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插畫小旅行(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植物藝術的簡史講座

第一天課程結束的晚上,溫蒂老師在Morven的演講廳有一場講座,講述植物學插畫簡史,並分享了許多古代和當代植物藝術家的作品,包括Pierre-Joseph Redouté(1759-1840), Maud Purdy (1874-1965), Anne ophelia Dowden(1907-2007)。此外,現場也請來了三位本地的植物插畫家,Robin Jess, Ann S. Hoffenberg, 和Carrie DiCostanzo,分享她們創作的心得。
植物插畫大師Pierre-Joseph Redouté的畫風古典優雅
植物畫家Carrie DiCostanzo在講座中分享,她很著迷於描繪造型特殊的奇花異草
植物插畫藝術雖說主要目的是以科學為出發,幫助植物學家記錄和辨認植物,但是並非要畫得跟照片一樣,從她介紹的這些藝術家作品可以看出,藝術家還是可以有個人創意發揮空間,從不同的表現手法、使用媒材,乃至構圖、主題的設計等各個面向,都可以展現藝術家獨特的風格。
溫蒂在講座中還說明了植物科學插畫(botanical illustration)、植物藝術(botanical art)、和花卉繪畫(flower painting)的不同。
傳統的植物科學插畫需畫出植物的各個部位,包括葉、莖、花、果、種子等,甚至畫出橫切面,並且在尺寸、形體、顏色各方面都力求符合科學的精確和真實。
植物藝術與植物科學插畫很接近,也是需要真實植物科學,但是可以有更多美學和純藝術形式的表現,構圖上可以只是單一的一朵花,或是植物的局部細節描繪,目的在以藝術傳達出植物之美。
至於花卉繪畫,則可以有各種天馬行空的表現方式,不需要符合科學的精確性,並且可與風景、靜物、動物等等題材結合。
那麼一幅好的植物插畫作品,需要包含哪些條件呢?溫蒂給了我們以下的建議。
  • 明暗 (Value)
  • 一致的光源 (Consistent Light Source)
  • 透視 (Perspective)
  • 植物型態 (Plant Morphology)
  • 使用真實的顏色 (Use of Realistic Color)
第一天的工作坊和講座,對我來說是個全新的經驗,引領我踏入了一個充滿好奇的自然世界。除了對於植物插畫和藝術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更勾動我研究精神的是,因此發現了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植物類食物的原生樣貌。
栗子和它的葉子與刺殼
我的完成習作
好比說,從前我只吃過糖炒栗子,知道栗子仁外面有一層咖啡色的硬殼,卻不知道它長在樹上的模樣,原來在硬殼之外還有一層更硬、更厚並且帶刺的”burr”,到了秋天成熟時,這個burr就會從中間裂開,露出裡面的種子,也就是我(和松鼠)愛吃的栗子。
這個發現讓我很開心,想要追根究柢去探索,我們平常吃的那些菜啊果啊,它們長在樹上和土裡到底是什麼模樣。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2會員
18內容數
人生是一段靈魂在地球的華麗冒險,我在旅程中學習、創造、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星的華麗冒險 的其他內容
穿過普林斯頓大學的廣大校區,來到這座幽靜的博物館花園。從大門進去,穿過草坪上一條林蔭小土徑,遠遠見到一位有著小捲髮、小個子的女士,正彎著腰在栗子樹下撿著落葉和板栗。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對植物學插畫(botanical illustration)著迷的,在社群網站或書籍、月曆等印刷品上,只要看到古圖鑑和有著標註說明的植物插圖,我就會忍不住細細觀看。大約也跟我近年來愛上了植物園和蒔花弄草有關吧,對於自然科學的知識特別感興趣,連帶著也想試試看植物學的插畫創作。
穿過普林斯頓大學的廣大校區,來到這座幽靜的博物館花園。從大門進去,穿過草坪上一條林蔭小土徑,遠遠見到一位有著小捲髮、小個子的女士,正彎著腰在栗子樹下撿著落葉和板栗。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對植物學插畫(botanical illustration)著迷的,在社群網站或書籍、月曆等印刷品上,只要看到古圖鑑和有著標註說明的植物插圖,我就會忍不住細細觀看。大約也跟我近年來愛上了植物園和蒔花弄草有關吧,對於自然科學的知識特別感興趣,連帶著也想試試看植物學的插畫創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植物要生長,細胞要長大。但是植物有細胞壁,細胞要怎麼突破細胞壁的限制來長長呢? 答案是:生長素造成細胞壁酸化,然後細胞就可以延長,這是所謂的「酸生長」機制。 但是,植物是如何演化出「酸生長」機制的?最近的研究發現,竟然是從輪藻開始就有了!
Thumbnail
黃金葛,就算不是植物殺手,也植得種一下,隨便長也是賞心悅目。
Thumbnail
通常我們討論植物的「轉大人」,都是著眼在開始開花這件事。開花是非常明顯且重要的變化,尤其對一年生植物而言,開花也象徵著生命即將來到最後的階段。 但是,植物「轉大人」應該不會只有地上部位發生變化吧?地下部位呢?最近的研究發現,地下部位的確也跟著轉大人,而且轉得很有意思喔!
