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領22K,27歲當上CEO!一個台灣女生去新加坡打拚的反省:領低薪,是自己選擇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2011年,我從臺北的私立大學畢業,在應用外文系整整四年所學,畢業後並沒有多大幫助。起初,我以為自己是個案,後來發現,原因並非如此簡單。

大學時期的我太貪玩,覺得蹺課很酷,把寫報告的時間都拿來打工,以為「立即的報酬」最實際,所以在「學業」和「打工」之中,我選擇了後者。但悲慘的是,每次到了月底還是無法將打工的錢存下,最後連去畢旅的錢都沒有,實在非常淒慘。悔恨之餘,讓我在多年後更深刻感受到:年少時做的各種選擇,最後都會變本加厲地以劣勢顯現在我的生活裡。

原來,「人生的雛型,是由一連串的選擇塑造而成的」,這句老話實在是真理。

雖然不能去畢旅只是件小事,僅是少了個團體紀念性的玩樂行程;但沒有儲蓄的習慣,連基本存款也沒有,就連帶關係到畢業後那幾年的低薪時花光了。

再微小的選擇,都會影響未來的人生

當時就算開始想追求更好的自己,計畫花點錢投資、上課、學習技藝都沒有辦法,才驚覺:就算只是在短短一段時期裡,你將「零碎時間」分配到哪種產值,都能有這麼多的連帶效應,更何況是念大學或技職學校時的那三、五年了。後者所影響的,可能是更廣、更深度的人生面貌。

可能有人不信邪,跟大學時期的我一樣,覺得那些話只是長輩用來嚇唬人的方式罷了,不認為自己有天會是22K的受害者,也不覺得領著22K的生活能有多慘。但相信我,就我個人的谷底經歷,可怕的不會只是22K這個數字,而是22K對理想生活的摧殘與對夢想的踐踏。

我也是到後來才明白,領著低薪過活那幾年的人生輪廓,說穿了也只是自己一連串錯誤選擇造成的結果。你將會發現,現在一直領著翻不了身的薪資或深陷困境的人生,只是剛好而已,那些自己在過去埋下的小種子(選擇),理所當然會在眼前或往後的未來裡發芽。

我的意思是:助長一切錯誤的,就某種層面而言,是我自己。

raw-image

嗯,沒錯,或許有些人聽到這些話,會覺得不舒服。我跟身邊幾位「低薪受害者」友人分享這段故事後,其中一人非常激動的說:「所以,你是在說服我們怪自己,而不是怪老闆或政府嘍?」

「我們才是受害者,不是嗎?」他激動地挺直背,面朝著我確認道。

「我們是受害者,但加害者,是自己。」我說。

他氣呼呼地說:「你的意思是,政府、教育、體系、經濟⋯⋯,這些公認的『罪犯』,並沒有害到我們嘍?」

我冷靜的回答:「我們生存的環境,絕對有被你指出的每一項環節交互影響到,這是無庸置疑的。如果你要取暖,要我跟你一整個下午去謾罵或說誰的不是,那還是上網去找其他鄉民或網友,一起長篇大論就好。但今天,我個人『目前』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不會去碰,因為我的人生此時此刻正在流逝,不管一切多糟、誰有多大的過錯,我的生命都會繼續過,而我不想得過且過。」

其實,每個人都有選擇。

我也曾經大言不慚地罵過政府、學校、長輩、制度、經濟,但當我發現不只我一個人,而是整個社會,甚至是跨國家、文化,整個年輕世代的我們都在影響之下時,我才驚覺這種謾罵、抱怨、抗議行動真的起不了作用。真正有用的,反而是我在人生中做出的抉擇,那才會在根本上改變我的人生走向。於是,我開始深度構思我的選擇本質,靠「矯正選擇」讓人生更接近理想中的樣貌,或是所謂的夢想。

