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擷英|初訪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的記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這所由日本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先生設計施工的美術館,一直以「足以嫓美」哈佛、史丹佛大學、牛津、劍橋大學、東京大學等世界知名的大學藝術館而名聞遐邇;却無緣參觀,一直到十年之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

依安藤忠雄的設計,〔現代美術館〕是以正三角形為設計基本元素,將正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成3個樓層,合計九個展示廳,都有高質量的藝術品展示。

我衹是個藝術欣賞的愛好者,逛美術館,都是以隨興態度,揀選幾個展示廳看看。在2023年6月16日下午,僅對於陳庭詩(1913.11.28--2002.04.15)及蕭勤(1935- )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陳庭詩一生創作的版圖非常多元,基本上以版畫、雕塑聞名,另有許多彩墨、壓克力、詩及書法作品。藝術界喜歡將他的作品區分為「寫實木刻版畫時期」、「抽象表達時期」、「現成物雕塑時期」三個創作階段,我對這位失聰的「國寶級」畫家的版畫,情有獨鍾。對於他那種「以天地、日月星辰、生生不息」等概念開啟的獨特風格,讚嘆不已。今天拍攝的作品,都是板畫精品。簡單却抽象的構圖,主要取黑白兩色,偶爾加入其他的原色,但每一幅圖像,都強烈映射我的心,激發我去思考深刻的喻意。這位失聰的畫家,他的心靈究竟「聽到什麼」?他眼中洞察了什麼「宇宙人生」的真象?

至於蕭勤創作,也是喜以無我、忘我的心境諦觀「精神層面」的昇華。 其靈感源自於宇宙間渾然、無形卻又無所不在的「生命力」,即所所謂「炁」的力量。這些作品,也是「玄之又玄」,却逗人駐足思考。

至於1973年出生的董承濂,是我們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的高材生,2002年畢業於美國奧勒岡大學精工與珠寶設計學系。他展出的〔天地往還〕結合了金屬工藝、音樂、光影、科技諸元素,企圖將天地離合,萬物各自運行,却相生相成的道理,透過科技裝置,作形象性的喻示,極有創意

〔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的展示內容還包括林明弘等多家作品,而且都非常精釆,絶非短短兩小時可以完全欣賞。又下午現場導覽時間雖已結束,仍得到志工張芳穎小姐特別抽空、熱心解說,實在非常之感謝。其他展品都有待來日再欣賞了。

附錄:

陳庭詩《作品003》(1984年) (李建崑拍攝於2023/09/12)

亞洲大學(李建崑攝影)

亞洲大學(李建崑攝影)

亞州大學.現代美術館(李建崑攝影)

亞州大學.現代美術館(李建崑攝影)

陳庭詩作品(李建崑攝影)

陳庭詩作品(李建崑攝影)

蕭勤作品〔心在大光明中〕2007  (李建崑攝影)

蕭勤作品〔心在大光明中〕2007 (李建崑攝影)

蕭勤作品(李建崑攝影)

蕭勤作品(李建崑攝影)

董承濂〔天地往還〕裝置藝術作品(李建崑攝影)

