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時尚業的環保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永續時尚,是時尚業面對環境衝擊後發起的反思,並在近幾年獲得廣泛關注和支持行動。這種理念在全球逐漸普及,也促進了對永續服飾的需求不斷增加。然而,在追求永續性的同時,我們必須避免陷入迷思。

1.選擇購買提昌「環保意識」或「永續」品牌

許多人認為選擇購買「永續」品牌可以降低碳足跡,這是一種對環保的誤解。如果你非購物不可,那當然購買推行環保意識的品牌比一般品牌來的「環保」,但是實際上,最永續的環保方式是不買不購物或者購買二手服飾。因為製造新產品需要大量能源和資源,而且製造過程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過度的消費不僅會對個人造成經濟負擔,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根據綠色和平的統計,台灣20至45歲的消費者每年丟棄高達520萬件衣服,這相當於每分鐘就有9.9件衣服被丟棄。此外,平均每人擁有75件衣服,但其中15件幾乎沒有穿過,這種浪費行為不僅浪費了資源,還會對環境產生更多的壓力。因此,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2.主打永續的品牌值得信任

我們都希望能夠以消費的方式,對地球環境產生更少的負面影響。但這些被宣傳為永續的產品,是否真的對環境友善呢?我們必須保持懷疑的眼光,深入調查它們的真實面貌。不少業者以這些環保字眼來吸引那些渴望改善地球環境的消費者,但我們是否能夠相信這些宣稱呢?
據搜索引擎Lyst的報告指出,與永續性相關的詞彙在2019年的搜尋次數比前一年增加了75%。這統計數字反映出永續時尚一詞可能已經被濫用,無法據此作為我們評價產品的標準。

3.奢侈品牌比快時尚更加永續

現今許多時尚品牌宣稱已達成碳中和或朝此目標邁進,並簽署了「時尚業氣候行動憲章」(UN charter for climate action),承諾到2030年時將碳排放總量減少三成。然而,這些行動並不能保證永續性,因為時尚業界仍有許多不環保的舉動。例如,每年的國際時裝周參展品牌買家和設計師就可以產生高達24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一個小國的碳排放量。
之所以大部分的永續環保運動人士關注在快時尚,是因爲跟奢侈品牌相比,快時尚的生產數量要高上許多,造成大量的衣物被棄置在垃圾場上。根據估計,全球每年生產超過1000億件衣服,其中65%在12個月內就被丟進了垃圾填埋場。

4.服飾售價愈高,勞工愈不會受剝削

許多消費者以為購買中高檔品牌的服裝,能夠避免支持勞工權益受侵犯的問題,但事實上,許多奢侈品牌與快時尚品牌使用同樣的工廠生產。不論是奢侈品牌或快時尚,背後的製造過程卻常常充斥著剝削和不公。工人被迫長時間工作,卻只得微薄的報酬,他們的工作環境可能惡劣且不安全,甚至可能受到虐待和歧視。
換句話說,勞工權益受侵犯的問題與價格無關。即使這些品牌的服飾售價較高,也無法保證勞工能得到相應的報酬。

5.捐贈舊衣物就可以持續購買新衣物

捐贈舊衣物,應該是一種慈善的行為,期望能為它們找到新的歸屬時,卻發現這只是個美好的夢想。然而,現今的社會卻被這個錯誤的觀念所籠罩。有些人相信,只要捐贈舊衣物,就可以不斷購買新的衣物。這樣的行為完全忽略了我們對環境的責任,對資源的浪費,以及對勞工的尊重。
調查發現,捐贈的舊衣物最終可能被運到發展中國家的轉售市場或者進入垃圾掩埋場,而運到發展中國家的舊衣服會對當地產業帶來負面衝擊。捐給二手店的衣服只有一成被賣掉,這個事實讓人感到心如刀割。我們的善意,原本期望能為他人帶來幫助,卻在最後變成了一種無奈的現實。想像一下,大量的衣物被棄置在垃圾場上,無助地堆積著,而這些衣物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分解,對環境造成極大的負擔。

