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擊案頻傳為何美國不控管槍枝?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撰文:張孟涵

2017年10月1日,槍聲將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從紙醉金迷中催醒,總共59人喪生,超過500人受傷;2016年6月12日在奧蘭多同志酒吧Pulse Club亦發生大規模槍擊案,造成50人死亡,據美國槍擊案統計網站的數據,2016年至2017年喪命於槍擊案中的人就有1160人。
越來越高的槍擊案發生率令人不禁懷疑,
為什麼美國不管控槍枝?

在閱覽過多篇相關文章後,筆者在此推斷出幾項原因:


政治因素

美國跟台灣皆是兩黨制國家,政黨為吸取更多選票,總會嘗試著取悅各方選民。在美國,全國長槍協會(NRA)(延1)在美國政治上有非常顯著的影響性,因為其成員高達數千萬人,且組織動員能力極高,曾有個說法:長槍協會成員能在三天內由不同的五十萬人寄信至白宮陳情,就可以知道他有多強的組織動員力;再加上它手中能運用的金錢數目相當可觀,如在2016美國總統大選時,此協會就花將近3000萬美元在協助川普競選,每年更有約2.5億美元的預算,用於教育普及項目、槍支設備、會員活動、提供贊助、法律宣傳和其他相關的活動。在歷次有關控槍的法案中,長槍協會皆反對了這些提案,再加上,較為支持控槍的如紐約州、加州等大城市選民仍遠低於持槍比例高且擁槍呼聲高的南部諸州;因此,不得罪長槍協會及多數選民,鮮少有議員會為控槍而賭上自己的政治生涯。

法律

在2012年,康涅狄格州發生校園槍擊案導致27人死亡後,21個州通過了新的控槍法律,其中在康涅狄格州、馬里蘭州和紐約州對攻擊性武器更是實行了禁令。但在擁槍比例較高的南方諸州,卻還沒有那麼嚴格的法律來管控槍枝。

另外,美國華府人權律師葉寧跳出來說:「美國不禁槍的根本原因,具體體現在美國憲法第二憲法修正案當中。」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第1條規定,「人民持有與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可侵犯」。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被解釋成人民有擁槍的權利,反槍團體仍難以越雷池一步,推動積極的槍枝管制。而且,因為第二憲法修正案的存在,有時反而能遏止悲劇的發生,如9月在田納西州發生的大規模槍擊案,即是由一位合法持槍者所制止。
藏兵於民

18世紀時,美國麻薩諸塞州曾發生「謝司起義」,但因美國並沒有龐大常備軍,最後是靠著州長自籌兵力才勉強壓下。但事件過後,在反聯邦主義者極度反對美國設立龐大常備軍下,要如何建立一套有效應對內亂外患的機制?最後的折衷方案即是:藏兵於民。正式給予民眾擁槍權,藏武力於民間,並強調管理良好的民兵是維護自由州安全的必要手段。


控槍並非多數民意

raw-image

從CNN援引蓋洛普和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美國在「政府是否在限制擁有槍枝的方面做的過多」一問題中,認為擔心政府管制槍枝方面做得不夠及擔心政府會在管制槍枝方面做得過多的人幾乎是五五波,並未呈現壓倒性的民意反對槍枝擁有。可見,若要以民意促使法律推行,仍有相當大的難度。

在列了幾個美國不控槍的因素後,筆者也想說說對於台灣人而言,自由擁有槍枝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在美國卻是一個極難實現的想法。因為各國民情不盡相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也各有差異,而各國每一條法律會被制訂也必定有它背後的含意,在控槍這個議題上,他國的成功經歷不一定適用於美國。因此,即使美國發生了數起大規模槍擊案,幾百條人命喪於槍口下,我們能做的絕非一竿子論定美國不全面控槍的不好,而是在了解美國關於槍枝的背景後,去思索怎麼做才能使美國槍枝暴力的問題得到紓解,像是藉由澳洲控槍的過程來看,澳洲政府先回購槍枝以減低市面上的槍枝數量,並且訂下嚴格律令控管槍枝,如:若無強烈需求,不得購槍、使用槍枝者必須得先上相關的課程方得使用、加強對持有非法槍械取締等等措施,皆讓澳洲的槍枝暴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控管」為控制與管理,美國當今更需重視的應是「管理」這一塊,如何更有效的管理槍枝的使用,必然需要更多的討論方能達成降低因槍而死亡的案件數量。


