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專題(五) 重新來定義「回收」 讓布料煥發第二春

快時尚專題(五) 重新來定義「回收」 讓布料煥發第二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降級回收?NO!

過時的衣服、破了的鞋子,將衣服給下一個人穿是常見的回收方法,像筆者家就會定時整理家中舊衣服捐給舊衣回收,可能是因為台灣民眾穿著習慣及文化的關係,不喜歡別人穿過、用過的衣服,所以二手衣服店在台灣並沒有很盛行,但其實在國外它們不只能回收,還能賣給大眾!二手衣物的販售只是回收的一環,跟以塑膠為原料的衣服一樣,回收布料當然可以拿來繼續利用啊!這種利用可不是前面提到的降級回收喔。

目前台灣每年的舊衣服可達六萬噸,而一半以上都被當垃圾燒掉了,有一部分是由於品質不足以再利用所以被浪費,還有舊衣出口市場已不像之前那樣的繁華,一公斤的舊衣價值直接減半,做這生意已經不划算,這幾個現象讓我們開始對台灣時尚的未來發愁,如何才能解決衣物過剩的問題?將會是未來台灣甚至世界的時尚業者要面臨的考驗。


山不轉路轉 路不轉人轉

將衣服回收再製,從衣服變成袋子、家具再變抹布?將它們直接變成另一種產品是目前可行的方式之一,衣物布料保存下來的價值就明顯提高了!如果我們家政課手縫的布娃娃是用小時候的衣服做的,包括裡面的棉花其實都可以用碎布代替,將它放在床頭上,每天睡前看著這娃娃,似乎看見了小時候的自己呢!即便是近乎沒有商業價值的碎布也能找到自己的歸宿。

歸根究柢,最主要的方式還是改變人們對回收衣服的看法,它們都是人類從大自然中收割下來的,延長這些衣服的壽命是我們善待大自然的一種方式,把衣服再製,讓這些布料以不同的形式繼續被使用勢必會變成未來的趨勢。甚至,將其變成公共藝術,繼續提醒眾人這些從地球榨取的資源,其命運絕不會像寶特瓶一樣,在我們購買的那一刻失去價值!

鼓勵人們回收、購買二手衣物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政府、學校和社區須體認到宣導回收衣服的重要,不僅僅是「回收」,而是整個流程,從離開衣櫥至送到回收站,再從回收站被分送到慈善或是有能力將發揮這些布料最大價值的企業,如此,才不會讓剛穿過幾次的衣服淪落到焚化爐中,再變成有害氣體傷害人體與環境,想辦法讓那些布料回到系統中,而不是死在我們手中。

捐到海外去不行嗎?

或許有人會問,台灣人不需要,何不將這些衣物送到海外需要的人們手中,非洲地區不是很貧窮嗎?目前的確有類似的活動,但這對接受國的影響,也不全然是正面的,捐贈所帶給那些非洲國家當地傳統紡織業的衝擊也非常劇烈,這些二手衣也霸佔了當地市場,傳統服飾也被逼到「瀕臨絕種」的地步,況且,終有一日,當地需求也會被滿足,屆時,世界各地無處可放的衣物又該何去何從呢?

說到這裡,或許你會發現,「重新回收」在不久將來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丟到回收桶裡而已,它牽涉到的,將會是整個產業的變動,從源頭到終端,從如何設計、取材、最後的服務模式,回收,不再只是一個動作而已!


續集:

  1. 快時尚專題(一) 當我們的時尚成了一座碎布山
  2. 快時尚專題(二) 無情的資本家
  3. 快時尚專題(三) 大便、香菇和葡萄
  4. 快時尚專題(四) 和我們的衣服攜手長大
  5. 快時尚專題(六) 當消費者的選擇來臨時



參考資料:

  1. 回收布料再利用之未來展望
  2. 布可回收!舊衣服1年丟棄520萬件 產官學力推廢布重生
  3. How To Recycle Old Clothing (Even Ratty Ass Old Underwear)
  4. 二手衣回收 你捐的舊衣被送到哪去了?