6.多數衣物可以被回收

多數衣物是無法被回收的!這是因為許多衣物的材質是棉或其他材質混合而成,如果要重新製成衣物,必須把各種材質分開,程序複雜並且不符合經濟效益。這也意味著,即使你把舊衣服送到回收站,它們可能最終還是會被丟到垃圾掩埋場。在這個資本主義世界下,企業只會去執行有經濟效益的事情。
運動服飾和瑜伽褲常見的聚酯纖維是塑料的一種,這種衣物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分解。
致力於推進全球向循環經濟轉型的「艾倫・麥克亞瑟基金會」(The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則表示,在歐洲地區,只有1%的回收衣物能夠轉化為全新的服裝。紡織回收箱和商家的「收回計劃」確實有助於幫少數的捐贈衣物在還可以穿著的狀態下找到新的歸屬,但是衣物在無法再被使用後的再生能力目前仍然非常有限。所以要解決衣物回收的問題,還需要更多的創新和努力。

7.修補衣物麻煩且不划算

每一件衣物都有著它獨特的價值和故事,它們曾經是我們的寶貝,陪伴著我們度過歡笑和淚水。當它們出現破損或磨損時,我們為什麼要馬上將它們拋棄呢?
修補衣物的過程確實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但帶來的回報卻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修補衣物是一種環保的行為,可以延長衣物的壽命,減少浪費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儘管修補可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金錢,但這些成本通常比購買新衣服要少。此外,重複使用同一件衣服可以大幅減少碳足跡。

8.網購退回的衣服會被賣給其他人

事實恰恰相反,調查發現退回的衣服通常被焚燒或送往垃圾掩埋場,而不是重新售賣給其他人。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處理退回衣物的成本過高,對於企業來說,檢查和重新包裝這些衣服的成本往往比直接處理還要高昂。
圖片來源:遠見
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許多品牌商還擔心捐贈退回的衣服會降低品牌價值或破壞產品的獨特性,因此他們不願意將這些衣物捐贈出去。這種做法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還讓消費者對這些品牌商的道德觀產生質疑。例如,在2018年,Burberry被曝燒掉了價值11億元的商品,這樣的做法引起了公眾的憤怒和譴責。

9.你的衣服來自標籤上印的生產國

衣物標籤只能提供產品製造國家的資訊,而無法揭示整個製造過程的複雜供應鏈。在全球化的時代,衣物生產往往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個手袋里面會有一小部分是意大利或者法國制造的,比如手袋上的小鎖,一些繡花等等。然後拉鏈可能是日本制造的,襯布可能是韓國造的,然後最後是在中國加工完成的。因此,標籤上的信息並不能完全反映產品的製造過程和來源。紗線、染料、拉鍊、鈕扣、珠飾等配件的來源也往往無法得知。這些資訊的缺失使得消費者難以了解產品的製造過程和生產條件,也無法對產品做出全面的評估。
奢侈品牌中除了愛馬仕,現今的奢侈品品牌基本上都是工業品了,包括著名的路易·威登和香奈兒等等。意思是雖然大多數的銘牌上依然寫著「法國制造」或者「意大利制造」,其實絕大部分都是中國制造,最後在法國或意大利貼上商標銘牌。
在奢侈品市場中,除了愛馬仕,現今的奢侈品牌基本上都已經成為工業品了。雖然大多數的銘牌上依然標著「法國制造」或者「意大利制造」,但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在中國製造完成,最後再在法國或意大利貼上商標銘牌(杜絕仿品的手段)。

