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你的童年嗎?你還記得那個情竇初開,渴望趕緊成為大人,急不可耐的自己嗎?《企鵝公路》所刻畫的,就是這樣一個帶有青澀、溫暖、成長,也有幾分感慨的故事。
《企鵝公路》改編自日本作家森見登美彥於2010年所發表的同名小說,石田祐康擔任導演。故事描述一個平凡再不過的小鎮裡,有一天突然湧現出成群的企鵝。國小四年級的早熟少年青山因為感到好奇,決定解開本該生存在南極的企鵝為何突然出現在熱帶地區的謎團。隨著研究進行,青山目睹了一連串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牙科工作的大姊姊徒手用可樂瓶變出企鵝、森林盡頭出現了巨型漂浮名為“海”的水球、張牙舞爪吞食企鵝的巨大怪獸。謎團變得更加錯綜複雜,青山也逐漸意識到,這一切超乎自己所知——
日本的動畫電影一向非常擅於將青少年成長的故事描寫得絲絲入扣,而《企鵝公路》更是清晰地轉譯了成長所帶來的各種酸甜苦辣,透過許多隱晦的符碼,呈現出成長對於一個孩童所帶來的改變。由蒼井優所詮釋的牙科大姊姊,就像是年少時期,將我們帶往長大世界的啟蒙者;而傻裏傻氣的企鵝是純真的童心;出現在森林盡頭的“海”則是長大所將面臨的現實吞噬;神出鬼沒的空洞惡龍則是成長無法逃避的陰暗面。
成長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在《企鵝公路》當中,森林盡頭的“海”不停壯大,壯大到足以吞噬小鎮,而青山無意間領悟了企鵝是用來消弭“海”的規模。這不就如同長大一樣嗎?我們用一部分的童心去和一部分的未知抗衡,產生消弭。好比劇中青山父親與他談論“盡頭”的一番言論,盡頭,好比一只袋子,當我們以為一切到了盡頭,其實只是翻過一面,看見另一層視角而已。以袋子比喻,同時又像是成長的隱喻,純真的那一面不是消失,只是變成了內裡,長大與童心互為表裡。而告別,則是成長必經之路。
在《企鵝公路》這部作品當中,我最喜歡故事結尾少年青山與牙科大姊姊告別的段落。成長最難以割捨的部分,就在於告別。與童年生活告別,與所愛之人告別,與那個即將成為大人的自己告別。然而,生命不會不著痕跡地抹去這一切的存在。曾經如何活過,總會影響我們成為的大人模樣。一如劇中,少年那艘用積木製成丟進“海”裡探測的太空梭,會在最後回到身邊。
日本對成長刻畫的動畫電影不少,細田守導演的《跳躍吧!時空少女》、《怪物的孩子》,宮崎駿導演的《神隱少女》,還有新海誠導演的《言葉之庭》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企鵝公路》的導演石田祐康雖不是台灣一般觀眾所熟知的名字,但是論作畫風格、場面調度、運鏡,以及人物、生物的生動度,《企鵝公路》都是一部具備相當水準之作,值得給予這位導演更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