責任編輯:張安時 核稿編輯:賴澤霖

關注粉專,接收最新訊息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分裂的天空》是克里斯塔‧沃爾夫(1929-2011)於1963年以意識流寫成的作品,她的故事靈感來自於鐵路工廠短暫工作過的六個月,並以此書獲得巨大的回響。
國際間著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女士自1988年回到家鄉緬甸推行民主制度後,然而就在外界認為緬甸的人權和民主政治能夠蓬勃發展之際,羅興亞人遭遇種族清洗的悲劇卻橫掃國際媒體版面,讓數個民主國家、人權組織開始質疑翁山蘇姬。
材料的研發是一個能夠從根本解決大量廢棄布料的辦法,但同時也是一個極耗時間及金錢的決定,那,如果從改變現有的成品下手呢?在循環經濟中,重點不僅是對環境友善,同樣重要的:「人」是經濟的根本。「人」造成了現今社會中的資源分配差距......
"有的在升起,有的在落下" 這就是過去一週的世界。巴伐利亞選舉的落敗,發出了嚴重的警訊: 人民的信任正在下滑;英國下滑的不只是民意,還有一天一天逼近的正式脫歐大限。加拿大大麻合法化讓許多人的歡呼聲衝破雲霄。最後也對卡薩吉的家族致哀,卡薩吉證實喪命於伊斯坦堡的沙國領事館內。
在當時被殖民的年代,在那個島嶼上,有多少悲慘、令人心痛的事情發生在這座封閉的島嶼上。強迫勞動與強制勞工的涵義不同、日韓之間歷史糾結,這些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又如何復原當時醜陋且痛心的傷口。
在快時尚的衝擊下,綠色時尚已是一大議題,這個創新的發明是有機材料的先例也不會是最後的發明,近年來有將釀酒剩下的葡萄製成的植物性皮革、香菇梗做的布、甚至還有蟹殼製成的布料!它們將逆轉服裝界帶來的水資源汙染及過度取用、化學劑料的散播,期望不久後更多類似的產品能改變人們對時尚的想像。
《分裂的天空》是克里斯塔‧沃爾夫(1929-2011)於1963年以意識流寫成的作品,她的故事靈感來自於鐵路工廠短暫工作過的六個月,並以此書獲得巨大的回響。
國際間著名的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女士自1988年回到家鄉緬甸推行民主制度後,然而就在外界認為緬甸的人權和民主政治能夠蓬勃發展之際,羅興亞人遭遇種族清洗的悲劇卻橫掃國際媒體版面,讓數個民主國家、人權組織開始質疑翁山蘇姬。
材料的研發是一個能夠從根本解決大量廢棄布料的辦法,但同時也是一個極耗時間及金錢的決定,那,如果從改變現有的成品下手呢?在循環經濟中,重點不僅是對環境友善,同樣重要的:「人」是經濟的根本。「人」造成了現今社會中的資源分配差距......
"有的在升起,有的在落下" 這就是過去一週的世界。巴伐利亞選舉的落敗,發出了嚴重的警訊: 人民的信任正在下滑;英國下滑的不只是民意,還有一天一天逼近的正式脫歐大限。加拿大大麻合法化讓許多人的歡呼聲衝破雲霄。最後也對卡薩吉的家族致哀,卡薩吉證實喪命於伊斯坦堡的沙國領事館內。
在當時被殖民的年代,在那個島嶼上,有多少悲慘、令人心痛的事情發生在這座封閉的島嶼上。強迫勞動與強制勞工的涵義不同、日韓之間歷史糾結,這些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又如何復原當時醜陋且痛心的傷口。
在快時尚的衝擊下,綠色時尚已是一大議題,這個創新的發明是有機材料的先例也不會是最後的發明,近年來有將釀酒剩下的葡萄製成的植物性皮革、香菇梗做的布、甚至還有蟹殼製成的布料!它們將逆轉服裝界帶來的水資源汙染及過度取用、化學劑料的散播,期望不久後更多類似的產品能改變人們對時尚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