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島》簡介
原型來自二戰期間的端島,內容描述在高薪的誘騙之下,朝鮮樂團團長李姜宇和女兒昭熙、街頭打手崔七星和渴望新生活的莫妍同樣登上軍艦島,沒想到迎接他們的是艱困的勞工生活,不論是難以下嚥的食物或是日本人的惡意欺壓,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不平的的種子,但為了生存只能忍耐。直到戰爭尾聲,韓國獨立軍朴武英發現日本人意圖炸掉礦坑以隱藏證據,試圖將島上四百多名朝鮮人救出水深火熱的生活......
端島位於長崎17公里外,因經過多次的填海造陸,外型酷似日本軍艦,又被稱為軍艦島;19世紀由三菱公司買下,開採大量的煤礦,為日本工業原料的重要來源。在1960年代達到巔峰,甚至在18公頃的島上就住了5259人,創下至今尚未打破的人口密度世界紀錄,直至1974年因為產業落沒,煤礦被石油取代,三菱公司關閉煤礦場,全數居民撤回日本本島,端島的輝煌正式成為歷史,並自此展開35年的封鎖,成為一座海上廢墟。
生命永遠的痛
「我們是在沒有窗戶的監獄,活著回來的人,牆壁地面都水泥,裡面都是喊叫聲,餓死了,我腳抽筋要抽死了,整個端島都這樣的聲音。」崔常燮曾在軍艦島工作,過去的記憶對他來說是生命永遠的痛。
日韓之間的爭議
二戰期間,為了大量開採而招募大量人力,其中包含許多朝鮮人和中國人被迫從事勞作,長期在高溫潮濕的惡劣環境下工作,經常挨餓毆打,電影《軍艦島》就是在此背景下所改編而成的故事,本文並未要探討這部電影劇情和歷史之間的差距或評價它的好壞,而是試圖從電影引發的爭議中,釐清日韓之間的問題。
「國民徵用」背後的真實面?
爭議並非從電影上映後才開始。日本視這群勞工為「國民徵用」,從1939年的勞務動員實施計畫開始,日本以各種政策強迫朝鮮人投入生產與軍務;對於日本而言,不論日本或是當時的朝鮮皆要接受國民徵用令,形式上為自由招募,並無差別對待。相反的韓國則認為他們是被"強制連行"(意同強制勞動),根據日本資料顯示遭到強至連行的朝鮮人超過100萬人,在軍艦島的有6萬多人,能統計出的死亡人數約122人(口述則達500-800人),死因包含窒息、爆炸、毆打致死、病死、壓死等,從原因中難以確實判別當時究竟發生甚麼。
forced to work VS forced labor
2015年日本將包含軍艦島在內的23處明治時期的工業設施提出世界文化遺產的申請,引起韓國強烈的反彈,當時的總統朴槿惠直接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人會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代表部大使佐藤地則發出一份英文聲明,其中提到朝鮮人"forced to work",韓國人認為日本政府承認他們過去的錯誤,便讓步同意日本申請;然而在通過世界遺產的登記以後,日本解釋在日語中的被強迫勞動(forced to work)與強制勞工(forced labor)的涵義不同,再發給媒體的新聞稿中也未提到強制勞動,而是以從事勞動代替。
而對於韓國要求的賠償與道歉,日本官員也一再強調韓日1965簽訂的《韓日請求權協定》已完全解決,慰安婦問題也於2015年12月日本政府也已經道歉,兩國達成共識。在電影上映後,韓國內部輿論又開始施壓,希望日本能撤回世界文化遺址的登記,還給當時被強制勞動的朝鮮人一個公道。
謎樣的民族記憶
日韓的爭執不只這些,不同民族連記憶都相差甚遠。朝鮮勞工宣稱有刺鐵絲網,日本島民則完全沒有印象;朝鮮人和日本人一起上學、都能買春。事過境遷,沒有人能夠分辯虛構與真實之間的界線,身為旁觀者的我們,究竟該相信誰的記憶 ?
責任編輯:陳家琳 核稿編輯:曾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