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台下│琥珀牛皮紙袋
方格精選

編輯台下│琥珀牛皮紙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工作的桌檯是一張半開放式的長桌,前方與右手邊有木製隔版,區隔我與同事的工作空間。在狹長的L型桌上,除了前方的電腦螢幕、鍵盤滑鼠、筆筒文具計算機,靠著隔版排列了各式參考書之外,占最多面積的,就是一疊疊A4印刷的校對文稿了。按照文稿厚薄,銜著長短不一的長尾夾;依據不同校對說明,貼著高高低低的彩色N次貼,用手掌整理紙張時,刺刺的貼紙像是春天剛割過的草皮,扎起我剛剛起步的編輯生涯。

raw-image

每一本書印刷完成、出版上市之前,我都擁有許多冊A4大小,用於校對的紙本文稿。縱使身處數位時代,工作所需不外乎word檔與編輯軟體,並且在開機時,同時登入多項社群網站、通訊軟體,確保不會漏接各方傳來的訊息,網路訊息傳遞快速,卻無色無味。然而,我是鍾愛收信的,或上班前打開信箱,看到一只明信片平躺,或於中午時分,拿著印章下樓領取郵差的掛號包裹,沉甸甸重量,我在電梯裡耐不住性子撕開一角信封,無聲息,暗暗湧動許多信息。

曾經收過一張前輩作家飄洋過海寄來的卡片,短短幾行字,卻是情深意重,我把卡片隨手放在一旁,旋即埋頭做日常工作,前輩用來寫卡片的油性墨水,在身旁散發出濃濃的氣味,好像字是立體的,前輩的身影、優雅也是立體的。我拿起卡片,又細細讀了一次,想起在這張桌子上,接過許多作家的信件與文稿,我鍾愛收信,有時會以為那是自己往山谷呼喊的聲音,過了很久以後又回到身邊。

在書籍進印刷廠製版打樣之前,我習慣將排妥的內文內頁印在紙上,放入牛皮紙袋內,慎重地寫上地址,厚沉沉寄到作者家中,分頭進行校對的工作。三五天、一週後,作家寄回來了,我用刀片小心將牛皮紙袋拆開,將手伸進拿出稿件,原先新鮮的A4白紙變了一個模樣,白紙黑字上承載了修潤筆跡、圈改標注,一頁頁翻過去,文字成了另一種風景,擁有截然不同的重量與氣味。

raw-image

那些氣味,不僅僅是抽象的文字挪動而產生的幽微氛圍,有時,是具體可感的「氣味」——封在牛皮紙袋裡,隨著作者的身影、包裹一併傳遞至我的桌前,在打開封袋之時,劇烈地現身。

有些文稿帶著作家身上慣用的香水,相約見面討論時,坐在他身旁便可聞到淡淡的香味(你可以想像他輕輕說話的溫柔神情,坐在通勤的捷運車廂裡,從側袋拿出文稿審閱的模樣)。有些牛皮紙袋裡夾著香菸的氣味,卻從未看過他抽菸(可能是午夜時,他端著咖啡,啣著點菸,逐頁看過自己作品的某種儀式嗎)。有些紙張邊邊嚙嚙咬咬的,隨即想起他臉書上常「曬」的幼貓身影(啊,是頑皮的貓在他校對時,跑來一旁玩耍吧)。有的乘著潮潮溼氣,貼近嗅聞,還有些海水的淡鹹(在甲板上,海風曾吹亂這些紙張嗎)。

有些文稿,整整齊齊地,沒有任何痕跡,甚至僅以鉛筆將錯誤淡淡圈起,一不留神就錯過了注記(你想起平時看到的他,也是如此低調拘謹)。有些卻熱鬧喧譁,隱約看到有被拍掉的餅乾屑與水漬(你會心一笑,工作時自己也常吃點心舒緩焦慮啊)。有的紙上用工整的原子筆寫上筆記,也有的需要又遠又近地拿著紙、半瞇著眼,同事們圍成一圈,猜了老半天仍辨識不出他的字跡。某些隨著牛皮紙袋夾著一張便條說話,某些畫了逗趣的圖樣;某些寄來不久前出國的明信片,某些在紙上貼了一葉乾燥花······

那些面對文稿的樣子,與挾帶而來氣味,往往都能反映出某部分作家的性格與樣貌,一個個牛皮紙袋,如琥珀包裹昆蟲般,靜止,封存了時間快速流逝之際,某個瞬間、瞬間的切面。

而我有幸觸碰他們,按著紙張,來回於字裡行間,閱讀他們無意間傳遞的祕密訊息,那個時刻,總讓我感到非常親密,彷彿真真潛入作家的書房天花板,看著他打理文字的模樣,或整理衣領,或拉拉裙擺,準備華麗登場。那些細節,紙頁上的紅筆綠筆藍筆、黃色橘色桃紅N次貼,疊起的痕跡,熠熠的交會的光亮,只專屬於後台的我,躲在舞台側邊,希望他們有完美的一面。