結論

時尚服飾的銷售量龐大,可能消耗大量資源,也會誘使消費者購買不必要的衣物。美國環保局的資料顯示,美國民眾每年每人扔掉的衣物多達3公斤。此外,每件衣物被扔棄前的平均穿著次數,過去15年來已下降約四成,服飾的價格若持續降低,可能讓這個狀況進一步惡化。
但這還不是全部,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們很少意識到在洗衣機清洗衣物時,微小的塑膠合成纖維(如聚酯纖維和尼龍)會滲入水中排放。這些微粒不僅汙染了水道、海洋和陸地,還嚴重破壞了環境。合成材質衣物,尤其是聚酯纖維,已經成為被忽視的嚴重汙染源。
就算我們不扔掉衣物或購買二手服飾,這些微小的汙染物仍然在洗衣過程中隨著廢水進入自然環境。每年至少有17萬噸的微纖維塑膠廢棄物流入農田和垃圾掩埋場。隨著全球服裝庫存的增加和更多人選擇快時尚,這個數字只會持續上升。
讓我們深深體會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們不能再被消費主義的陷阱所蒙蔽。我們需要改變,選擇永續和有意義的方式來對待時尚。讓我們賦予每一件衣物更長久的價值,並共同努力減少浪費,保護我們的土地。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連結或者點擊「贊助作者」以示支持。如果你想轉發使用我的原創內容,請先聯繫我獲得授權。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正在導致氣候變遷,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保,品牌紛紛打出環保和永續的旗號,企圖以此牟取利潤。事實上,這只是漂綠的行銷手段,藉此來合理化過度消費。漂綠行爲讓消費者誤以為他們有採取行動,實際上卻未必有實際的環保行動,同時也掩蓋了企業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邁畏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永續時尚和道德時尚是兩個常被互換使用的詞語,但實際上它們具有不同的含義。永續時尚指的是通過生產和物料採購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的衣服,而道德時尚指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公平公正對待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包括製造衣服的工人。永續和道德時尚對於創建更負責任和可持續的時尚產業都是重要的。
時尚產業在追求美感的同時也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本文將介紹18個永續時尚認證,為你揭開時尚產業的永續面紗,讓我們一同探索時尚界的永續發展之路。
漂綠行為(greenwashing)是指一些企業或組織在沒有真正改善其對環境的影響的情況下,利用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透過誇大或虛假的宣傳手段,來提升其形象或銷售。漂綠行為在時尚業中十分普遍,因為時尚業是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也是最受消費者關注的行業之一。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環保和產品背後的人權問題越來越關注,許多公司開始將自己的產品包裝成具有環保性和永續性。然而,並非所有這些聲稱都是真實的,有些公司在時尚業中就涉及到了漂綠行為,也就是誇大或虛假地宣稱其環境或倫理影響,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意願。
永續時尚和道德時尚是兩個常被互換使用的詞語,但實際上它們具有不同的含義。永續時尚指的是通過生產和物料採購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的衣服,而道德時尚指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公平公正對待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包括製造衣服的工人。永續和道德時尚對於創建更負責任和可持續的時尚產業都是重要的。
時尚產業在追求美感的同時也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本文將介紹18個永續時尚認證,為你揭開時尚產業的永續面紗,讓我們一同探索時尚界的永續發展之路。
漂綠行為(greenwashing)是指一些企業或組織在沒有真正改善其對環境的影響的情況下,利用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透過誇大或虛假的宣傳手段,來提升其形象或銷售。漂綠行為在時尚業中十分普遍,因為時尚業是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也是最受消費者關注的行業之一。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環保和產品背後的人權問題越來越關注,許多公司開始將自己的產品包裝成具有環保性和永續性。然而,並非所有這些聲稱都是真實的,有些公司在時尚業中就涉及到了漂綠行為,也就是誇大或虛假地宣稱其環境或倫理影響,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意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快時尚(Fast Fashion)的迅速崛起,讓人們以低廉的價格輕鬆緊跟潮流,改變了全球時尚產業。然而,這種便捷背後卻伴隨著巨大的環境成本,從高污染的生產到大量資源的浪費,再到不可分解的廢棄物,快時尚正對地球構成嚴重威脅。面對頻繁的極端氣候與環境危機,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種消費模式,思考如何平衡時尚
