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未必要出色

演員未必要出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竹中直人《演員還是別太出色比較好》

《演員還是別太出色比較好》

《演員還是別太出色比較好》

●《無能之人》的拍攝契機

三十二歲那年,初次有人找我執導電影;那時我剛拍完五社英雄導演的《226》,和製作人奧山和由(1954-,日本電影製片、編劇、導演,也是KATSU-do 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先生一起吃飯,我們聊了很多關於電影的事。

「既然你那麼喜歡電影,乾脆自己來拍一部,如何?我願意出資一億。」事情就是從奧山先生這番話開始。

《226》是以荻原健一先生為首,結集了三浦友和(1952-,日本男演員。代表作品有《伊豆的舞孃》、《大日本帝國》等)先生、佐野史郎(1955-,日本男演員、導演。代表作品有《每天都是暑假》、《卡拉OK》等)等,好幾位重量級男星的電影,拍攝現場氣氛十分刺激。我問當時三十二歲的自己:「直人,和這麼多優秀的男演員一起合作,你打算怎麼辦?三十二歲的你要如何力求表現?」。

那時的我對於將來深感不安,所以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定要緊抓住這個機會,好好表現。

「奧山先生,我想當導演,請助我一臂之力。」

那時,腦中浮現從大學時代便很喜歡的一部作品,義春先生的《無能之人》。當初這部作品在不是那麼多人知道的《COMIC BAKU》連載時,我就是忠實讀者。義春先生的作品還被改拍成NHK 的連續劇《紅花》,奧山先生卻對義春先生的作品一無所知(笑)。雖然內心多少有些不安,但奧山先生對我說:「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就對了。」兩年後,我執導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日活片場的活力

《無能之人》是松竹電影的片子,卻是在調布日活片場拍攝。當日活設了個名為「竹中劇組」的工作人員專用室時,我興奮到顫抖不已。身為演員的我去過東寶、東映、松竹、大映等各大片場,尤以日活片場讓我覺得最舒服,雖然員工餐廳的伙食實在不怎麼樣(笑),片場環境比東寶骯髒多了。卻讓我覺得很舒服。

因為我不是看石原裕次郎的電影長大,所以對於日活片場沒什麼特別憧憬,其實我最嚮往的是位於成城的東寶砧片場。我初次去那裡時,感慨萬千地想:哇!這裡是加山雄三先生拍片的地方耶!

但比起憧憬已久的東寶片場,日活片場讓我更有親切感,總覺得是一處聚集著最多電影活力的地方。

每次午休時間一到,我最喜歡的演員和導演就會聚集在日活的員工餐廳。「哇!原田芳雄、松田優作、柄本明。啊!森田芳光也來這裡吃飯!根岸吉太郎(1950-,日本導演、日本工科藝術大學理事長兼校長。代表作品有《女生徒》、《遠雷》等)在喝咖啡!」日活片場就是有著令人如此興奮的元素。我從沒想過自己能以導演身分,在這裡組個團隊。

我很喜歡小津安二郎導演,尤其喜歡他的《東京暮色》(1957年)、《早安》(1959 年),以及小津導演唯一一部在京都大映拍攝的作品《浮草》(1959 年)。

《東京暮色》是一部孤寂、悲涼的電影,《無能之人》是松竹出品的電影,也是一部向小津導演致敬的作品,所以片裡有幾段仿效《東京暮色》的場景。

小津作品的固定班底久我美子(1931-,日本女演員。代表作品有《期待再相逢》、《白癡》等)女士、須賀不二男(1919-1998,日本男演員。代表作品有《東京暮色》、《早春》等)先生也有演出《無能之人》。我邊看著攝影機鏡頭,邊在心裡吶喊:「哇喔!是久我美子!還有須賀不二男!」現場猶如一場夢境。