從事編輯的短短日子以來,我是鍾愛收信的,打開牛皮紙袋,抽出文稿,看看往來信件的他們,除了文字故事之外,還和我說了些什麼。

延伸閱讀:文字手藝人:一位副刊主編的知見苦樂(宇文正著;有錄文化出版)

│原文刊登於《幼獅文藝》雜誌753期(2016年09月號)



avatar-img
施彥如的沙龍
60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施彥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滑開手機蓋,學那些探險的人,就著十秒便暗滅的光源,拚命地在印象中的草坡地摸索,彎腰或趴跪在濕潤的泥地,用手指尖記憶鑰匙的形狀。兩三組人路過,加入搜尋。今夜無星無月,山頂上草坡地,我們的手機燈光時亮時滅,像歡舞飛撲的螢火蟲,混亂地在冬夜昂然求偶,瘋狂而迷離的慶典。
與H分離的一段時間裡,我不曾踏進自己的房間,臥房裡我任憑書疊疊堆起,任憑衣服散落各地,一個地方滿了,我便逃去另外一處,反正當時候的我,除了空空的心,還有許多空空的房間。
我所有的平凡與困乏,走過青春無助和孤獨,難堪,傲慢,狂喜,只有陳奕迅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在這世界那一個時空,可跟你往日重逢」。若往日重逢,我想起要對陳奕迅說的話,只是一句最輕又最重的謝謝。
你試著打幾個字。試著敲鍵盤發出聲音。試著滑一下動態。試著瀏覽網拍最新上架哪些衣服。你點別人的讚。你在別人牆上回覆留言後的留言。你看社群網站的影片,你逐一看完一隻會唱歌的鸚鵡的所有影片,後來的四十分鐘,你研究起鸚鵡會說話的原理。你是這麼無聊的一個人,在自己的神遊中隨意漂浮,如入無人之境。
(2號球衣、亮亮與噴子、133公里、小文空仔與那隻羊)四部短片是彆扭說不清楚自己心底的感受,講不明白如何不傷害身邊的人;是單純地想要愛,想要被呵護,想要做個別那麼快長大的小孩,如同彼得潘;是想告別過去,彌補傷痕,卻越來越不可能果決;也是跌跌撞撞地想要做好每一件事,卻老是陰陽差錯迎來不可逆轉的災難⋯
兩年過後的如今,我漸漸理解在兩人生活之中、共有的生命之外,除了純粹的戀愛,仍有更重要的諾言:關於願不願意後退一點點自我,願不願意在風雨狂盛的有時,建造一座無人拜訪的章魚滑梯洞穴,安穩其中,看看內心的風暴,兩人的爭執,總有雨過天晴的一時。
我們滑開手機蓋,學那些探險的人,就著十秒便暗滅的光源,拚命地在印象中的草坡地摸索,彎腰或趴跪在濕潤的泥地,用手指尖記憶鑰匙的形狀。兩三組人路過,加入搜尋。今夜無星無月,山頂上草坡地,我們的手機燈光時亮時滅,像歡舞飛撲的螢火蟲,混亂地在冬夜昂然求偶,瘋狂而迷離的慶典。
與H分離的一段時間裡,我不曾踏進自己的房間,臥房裡我任憑書疊疊堆起,任憑衣服散落各地,一個地方滿了,我便逃去另外一處,反正當時候的我,除了空空的心,還有許多空空的房間。
我所有的平凡與困乏,走過青春無助和孤獨,難堪,傲慢,狂喜,只有陳奕迅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在這世界那一個時空,可跟你往日重逢」。若往日重逢,我想起要對陳奕迅說的話,只是一句最輕又最重的謝謝。
你試著打幾個字。試著敲鍵盤發出聲音。試著滑一下動態。試著瀏覽網拍最新上架哪些衣服。你點別人的讚。你在別人牆上回覆留言後的留言。你看社群網站的影片,你逐一看完一隻會唱歌的鸚鵡的所有影片,後來的四十分鐘,你研究起鸚鵡會說話的原理。你是這麼無聊的一個人,在自己的神遊中隨意漂浮,如入無人之境。
(2號球衣、亮亮與噴子、133公里、小文空仔與那隻羊)四部短片是彆扭說不清楚自己心底的感受,講不明白如何不傷害身邊的人;是單純地想要愛,想要被呵護,想要做個別那麼快長大的小孩,如同彼得潘;是想告別過去,彌補傷痕,卻越來越不可能果決;也是跌跌撞撞地想要做好每一件事,卻老是陰陽差錯迎來不可逆轉的災難⋯
兩年過後的如今,我漸漸理解在兩人生活之中、共有的生命之外,除了純粹的戀愛,仍有更重要的諾言:關於願不願意後退一點點自我,願不願意在風雨狂盛的有時,建造一座無人拜訪的章魚滑梯洞穴,安穩其中,看看內心的風暴,兩人的爭執,總有雨過天晴的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