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農曆新年,文具店張燈結綵把門面紅成一團,餐廳食肆推出各樣賀年食品促銷,大家預備好過這個傳統大節了嗎?團年飯在台灣叫年夜飯,於年三十晚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飯,一家人要團團圓圓,齊齊整整。但原來一個年夜飯,也看到台灣與香港之間的不一樣。


都是買回家的
天爸猜又是土地供應的問題吧…台南本地人以住透天厝(自己一棟房子,一般有2-4層高,3-5房)為主,用餐的飯廳(餐廳)坐8-10人都不是問題,在如此寬趟的環境下,倒真的沒有必要外出用餐。香港房子一般只有500呎大小(約14坪),平常不會輕易請客人回家作客,外出聚會已是必然的了。
因為這一張傳單,燃起了天爸收集台灣年菜資料的興趣,所以再搜集一下其他餐廳的預購年菜單,發現這應該是一個不少的市場。大街小巷都有預購年菜的宣傳,不同名貴菜色的照片用廉價的宣傳方式展示該有的珍貴。

菜市場附近貼在鐵皮外的訂購年菜資訊
多看幾家之後發現有一些共通點,例如「佛跳牆」是常見年菜,其中一家五星級飯店粵菜廳的預購菜色是「鮑魚海螺燉雞湯」「松茸海味燉雞湯」…是台灣人都比較喜歡在新年喝湯嗎?不然「佛頭牆」「燉雞湯」怎會如此普及?

「鮑魚海螺燉雞湯」「松茸海味燉雞湯」
突然想到台灣年夜飯又稱「圍爐」,所謂「圍爐」就是年三十晚一家人圍着火爐聚餐的意思。聽說以前爐子要放桌下,但現在都改放桌上,所以最適合放一鍋湯或火鍋類食物。由此可知,預購「湯」回家的原因就是如此。

便利店也有在預購年菜
「圍爐」讓我們想像出溫暖、熱鬧的氣氛,嚴寒濕冷的冬天,蒸氣由火爐徐徐升起,凝聚在飯桌上的燈泡之下,映得光線溫馨舒適,笑聲穿過蒸氣滋潤家人的心靈,很久不見了⋯很久沒好好聊天了⋯你最近的情況怎樣?⋯簡簡單單的圍爐,的確很適合除夕夜一家團聚團年。
但香港比較少在團年時放一個火爐在桌中,那香港人是如何團年的呢?天爸拜託朋友搜集近十家不同食肆的年夜飯套餐資料,在下一篇再跟大家細細分享!
註1:因為付費文章比例增加,所以不會每一篇都貼到《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如果你想更直接與天爸天媽交流,或者知道每一篇的題目,歡迎按讚及追蹤《台灣港人速寫日記》粉專,謝謝!
註2:你的訂閱是給天爸天媽最佳的支持喔,始終要維持三個仔女的生活費不容易啊⋯一個月只需要60元,你就能看到所有文章囉!訂閱請按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