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迫切需要的母親節政治改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西歐多數國家的家庭政策十分先進,有陪產假、育嬰假、低價托育等社會福利政策,有助於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再度回到職場,男性也可享受自己照顧孩子的樂趣。這樣性別平等的快樂家庭,是西歐社會高福利給世人的印象,瑞士在這一方面的政策落在鄰國之後,也是每年母親節必定被提出來討論做文章的國家弱點。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是許多瑞士家庭的模式,女性即便再回到職場,多數仍以兼職工作為主,顧全家庭一直是瑞士女性不可迴避的性別責任。

家庭與職場兩端的掙扎

與其他國家議題相比,瑞士投注在托育政策的國家資源極少,不管公家托育機構或是私人機構,費用都相當昂貴,並非每個家庭都會考慮,也被戲稱是富人才負擔得起的服務。放眼全瑞士,州與州之間雖有不同的補助,但0到12歲的孩子的托育工作仍是家庭的責任。特別是0到3歲的孩子,需要成人時時刻刻的陪伴,孩子越小,工作越多。托育政策不彰時,母親的角色更顯重要。這樣的家庭處境與國家發展的人力需求其實相互牴觸,今日女性受教育的機會與程度和男性無異,也渴望職場上的挑戰與磨練,卻受制於性別的約束無法伸展,也導致家庭收入短少,有一定比例的瑞士女性在現實與夢想間掙扎著。

瑞士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瑞士0到3歲在家自行托育的孩子佔28.3%,其餘的71.7%則是送托兒所(Krippe)、日托保母(Tagesmutter)或家庭保母(Nanny)這幾個選項。許多家庭是拼圖式的做法,兩天托兒所、兩天家庭保母、在家一天,拼起了五天的行程;或者在家三天,去托兒所兩天,也很常見。每個家庭的經濟資源與人力資源不同,拼出不同的樣貌,除了完全自己帶孩子的母親之外,大抵脫離不了拼圖式的組合作法。多數的家庭裡父親有全職的工作,母親則是在有托育服務的日子工作。

家庭托育中的祖母效應

夫妻雙方皆有工作的家庭,要避免托育費用過大的支出,在平日便將孩子托予祖父母照顧,也是瑞士有別於其他西歐國家的面貌。根據瑞士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字,瑞士的祖父母照顧孩子的時間每年高達一億六千萬個小時,以每小時20法郎的低價鐘點費來計算,是極高的商業產值。而事實是祖父母無酬的付出,省去了許多外包的人力成本。換句話說,若沒有祖父母投入托育,瑞士的社會就必須創造更多幼教與初等教育的職缺,來因應社會實際的需求。

祖父母說的是祖父和祖母兩個人,然而真正照顧孩子80%是祖母的工作,這無疑的也是女性角色的輪迴。祖母在瑞士社會裡有一個親切可愛,溫暖安全的慈愛形象,祖母會給孩子說故事、祖母會教孩子烤聖誕節小餅乾、祖母會帶著孩子在森林裡撿拾材料做勞作、祖母也會為孩子縫製玩具和衣裳。許多傳統的瑞士女性成功地教出了自己的孩子,為此而自豪,自然也非常樂意挪出時間照顧孫子們。這個類型的祖母有極高的動機,驅使著自己再一次為家庭投入心血,不僅是家庭血緣的驅動,也是自身心理的需求。

祖父母照顧孩子的現象在瑞士非常普遍,成了一個社會學研究的題目,也由於祖母投入的比率比祖父高得多,在瑞士德語區的學術界也產生了一些新詞,如祖母效應(Der Grosi-Effekt )或者祖母托兒所 (die Krippe Grosi)。瑞士巴塞爾大學與蘇黎世大學都有相關的研究項目,來探討社會變遷中,家庭世代間如何維繫親子關係,以及祖父母對孩童的影響。托育的現象在瑞士也有城鄉差別,公立托育機構與私人托育不足的瑞士鄉間,祖母所承擔的任務比起城市裡的更多。家人們都住同一個村莊裡,祖母能就近照料孫子,想當然就是最好的人手。與婆媳相比,母女間的關係是相對和諧,也因此照顧外孫的祖母也是相當常見。

一般來說,在瑞士社會給予願意照顧孫子的祖父母極高的肯定。尤其快樂的家庭教育出孩子健康的人格心智,從這點來看,祖父母無私的愛在步調快速的社會發展中,注入了凝聚家庭的力量。願意為年輕家庭提供托育幫助的祖父母為沒有育嬰假的瑞士,提供一個可信可靠的托育資源,補足了人力的缺口。孩子在進入義務教育之前,家庭教育裡形塑了人格特質與語言能力,這無形強化了家人間的情感與家庭觀的建立。家庭是社會安全的基石,祖父母對家庭的付出成就了一個瑞士文化。