電影完成後,我在「松竹MARK」觀賞自己的作品時,著實感動莫名。要是沒有奧山和由的大力相助,我不可能如願成為電影導演,所以奧山先生是助我實現夢想的恩人。

2016年3月,合影於「目黑CINEMA」。竹中直人後續執導之電影《119》上映後,與演員們舉行映後座談會。

2016年3月,合影於「目黑CINEMA」。竹中直人後續執導之電影《119》上映後,與演員們舉行映後座談會。

●不會刻意塑造角色的人

打從企劃確定時,我便認為風吹淳(1952-,日本女演員。代表作品有《甦醒的金狼》、《無能之人》等)女士是飾演助川的妻子,也就是桃子一角的不二人選,因為我好喜歡她的聲音。

我和風吹女士初次一起演出某齣連續劇時,便覺得「她的聲音好像在哪裡聽過」,那時我突然想起,她的聲音和內藤洋子(1950-,日本女演員。代表作品有《紅鬍子》、《伊豆的舞孃》等)很像,我想應該沒有人察覺這件事吧!

我小時候看過舟木一夫(1944-,日本男演員、歌手。代表作品有《殘雪》、《永訣》等)先生與內藤洋子女士主演,松山善三(1925-2016,導演、編劇。代表作品有《人間的條件》、《黑河》等)導演的作品《那個人已經是過去》(1967 年),真的是一部很揪心的電影。當時的電影院不是採現在的場次制,一整天只放映一部電影,可以重複觀賞。直到幾年前,這部片子再次於「銀座CINEPATOSU」特別上映,我又去看了一次,覺得她們的聲音真的好像。

初次與風吹女士一起演出連續劇的感覺是,她的演技不好不壞,不是那種會刻意塑造角色的人。

風吹女士在拍攝現場給人的感覺很空靈,有一種難以捉摸的存在感,也稱不上是演技派。

對我而言,演技這行為就是「純粹感受對方」,絕非道理可以解釋的行為,所以我覺得演戲還是別太出色比較好。

竹中直人

1956年,生於神奈川縣。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視覺設計科。以演員、電影導演、歌手等身分,活躍於各領域。

除了1991年以初執導筒的處女作《無能之人》,榮獲第48屆佛羅倫斯國際電影節國際評審團獎、第34屆藍絲帶獎男主角之外,亦以自身執導、演出的作品獲獎無數。

更多內容請見《演員還是別太出色比較好》

avatar-img
典藏藝術家庭的沙龍
34會員
4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劇情扭曲或病態的恐怖電影是否會扭曲人性,是長久以來不斷困擾電影產業與管理電影產業那些人的問題。一部片禁不禁、剪不剪、上映不上映,常常伴隨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也一樣。
如果我們要選出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擁有圍牆的建築,會有兩個:學校與監獄。這兩個地方的人一旦越牆而出,就會導致事態嚴重。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某間學校為了防止學生越牆離校,甚至在圍牆上加裝了電線。學校與監獄一樣,都擁有一個操場和一棟四、五層樓高的建築。如果不看窗戶的大小,就難以找出兩者在空間佈局上的差異了。
如今,許多跨國企業已掌握了全球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在現在這個時代,除了國家軍事力量以外,就屬全球性的跨國企業最有影響力了。跨國企業會為自己打造總部辦公大樓,就像過去身為最高權位者的帝王或教皇會為自己打造皇宮或教堂一樣。
劇情扭曲或病態的恐怖電影是否會扭曲人性,是長久以來不斷困擾電影產業與管理電影產業那些人的問題。一部片禁不禁、剪不剪、上映不上映,常常伴隨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也一樣。
如果我們要選出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擁有圍牆的建築,會有兩個:學校與監獄。這兩個地方的人一旦越牆而出,就會導致事態嚴重。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某間學校為了防止學生越牆離校,甚至在圍牆上加裝了電線。學校與監獄一樣,都擁有一個操場和一棟四、五層樓高的建築。如果不看窗戶的大小,就難以找出兩者在空間佈局上的差異了。
如今,許多跨國企業已掌握了全球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在現在這個時代,除了國家軍事力量以外,就屬全球性的跨國企業最有影響力了。跨國企業會為自己打造總部辦公大樓,就像過去身為最高權位者的帝王或教皇會為自己打造皇宮或教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