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很容易生氣,你就是他X沒有幽默感的一個人。」-聽完博恩Podcast第一集感想

「只要很容易生氣,你就是他X沒有幽默感的一個人。」-聽完博恩Podcast第一集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天剛聽完 Stand up, Brian! 博恩站起來! 的第一集Podcast,馬上列入我的必聽清單,覺得又好笑又實用,博恩像是嗑藥完講真心話的感覺XD

其中一段特別有感,是他最後給了幽默感一個操作型指標:「只要很容易生氣,你就是他媽沒有幽默感的一個人。只要生氣就見生死......你腦中沒有想到一個更好的機轉去化解你的負面情緒,意即,你沒有幽默。」

這段不解釋絕對會誤會(雖然博恩本人應該沒在擔心),我剛開始聽到也覺得怪怪的,但仔細想覺得有道理。

第一,對於該生氣的時刻,本來就應該要生氣。但生氣也很累,氣完事情也不會解決,所以有沒有在接收到一個讓你會生氣的外在刺激後,#更好的情緒調節方式呢?幽默可能就是其中一項,也是被佛洛伊德稱為高級的防衛機轉。人都需要防衛機轉才能存活,如果沒有,那你可能隨時都在崩潰中。

例如你被老婆臭罵了,你沒有先壓抑一下自己的情緒,只會有生物性本能戰鬥、逃跑、僵住。如果你馬上就戰鬥反擊,那大概很快就爆吵後離婚。如果你馬上開溜,那大概被臭罵後離婚。如果你僵在那邊不動,那大概把你送精神病院後離婚。

你肯定會壓抑一下自己的情緒,才能勉強聽進老婆罵的內容是什麼,然後做出有效的回應。這時的幽默能力,就是能讓你調整自己的情緒,像是蘇格拉底的例子,他被老婆罵完再被潑了一桶水,還能冷靜地說出:「看來雷聲之後,果然會來一場大雨。」

幽默不一定要很好笑,但能將心智從緊繃變成放鬆,也就是轉化你看待事物的觀點。

raw-image

第二,某些時刻, #那些讓你生氣的事情不是真的讓你生氣的事情,因為你的心智若是長期緊繃,那你遇到什麼事情都容易被激怒。那也代表著,你長期使用的防衛機轉不當,通常是使用過頭了,也許過度壓抑、過度理性、過度兩極化思考,那生活也會陷入另一種地獄。

例如,同事問你印表機怎麼用,你馬上怒火竄升,心中譙他幾百句髒話,但同事平常也沒有很雷,那會不會是你平常壓抑的怒氣剛好需要發洩?

又例如,下屬和你說今天會遲到,你當場打電話發飆叫他不用來上班了,但下屬平常出席和業績都算良好,那會不會是你平常需要常讓自己保持理性,最後撐不住了,最後一根稻草疊上去就讓你失控?

再例如,老闆跟你說過年前一天不能請假,客人超多要照常上班,你直接氣爆覺得老闆沒同理心,根本是世界上最惡劣差勁扭曲道德敗壞的人,但其實老闆平常照顧你很多,你也一直覺得他是你生命中的貴人。那這個生氣,會不會是你的生活充斥許多焦慮慌張,讓你不得不以全好全壞的方式看待人,沒有模糊地帶才擁有比較多的控制感?

生氣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自己生氣的理由,而不是被生氣控制。

很難,我知道。

與其說幽默是一種天份,我更傾向把它看作一種從小與人互動中,自然學習而來的能力,像是語言。當你浸泡在每個人都輕鬆看待事物,友善溫和對待彼此,就算遇到緊急狀況也亂中有序時,你的心靈也就會自然地放鬆,因為你知道不需要擔心。相反的,當你生存在情緒化的環境中,每個人都在勾心鬥角,不時有人哭吼叫罵,你很難不繃緊神經,因為你要活下去,你要保護自己,你要警覺每一場災難會不會致死。

你不一定要練習幽默,但你可以讓自己多處在放鬆的環境中。可能是一個人在房間看書、和朋友在咖啡廳聊天、帶著狗狗出門散步,重要的是,這些不是為了做而做,不會變成在趕行程,是你真的能給予自己放下重擔的悠閒時光。

