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機體》_演講心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座落於松菸園區內的五號倉庫,狹長且挑高的前工業空間之中,機械手臂、各種規格的螢幕與藝術性裝置一致排開。隨著作品動線引領而入,經過一席黑幕之後即是演講現場。在這一個半開放的空間裡,作品音量不時影響演講現場,曾如講者的字字珠璣踏入展場的觀賞經驗。

為期一整天的演講時程裡,上半場次依序為白南準博物館(NJPAC)的研究員Sooyoung Lee與館長Jinsuk Suh,隨後則是部分參展藝術家,德國ZKM的創作團隊、日本籍藝術家ACCI BABA與英國導演Oscar Shaep。上午,透過類藝評觀點明瞭「科技+藝術」作為新媒體的歷史脈絡與可能性討論議題,下午則是經由創作者視角回應這些問題。大抵上,本次論壇著眼於幾個議題,包括新媒體藝術史、科技發展的後設評判,與最為當紅「後人類世」(假使科技使為人性,道德議題的未來探討)。
在第一場演講裡,Sooyoung Lee展示其學術研究的基本功,透過細讀法逐一剖析與再組織白南準的思考。在白南準二十四項法則裡,她很精準地提攜出關鍵字:「共同進化論:從控制論到後人類世」(Coevolution: Cybernetics to Posthuman)。換而言之,白南準早在數載之前就已預示性提問,科技不僅是一種被使用的技術,不是相對於主體人類的客體物,它(他)總有一天會平行於人類,成為另一個主體。在同一生態座標的類比裡,兩者更是相互影響所以演化的關係;在哲學術語裡,我們或許能把後人類理解為主體性的過程。有別於此,Suh館長則是憑藉豐富的策展經驗,試圖定義一藝術作品的判斷機制(judgement),他認為作品品質的判讀將有不一樣的方式。追隨其視角,我們必須默許「作品出眾」意指高且厚實的名氣與象徵資本,重之,透過網絡世代媒介,作品的可視性能有效地脫離傳統(學院)菁英之眼,訴諸於社群聲浪。在演講當下,館長激昂地分享一位韓國藝術家的例子,轉述一段不可思議:「我為何需要學院認可?我有名了,有這些點讚數與其毛利就可以活的很好了。」這一層新體悟,對館長而言,也就重新翻攪了博物館在當代的定位,曾如丹托(Danto)提到「崇高的美術館」已不復存在了。
隨後在下午場裡,三個創作單位把後世代的預示帶入想像的實踐可能,德國人實證精神的技術再推導,日本人對於物哀的當代解讀,與英國人透過黑色幽默處理形而上的主題。首先,Robolab團隊著重於技術推演藝術,如何透過機械手臂上的革新優勢把藝術與科技帶入另一層新視野,人類又該怎麼消化機械之眼成為未知世界探索的全部,是為此次演講的重點。有別於物質出發的方法論,日本Acci Baba透過人造意識衍伸出諸多形而上的提問,賦予人猿意識質疑人類(human being )意識,所以在場存有(being)究竟是「誰」的意識(consciousness),反過頭來,習以為常的人類意識又是什麼,一層一層的提問皆指向尼采超人觀(superman)的可能。另一方面,英國導演Oscar Sharp慣常透過影像架設違背物理定律的場景,闡述形而上可行的抽象議題,此思考能力成為這次講題「機器人與創意如何共存」的方法論。
約略三十年前,白南準預告了科技使為人性的世代。2010s末的當下,我們正位處於藝術家思想的邊際朝向另一世代—後人類世。一方面,我們或許擔心AI智力能打敗人類界的頂尖棋手,科技作為思考自身將取代人類,曾如藝術家們透過不同的感性形式揭示,科技意識與人類意識的平行關係。就這一層次而言,一切卻也顯得開明與開放,一切的預設皆有正面與負面的未來潛能,這是理論家的告解。因而,我們失去了好與壞唯二的判斷標準,只知道人族正慢慢走進後人類的時代。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野馬分鬃》是這次台北電影節,我看的唯一一部中國電影。近年來,出於種種複雜的政治因素考量,中國電影在台灣確實越來越難得一見了。而這次中國導演魏書鈞所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野馬分鬃》能被選入台北電影節放映片單,真是讓人欣喜,尤其當它又是一部極優秀的作品時。​
    Thumbnail
