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認真耍廢的心法?談談「休息」帶來的愧疚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是個休息時會有愧疚感的人嗎?
我是。
曾經有一陣子自我要求很高,總是覺得某些知識不足、哪邊做的不夠好、沒有固定多少產出等等,容易把自己逼得很緊,也花了大量時間在閱讀和寫作。外人聽到會覺得,「哇,好認真!」,但其實效率經常不成比例,因為在這當中,花了一半以上的時間處理自己的情緒。不管是焦慮於比不上其他人、鬱悶於把重要的事情搞砸了、或是難受於自己怎麼會焦慮或鬱悶,種種的「不應該」把自己繃得更緊,更覺得耍廢了這麼久,一定要逼自己坐在書桌前做點什麼事情,什麼都好,有點用處就好。
但看完上述文字,可以感受到一股強烈的自我責備:因為某些小事沒做好,開始嚴厲地對待自己。但嚴厲和做好事情並不會畫上等號,可能還會有反效果。讓自己更沒時間休息、產生更多複雜難解的情緒、也使得事情難以朝向預期中發展。
因為其中有一項關鍵的情緒隱隱作祟──愧疚感。這是一種覺得欠了他人什麼,而後產生強烈欲補償的心態。
當發生在自我要求上,就會覺得自己欠了自己某些事情,比如說稿子、投影片、陪女友聊天(?)。彌補的心態也讓你越想要待在那裏把事情做好,但越強迫自己坐在那裏,你就越做不好,因為你不是心甘情願,是出自於「沒有達到標準」的愧疚感。
這時候不如放自己休息一下吧,反正坐在那邊也是白坐的(攤手),還會產生許多的負向自我評價。
「鬧鐘規劃法」是我自己常用、也是在諮商過程中與個案討論後,經常實際討論應用的方法,讓自己休息時減少愧疚感,也較能夠真正的放鬆。
舉寫一篇文章為例子,若我要在未來三天內寫完交稿,但又很廢的覺得躺在床上吃多力多滋不想動,這時候我會覺得自己不應該這麼廢,應該要起身做事了,於是屁股挪到椅子上,打開電腦,然後影集又神奇地自動打開了!──我的腦袋知道要工作,但心裡卻還想休息。
這時,我會預估「不受干擾下」這件事情需要花多少時間完成,而我共有多少時間。像是完成一篇文章約要3個小時,而未來三天內下班到睡覺中間,扣除吃飯洗澡的時間約有12個小時,等於我就有9個小時能夠耍廢。接著扣除可能會有的事項時間,像是其中一天要開會佔掉3小時,其中一天和朋友吃飯2小時,這樣我還有4個小時。剩下的時間中,用鬧鐘提醒可以耍廢的開始與結束時間。在這4個小時內,我想要1個小時睡覺休息、2個小時看影集打電動、1個小時盯著牆壁發呆,當我在第一天晚上21:05寫文章寫到厭世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半小時休息,並設定鬧鐘21:35提醒我耍廢時間結束。這中間的時間,告訴自己「這是規劃中的一部分,時間到了也有鬧鐘提醒我」,如此,比較能夠安心的放鬆。
重點在於,消除你需要喘息的時間焦慮。
為什麼是用「喘息」?我們除了日常休息之外,肯定會有上述的焦慮、擔心、以及這項工作額外產生的疲憊感、未知感。因此這個方式,也是讓你有「較能夠掌控自己生活、鬆一口氣的感覺」。
當然,這只是暫緩之計,協助自己不會持續處在緊繃的狀態,但背後的壓力、內在批評、負面情緒等,仍需要透過更多探索來消解。
但可以先行思考的是:除了自己之外,誰使你產生愧疚感了?