畢竟,人生那麼累,有時候還是又苦又累又酸楚,試著偶爾放過自己,或許會有些不同。

avatar-img
莊博安的沙龍
134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莊博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厭食症,焦慮症,加上前段感情完全毀滅了我身為人該有的尊重。」 「從前年我升上大學開始,有著飲食上的強迫症和厭食症,整個症狀在去年4月爆發,我就休學了。那時我是厭食暴食重複輪迴......
「親愛的H你好,你會怎麼描述曾經或是正在身處的狀態?」 「父親出軌,離婚,媽媽過於依賴孩子,曾經兩個小孩被單獨丟在家好幾天,父母輪流離家出走。之後好幾年打官司,財產、監護權等等,身為長女的我幾乎都會陪媽媽去法院,有時候也會是列席人。家庭界線模糊。
「親愛的河豚你好,你會怎麼描述曾經或是正在身處的狀態?」 「行屍走肉,想求救,可是怕丟臉、怕別人接不住自己那樣巨大的悲傷、怕別人被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覺得自己是累贅、沒有人是真正愛自己的。」 「你如何讓自己暫時或持續好過一些? 」 「聽歌發呆,自己大爆哭一波。
情緒困擾是否要吃藥?是否會成癮?是否有害於健康? 我自己也吃過好幾年的藥,後來我的想法是:與其被情緒困擾到死,倒不如一天吃幾顆藥活得比較自在。雖然對身體可能有害,但每天的身心煎熬對健康的影響更強烈。尤其像是焦慮引發的失眠、頭痛、心悸等等,整個人呈現更消耗的狀態。
我們常在腦袋中想像這個世界,但世界卻常與我們的想像天差地遠。這並不是誰的錯,因為我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的確是那樣。只是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落差,那肯定是生命中的某些環節讓我們受傷了,受傷到不想要放下某些執著,不想要鬆開某個人的衣角,不想要承認媽媽帶來的只剩痛苦──即便理性層面的你「知道」這對你不是最好的。
廣納大家的方法,透過相互分享,瞭解其他人深陷什麼苦,以及如何(暫時)渡過這些苦,讓陷入情緒困境的夥伴感到不孤單,也讓撰寫者重新覺察自我。 暗夜中的光不需要多,一點一滴拾起就很好。
「厭食症,焦慮症,加上前段感情完全毀滅了我身為人該有的尊重。」 「從前年我升上大學開始,有著飲食上的強迫症和厭食症,整個症狀在去年4月爆發,我就休學了。那時我是厭食暴食重複輪迴......
「親愛的H你好,你會怎麼描述曾經或是正在身處的狀態?」 「父親出軌,離婚,媽媽過於依賴孩子,曾經兩個小孩被單獨丟在家好幾天,父母輪流離家出走。之後好幾年打官司,財產、監護權等等,身為長女的我幾乎都會陪媽媽去法院,有時候也會是列席人。家庭界線模糊。
「親愛的河豚你好,你會怎麼描述曾經或是正在身處的狀態?」 「行屍走肉,想求救,可是怕丟臉、怕別人接不住自己那樣巨大的悲傷、怕別人被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覺得自己是累贅、沒有人是真正愛自己的。」 「你如何讓自己暫時或持續好過一些? 」 「聽歌發呆,自己大爆哭一波。
情緒困擾是否要吃藥?是否會成癮?是否有害於健康? 我自己也吃過好幾年的藥,後來我的想法是:與其被情緒困擾到死,倒不如一天吃幾顆藥活得比較自在。雖然對身體可能有害,但每天的身心煎熬對健康的影響更強烈。尤其像是焦慮引發的失眠、頭痛、心悸等等,整個人呈現更消耗的狀態。
我們常在腦袋中想像這個世界,但世界卻常與我們的想像天差地遠。這並不是誰的錯,因為我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的確是那樣。只是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落差,那肯定是生命中的某些環節讓我們受傷了,受傷到不想要放下某些執著,不想要鬆開某個人的衣角,不想要承認媽媽帶來的只剩痛苦──即便理性層面的你「知道」這對你不是最好的。
廣納大家的方法,透過相互分享,瞭解其他人深陷什麼苦,以及如何(暫時)渡過這些苦,讓陷入情緒困境的夥伴感到不孤單,也讓撰寫者重新覺察自我。 暗夜中的光不需要多,一點一滴拾起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