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酸生長」起源於輪藻

更新於 2024/12/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過生物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生長素(auxin)會讓植物的莖延長。而生長素讓莖延長的原理,就是所謂的「酸生長」(acid growth)。


「酸生長」一開始只是個假說。在1970年代時,不同的幾個研究團隊根據他們的發現,形成了這個假說:生長素使細胞膜上的質子幫浦活化,然後質子幫浦把質子(氫離子)運出細胞,進入細胞壁空間(apoplast)。這使得細胞壁空間變酸,而酸性使得位於細胞壁空間的「胞壁擴張蛋白」(expansin)活化,於是胞壁擴張蛋白就讓細胞壁的纖維素之間的氫鍵變鬆。接著,細胞就趕快吸水長大!


經過了這麼多年,不同的科學家努力的去測試「酸生長」是不是真的。結果發現,酸生長假說是真的!他們發現了更多與這個機制有關的分子,將中間牽涉到的成員一一「揪」出來。


現在,我們知道,當植物細胞感應到生長素後,活化的生長素受器TIR1/AFB會造成一個叫做TMK的激酶活化,另外也會造成一個稱為SAUR的基因表現量上升。


TMK接下來會去磷酸化細胞膜上的質子幫浦,讓它的活性上升;而SAUR則會去抑制一個磷酸酶。這個磷酸酶的工作,就是去對質子幫浦進行去磷酸化,讓它失去活性。所以,當SAUR抑制了這個磷酸酶,就沒有人去抑制質子幫浦,於是質子幫浦就可以繼續把質子運出細胞,然後...植物就可以開始長長了!


真是很酷的機制,不過,到底這個「酸生長」機制最早是從什麼植物開始有的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最近有研究團隊分析了30個具有代表性的物種的基因體,從紅藻、綠藻、輪藻到陸生植物都包括在內。


結果他們發現,「酸生長」機制很可能是起源於輪藻!他們在輪藻(Chara braunii)中找到了絕大多數「酸生長」機制的核心成員,包括質子幫浦、TMK、磷酸酶、SAUR以及胞壁擴張蛋白都在輪藻內發現。而且,他們也確認了輪藻的質子幫浦、TMK、磷酸酶之間可以互動。


唯一缺席的,是生長素受器TIR1/AFB。但是,雖然少了TIR1/AFB,輪藻對生長素還是有反應的!生長素可以讓輪藻的節間細胞伸長,且有146個差異表現基因在1小時內被調控,而到了第6個小時,受生長素調節的基因更來到830個!另外,他們還發現輪藻的質子幫浦是受到光的調控,而不像陸生植物是受生長素的調控。


這些發現意味著,TIR1/AFB系統有可能是在植物登陸之後才出現的。這代表生長素的信息傳導,在植物陸地化的演化過程中可能發生了重要的創新,從早期的非TIR1/AFB機制發展成為到後來與TIR1/AFB信息傳導通路結合。


當然,也有可能輪藻的質子幫浦是利用其他的機制來啟動輪藻的生長。可能的候選基因包括果膠裂解酶(PPL)、糖轉運蛋白(SWEET)或泛素E3連接酶RGLG2,這些基因都受到生長素的調控。


透過這個研究,研究團隊不僅再次確認了植物的「酸生長」機制理論,還進一步發現,早在TIR1/AFB出現之前,生長素就已經可以調控植物的生長。而這些「酸生長」核心成員,如質子幫浦、SAUR 和磷酸酶等基因則透過全基因組複製(WGD)、全基因組三倍化(WGT)或小規模的基因複製等機制,在陸生植物中讓它們的拷貝數明顯增加。其中尤其是SAUR,在維管束植物中甚至產生了新的類別(A-SAUR和B-SAUR),這些新SAUR能夠與磷酸酶互動,而原始的C-SAUR則保持著更基礎的功能。


所以,透過研究不同植物的基因體,研究團隊發現「酸生長」機制最早可能是出現在輪藻,在植物登陸後又再進一步的演化,成為與TIR1/AFB聯手的「地表最強戰隊」!


參考文獻:


Zeng, H. Y., Deng, S., Jin, C., Shang, Z., Chang, L., Wang, J., Han, X., Wang, A., Jin, D., Wang, Y., He, H., Li, L., Deng, X. W., & Wei, N. (2024).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auxin-mediated acid growt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1(51), e2412493121. https://doi.org/10.1073/pnas.2412493121