瑞士政治光譜中的家庭觀

家庭政策在瑞士政治上的辯論,左右兩方各有看法。右派的保守政黨的政治論述中,不刻意強調祖母效應(Der Grosi-Effekt )的產值與時間等數字的多寡,而是著重在退休的老年人口為家庭付出所達到的穩固社會的成效,以及無可計量的人際情感和家庭價值。老年人口在家庭中無酬的勞動是社會的一大支柱,具有更深層的社會意義,牢牢地緊緊地牽繫著家庭的人際網,進而鞏固整體社會的穩定。

右派的政治家則認為:強調數值與研究精算,有助於我們理解祖父母投入家庭托育,對整體社會實際的效應有多大。同時必須重視祖父母在家庭私領域的付出,不可將退休人口的實際社會勞動力視為理所當然。祖父母無償的托育模式補足的是國家長期政策性的缺失,瑞士家庭政策是一個國家必須正視的迫切問題。這同時也體現,母親為家庭長期的付出也是無償的,升格成了祖母也無法離開這個母職的社會期待。

母愛形象之下的負影響

瑞士的性別平等法自1996年施行至今,在職場上女性仍然面臨同工不同酬的困境。此外,因生育子女的生理限制,許多雇主更傾向雇用男性。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托育的任務大量落在母親與祖母的肩上,女性再度落入以家庭為重心的生活模式,無益於女性專業人才回流勞動市場。缺乏家庭政策的支持,女性要如何再度進入職場考驗著每個家庭安排托育的能力。長期政策的疏忽,導致女性無可抗拒的宿命。