Thumbnail
跟動物比起來,植物好像特別容易進行異種雜交? 我們有「三人行」的麵包小麥、還有跨大陸跨洋的鳳梨釋迦,都是異種雜交的好例子。 不過,植物真的沒有生殖隔離現象嗎?還是有的。 最近的研究,解開了植物的生殖隔離之謎。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老師的沙龍走一個精緻路線,讓人心曠神怡,我今天看完全部的文章好希望可以購入老師的拍攝,因為不擅長種植物又喜歡多肉,之前也買了一本厚厚的多肉植物專刊,每次打開心情就好~ 老師的每篇文章給我一種有花仙子在旁邊輕語的...
Thumbnail
植物有智力嗎?有些人認為,植物沒腦子,所以不可能有智力。 可是,2022年的這個研究,可以讓大家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喔!
Thumbnail
🌾在《香君》的書腰上, 印著這樣一段話: 「英國有托爾金⋯⋯日本有上橋菜穂子。」 這段話讓我對這套小說非常的感興趣, 再加上書中的主角「愛夏」, 她擁有的能力和一般特異功能的主角不同, 她與生俱來的能力是——「嗅覺」。 這麼特別的設定, 立刻把我的期待值拉到滿分。 看完這
Thumbnail
在這個保養品眾多的時代,Z研以植物X科學的專業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不畏市場上現有品牌推陳出新,主打植物科學保養專家-蔡芷妤使用天然成分研發,成為敏感肌「溫和而堅定」的保養力量。同時也是創辦人的芷妤,因本身是敏感肌的關係,致力於使用自身專業的植物科學,研發適用敏感肌的產品,高效植萃保養成分結合科學力
Thumbnail
將自己歸零,從基礎開始入門訓練,Tr.A 發下課程即將使用的工具素材 日本Maruman ARTIST DRAWING素描本、德國FABER 輝伯油彩色鉛筆、STAEDTLER 施德樓 藍桿鉛筆 HB/2B各一支;工具書使用《植物畫的基礎》由美國重磅級色鉛筆植物畫家,溫蒂‧霍蓮德Wendy Holl
Thumbnail
植物要生長,細胞要長大。但是植物有細胞壁,細胞要怎麼突破細胞壁的限制來長長呢? 答案是:生長素造成細胞壁酸化,然後細胞就可以延長,這是所謂的「酸生長」機制。 但是,植物是如何演化出「酸生長」機制的?最近的研究發現,竟然是從輪藻開始就有了!
Thumbnail
黃金葛,就算不是植物殺手,也植得種一下,隨便長也是賞心悅目。
Thumbnail
通常我們討論植物的「轉大人」,都是著眼在開始開花這件事。開花是非常明顯且重要的變化,尤其對一年生植物而言,開花也象徵著生命即將來到最後的階段。 但是,植物「轉大人」應該不會只有地上部位發生變化吧?地下部位呢?最近的研究發現,地下部位的確也跟著轉大人,而且轉得很有意思喔!
Thumbnail
跟動物比起來,植物好像特別容易進行異種雜交? 我們有「三人行」的麵包小麥、還有跨大陸跨洋的鳳梨釋迦,都是異種雜交的好例子。 不過,植物真的沒有生殖隔離現象嗎?還是有的。 最近的研究,解開了植物的生殖隔離之謎。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老師的沙龍走一個精緻路線,讓人心曠神怡,我今天看完全部的文章好希望可以購入老師的拍攝,因為不擅長種植物又喜歡多肉,之前也買了一本厚厚的多肉植物專刊,每次打開心情就好~ 老師的每篇文章給我一種有花仙子在旁邊輕語的...
Thumbnail
植物有智力嗎?有些人認為,植物沒腦子,所以不可能有智力。 可是,2022年的這個研究,可以讓大家再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喔!
Thumbnail
🌾在《香君》的書腰上, 印著這樣一段話: 「英國有托爾金⋯⋯日本有上橋菜穂子。」 這段話讓我對這套小說非常的感興趣, 再加上書中的主角「愛夏」, 她擁有的能力和一般特異功能的主角不同, 她與生俱來的能力是——「嗅覺」。 這麼特別的設定, 立刻把我的期待值拉到滿分。 看完這
Thumbnail
在這個保養品眾多的時代,Z研以植物X科學的專業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不畏市場上現有品牌推陳出新,主打植物科學保養專家-蔡芷妤使用天然成分研發,成為敏感肌「溫和而堅定」的保養力量。同時也是創辦人的芷妤,因本身是敏感肌的關係,致力於使用自身專業的植物科學,研發適用敏感肌的產品,高效植萃保養成分結合科學力
Thumbnail
將自己歸零,從基礎開始入門訓練,Tr.A 發下課程即將使用的工具素材 日本Maruman ARTIST DRAWING素描本、德國FABER 輝伯油彩色鉛筆、STAEDTLER 施德樓 藍桿鉛筆 HB/2B各一支;工具書使用《植物畫的基礎》由美國重磅級色鉛筆植物畫家,溫蒂‧霍蓮德Wendy H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