avatar-img
131會員
331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在《真確》這本書裡面點出了非常重要的「十大直覺偏誤」,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恐懼」(Fear)了。 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除了「恐懼」,「憤怒」也會讓我們失去理智,成為傳播謠言的幫手(幫凶?)!
提到蕨類(fern),大家首先應該就會想到那個捲曲的新芽!那個捲曲的新芽被稱為「shepherd's crook」或是「fiddlehead」。 不過,這個捲曲的構造並不是所有的蕨類都有的喔!英國的研究團隊查閱文獻時注意到這件事,於是決定把收藏的化石都翻出來看,竟然有了意外的發現!
前陣子,看到有人分享在期刊上發現了一篇論文,題目是《在土星的神經外科手術》(Practice of neurosurgery on Saturn)。我一開始還以為是請AI合成圖片的,但是去查了一下,還真有! 整篇文章其實根本就是一篇科幻小說,我還真好奇他怎麼讓文章被接受的?
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玉米,其實發源於墨西哥! 但是,從墨西哥橫空出世以後,玉米是怎麼來到美國的?是坐車來的,還是走路來的?(誤) 關於玉米如何到達美國有兩種說法,最近的研究發現,玉米應該是穿過大平原來美國的喔! 另外,關於玉米口感的篩選,可是從古到今從來沒放下過呢!
植物為了要防止自己曬傷,發展出了一套很複雜的「防曬」,被稱謂NPQ(非光化學淬滅)。 雖然NPQ可以防止植物曬傷,但是當光線變弱時,NPQ若沒有及時關掉,也會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最近有研究團隊,找到了可以快速關掉NPQ的基因,讓植物可以長得又高又壯喔!
我們在學習生物的各種途徑時,為了學習方便,總是會把這些路徑畫成一條條互不相關的直線;其實,生物的路徑們與其說是直線,不如說更像一張大網! 最近研究就發現,與ABA相關的ABI5以及與UVR8光受器相關的RUP們,它們可是說不明也道不清,超複雜的!
在《真確》這本書裡面點出了非常重要的「十大直覺偏誤」,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恐懼」(Fear)了。 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除了「恐懼」,「憤怒」也會讓我們失去理智,成為傳播謠言的幫手(幫凶?)!
提到蕨類(fern),大家首先應該就會想到那個捲曲的新芽!那個捲曲的新芽被稱為「shepherd's crook」或是「fiddlehead」。 不過,這個捲曲的構造並不是所有的蕨類都有的喔!英國的研究團隊查閱文獻時注意到這件事,於是決定把收藏的化石都翻出來看,竟然有了意外的發現!
前陣子,看到有人分享在期刊上發現了一篇論文,題目是《在土星的神經外科手術》(Practice of neurosurgery on Saturn)。我一開始還以為是請AI合成圖片的,但是去查了一下,還真有! 整篇文章其實根本就是一篇科幻小說,我還真好奇他怎麼讓文章被接受的?
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玉米,其實發源於墨西哥! 但是,從墨西哥橫空出世以後,玉米是怎麼來到美國的?是坐車來的,還是走路來的?(誤) 關於玉米如何到達美國有兩種說法,最近的研究發現,玉米應該是穿過大平原來美國的喔! 另外,關於玉米口感的篩選,可是從古到今從來沒放下過呢!
植物為了要防止自己曬傷,發展出了一套很複雜的「防曬」,被稱謂NPQ(非光化學淬滅)。 雖然NPQ可以防止植物曬傷,但是當光線變弱時,NPQ若沒有及時關掉,也會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最近有研究團隊,找到了可以快速關掉NPQ的基因,讓植物可以長得又高又壯喔!
我們在學習生物的各種途徑時,為了學習方便,總是會把這些路徑畫成一條條互不相關的直線;其實,生物的路徑們與其說是直線,不如說更像一張大網! 最近研究就發現,與ABA相關的ABI5以及與UVR8光受器相關的RUP們,它們可是說不明也道不清,超複雜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對絕大部分的植物來說,進行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事,而要進行光合作用就需要葉綠體(chloroplast)。所以,葉綠體能不能正常發育,對植物非常重要。 過去的研究發現一個稱為GLK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對葉綠體發育很重要。最近又發現了更多的重要基因喔!
Thumbnail
豆科植物會透過與根瘤菌合作來固氮,這是數百年前就已經知道的事實了;但是這兩種生物是如何進行互動,到現在還是不能完全明白。 許多賀爾蒙都與根瘤發育有關,最近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了新技術,觀察吉貝素對根瘤發育的影響。
Thumbnail
豆科植物,如大豆、綠豆等,在缺氮時,根部會分泌類黃酮素來召喚根瘤菌,形成根瘤,幫忙植物獲取氮素。 在1984年,科學家注意到,根瘤不是均勻分布在根上,而是有規律的間隔。為什麼會這樣呢?最近的研究有了答案!
Thumbnail