祖母慈愛形象緊密繫著家庭,長久下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波及不想照顧孫子的祖母。托育孩子所需要的愛心與技巧,彷佛每一個祖母都是天生自然,完全具備。祖父若是拒絕照顧孫子,按父親脈絡而下的社會常規,是一般情理之內可以接受的事實。而拒絕照顧孫子的祖母與一般的形象迥異,這個舉動極可能招致社會批評與壓力,在瑞士也戲稱這樣的女性為烏鴉祖母(Rabengrossmutter)。反社會而行,就必須付出代價,拒絕有時非常困難。然而年紀越大,人的體能與精神只會越走下坡,退休生活為自己著想是第一要務,祖父母不能照顧孫子也情有可原。在工商社會,女性角色與家庭議題儼然是國家政策的重點項目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常均的沙龍
115會員
86內容數
<p>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p>
方常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4/06/12
瑞士的風景雖然如詩如畫,但是寒冷的日子長,有時候身體真的受不住。今天春天大雨成災,瑞德奧都有大水氾濫的災情,有陽光的日子真不多。這樣冷冷的天氣,瑞士與台灣的飲食習慣不同,想要滋補養身卻不一定買得到材料。綿長的雨季之中,想喝一碗熱湯還不容易呢?! 現在來告訴你,在瑞士哪裡可以找到台灣味的養身好料。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3/11/08
2023年10月,台灣藝術共享媒合平台LEXPO帶領台灣藝術家們,百件作品參與法國當代藝術週衛星展覽-Art Shopping 與Business Art Fair 成群的博覽會在巴黎百花齊放。台灣上百位藝術家大放異彩,多元作品療癒人心,獲多方好評。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2022/10/05
在瑞士每年約有4萬個新移民是以結婚依親的身分來到瑞士的。家庭生活之外,如何與當地社會產生新的連結有許多可能。動物,也可以幫助剛到瑞士的人融入當地喔。Joyce來告訴我們,她如何與家中毛小孩展開瑞士新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表達感激大會來了 「康乃馨、康乃馨、康乃馨、花~~~第二個星期天送給媽媽。」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唱過這首歌,或是在學校做康乃馨花或卡片回家送給媽媽的經驗。在德國也不例外,不過德國媒體開始討論是否要把母親節改為雙親節了,你的看法呢?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表達感激大會來了 「康乃馨、康乃馨、康乃馨、花~~~第二個星期天送給媽媽。」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唱過這首歌,或是在學校做康乃馨花或卡片回家送給媽媽的經驗。在德國也不例外,不過德國媒體開始討論是否要把母親節改為雙親節了,你的看法呢?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這是一本非常有既視感的書,而且真實到我甚至以為那是我自己的故事!作者把一位女性從婚前至婚後的心情起伏轉折描繪得絲絲入扣,幾乎從頭至尾都令人點頭如搗蒜,我非常訝異於即便與作者身處不同國家,竟然在婚姻當中所遇到的狀況會如此雷同,想必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要強調的「父權制」的遺毒實在太根深蒂固。
Thumbnail
這是一本非常有既視感的書,而且真實到我甚至以為那是我自己的故事!作者把一位女性從婚前至婚後的心情起伏轉折描繪得絲絲入扣,幾乎從頭至尾都令人點頭如搗蒜,我非常訝異於即便與作者身處不同國家,竟然在婚姻當中所遇到的狀況會如此雷同,想必是作者寫這本書想要強調的「父權制」的遺毒實在太根深蒂固。
Thumbnail
Pro-life? Pro-choice? 當社會上所有人都能任意對女性是否成為母親指手劃腳,我們失去的是個人選擇的自由,還是對人的基本尊重?
Thumbnail
Pro-life? Pro-choice? 當社會上所有人都能任意對女性是否成為母親指手劃腳,我們失去的是個人選擇的自由,還是對人的基本尊重?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感謝母親的廣告鋪天蓋地,歌頌著母親的辛勞,繼續無視著家庭分工的失衡,只想歡慶一個合理放鬆、花錢為資本消費的理由。 然而,作為該有所表示的一方,及該準備接納他人表示的一方,我們都符合廣告上的角色期待嗎? 那該如何做?能坦然、開放、彈性,且尊重這個身分角色的去進行談話?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感謝母親的廣告鋪天蓋地,歌頌著母親的辛勞,繼續無視著家庭分工的失衡,只想歡慶一個合理放鬆、花錢為資本消費的理由。 然而,作為該有所表示的一方,及該準備接納他人表示的一方,我們都符合廣告上的角色期待嗎? 那該如何做?能坦然、開放、彈性,且尊重這個身分角色的去進行談話?
Thumbnail
挑戰「女人天生是母親」、「母愛天生」這些被廣為接受的觀念,並不容易,即便是上述數百年來,將新生兒送給他人哺育的普遍現象,這種狀況依舊受到許多內科醫生及神學家的抨擊,認為新生兒應該要待在母親身邊,由母親直接哺育。對於「母職天生」提出批判,最為知名的
Thumbnail
挑戰「女人天生是母親」、「母愛天生」這些被廣為接受的觀念,並不容易,即便是上述數百年來,將新生兒送給他人哺育的普遍現象,這種狀況依舊受到許多內科醫生及神學家的抨擊,認為新生兒應該要待在母親身邊,由母親直接哺育。對於「母職天生」提出批判,最為知名的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大多雙薪家庭越來越多,但如果是3歲以前的小孩,在大原則上從出生到斷奶之前如果沒有太大問題,其實讓媽媽擔任主要照顧者還是比較適當。除此之外其實兩性在家庭分工上已經漸漸模糊,孩子的監護權不管交給爸爸或媽媽,都很可能變成上班時由老一輩或保母來帶,下班後再親自照料,像這種情況維持現狀原則恐怕會比幼兒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大多雙薪家庭越來越多,但如果是3歲以前的小孩,在大原則上從出生到斷奶之前如果沒有太大問題,其實讓媽媽擔任主要照顧者還是比較適當。除此之外其實兩性在家庭分工上已經漸漸模糊,孩子的監護權不管交給爸爸或媽媽,都很可能變成上班時由老一輩或保母來帶,下班後再親自照料,像這種情況維持現狀原則恐怕會比幼兒
Thumbnail
讓女人去做符合本能的工作,發揮她們先天上的長處,聽起來似乎也頗有道理,但若放大視野來看,不難發現裡面其實隱藏了不少「性別利益」的雜質。即使「母愛是天性」,一向以違背天性、克服自然自詡的人類為什麼不改變它?而讓「父愛」成為一種新的文明指標?
Thumbnail
讓女人去做符合本能的工作,發揮她們先天上的長處,聽起來似乎也頗有道理,但若放大視野來看,不難發現裡面其實隱藏了不少「性別利益」的雜質。即使「母愛是天性」,一向以違背天性、克服自然自詡的人類為什麼不改變它?而讓「父愛」成為一種新的文明指標?
Thumbnail
大量研究顯示若父親能夠投入育兒事業,建立正面的父子關係,對子女的成長有極大好處。然而,現實就是沒那麼實想。不少媽媽投訴家中的男人笨手笨腳,而男人們亦對育兒事業興趣缺缺,到底怎樣才能令家中的男人更多投入親子關係之中?
Thumbnail
大量研究顯示若父親能夠投入育兒事業,建立正面的父子關係,對子女的成長有極大好處。然而,現實就是沒那麼實想。不少媽媽投訴家中的男人笨手笨腳,而男人們亦對育兒事業興趣缺缺,到底怎樣才能令家中的男人更多投入親子關係之中?
Thumbnail
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再度回到職場,男性也可享受自己照顧孩子的樂趣。這樣性別平等的快樂家庭,是西歐社會高福利給世人的印象,瑞士在這一方面的政策落在鄰國之後,也是每年母親節必定被提出來討論做文章的國家弱點。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是許多瑞士家庭的模式,女性即便再回到職場,多數仍以兼職工作為主顧全家庭。
Thumbnail
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再度回到職場,男性也可享受自己照顧孩子的樂趣。這樣性別平等的快樂家庭,是西歐社會高福利給世人的印象,瑞士在這一方面的政策落在鄰國之後,也是每年母親節必定被提出來討論做文章的國家弱點。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是許多瑞士家庭的模式,女性即便再回到職場,多數仍以兼職工作為主顧全家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