靠著二技之長,發展第二職場

一位馬來西亞朋友的本業是會計師,雖然薪水不低(而且以同年齡的會計師來說,算滿高的),但她就是覺得枯燥,因為每天只能面對數字。

她只擅長數字,卻不想變成精算專家;矛盾的是,她也不敢放棄這份求生飯碗。所以她主動向公司提出「連續兩年不加薪」,並希望工作量不要再增加,讓她能準時下班。主管批准了以後,她開始上課學習做婚禮蛋糕。

她發現馬來西亞有很多專做婚禮蛋糕的人,店面都做不大,深入詢問相關產業的朋友、老闆、蛋糕老師後,才發現:明明他們的行銷與技術都不在話下,卻無法規模化成長。原來,這些技術取向的人很專注在做蛋糕,不擅長成本控管與人事管理,無法精確讓開銷與營收背後的數字分配得宜。

於是,她開始兼職在家做蛋糕、銷售,四個月後開了間小店鋪;兩年後,為了第三間店辭職了。

我在新加坡最好的工作夥伴Peggy,也是一例。

她當年在臺灣念技職學校,主修護理,畢業後順勢進入臺灣的護理產業,但每個月過度操勞,自己的健康都賠了,卻只領到28K。

那時的她就決定:再累還是要挪出一些時間學習新技能!

Peggy首先嘗試了美容技術,而在不斷找模特兒練習、精進技術的同時,她發現這麼競爭的產業中,客戶還是會一直選擇她,就只因為她有獨特的耐心和對客戶的細心關懷,而那就是從「原本想掙脫的第一技能」中訓練出來的。所以,在很多新手美容師急著靠新客戶練習(還收取不低的費用)時,她能以不收費、自己演練並累積客源為前提來經營事業,同時靠著當護理師的收入支撐。

後來,這項新事業經營有成,她離開護理師工作前往新加坡。25歲時,已在當地開設了三間分店、一間美容學院。

raw-image

那你呢?

或許你的第一技能不是語言、不是我舉的例子,而是其他的,那又該怎麼做呢?

其實你只要以「通才」的概念去思考目前擁有的技能或擅長的事,與「可以和其他事情」連結的點,就可以豁然開朗了。

我倡導的二技,跟一些課後、下班後的興趣養成還是有些不同。興趣不必刻意經營,也不必想著商業化,更不一定要與目前或是多年累積做的事找出連貫點,但二技的養成,是富含計畫性、連結性的,以極小化的風險,極大化額外收入的可能,也能探索人生新舞臺、新方向與機會點,同時可以不必急於拋棄現有的生活與工作,不必一定要在現實與夢想中立刻做抉擇。如此一來,比較能讓多數人願意嘗試。

來點不務正業當前戲

當年我一開始在新加坡很不順遂時,臺灣的家人和朋友都很擔心,卻又幫不上忙。到後來因為一直找不太到工作而沒有收入,連我自己都開始超級害怕隔天能不能填飽肚子。

那時剛好有位親戚聯繫我,請我幫他分擔幾個翻譯的案子,也有新加坡友人問我要不要去當她女兒的中文家教,但是,我都回絕了。我的家人氣得直跳腳,他們無法諒解在這種節骨眼,我怎麼還敢拒絕別人好意,斷了讓自己溫飽、活下去的機會,甚至覺得我是因為懶散才這樣推託!

也是在那個時刻,我的恐懼、靈感與各種不安的情緒感受一一湧現,尤其又是在異鄉這種場景,在我腦海裡,自己就像小說裡的主角。

那時的我告訴自己,我怎麼能不做一點「真正該做又好玩的事」呢!於是,我決定把每天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分享在部落格中,而拒絕了那些能暫時填飽肚子的選擇。

「你⋯⋯你,你,你,你這是不務正業啊!」後來我找到新工作,有次回臺灣,媽媽聽到我房間半夜一直傳來鍵盤敲敲打打的聲音,就衝著我這樣吼道。那時我抬起臉,眼睛乾澀無比,用蒼白的臉色對她充滿疑惑的說:「蛤?」她繼續嚷嚷著叫:「每天不休息,一直玩電腦,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沉迷在電腦裡,未來不就完蛋了嗎!」