Thumbnail
衣服太多、穿不到?過季不再穿?近年永續環保意識抬頭,國外二手衣市場逐漸受到重視,不少人為了釋放衣櫥空間而出售二手衣,也有人搶便宜購入所需,帶動二手衣市場逐漸熱絡。根據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自主調查,台灣二手衣市場發展潛力大,目前以女性接受度最高。
Thumbnail
現在的衣服真便宜,大家年年買新衣、扔舊衣,但是只有不到0.5%的舊衣被回收,卻有高達73%是被掩埋或焚燒! 為什麼不回收?因為很多都是混合纖維,傳統的回收方法無法處理;而這些衣服也太便宜、質料太差,所以也無法進二手商店。 最近有科學家發明了15分鐘分解舊衣的方法,而且,完全可以用在混合纖維上!
Thumbnail
▲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公布二手衣消費調查 (圖Pixabay) 衣服太多、穿不到?過季不再穿?近年永續環保意識抬頭,國外二手衣市場逐漸受到重視,不少人為了釋放衣櫥空間而出售二手衣,也有人搶便宜購入所需,帶動二手衣市場逐漸熱絡。看好二手衣市場,2020年日本最大二手服飾品牌正式進軍台灣,網路電商的
去年(2023),我讀到《大量廢棄社會:服裝業與便利店行業不可告人的祕密》(上海譯文出版社,2022)簡體中文版書訊時,立刻向書店訂購了一本。在我看來,這本書所訴求的主題及對象簡明扼要,每個主題之刀都指向造成大量廢棄(衣物)的日本社會,全書主旨帶有強烈反思和保護環境的精神感召。   說到丟棄衣物
Thumbnail
這個月的專題,我選擇從“時尚”的角度切入來談永續,一來是呼應“永續”已經是目前全球最熱門、最時尚的話題;同時,引領潮流的時尚產業目前屬於高碳排、高污染的產業,如何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進而重新做出不一樣的購衣選擇,是我想再多做努力的,也希望曾經大量購衣的我能因此對地球有所補償。
Thumbnail
什麼是時髦經濟呢?近幾年的時尚趨勢總是繞著永續概念,同時強調要展現個人風格。擁有故事感、獨一無二特性的Vintage二手精品時尚因而順理成章成為實踐永續理念的一種選擇。而說到二手時尚,你也許會直覺想到市面上一間間獨立的二手服飾店,但其實台灣也有自己的轉售平台- PopChill...
Thumbnail
探討減碳並打造永續時尚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系列的穿衣習慣和挑衣準則,並介紹了永續時尚的概念和實踐方式。
Thumbnail
今天的穿搭是從要回收的衣服開始的。 這真是有趣了,即使是相同的人事物,卻在不同的時空裡有了不同的解讀。我想秘訣就在於眼光與焦點,看似了解自己也容易成為自我侷限與固執,反而看不到人事物本質的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快時尚(Fast Fashion)的迅速崛起,讓人們以低廉的價格輕鬆緊跟潮流,改變了全球時尚產業。然而,這種便捷背後卻伴隨著巨大的環境成本,從高污染的生產到大量資源的浪費,再到不可分解的廢棄物,快時尚正對地球構成嚴重威脅。面對頻繁的極端氣候與環境危機,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種消費模式,思考如何平衡時尚
Thumbnail
衣服太多、穿不到?過季不再穿?近年永續環保意識抬頭,國外二手衣市場逐漸受到重視,不少人為了釋放衣櫥空間而出售二手衣,也有人搶便宜購入所需,帶動二手衣市場逐漸熱絡。根據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自主調查,台灣二手衣市場發展潛力大,目前以女性接受度最高。
Thumbnail
現在的衣服真便宜,大家年年買新衣、扔舊衣,但是只有不到0.5%的舊衣被回收,卻有高達73%是被掩埋或焚燒! 為什麼不回收?因為很多都是混合纖維,傳統的回收方法無法處理;而這些衣服也太便宜、質料太差,所以也無法進二手商店。 最近有科學家發明了15分鐘分解舊衣的方法,而且,完全可以用在混合纖維上!
Thumbnail
▲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公布二手衣消費調查 (圖Pixabay) 衣服太多、穿不到?過季不再穿?近年永續環保意識抬頭,國外二手衣市場逐漸受到重視,不少人為了釋放衣櫥空間而出售二手衣,也有人搶便宜購入所需,帶動二手衣市場逐漸熱絡。看好二手衣市場,2020年日本最大二手服飾品牌正式進軍台灣,網路電商的
去年(2023),我讀到《大量廢棄社會:服裝業與便利店行業不可告人的祕密》(上海譯文出版社,2022)簡體中文版書訊時,立刻向書店訂購了一本。在我看來,這本書所訴求的主題及對象簡明扼要,每個主題之刀都指向造成大量廢棄(衣物)的日本社會,全書主旨帶有強烈反思和保護環境的精神感召。   說到丟棄衣物
Thumbnail
這個月的專題,我選擇從“時尚”的角度切入來談永續,一來是呼應“永續”已經是目前全球最熱門、最時尚的話題;同時,引領潮流的時尚產業目前屬於高碳排、高污染的產業,如何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進而重新做出不一樣的購衣選擇,是我想再多做努力的,也希望曾經大量購衣的我能因此對地球有所補償。
Thumbnail
什麼是時髦經濟呢?近幾年的時尚趨勢總是繞著永續概念,同時強調要展現個人風格。擁有故事感、獨一無二特性的Vintage二手精品時尚因而順理成章成為實踐永續理念的一種選擇。而說到二手時尚,你也許會直覺想到市面上一間間獨立的二手服飾店,但其實台灣也有自己的轉售平台- PopChill...
Thumbnail
探討減碳並打造永續時尚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系列的穿衣習慣和挑衣準則,並介紹了永續時尚的概念和實踐方式。
Thumbnail
今天的穿搭是從要回收的衣服開始的。 這真是有趣了,即使是相同的人事物,卻在不同的時空裡有了不同的解讀。我想秘訣就在於眼光與焦點,看似了解自己也容易成為自我侷限與固執,反而看不到人事物本質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