核稿編輯:張佳雯  行銷編輯:黃柏淵

關注粉專,接收最新訊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選期間曾經出現反對廢除死刑的政見。本篇文章,是要純粹從憲法角度,討論死刑存廢的嚴肅課題。
Thumbnail
大選期間曾經出現反對廢除死刑的政見。本篇文章,是要純粹從憲法角度,討論死刑存廢的嚴肅課題。
Thumbnail
被告不自證己罪,是普世公認保障人權的重要原則之一,本文提出簡要解說,以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被告不自證己罪,是普世公認保障人權的重要原則之一,本文提出簡要解說,以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後感 人權影展的開幕式播放了三部紀錄片,分別是《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以及《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而這分別讓我們去看到的是冤案、死囚以及國家的死刑。 談到死刑歷來我都認為我們該問的問題究竟是: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或者,死刑是否應該
Thumbnail
〈生死之間—人權影展巡迴放映計畫〉—後感 人權影展的開幕式播放了三部紀錄片,分別是《告別死刑—蒙古國廢死踏查》、《當我們冤在一起》,以及《砍掉不重練-伊利諾州廢死經驗》。而這分別讓我們去看到的是冤案、死囚以及國家的死刑。 談到死刑歷來我都認為我們該問的問題究竟是:死刑是否應該廢除?或者,死刑是否應該
Thumbnail
其實就政治而言,一旦民生經濟、治安以及國內情勢開始出現問題、動蕩不安,政府便會開始做些「轉移焦點」的事情,例如:從共軍擾台到執政黨在施政了無新意下只能不斷的「抗中保台」,以及近期所推出的「數位中介法」,都無不是「轉移注意」、「模糊焦點」,並藉此行其「中央集權」之實。
Thumbnail
其實就政治而言,一旦民生經濟、治安以及國內情勢開始出現問題、動蕩不安,政府便會開始做些「轉移焦點」的事情,例如:從共軍擾台到執政黨在施政了無新意下只能不斷的「抗中保台」,以及近期所推出的「數位中介法」,都無不是「轉移注意」、「模糊焦點」,並藉此行其「中央集權」之實。
Thumbnail
相信酒駕對於絕大多數台灣人來說都是零容忍,儘管不斷在修法加重刑責來試圖阻止酒駕悲劇發生,但酒駕的狀況還是一再上演。每當又有人慘遭酒後開車的駕駛撞死,「酒駕死刑」的議題就會再次被拿出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酒駕對於絕大多數台灣人來說都是零容忍,儘管不斷在修法加重刑責來試圖阻止酒駕悲劇發生,但酒駕的狀況還是一再上演。每當又有人慘遭酒後開車的駕駛撞死,「酒駕死刑」的議題就會再次被拿出來討論。
Thumbnail
Gabriel Ramos on Unsplash 看著美國憲法修正案有著二十七條核准之後,讓我想到憲法本身的建立以及後來促進的人權價值。自從同性戀在美國結婚合法之後,並不代表同性戀的權利受到完整保障——我當然是指社會本身。然而,就因為如此,美國國土何其大,大到其實小地方很難完全報導之後,這我又是
Thumbnail
Gabriel Ramos on Unsplash 看著美國憲法修正案有著二十七條核准之後,讓我想到憲法本身的建立以及後來促進的人權價值。自從同性戀在美國結婚合法之後,並不代表同性戀的權利受到完整保障——我當然是指社會本身。然而,就因為如此,美國國土何其大,大到其實小地方很難完全報導之後,這我又是
Thumbnail
7月2日,No. 183,#我在成為紐約律師路上(11):美國言論自由的鄙視鏈 
Thumbnail
7月2日,No. 183,#我在成為紐約律師路上(11):美國言論自由的鄙視鏈 
Thumbnail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