她氣呼呼地關上門,提醒我趕快休息。我當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什麼叫做「玩電腦」?我從大學開始,找資料、做報告、交功課、跟朋友或男友聊天,都一直在用電腦啊。

我們生在這個科技資訊盛行的時代,但長輩們不是;我們有自己對新媒體的感官直覺與敏銳度,這是長輩確實沒有的。他們沒有這敏銳度,是因為目前所有的新媒體,主要受眾與強度使用者都是年輕族群;更因為這樣,我們理所當然的不太在意擁有的這項技能與工具,而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不務正業。這些都可以理解,卻不能繼續被忽視。

raw-image

所以,長輩與學校教授、老師,並不會鼓勵我們在大學時在家嘗試做菜、拍成影片,到處找人按讚宣傳、經營自媒體,把自己的興趣轉型;反之,他們多數還是會鼓勵學生在課餘的時間去進修學習、打工、參加社團等,去做這些在他們的觀念中比較有效益的事。這當然沒有不好,但是對一個未來想開餐廳、現況卻看似不允許的學生來說,長遠看來,每件事的效益都要拉長去評估並最大化。

自媒體的養成,一開始最需要的是時間與心力,而不是錢。

在大學期間選擇累積建立自媒體這條路,剛好也符合「低成本、高耗時」的特性。這樣做下去,最壞的狀況是,或許到大學畢業時,還沒成為紅人,還沒能夠找到贊助與多餘收入能開餐廳,但它可以持續提醒你,當年的初心為何、夢想還在哪裡等著你。或許,你還是會被迫在畢業時找份自己不這麼喜歡且跟夢想無關的工作,但是有收入與穩定生活時,這些每個月拿到的現金薪資,卻可以慢慢的「投資」到自己的媒體上,去宣傳、去擴大,而不只是吃喝玩樂使用掉,或只是放入定存投資裡,等待投資報酬率極低的結果。

這些例子實在太多,不勝枚舉。想起國小時曾經寫過一篇作文,內容是我長大想出書當作家,而且因為當時的我很喜歡電影《獅子王》,所以希望長大能成為影評人。那是媽媽帶我到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我們先全場起立,再一起唱國歌,坐下以後,看完了整部讓我震撼不已的電影。所以,當天晚上我在聯絡簿再次寫了一段心得:

「今天我的心ㄉㄜˊ就是決定當一種人,那種人是媽媽說,可以一直被免ㄈㄟˋ一ㄠ請去看電影,然後別人會很在意你分享的ㄉ一ㄢˋ一ㄥˇ心ㄉㄜˊ的工ㄗㄨㄛˋ。」

後來,媽媽打電話給老師,跟老師說,必須讓我知道這種職業要國文很好、文學造詣很高、家庭環境很好,我是不可能了,因為每次國文考試我都是全班最後一名。

或許吧,或許以前那個年代,都是真正的文學家、影視製作相關背景的人,才有資格出來做評論。但現今,至少2018年的現在,全臺灣收入最高的影評人,是一個叫谷阿莫的網路紅人,他只用自媒體與新媒體的操作法,以及自己的觀感去分享一則影片,而不像當年媽媽說的,必須要高程度的文學造詣才能有所成就。

去年看到一則新聞,韓國首爾有個1988年次的女生,大學畢業後做著自己很不喜歡的房屋仲介工作,只為了在高物價的城市開銷與生活費中,求到比較好的生活。但在工作之餘,她還是不放棄追求自己更想要的生活,因此基於興趣,每天下班後就獨自吃飯,順便開直播。慢慢的有廠商贊助她、有業配找上她,後來,在她一個月收入將近臺幣60至80萬元時,辭掉了仲介一職。

