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菁英不是「拿命拚」工作, 反而是很會「休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上回提到菁英是管理精力,而非管理時間,在這個專注力被高度分散的時代,究竟我們該怎麼做?

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想到要管理精力,艾兒莎在創業之前,沒想到管理精力的重要性如此之大,甚至覺得精力跟體力一樣,是天生的——體力好、精力就好。很羨慕總是精力充沛的人,但請教身邊很厲害的人,才知道自己是大錯特錯!

在過去錯誤的認知裡,因為想著要管理時間,因此我們會把整天以小時來分割,按照時間表工作、休息,採用直線型的管理模式,不停工作,直到累倒、精疲力盡,再休息,直到不累再繼續工作。這其實是一種很糟糕的「精力管理方式」,這也是我過去一直犯下的謬誤。

事實上,人的精力好比手機電池,當我們持續工作、完全消耗體力,就如同手機電池用到0%自動關機,這時充電,往往電力達到20%後,又會急著開機使用,就和我們片刻休息,就以為自己又有精力了,就趕緊工作。當人類長期處在這樣20%、0%的循環狀態;僅僅是虛耗了精力與備用彈性,讓狀態永恆處在低標準。

raw-image

另外,懂得掌握節奏的聰明人,根本不會「浪費時間」,比如工作到一半,滑滑手機、看看臉書;因為他們已經獲得充分休息,自然也已經具備專注力,才能在工作時充滿效率。

以下艾兒莎分享不同的鐘擺模式,可以運用在不同情境。

一、「60分鐘擺」:大腦注意力,只能保持45-90分鐘


我每次在團隊內部討論策略時,每40分鐘就要休息、暫停一下,因為主動休息能讓精力保持在高水準,如果只是瘋狂討論、沒有喘息空間,往往會失去討論重心,會議到最後,團隊內部對後面討論的決策專注度不夠,常常應付一下就結束,或者根本忘了結論,只有討論沒有實際執行。

所以艾兒莎一定都會主動提出休息,原本是腦力的活動,我就會出會議室走一下,切換到身體的活動,休息後再進會議室,這樣的休息,把握60分鐘的鐘擺模式,讓團隊一直保持在高效能。

二、一日鐘擺:利用身體特性,安排不同工作

關鍵在於,懂得利用身體特性,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天鐘擺模式,就像艾兒莎清晨適合計畫,會回覆Email,看看臉書,或是分享一下好文章,讓自己充分吸收,吃過早餐之後,上午適合創造性工作,像是撰寫SOS文章、部落格,或者拍影音。

下午則安排溝通性的工作,可能會去採訪下一本書的需求對象,或者與娘孃面膜廠商討論後續產品規劃和生產,到了晚上則適合學習,也因此好書直播分享,我也都是安排在周日晚間直播和粉絲們一起度過。

raw-image

三、「一周」鐘擺:轉換平日、假日工作節奏

以艾兒莎自己為例,通常周一是計劃日,因為周末休息之後,效率通常還不會太高,因此不適合做創造性或是拼命工作,比較能做庶務性工作,讓自己習慣工作的節奏。

在節奏比較平緩的狀態下,適合讓自已規劃一周的計畫,設定好目標,在這邊更有小技巧,如果要約合作廠商,也絕對要避開周一,因為大部分人在這天,都還沒進入狀況,所以如果選擇這天討論合作方案,會特別沒效率,一擱置就到週五了!

週二因為適應了工作節奏,再加上有充分休息,因此效率最高,能做一些特別複雜的工作,像艾兒莎都會安排特別艱難的工作在周二,做起來事半功倍。

週三可以安排些重要會議,這時候效率還處在高水準、思路清晰,非常適合團隊內部一起討論策略或是brainstorming(集思廣益),讓整天調性處在具備「創造性」的一天。

週四因為接近週末,基本上精力逐漸下降,但我通常會在這時候去和外部廠商談合作,通常更容易達成共識,除了自己精力滿滿之外,廠商則會因為周末將來臨,心態上也較為放鬆,談起合作容易通融與溝通,只要提案準備得很完備,合作就十拿九穩。

週五是工作最後一天,務必要學著做「總結」,總結的目的是將一周成果做一個檢討、反思,並且調整腳步,為下周做進一步的計畫,許多心理學與社會科學,都有資料研究指出,人的心態會傾向在最後一天做個了斷,但千萬不要「為了總結而總結」,很多事情還是要經過討論,縝密思考,才能進行下一步。因此,艾兒莎也會避免在這天做「重大決定」,避免自己中了身體心態的陷阱。


