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3A Project - MDR/SDR會議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由國立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進行的HTTP-3A火箭計畫。

採用雙節混合式火箭推進技術,預計於2021年中飛行高度超過100公里。 主要技術展現於垂直發射,雙節均利用引擎推力向量控制方式,進行飛行軌跡與姿態的自動控制。計劃的目的為開發未來衛星載具火箭的前期技術研究驗證。

除了開發火箭技術外,計畫中也包含奈米衛星系統開發、兆赫量子通訊概念驗證和雙天線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的飛試。並藉由這樣的科學計畫,讓大家了解火箭科技並不是艱深且遙不可及的,啟發與培養台灣中小學生的興趣與夢想。


raw-image

於是乎,HTTP-3A計畫真的開始了!

依照NASA的系統工程流程建議,在火箭系統的開發過程中,會有許多階段性任務必須完成。不同開發階段也會有不同的審查檢視需求與目的。

MDR與SDR是在初步確認任務目標(Mission Concept Review, MCR)與初步系統需求(Systems Requirements Review, SRR)後的下一個階段性會議。其主要目的就是針對該任務的定義與系統的設計架構及開發流程規劃進行更進一步的階段性審查。除了必須清楚定義任務的目的、架構與需求外,要確認系統在其設計架構與開發流程下可達到所定義的任務需求。

