲,都是孕育過小孩的女性,以一種羨慕但又輕蔑的姿態,彷彿在家帶小孩不僅對家庭沒有貢獻,而且還有著很廢的刻板印象。 尤其當他們得知小孩竟然還去上課的時候,更是用一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透過《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瞭解如何將角色從「保母」變成「CEO」,讓家庭照顧者學習如何鬆一口氣與善待自己,並為您分享如何在工作、夢想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摩梭人不論兒子或是女兒,在婚前或婚後,都是一直和自己的母親住在一起。這樣的家庭結構和一般的父系家庭或是其他類型的母系社會都是非常不同的。那麼這樣的家庭結構如何產生下一代呢?這就有賴「走婚」文化,也就是互有好感的男女雙方在夜間於女方的「花房」會面,白天男方再回到自己母親家中,擔任舅舅的角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今年有則新聞是關於托育補助的,我抓了一個標題「全職媽媽哭了:難道我不如保母?2024北市托育補助,最高可獲1萬8000元,在家帶孩的媽媽卻只有5000元,整整差3.6倍」。 全職媽媽比較辛苦還是職場媽媽比較辛苦這話題見人見智,但就從財政補助的角度來看,在資本社會確實只能做到起點的平等,而不能要求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身為全職媽媽,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妳整天都在家,不會很無聊嗎?」 問這個問題的人,百分之百都是女性,而且年齡層從30歲到75歲,都是孕育過小孩的女性,以一種羨慕但又輕蔑的姿態,彷彿在家帶小孩不僅對家庭沒有貢獻,而且還有著很廢的刻板印象。 尤其當他們得知小孩竟然還去上課的時候,更是用一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透過《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瞭解如何將角色從「保母」變成「CEO」,讓家庭照顧者學習如何鬆一口氣與善待自己,並為您分享如何在工作、夢想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摩梭人不論兒子或是女兒,在婚前或婚後,都是一直和自己的母親住在一起。這樣的家庭結構和一般的父系家庭或是其他類型的母系社會都是非常不同的。那麼這樣的家庭結構如何產生下一代呢?這就有賴「走婚」文化,也就是互有好感的男女雙方在夜間於女方的「花房」會面,白天男方再回到自己母親家中,擔任舅舅的角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今年有則新聞是關於托育補助的,我抓了一個標題「全職媽媽哭了:難道我不如保母?2024北市托育補助,最高可獲1萬8000元,在家帶孩的媽媽卻只有5000元,整整差3.6倍」。 全職媽媽比較辛苦還是職場媽媽比較辛苦這話題見人見智,但就從財政補助的角度來看,在資本社會確實只能做到起點的平等,而不能要求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