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王丹:中國的退卻與習近平的作繭自縛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王丹:中國的退卻與習近平的作繭自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美貿易戰開打到現在,已經不僅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衝擊,而且也影響到了習近平的政治領導。

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被捕,在中美關係中是罕見的,這進一步坐實了我過去曾經提出過的觀察,那就是:中美之間,談了跟沒談一樣;而中美之間經由川普和習近平的會面達成的貿易協議,並不代表中美關係的緩和。

美國強勢,中國退讓

這裡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孟晚舟在川習會同一天被捕,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約翰·波頓(John Robert Bolton)說他知道——但是沒有必要告訴總統。這傳達了一個強烈訊號,那就是美國政府內部的鷹派逼迫川普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美國政府內部有很多人不願意川普讓步,中美關係急速惡化的前景,已經很清晰了。這次抓捕孟晚舟的舉動,挑釁的味道很足,中共可以說是被逼到牆角。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2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丹隨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針對吳寶春事件,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提出「發表聲明承認九二共識就是政治」的反駁,也被一些媒體轉載。然後,網軍就出現了。在 195 條基本上不講道理的謾罵中,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跟貼都特別強調一件事,那就是「你是美國籍」,但我並沒有美國籍,為什麼他們會一直刻意誤導此事呢?
六四三十周年,如果明年的紀念活動有一主軸,我認為是「重建記憶」 因為建立歷史記憶,是一種積極的行動,是發展民主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公民積極地重建各種本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記憶,有助於這個社會的道德意識的健全發展。換句話說,重建歷史記憶,本身就是民主建設的一部分。
謝謝你對《王丹隨筆》三年來的持續支持,新的一年,我想給自己一點挑戰。 我規劃了兩個新系列文章,其一為「六四 30 週年」,其二為「下一代」,這兩個新系列都意在實現先進與後進之間的「傳承」,讓過去的經驗、結合當今的知識和下一代的能量,共同開創世界的新局面。
多年以來,從國家領導人到學者,從商界精英到普通百姓,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所謂的「中國模式」的深刻影響。這個「中國模式」的核心內容,就是經濟發展決定一切,為了經濟發展可以犧牲其他的目標,而 GDP 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最高標準。
今年台灣的「九合一大選」,將對 2020 年的總統大選、對台灣未來的政治版圖的變化,產生深遠影響。這一次最值得觀察的一個現象,就是執政的民進黨陷入了艱困的境地,面臨來自六個方面的嚴峻挑戰。
美國期中選舉結束,表面上看,是民主黨贏。 但是這次美國期中選舉,出現了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嚴格分析起來,民主黨的真正對手——總統川普,而不是共和黨——也贏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針對吳寶春事件,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提出「發表聲明承認九二共識就是政治」的反駁,也被一些媒體轉載。然後,網軍就出現了。在 195 條基本上不講道理的謾罵中,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跟貼都特別強調一件事,那就是「你是美國籍」,但我並沒有美國籍,為什麼他們會一直刻意誤導此事呢?
六四三十周年,如果明年的紀念活動有一主軸,我認為是「重建記憶」 因為建立歷史記憶,是一種積極的行動,是發展民主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公民積極地重建各種本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記憶,有助於這個社會的道德意識的健全發展。換句話說,重建歷史記憶,本身就是民主建設的一部分。
謝謝你對《王丹隨筆》三年來的持續支持,新的一年,我想給自己一點挑戰。 我規劃了兩個新系列文章,其一為「六四 30 週年」,其二為「下一代」,這兩個新系列都意在實現先進與後進之間的「傳承」,讓過去的經驗、結合當今的知識和下一代的能量,共同開創世界的新局面。
多年以來,從國家領導人到學者,從商界精英到普通百姓,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所謂的「中國模式」的深刻影響。這個「中國模式」的核心內容,就是經濟發展決定一切,為了經濟發展可以犧牲其他的目標,而 GDP 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最高標準。
今年台灣的「九合一大選」,將對 2020 年的總統大選、對台灣未來的政治版圖的變化,產生深遠影響。這一次最值得觀察的一個現象,就是執政的民進黨陷入了艱困的境地,面臨來自六個方面的嚴峻挑戰。
美國期中選舉結束,表面上看,是民主黨贏。 但是這次美國期中選舉,出現了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嚴格分析起來,民主黨的真正對手——總統川普,而不是共和黨——也贏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