每一場的審查會議都會請無參與計畫的專業人員來協助審查、檢視,確保相關內容的正確性可並留下開發紀錄。後續我們會在ARRC臉書上持續更新我們的進展。請各位粉友樓頂招樓跤, 厝邊招隔壁; 大家做伙上太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RRC的沙龍
59會員
21內容數
ARR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24
  時隔2年,2022年7月10日上午6點12分,HTTP-3A S2 火箭成功升空,完成HTTP-3A火箭計畫的第二階段飛行測試項目。雖然飛行高度不高,但主要測試目的已達成。
Thumbnail
2022/07/24
  時隔2年,2022年7月10日上午6點12分,HTTP-3A S2 火箭成功升空,完成HTTP-3A火箭計畫的第二階段飛行測試項目。雖然飛行高度不高,但主要測試目的已達成。
Thumbnail
2020/09/06
This is Hybrid Rocket Science! 2020年 8月20日是個值得紀念的一刻,歷時五個月,開了不下十次的測試前會議、測試後檢討會議,一次又一次,我們嚐到了失敗的苦澀,但我們會失望卻不會絕望,終於,在第五次的繫留懸浮飛行測試測中,成功的讓火箭穩定在空中起飛並降落。
Thumbnail
2020/09/06
This is Hybrid Rocket Science! 2020年 8月20日是個值得紀念的一刻,歷時五個月,開了不下十次的測試前會議、測試後檢討會議,一次又一次,我們嚐到了失敗的苦澀,但我們會失望卻不會絕望,終於,在第五次的繫留懸浮飛行測試測中,成功的讓火箭穩定在空中起飛並降落。
Thumbnail
2020/05/13
什麼是『類衛星載具』? 是什麼原因讓ARRC堅持使用混合式火箭推進技術呢? 從下圖看起來,混合式火箭集合所有化學火箭的優點於一身,應該是很完美的設計,但為什麼現在火箭的主流並不是混合式火箭呢? 混合式火箭沒搞頭吧,幹嘛不做液態火箭?   小編近期發覺好像不少人都有類似這樣的疑問,乾脆直接寫這篇給各種
Thumbnail
2020/05/13
什麼是『類衛星載具』? 是什麼原因讓ARRC堅持使用混合式火箭推進技術呢? 從下圖看起來,混合式火箭集合所有化學火箭的優點於一身,應該是很完美的設計,但為什麼現在火箭的主流並不是混合式火箭呢? 混合式火箭沒搞頭吧,幹嘛不做液態火箭?   小編近期發覺好像不少人都有類似這樣的疑問,乾脆直接寫這篇給各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衛星大戰早已開打,從太空中的星鏈如何佈局,一路打回地面的發射技術。 目前把衛星送上太空,大抵都是採用高耗能與高污染的火箭來載送,但既然「擲遠」競賽可以有標槍,也可以有鐵餅和鏈球;那火箭發射是不是也不一定都要學標槍,而是可以像鐵餅、鏈球,透過快速旋轉之後,讓火箭射出?
Thumbnail
衛星大戰早已開打,從太空中的星鏈如何佈局,一路打回地面的發射技術。 目前把衛星送上太空,大抵都是採用高耗能與高污染的火箭來載送,但既然「擲遠」競賽可以有標槍,也可以有鐵餅和鏈球;那火箭發射是不是也不一定都要學標槍,而是可以像鐵餅、鏈球,透過快速旋轉之後,讓火箭射出?
Thumbnail
近日,《北海道新聞》報導指出,北海道大學將新設「軍民兩用」(dual-use)的事前審查制度,大學內的研究者如果接受來自日本國內外主管軍事、防衛的公部門資金,只要事前通過審查,就可以進行軍民兩用的相關研究,引發爭議⋯⋯
Thumbnail
近日,《北海道新聞》報導指出,北海道大學將新設「軍民兩用」(dual-use)的事前審查制度,大學內的研究者如果接受來自日本國內外主管軍事、防衛的公部門資金,只要事前通過審查,就可以進行軍民兩用的相關研究,引發爭議⋯⋯
Thumbnail
就在5月3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了「太空發展法」,其實台灣在太空相關的發展上已歷經40年的累積,但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確切的法源依據,例如我們連合法的發射火箭的場域都沒有,而有關於場域附近的安全規範、土地用途、環境保護等問題也一直都沒有辦法解決。
Thumbnail
就在5月3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了「太空發展法」,其實台灣在太空相關的發展上已歷經40年的累積,但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確切的法源依據,例如我們連合法的發射火箭的場域都沒有,而有關於場域附近的安全規範、土地用途、環境保護等問題也一直都沒有辦法解決。
Thumbnail
做計畫的起源,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整合現有資源去達成目標,另一種是為了達成既定目標去建置資源。如果你這樣認為,那麼只能說對了一半,這兩種形式只是起手式,不是加入時序的完整版。筆者必須說,現實中不是這樣的,這兩種形式是拿來教學用……
Thumbnail
做計畫的起源,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整合現有資源去達成目標,另一種是為了達成既定目標去建置資源。如果你這樣認為,那麼只能說對了一半,這兩種形式只是起手式,不是加入時序的完整版。筆者必須說,現實中不是這樣的,這兩種形式是拿來教學用……
Thumbnail
什麼是『類衛星載具』? 是什麼原因讓ARRC堅持使用混合式火箭推進技術呢? 從下圖看起來,混合式火箭集合所有化學火箭的優點於一身,應該是很完美的設計,但為什麼現在火箭的主流並不是混合式火箭呢? 混合式火箭沒搞頭吧,幹嘛不做液態火箭?   小編近期發覺好像不少人都有類似這樣的疑問,乾脆直接寫這篇給各種
Thumbnail
什麼是『類衛星載具』? 是什麼原因讓ARRC堅持使用混合式火箭推進技術呢? 從下圖看起來,混合式火箭集合所有化學火箭的優點於一身,應該是很完美的設計,但為什麼現在火箭的主流並不是混合式火箭呢? 混合式火箭沒搞頭吧,幹嘛不做液態火箭?   小編近期發覺好像不少人都有類似這樣的疑問,乾脆直接寫這篇給各種
Thumbnail
專題生:來這邊不只設計火箭還可以學裁縫耶~XD > 降落傘回收系統-導引降落傘空投測試 (Parachute Recovery System - Pilot chute test) 目前最常見的火箭回收系統以降落傘回收系統為主,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系統簡單且輕巧可靠。 此次測試的是傘型較小的導引傘,
Thumbnail
專題生:來這邊不只設計火箭還可以學裁縫耶~XD > 降落傘回收系統-導引降落傘空投測試 (Parachute Recovery System - Pilot chute test) 目前最常見的火箭回收系統以降落傘回收系統為主,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系統簡單且輕巧可靠。 此次測試的是傘型較小的導引傘,
Thumbnail
Pneumatic driven disconnection test of propellant feed system 為了安全起見,在大型火箭的發射流程中,會"遠端"進行推進劑的填充與起飛前的填
Thumbnail
Pneumatic driven disconnection test of propellant feed system 為了安全起見,在大型火箭的發射流程中,會"遠端"進行推進劑的填充與起飛前的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