raw-image

**著作《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電子版上市
**海外購買超方便,即買即看免運費:http://psce.pw/9WGYL

艾兒莎 Youtube :http://psce.pw/9XHBV
艾兒莎 Intagram:rutuyyu10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兒莎的沙龍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艾兒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11/22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
Thumbnail
2018/11/22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
Thumbnail
2018/11/01
你覺得資源或機會太少嗎?我們應該更加認識金錢,不是只有靠省錢、到處犧牲,才可以累積財富,反之更可以靠花費、運用更多的錢,得到更多的資產:比別人「更會借錢」,就是菁英的成功關鍵!
Thumbnail
2018/11/01
你覺得資源或機會太少嗎?我們應該更加認識金錢,不是只有靠省錢、到處犧牲,才可以累積財富,反之更可以靠花費、運用更多的錢,得到更多的資產:比別人「更會借錢」,就是菁英的成功關鍵!
Thumbnail
2018/10/05
現在的年輕人總想著,相對於老一輩,我們實在沒錢沒資源。當年領22K的我,更是痛苦算著,什麼時候主管才會離職,輪到我「升值」。可我怎麼算,都覺得不太對勁——因為比我資深,且工作已經多年的前輩,怎麼薪水也
Thumbnail
2018/10/05
現在的年輕人總想著,相對於老一輩,我們實在沒錢沒資源。當年領22K的我,更是痛苦算著,什麼時候主管才會離職,輪到我「升值」。可我怎麼算,都覺得不太對勁——因為比我資深,且工作已經多年的前輩,怎麼薪水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說到時間管理,你腦中會浮現什麼呢? 是不是每天五點起床晨跑、西裝筆挺、整天都在看手錶、看緊湊的行程表,並且有規律作息的高效人士呢? 我們每個人時間都有限,所以都希望能掌控自己的時間,好讓我們有更多的餘裕,可以做其他事情,不過如果你只參考那些成功人士的行程表,不只做不到時間管理,還會害了你自己
Thumbnail
說到時間管理,你腦中會浮現什麼呢? 是不是每天五點起床晨跑、西裝筆挺、整天都在看手錶、看緊湊的行程表,並且有規律作息的高效人士呢? 我們每個人時間都有限,所以都希望能掌控自己的時間,好讓我們有更多的餘裕,可以做其他事情,不過如果你只參考那些成功人士的行程表,不只做不到時間管理,還會害了你自己
Thumbnail
適度示弱 + 刻意聚焦,讓自己試試一個禮拜,看會有什麼心得感受 : )
Thumbnail
適度示弱 + 刻意聚焦,讓自己試試一個禮拜,看會有什麼心得感受 : )
Thumbnail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1.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 2. 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流逝了,該如何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3. 一整天下來,重要的事都沒做完,卻忙於處理一些雜事或瑣事,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怎麼辦?
Thumbnail
今天的內容會幫助你解答以下疑惑: 1.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事情很多,時間不夠用? 2. 為什麼我的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流逝了,該如何規劃時間,提高效率? 3. 一整天下來,重要的事都沒做完,卻忙於處理一些雜事或瑣事,感覺自己每天都在瞎忙,怎麼辦?
Thumbnail
這時代每個人都很忙,但生活卻沒有因為忙碌而越來越好,若你往時間管理的方向去解決,你反而會讓事情越做越多,越做越沒效益。 最近有發現自己時間越用越不夠,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工作上沒有因為做的事情變多而越來越進步,收入也沒有因此變好,反而身體狀況更差、身材走樣、睡眠不足、慾望越來越控制不住。 這期間有
Thumbnail
這時代每個人都很忙,但生活卻沒有因為忙碌而越來越好,若你往時間管理的方向去解決,你反而會讓事情越做越多,越做越沒效益。 最近有發現自己時間越用越不夠,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工作上沒有因為做的事情變多而越來越進步,收入也沒有因此變好,反而身體狀況更差、身材走樣、睡眠不足、慾望越來越控制不住。 這期間有
Thumbnail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做「忙殺」。 意思就是工作太忙,被工作趕著走,人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過大,就容易患上身心疾病,從而被工作殺死。
Thumbnail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做「忙殺」。 意思就是工作太忙,被工作趕著走,人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過大,就容易患上身心疾病,從而被工作殺死。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日子,伴著清晨的鬧鐘起來,拖著沈重的步伐開始一天,多希望今天是週末。到底要怎麼樣在疲憊的同時,又能有效率的工作呢?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日子,伴著清晨的鬧鐘起來,拖著沈重的步伐開始一天,多希望今天是週末。到底要怎麼樣在疲憊的同時,又能有效率的工作呢?
Thumbnail
范德康育有四個小孩,除了照顧小孩,還要工作、寫書、處理個案諮詢、演講… 她還能每週運動4.4小時、每天閱讀1小時、每天睡足7小時… 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在時間永遠不夠、事情永遠做不完的年代, 本書讓你重新了解時間自由,並建立新心態, 聰明運用時間,正確選擇做真正重要的事,每分每秒都忙得有意義。
Thumbnail
范德康育有四個小孩,除了照顧小孩,還要工作、寫書、處理個案諮詢、演講… 她還能每週運動4.4小時、每天閱讀1小時、每天睡足7小時… 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在時間永遠不夠、事情永遠做不完的年代, 本書讓你重新了解時間自由,並建立新心態, 聰明運用時間,正確選擇做真正重要的事,每分每秒都忙得有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