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主義
從 《 獨自站立 》 、《 不可逆轉 》、《 嗑到荼靡》、《 性本愛》、到現在的《 高潮》,加斯帕諾埃始終脫離不了一種虛無主義的概念。虛無主義不外乎就是一種,我為什麼要活著? 我一生為何而來? 為什麼我要出生?等等對世俗價值有針鋒相對似的反對,可是自己又講不出一套自我思想, 導致自己徘迴在矛盾的痛苦中。而個人認為,加斯帕諾埃的所有電影,就是在講一種虛無主義。
在《 嗑到荼靡》中,講述一位男人在死後,靈魂飄出肉體在空中等投生的中陰階段,如何找尋一對正在性愛的男女,再藉由受精卵投生到女人子宮內,完成投胎。電影中引用佛家的度亡經來表達電影意義,可以感受到加斯帕諾埃對於生死的疑惑,疑惑為何死後還要生? 而不是脫離輪迴呢? 像是一種因為上帝不在,所以無法救渡我們脫離輪迴一樣。然而在《高潮》中,再開頭也大大地用字幕來表示"上帝離我們而去"的概念,在一次展現虛無的感覺。
高潮與反高潮
根據imdb的說法,這一次電影的拍攝期只有十五天,而且劇本只有五頁,舞者們的表演除了第一場的排舞之外,其餘的都是即興演出。所以這部高潮,根本沒有什麼劇情,主要只是表達出一群要前往美國參賽的舞者們,在一次的彩排中,因為有人在大家的水果酒中加入迷幻藥,導致大家喝下去後陷入一陣瘋狂。加斯帕諾埃根本沒打算讓我們看劇情的意思,他把電影給簡化到只剩一種感覺而已。所以這次也少不了導演最愛用的亂扭亂搖的一鏡到底,以及帶有宿命框線的鳥瞰鏡頭,用一種宿命論表現出一群舞者逃不出毒害夢魘的侵入。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有一種矛盾的感覺,一開始一群舞者們大談舞蹈夢,結果到了實際彩排時候,大家卻又不把跳舞當作一回事,而是把跳舞當成一種表示性愛動作的媒介,使我覺得他們前面所談的舞蹈夢有一種不真誠的感覺。到了後來大家吸到迷幻藥後,有人因此得到了性高潮、但也有人得不到高潮而開始歇斯底里,非常兩極化的呈現一種高潮與反高潮,而由蘇菲亞波堤拉飾演的女舞者就是陷入一種反高潮。
有如困在死胡同裡的感覺
然而那種反高潮的感覺,真的使人非常非常的不舒服,就像最高點的亢奮點是不存在的,但又因為想要,而又不斷在追求那個點,這種自我矛盾的衝擊,就像是困在死胡同裡面一樣。所以在上圖中可以看到蘇菲亞波堤拉對著牆上的畫大叫,我在電影院看到這幕的當下,整個不敢直視螢幕,那種明知道前面是死路,可是你又把他當作有路一直在撞牆,那種自相矛盾真的太痛苦了。
我一直在想,加斯帕諾埃可能只是想藉由電影去表達一種吸毒後的感覺,因為一般人不會去碰毒所以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所以才想拍電影讓我們去感受那種毒癮瘋。而我只能說,在所有的藝術媒材裡面,可能只有電影藝術能把毒癮的感覺發揮到最貼近現實,因為他刺激大家的視覺與聽覺,而且又有鏡頭上的運作。然而高潮就是把毒癮感覺發揮到最貼切的一項藝術品,它使人能真正置身在毒癮中出不來,就算沒有碰過毒,也能在這部電影裡面完全感受到毒癮後的意象,最後到達兩觀全毀的效果。
地獄意象
加斯帕諾埃把毒癮後的世界,在視覺上打造成一種地獄意象,那種肆無忌憚的叫苦連天,還有逃不出舞廳的無奈,整個就像掉入地獄裡面永世不得超生一樣,非常令人難受。但個人認為,地獄意象應該不是導演刻意打造,而是無意間有相似到,所以毒癮發作與地獄意象本身就是相似的概念,毒品與地獄就是一樣的東西。而且電影還是改編自真實事件,一想到就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著魔
可以看見1981年《 著魔 》與高潮裡面的表現有相似之處。據說導演是有參考這部電影,而再將這種歇斯底里的感覺放入電影裡面。
以下有涉及劇情,請斟酌觀賞。(雖然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劇情根本不是重點,但還是禮貌性防雷)
生命是一場非凡的體驗
生命是一場非凡的體驗,是導演最後留下的話,猶如生命不具有任何意義的感覺,充其量只是種體驗罷了。一開始舞者們大談對跳舞的信念,在電影後段猶如笑話一般,因為最後根本沒人在意跳舞這件事情阿? 反而更在意性愛。在DJ老爹說到 : 「 很討厭聽到神與我們同在,」 在這句話之後,大家就不再練舞,而是開始大談性愛這件事情,這讓我聯想到尼采說的 「 上帝已死 」,上帝已死就是虛無主義的開端。
如果我們相信上帝已死,那就代表我們要拋棄道德的標準,若沒有辦法自創一種別於上帝的新思想,那就是虛無主義。可以明顯地看見,這群舞者們把跳舞當作上帝來供奉,而當他們無法跳舞時候,就是痛苦不勘。
但從加斯帕諾埃的觀點,從他以前電影就可以知道他是個相信上帝已死的虛無主義者,所以這群舞者們的跳舞信念為何會變成一場笑話? 因為在沒有上帝的世界裡,若沒有獨樹一幟的思想,那一切自認為的自我信念,其實都是矛盾的存在。但是不管有沒有思想,人還是要生小孩,文明才得以被延續, 所以人若沒有了思想,那就只剩下性愛而已了,而性愛又是一種永無止境,所以永遠只能高潮,而無法真正到達,矛盾的痛苦只能永遠的持續下去。
然而高潮,就是一種永無止境的矛盾。
圖片來源 : i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