這是時代造就的環境與變化,誰都可以不懂,但你我絕對不可以不懂,否則,就無法有這些可能。

原文刊登於商業週刊


拒領低薪,為自己創造更好的價值!艾兒莎的新書「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裡頭都有擺脫準則,千萬不要錯過。

raw-image

**著作「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電子版上市**
海外購買超方便,即買即看免運費:http://psce.pw/9WGYL

艾兒莎 Youtube :http://psce.pw/9XHBV
艾兒莎 intagram:rutuyyu10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兒莎的沙龍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艾兒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11/22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
Thumbnail
2018/11/22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
Thumbnail
2018/11/01
你覺得資源或機會太少嗎?我們應該更加認識金錢,不是只有靠省錢、到處犧牲,才可以累積財富,反之更可以靠花費、運用更多的錢,得到更多的資產:比別人「更會借錢」,就是菁英的成功關鍵!
Thumbnail
2018/11/01
你覺得資源或機會太少嗎?我們應該更加認識金錢,不是只有靠省錢、到處犧牲,才可以累積財富,反之更可以靠花費、運用更多的錢,得到更多的資產:比別人「更會借錢」,就是菁英的成功關鍵!
Thumbnail
2018/10/05
現在的年輕人總想著,相對於老一輩,我們實在沒錢沒資源。當年領22K的我,更是痛苦算著,什麼時候主管才會離職,輪到我「升值」。可我怎麼算,都覺得不太對勁——因為比我資深,且工作已經多年的前輩,怎麼薪水也
Thumbnail
2018/10/05
現在的年輕人總想著,相對於老一輩,我們實在沒錢沒資源。當年領22K的我,更是痛苦算著,什麼時候主管才會離職,輪到我「升值」。可我怎麼算,都覺得不太對勁——因為比我資深,且工作已經多年的前輩,怎麼薪水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2/12/21 竟然把之前厭惡的東西用在相同處境者上,道德綁架,「這樣是為你好」、「我們一起來拯救你」,可是當事人真的覺得你是在幫?唯有自己想逃出那個心魔才是解決的第一步。最近也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與恐懼了,如果順利的話就可以展開先斬後奏的旅程。 學會管理自己情緒的人很重要,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異不
Thumbnail
2022/12/21 竟然把之前厭惡的東西用在相同處境者上,道德綁架,「這樣是為你好」、「我們一起來拯救你」,可是當事人真的覺得你是在幫?唯有自己想逃出那個心魔才是解決的第一步。最近也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與恐懼了,如果順利的話就可以展開先斬後奏的旅程。 學會管理自己情緒的人很重要,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異不
Thumbnail
高中時,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是,對未來感到徬徨的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當老師的?」 她說:「其實也沒有確定要當老師,走著走著就走上這條路了。」 可能感受到我對未來的無助,她補充說道:「時間會給你答案,且看且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段對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收到了
Thumbnail
高中時,印象深刻的一段對話是,對未來感到徬徨的我問:「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當老師的?」 她說:「其實也沒有確定要當老師,走著走著就走上這條路了。」 可能感受到我對未來的無助,她補充說道:「時間會給你答案,且看且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段對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收到了