     國泰金控於今(16)日舉行全台首場由金融業主辦的技術年會-「國泰金控技術年會:科技金融未來式」,分享國泰金控及國內外數位轉型最佳案例,報名人數逾2,000人,國泰金控資深副總姚旭杰於年會中宣示,未來國泰人壽將領先推出顛覆業界的數位保障
    Thumbnail
    觀賞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的時候,心中只有「感動」兩個字,台北電影節是全球疫情下唯一如期舉辦的影展,電影獎也是疫情下第一場大型頒獎典禮,在全球電影產業如此艱難的時刻,我們影人大家聚在一起,鼓勵更多台灣優秀的好作品,張榮吉導演說:「電影它會永遠存在,它會一直感動我們。」
    Thumbnail
      終於來到了第三回,上一次用這樣的篇幅寫感覺還不錯,雖然又短又淺的這樣寫北影一開始有點不安,不過現在也放寬心了,這次看了很不印度的《印度小情歌》、取材特殊的《救命大作戰》、節奏很慢的《湯屋裡我記得》、有點平庸的《震向性教育》,當然總算看了麥克李的《彼得盧:人民之聲》,大場面調度真是一流。  
    Thumbnail
    2018.11.22-2018.12.01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的超機體—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的活動全攻略!2場工作坊、41場導覽活動、3場映後座談會的完整資訊都在這裡。
    Thumbnail
    這次展覽提案的命名為「超機體」,其英文為trans-robotics,即意謂著機器人科技因為涉及藝術創作而產生的自我超越。機器人過去被視為特別適合操作不斷重複的工作,或是作為人類的助手。雖然今天陪伴機器人或寵物已經逐漸成為現實的一部份,但進行藝術創作仍被視為其能力的強大挑戰。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野馬分鬃》是這次台北電影節,我看的唯一一部中國電影。近年來,出於種種複雜的政治因素考量,中國電影在台灣確實越來越難得一見了。而這次中國導演魏書鈞所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野馬分鬃》能被選入台北電影節放映片單,真是讓人欣喜,尤其當它又是一部極優秀的作品時。​
    Thumbnail
     國泰金控於今(16)日舉行全台首場由金融業主辦的技術年會-「國泰金控技術年會:科技金融未來式」,分享國泰金控及國內外數位轉型最佳案例,報名人數逾2,000人,國泰金控資深副總姚旭杰於年會中宣示,未來國泰人壽將領先推出顛覆業界的數位保障
    Thumbnail
    觀賞台北電影節/台北電影獎的時候,心中只有「感動」兩個字,台北電影節是全球疫情下唯一如期舉辦的影展,電影獎也是疫情下第一場大型頒獎典禮,在全球電影產業如此艱難的時刻,我們影人大家聚在一起,鼓勵更多台灣優秀的好作品,張榮吉導演說:「電影它會永遠存在,它會一直感動我們。」
    Thumbnail
      終於來到了第三回,上一次用這樣的篇幅寫感覺還不錯,雖然又短又淺的這樣寫北影一開始有點不安,不過現在也放寬心了,這次看了很不印度的《印度小情歌》、取材特殊的《救命大作戰》、節奏很慢的《湯屋裡我記得》、有點平庸的《震向性教育》,當然總算看了麥克李的《彼得盧:人民之聲》,大場面調度真是一流。  
    Thumbnail
    2018.11.22-2018.12.01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的超機體—第十三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的活動全攻略!2場工作坊、41場導覽活動、3場映後座談會的完整資訊都在這裡。
    Thumbnail
    這次展覽提案的命名為「超機體」,其英文為trans-robotics,即意謂著機器人科技因為涉及藝術創作而產生的自我超越。機器人過去被視為特別適合操作不斷重複的工作,或是作為人類的助手。雖然今天陪伴機器人或寵物已經逐漸成為現實的一部份,但進行藝術創作仍被視為其能力的強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