董承濂〔天地往還〕裝置藝術作品(李建崑攝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5K會員
988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25
4/23和詠恩赴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參觀「境遇雙個展」。原本只是想安靜地看畫,剛好遇到藝術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承蒙他的親自導覽,使整個觀賞經驗變得很不同。
Thumbnail
2025/04/25
4/23和詠恩赴中興大學藝術中心參觀「境遇雙個展」。原本只是想安靜地看畫,剛好遇到藝術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承蒙他的親自導覽,使整個觀賞經驗變得很不同。
Thumbnail
2025/04/22
面對抽象藝術,我們常問:「這是什麼意思?」但對廖修平這樣的藝術家而言,抽象不是語言的代替品,而是一種開放的感知與精神通道。他的版畫作品,不在於「說明什麼」,而是創造一種可以被觀看者反覆進入、思索的文化空間。我們觀看抽象作品,不是為了解讀,而是為了對話。
Thumbnail
2025/04/22
面對抽象藝術,我們常問:「這是什麼意思?」但對廖修平這樣的藝術家而言,抽象不是語言的代替品,而是一種開放的感知與精神通道。他的版畫作品,不在於「說明什麼」,而是創造一種可以被觀看者反覆進入、思索的文化空間。我們觀看抽象作品,不是為了解讀,而是為了對話。
Thumbnail
2025/04/21
這幅由陳淑嬌女士創作的膠彩畫〈曉春〉,完成於2017年,曾參展於107年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畫作以膠彩技法呈現,結合東方女性的典雅形象與自然花鳥的詩意情境,展現出一種溫婉清麗、悅人眼目的藝術風格。若從構圖、色彩、人物刻畫與主題意涵等層面加以觀察,當可深刻體會其藝術魅力所在。
Thumbnail
2025/04/21
這幅由陳淑嬌女士創作的膠彩畫〈曉春〉,完成於2017年,曾參展於107年臺中市女性藝術家聯展。畫作以膠彩技法呈現,結合東方女性的典雅形象與自然花鳥的詩意情境,展現出一種溫婉清麗、悅人眼目的藝術風格。若從構圖、色彩、人物刻畫與主題意涵等層面加以觀察,當可深刻體會其藝術魅力所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中正紀念堂的展覽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書畫藝術系的畢業展,更是充滿了年輕藝術家的創意與激情。這次展覽已經結束,但作為紀念,我還是習慣性地拍了幾張照片,留住這段美好的記憶。 這次的書畫藝術系展覽,主要展示了許多類似國畫與現代藝術結合的作品。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技法與現代元素,展現出藝術家們深厚的
Thumbnail
中正紀念堂的展覽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書畫藝術系的畢業展,更是充滿了年輕藝術家的創意與激情。這次展覽已經結束,但作為紀念,我還是習慣性地拍了幾張照片,留住這段美好的記憶。 這次的書畫藝術系展覽,主要展示了許多類似國畫與現代藝術結合的作品。這些作品融合了傳統技法與現代元素,展現出藝術家們深厚的
Thumbnail
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即將開展,這次將展出:大衛.霍克尼、畢卡索、安迪沃荷、法蘭西斯·培根、杉本博司等多位 20 世紀重量級現當代藝術家的繪畫與攝影作品...
Thumbnail
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即將開展,這次將展出:大衛.霍克尼、畢卡索、安迪沃荷、法蘭西斯·培根、杉本博司等多位 20 世紀重量級現當代藝術家的繪畫與攝影作品...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大田藝術中心」致力於感受、思考際遇的神奇與奧妙,與藝術做出更多元的結合。充滿著眾多夢想與理念的藝廊咖啡廳,黃志東藝術總監期待營造悠閒的藝術場域品咖啡、賞藝術,藝術不光只是欣賞而已,更乘載著眾多創作者的冀盼與內心嚮往,透過大田藝術中心傳遞出去。
Thumbnail
「大田藝術中心」致力於感受、思考際遇的神奇與奧妙,與藝術做出更多元的結合。充滿著眾多夢想與理念的藝廊咖啡廳,黃志東藝術總監期待營造悠閒的藝術場域品咖啡、賞藝術,藝術不光只是欣賞而已,更乘載著眾多創作者的冀盼與內心嚮往,透過大田藝術中心傳遞出去。
Thumbnail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早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一直到十年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僅對於比較有興趣的三位藝術家:陳庭詩及蕭勤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Thumbnail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早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一直到十年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僅對於比較有興趣的三位藝術家:陳庭詩及蕭勤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Thumbnail
2024年2月,日本東京都美術館舉辦「2024藝象萬千展」,展出臺灣18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江心靜個人成長和藝術探索的回顧,也是對臺灣藝術家在國際舞臺上的肯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