我們都是情緒的動物,沒辦法無時無刻保持衝刺的速度、理性的態度,即使有,那可能也已是緊箍的面具而不自知。因此我們需要覺察,覺察當下出現了哪些情緒,情緒背後隱藏了哪些意涵,才有機會了解自己,解決更根本的問題。
更多文章,歡迎至臉書專頁:標註自由-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寫文章很需要多力多滋 #持續分享應對焦慮小技巧 #我在看見心理諮商中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4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博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呼吸。」這句話是年初我給自己的期許。 對於事情越來越多,壓力與焦慮指數容易飆高,我們經常,忘記了慢下來的必要性。
若你也是常搭火車通勤的人,對於發生在身旁的事件,可能很難不去連結到負面的想法。當下或許是極為震驚的,而對於未來是極為焦慮的。因為意外的不可控制、不可預測性,讓原本以為安全的事物瞬間成為恐懼的來源。
真正從心理學出發,以大量愛情與人格理論為基礎,再透過演算法配對,幫你挑選出適合自己的人!整體來說,這是一個滿有趣的交友軟體,它的設定是以認真交往為前提,所以會花一些時間在填寫測驗、基本資料與數據媒合(也就是5%不會天天出現),但相對在上面遇到的人真的比較聊得來。
種種焦慮,讓你把事情越想越嚴重,並做出相對應的行為緩解焦慮,而每一次想到不好的事情又再做出更多緩解焦慮的行為,藉此得到放鬆感,這是強迫症的初始循環,若沒有早期發現壓力源及探索改善的方式,漸漸地,容易導致情況惡化,成為嚴重的強迫症。
我們今天文化與政治的危機,並不是由於有太多的個人主義,而是由於我們所以為是個人主義的,已成為一個空殼。唯有在一個社會中,當個人──他的生長與幸福──是文化的目標;個人不必屈服外在的權威,也不必受外在權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理想是真正屬於他的。唯有在這樣的一個民主社會中,自由才會真正地實現。
為什麼被治理的人民仍會乖乖聽話,因為,人類的前方已經沒有東西了,如同為什麼曾得到很多次自由又失去自由?即是無所適從的人類失去存在目的時、失去生活掌控權後,擔憂隨時會被神秘的物質或巨大的力量壓垮,所以需要一個能夠重新帶領他們穿越大海、深入地心、無中生有的超人。
「記得呼吸。」這句話是年初我給自己的期許。 對於事情越來越多,壓力與焦慮指數容易飆高,我們經常,忘記了慢下來的必要性。
若你也是常搭火車通勤的人,對於發生在身旁的事件,可能很難不去連結到負面的想法。當下或許是極為震驚的,而對於未來是極為焦慮的。因為意外的不可控制、不可預測性,讓原本以為安全的事物瞬間成為恐懼的來源。
真正從心理學出發,以大量愛情與人格理論為基礎,再透過演算法配對,幫你挑選出適合自己的人!整體來說,這是一個滿有趣的交友軟體,它的設定是以認真交往為前提,所以會花一些時間在填寫測驗、基本資料與數據媒合(也就是5%不會天天出現),但相對在上面遇到的人真的比較聊得來。
種種焦慮,讓你把事情越想越嚴重,並做出相對應的行為緩解焦慮,而每一次想到不好的事情又再做出更多緩解焦慮的行為,藉此得到放鬆感,這是強迫症的初始循環,若沒有早期發現壓力源及探索改善的方式,漸漸地,容易導致情況惡化,成為嚴重的強迫症。
我們今天文化與政治的危機,並不是由於有太多的個人主義,而是由於我們所以為是個人主義的,已成為一個空殼。唯有在一個社會中,當個人──他的生長與幸福──是文化的目標;個人不必屈服外在的權威,也不必受外在權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理想是真正屬於他的。唯有在這樣的一個民主社會中,自由才會真正地實現。
為什麼被治理的人民仍會乖乖聽話,因為,人類的前方已經沒有東西了,如同為什麼曾得到很多次自由又失去自由?即是無所適從的人類失去存在目的時、失去生活掌控權後,擔憂隨時會被神秘的物質或巨大的力量壓垮,所以需要一個能夠重新帶領他們穿越大海、深入地心、無中生有的超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利用正向情緒和積極行為來改善拖延習慣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評論包括負向情緒與拖延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適時中斷專注力以及內建行為更接近成功的方法。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專注、認真,只是休息的時候,也要認真,知道? 如果休息的時候,心裡面還在忙著想工作的事情,忙著想作業的事情,忙著想考試的事情,那還不如不休息,回去做心裡想的事情。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充足的休息時間和心情真的很重要,我明明了解這件事情卻還是讓常常讓自己陷入過度疲累的狀態,對一切事情喪失信心。 這周真的是完成了很多事,包括禮拜一的讀書會、禮拜二重訓、禮拜四瑜伽——這是例行的公事,禮拜三英文課(但禮拜四英文課不小心忘記),禮拜五面試結束後緊鑼密鼓的準備禮拜六的作文課和彩排的主持稿。
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而此篇介紹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相對於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容易在我們大腦中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利用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滿足及時行樂猴,使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利用正向情緒和積極行為來改善拖延習慣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評論包括負向情緒與拖延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適時中斷專注力以及內建行為更接近成功的方法。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專注、認真,只是休息的時候,也要認真,知道? 如果休息的時候,心裡面還在忙著想工作的事情,忙著想作業的事情,忙著想考試的事情,那還不如不休息,回去做心裡想的事情。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充足的休息時間和心情真的很重要,我明明了解這件事情卻還是讓常常讓自己陷入過度疲累的狀態,對一切事情喪失信心。 這周真的是完成了很多事,包括禮拜一的讀書會、禮拜二重訓、禮拜四瑜伽——這是例行的公事,禮拜三英文課(但禮拜四英文課不小心忘記),禮拜五面試結束後緊鑼密鼓的準備禮拜六的作文課和彩排的主持稿。
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而此篇介紹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相對於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容易在我們大腦中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利用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滿足及時行樂猴,使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的感悟和改變。文章中融入了一些有關時間管理和意識形態的內容,讓人對習慣養成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