Thumbnail
最近一些事情,讓我回想起22-23歲那年的我
Thumbnail
最近一些事情,讓我回想起22-23歲那年的我
Thumbnail
「我明明嘗試了很多,卻好像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那天深夜,與我一同參與創業計畫的夥伴這麼說著。 不只因為開會導致身體疲憊,我彷彿看見她的眼中透漏出心裡的疲倦。那樣的無力來自於,明明已經那麼努力的參與各種社團、實習、培訓,但每到了送出履歷的那一刻,我卻還在猶豫...
Thumbnail
「我明明嘗試了很多,卻好像還是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那天深夜,與我一同參與創業計畫的夥伴這麼說著。 不只因為開會導致身體疲憊,我彷彿看見她的眼中透漏出心裡的疲倦。那樣的無力來自於,明明已經那麼努力的參與各種社團、實習、培訓,但每到了送出履歷的那一刻,我卻還在猶豫...
Thumbnail
《每一次出發,都是為了找回自己》 六點從台中出發,前往鳳山就是為了一個承諾; 承諾是宣告即將改變的起點,也是叮嚀自己的一劑強心針。 這次的南下... 姊姊帶了三個新朋友讓我認識 這三位朋友都有相同的理想 和抱負並且想和我合作 我才驚覺,我的思維正在改變 現在年輕人領的是22K,你害怕嗎? 二十年前
Thumbnail
《每一次出發,都是為了找回自己》 六點從台中出發,前往鳳山就是為了一個承諾; 承諾是宣告即將改變的起點,也是叮嚀自己的一劑強心針。 這次的南下... 姊姊帶了三個新朋友讓我認識 這三位朋友都有相同的理想 和抱負並且想和我合作 我才驚覺,我的思維正在改變 現在年輕人領的是22K,你害怕嗎? 二十年前
Thumbnail
剛剛我在銀行帳戶看到銀行只剩下20,000多—只是我一個月薪水,還沒有結婚生子,碌碌無為⋯我浪費了這麼多的時間金錢,有時候很羨慕遊戲中的人物,會有目標指示、身邊有不同的同伴、甚至卡關了可以重新一遍,我的人生沒有回頭,只有後悔。  由小學到初中那一年,我的學習成績未如理想,所以接受了一家私人辦學的中學
Thumbnail
剛剛我在銀行帳戶看到銀行只剩下20,000多—只是我一個月薪水,還沒有結婚生子,碌碌無為⋯我浪費了這麼多的時間金錢,有時候很羨慕遊戲中的人物,會有目標指示、身邊有不同的同伴、甚至卡關了可以重新一遍,我的人生沒有回頭,只有後悔。  由小學到初中那一年,我的學習成績未如理想,所以接受了一家私人辦學的中學
Thumbnail
於是我決定:「我不要找工作了!」有時候,人生的確是先從「不要的」先挑選起,才能從其他事物裡選擇自己想要的!
Thumbnail
於是我決定:「我不要找工作了!」有時候,人生的確是先從「不要的」先挑選起,才能從其他事物裡選擇自己想要的!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些就業面試考官常問的問題,打算準備一下以備不時之需。看到一條問題是「你的人生規劃是怎樣?」,不知怎的,這道問題就是令人有點無名火起,會馬上聯想到通常臉很臭,很愛狗眼看人低的 HR 部門,用看不起人的語氣問這個問題。我再去網上搜尋一些教人規劃人生的文章,規劃的精細程度簡直就是嚇死人。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些就業面試考官常問的問題,打算準備一下以備不時之需。看到一條問題是「你的人生規劃是怎樣?」,不知怎的,這道問題就是令人有點無名火起,會馬上聯想到通常臉很臭,很愛狗眼看人低的 HR 部門,用看不起人的語氣問這個問題。我再去網上搜尋一些教人規劃人生的文章,規劃的精細程度簡直就是嚇死人。
Thumbnail
當年的我,工作了幾年有了一些經歷能力,總是為工作奉獻所有的生活,希望至少能夠遇上一份薪資合理的工作,讓我在台北生活付得起房租、不會因為信義區的餐費太高而不敢吃飯就好,而妳也只是希望能遇上一份至少符合勞基法規,加班能享有應得的收入而已。我很驚訝,這麼多年後台灣的職場仍然艱辛...
Thumbnail
當年的我,工作了幾年有了一些經歷能力,總是為工作奉獻所有的生活,希望至少能夠遇上一份薪資合理的工作,讓我在台北生活付得起房租、不會因為信義區的餐費太高而不敢吃飯就好,而妳也只是希望能遇上一份至少符合勞基法規,加班能享有應得的收入而已。我很驚訝,這麼多年後台灣的職場仍然艱辛...
Thumbnail
悔恨之餘,讓我在多年後更深刻感受到:年少時做的各種選擇,最後都會變本加厲地以劣勢顯現在我的生活裡。
Thumbnail
悔恨之餘,讓我在多年後更深刻感受到:年少時做的各種選擇,最後都會變本加厲地以劣勢顯現在我的生活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