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的落幕

2018/08/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科學家的後悔
在原子彈研發成功之際,參與其事的科學家,有一部份人感到後悔,寫信給杜魯門希望不要急於使用,最好先作警告、先找地方試爆向日本示警,甚至於先找日本一個人少的城市轟炸以減少傷亡。杜魯門的軍事幕僚長李海及陸軍部長史汀生也傾向以警告與震撼促成日本投降。李海認為原子彈已非傳統爆炸物,而是以放射性劇毒殺人,會把人類炸回到歷史的黑暗時代。
但杜魯門堅持以波茨坦宣言的無條件投降為底線,別無討論餘地,他要負起使用的責任。在轟炸廣島後,日本已急於安排投降,但他仍決定再使用第2枚原子彈─實際上那也是當時僅有的兩枚原子彈,這次除史汀生外,已沒有人再勸阻。
莫洛托夫扣住佐藤的電報,東京是收聽莫斯科的廣播,才知道蘇聯對日本宣戰,東鄉依靠蘇聯斡旋和平之夢破碎,立即找到鈴木首相,鈴木沒有多話,立即指示「馬上結束戰爭」,而裕仁天皇也同意接受任何條件投降。
鈴木召集6巨頭緊急會議作正式決定,就在六巨頭會議開始前1分鐘,原以小倉市為首要目標的第2枚原子彈,因為小倉市雲霧迷漫,能見度低,改投在長崎。鈴木一開場便說,日本除接受波茨坦宣言結束戰爭外,已別無選擇。他想聽大家的意見。會場沒有人作聲。
裕仁天皇有意投降
但討論一開始,陸軍大臣阿南惟幾仍想在日本本土作最後一搏;參謀長梅津認為在日本本土還有機會打敗美國。主戰、主和爭執3小時後仍無結論。軍部要求對「國體」問題,即保留天皇與帝制,及自行處理解除武裝與處理戰罪問題作成保留,以回覆盟國招降。如此僵局只有破例請求裕仁天皇裁決,而裕仁天皇也同意介入,認為情勢至此,繼續作戰只意味國家的毀滅,世界流血與殘暴的延長。
裕仁天皇宣示他不能再忍受無辜人民再受更長時間的痛苦,結束戰爭是恢復和平,解除國家所受悲劇與危難的唯一方式;他也無法忍受軍人因為他們對天皇的忠誠而受到懲罰,被解除武裝;但現在已經是要忍受不能忍受之痛苦的時刻。他要破例介入作成終戰的決定。
8月10日,華盛頓收到瑞士政府轉達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投降的訊息,但日本的投降文件中有一句「理解」,即日本投降不影響天皇作為最高統治者的至上特權。李海主張迅速接受,但伯恩斯主張考慮一點時間再回答;他不能從原有的條件退讓。如果要投降就要依盟國提的條件,而不是由日本提條件。杜魯門同意伯恩斯的看法。
伯恩斯擬定的回覆,把天皇權力置於盟軍最高統帥之下,最高統帥將視需要採取適當的行動以執行投降的條件。天皇將依盟軍最高統帥要求,授權及保證日本政府及大本營簽字,實行波茨坦宣言之條件的執行。至於日本的政府形式應由日本人民的自由意志決定。
美國回覆在8月11日發出,伯恩斯為爭取時間,特別指示美國駐瑞士公使哈里遜(Harrison),一有回信便立即用電話報告,不必再費事用電報密碼。
美國回覆所帶的但書,又在東京引起爭執,特別是海軍部長豐田副武、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和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反對,理由仍是國體、軍隊遣散及戰罪問題。鈴木首相無奈,再請召開臨時御前會議,由裕仁二度親作決定,為擔心軍隊抗命,裕仁同意親自廣播投降詔書,並派皇室近親分赴朝鮮、滿洲國、中國特遣軍部、上海、廣東、南京、西貢、新加坡、中南半島等地,說明無條件投降是天皇意旨。
8月14日下午4時剛過,伯恩斯接到哈里遜用電話報告,逐字宣讀日本投降宣言,伯恩斯隨即要求陸軍部安排無線電報通訊設備,使他可以同時與倫敦、莫斯科及重慶通報。
下午7時,杜魯門總統和各盟國同時宣佈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終告結束。
作者:王景弘
定價:380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玉山社出版公司
玉山社出版公司
分享與重建台灣共同的歷史記憶, 以自信與寬容,用生活的態度, 為本土文化灌注豐富的生命及活力! 台灣文史書籍,第一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