有些植物(如豆科)會與土壤中的細菌(如根瘤菌)形成根瘤(nodule)來幫助植物獲取氮。雖然根瘤可以供應植物氮素,但是要形成與維持根瘤植物也要消耗自己的養分,因此,保持適當數目的根瘤是很重要的。最近的一個研究,又發現了更多關於植物如何維持適當數目根瘤的機制。
Thumbnail
Annularia radiata Pteridophyta 蕨類植物門   Sphenopsida 楔葉綱     Equisetales 木賊目       Calamites 蘆木科        Annularia 輪葉屬 年代:石炭紀晚期(Carboniferous,賓夕凡
Thumbnail
輪葉 Annularia  Pteridophyta 蕨類植物門   Sphenopsida 楔葉綱     Equisetales 木賊目       Annularia 輪葉屬 年代:二疊紀﹝Permain Period  二億六千萬年前﹞ 產地:中國北京
Thumbnail
一種外表不是型男美女,極容易生存,雖擁有多種營養,卻不被太重視的植物,然而5000年歷史,這樣的生命力是不容小覷。 有一天媽媽傳給我,她種的地瓜葉盆栽,開始我種地瓜葉的旅程,從白黃地瓜種到紫地瓜,發現週期大約8個月,當地瓜養份完全被地瓜葉吸收殆盡,地瓜就功成身退。 伴隨地瓜生長,先長根至
Thumbnail
簡單做--亞猴鹿角蕨孢子(spore)培育紀錄 https://youtu.be/5ryJ1KJ3xIc?si=aDDlY4Mwe-YrdIOt 2022-04開始的孢子培育過程,準備 培育盒(有透明蓋一盒) 水苔(250g) 成熟亞猴鹿角蕨孢子(一管2g) 選擇四月開始,天氣逐漸轉
Thumbnail
園藝學涵蓋可食景觀、花卉栽培、園藝治療等多元領域,強調食用與觀賞植物的綜合應用。它探討植物生長的各階段,包括幼年性和花芽形成,並重視植物營養,特別是微量元素的作用。蔬菜、果樹學科專注於食用作物,而多年生植物、草坪與溫室管理則聚焦於植物維護。春化作用與旱生植物研究則展示了園藝學的廣泛應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由於氣候變遷造成乾旱時常出現,培育出抗旱的農作物已經是近年的顯學了。但是,栽培品系農作物常常都是由少數幾個品系(甚至只有一個)的祖先植物培育而來,所以很難從栽培種中找到足夠的基因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科學家們常常由栽培品系的野生種去找資源。 最近的研究,就使用野生番茄做材料,找出了幾個新的抗鹽基因!
Thumbnail
對絕大部分的植物來說,進行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事,而要進行光合作用就需要葉綠體(chloroplast)。所以,葉綠體能不能正常發育,對植物非常重要。 過去的研究發現一個稱為GLK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對葉綠體發育很重要。最近又發現了更多的重要基因喔!
Thumbnail
豆科植物會透過與根瘤菌合作來固氮,這是數百年前就已經知道的事實了;但是這兩種生物是如何進行互動,到現在還是不能完全明白。 許多賀爾蒙都與根瘤發育有關,最近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了新技術,觀察吉貝素對根瘤發育的影響。
Thumbnail
豆科植物,如大豆、綠豆等,在缺氮時,根部會分泌類黃酮素來召喚根瘤菌,形成根瘤,幫忙植物獲取氮素。 在1984年,科學家注意到,根瘤不是均勻分布在根上,而是有規律的間隔。為什麼會這樣呢?最近的研究有了答案!
Thumbnail
有些植物(如豆科)會與土壤中的細菌(如根瘤菌)形成根瘤(nodule)來幫助植物獲取氮。雖然根瘤可以供應植物氮素,但是要形成與維持根瘤植物也要消耗自己的養分,因此,保持適當數目的根瘤是很重要的。最近的一個研究,又發現了更多關於植物如何維持適當數目根瘤的機制。
Thumbnail
Annularia radiata Pteridophyta 蕨類植物門   Sphenopsida 楔葉綱     Equisetales 木賊目       Calamites 蘆木科        Annularia 輪葉屬 年代:石炭紀晚期(Carboniferous,賓夕凡
Thumbnail
輪葉 Annularia  Pteridophyta 蕨類植物門   Sphenopsida 楔葉綱     Equisetales 木賊目       Annularia 輪葉屬 年代:二疊紀﹝Permain Period  二億六千萬年前﹞ 產地:中國北京
Thumbnail
一種外表不是型男美女,極容易生存,雖擁有多種營養,卻不被太重視的植物,然而5000年歷史,這樣的生命力是不容小覷。 有一天媽媽傳給我,她種的地瓜葉盆栽,開始我種地瓜葉的旅程,從白黃地瓜種到紫地瓜,發現週期大約8個月,當地瓜養份完全被地瓜葉吸收殆盡,地瓜就功成身退。 伴隨地瓜生長,先長根至
Thumbnail
簡單做--亞猴鹿角蕨孢子(spore)培育紀錄 https://youtu.be/5ryJ1KJ3xIc?si=aDDlY4Mwe-YrdIOt 2022-04開始的孢子培育過程,準備 培育盒(有透明蓋一盒) 水苔(250g) 成熟亞猴鹿角蕨孢子(一管2g) 選擇四月開始,天氣逐漸轉
Thumbnail
園藝學涵蓋可食景觀、花卉栽培、園藝治療等多元領域,強調食用與觀賞植物的綜合應用。它探討植物生長的各階段,包括幼年性和花芽形成,並重視植物營養,特別是微量元素的作用。蔬菜、果樹學科專注於食用作物,而多年生植物、草坪與溫室管理則聚焦於植物維護。春化作用與旱生植物研究則展示了園藝學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