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蟲出墨│《少年》過往是逐漸與身相融的舊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偶爾會聽到類似「一輩子一定要體會一次戀愛」之類的話。起初覺得那只是些沉浸於戀愛美好之人的鼓吹,但現在想來,那所謂一定要有的體會可能不單是指美好甜蜜的部分。

本作中,川端康成回憶與描述著年少的自己,除了與清野少年的相處、不時流經日常的那些對於美麗少年的想法,更多的是對自身的剖白。在那潮思翻騰的年紀,他的自厭自憐、自我辯解,以及那些未成言語的告白等,種種因經歷情感而挖掘出的自我幾乎超出心的承載卻無處放置,只能積累成字、堆疊於紙。

即便,人終究會長大,但「戀心」毫無疑問是促使自我生成與蛻變的催化劑。

底圖/zabu(plurk:@zabuza1110)受皇冠出版社邀請繪製

底圖/zabu(plurk:@zabuza1110)受皇冠出版社邀請繪製

年過半百的自己去回憶年少的自己會是什麼感覺呢?是否有所羞赧悔恨?或也同《少年》的口吻那般平靜?現在翻看一、兩年前的社群廢文,有的記憶仍在,只是感覺略有不同,但更多的早已忘記最初的來龍去脈。回憶這種事,要是忘得多了,應該也會平靜的多吧。可無論再如何模糊,經時間釀製的記憶,必會讓過去種種化為我們的一部份,有時情感早已揮發,有時則更加濃烈、甚至在以為已經習慣的時候又乎然刺痛著神經。
川端康成對於這份初戀是否抱有遺憾呢?無論答案是什麼,最後這般拖欠而無終,好像也已無大礙。

儘管酒經灼燒後徒留殘香,仍豐富著人生這道佳餚。

《少年》既是故事,又有著自傳性質,進行著有些跳躍式的覆讀的同時一邊加註其「故事」背景與當下感受,也可看作一種特別的評論性文章。儘管經過修編,但一想到這些是取自信件與日記這樣私密之物,讀來還是有些惶恐,可一讀起那些他對同學室友壓抑的抱怨,以及對大本教難以信服的觀點,嗅聞此間少年心境下的日常感悟,近似隔著紙頁關注某人的發文。然而,當文中屢屢拿「像女人一樣」這類的話語來形容清野,我骨子裡執拗的平權主義又不合時宜的將這距離拉遠了百年。

就跟許多人一樣,我被那句關於企鵝的話語所觸動,但在輕拂即散的砰然後,我更好奇這句話究竟有著怎樣的含意──儘管能體會出那種對話語境是某種告白與誓言──對此我懷疑過日本文學對於這種鳥類是否另有見解,也猜想著會不會是川端康成那時閱讀的譯作有所提及,翻來找去卻只找到這麼一篇關於法國諷刺小說的說法,為想讓解釋更加浪漫,我擅自認定日本也有將企鵝視為動物界恩愛忠貞代表的說法,卻不免自潑冷水的想到:企鵝科物種所謂的一夫一妻,多數與人類常態認定的一世相守有所出入。或許是因為我如此自顧與現實校準,比起那雙如雪中足跡般極易被時間掩埋的對白,川端康成贈與橫光利一的弔辭──以日本山河為魂,活過你走後的餘生──更令我銘刻於心。


https://button.like.co/alpini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膠捲裡的墨水
2會員
29內容數
即便生於光影、表以顏色、奏演悅音,終只見著黑白行束。
膠捲裡的墨水的其他內容
2024/03/05
水中的倒影,是隻醜陋的掠食者,但他其實只是個受傷的執弓者。
Thumbnail
2024/03/05
水中的倒影,是隻醜陋的掠食者,但他其實只是個受傷的執弓者。
Thumbnail
2024/01/21
放眼望去,在遍地正義又正向的標籤裡,似乎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2024/01/21
放眼望去,在遍地正義又正向的標籤裡,似乎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無論快樂或者悲傷  要修補一個成年人  就得讓他徹徹底底  完成一次他未完成的童年…」
Thumbnail
「無論快樂或者悲傷  要修補一個成年人  就得讓他徹徹底底  完成一次他未完成的童年…」
Thumbnail
他的自厭自憐、自我辯解,以及那些未成言語的告白等,種種因經歷情感而挖掘出的自我幾乎超出心的承載卻無處放置,只能積累成字、堆疊於紙。
Thumbnail
他的自厭自憐、自我辯解,以及那些未成言語的告白等,種種因經歷情感而挖掘出的自我幾乎超出心的承載卻無處放置,只能積累成字、堆疊於紙。
Thumbnail
這段故事是在去年過年期間想起的,只是那時還不知道要如何整理,就先放在心裡,最近覺得好像可以書寫了,試著把故事的輪廓描繪出來,就像在整理我們的內心一般,慢慢梳理過去糾結的能量。 對於未來的人生會如何安排或許還不是那麼清楚,但內心的那份喜愛將永恆存在,如同生命般生生不息。
Thumbnail
這段故事是在去年過年期間想起的,只是那時還不知道要如何整理,就先放在心裡,最近覺得好像可以書寫了,試著把故事的輪廓描繪出來,就像在整理我們的內心一般,慢慢梳理過去糾結的能量。 對於未來的人生會如何安排或許還不是那麼清楚,但內心的那份喜愛將永恆存在,如同生命般生生不息。
Thumbnail
不太純的日常,看到書裡的章節有感而發。
Thumbnail
不太純的日常,看到書裡的章節有感而發。
Thumbnail
「你的身體充滿尚未成佛的詞語 」 曾經我也是這樣,才剛開始讀字沒幾年時,我腦海中充滿想要衝出身體的話語。小學的黑板、走廊、迴旋向上的樓梯,全部都飄著零碎的句子。所以我寫紙條、哼著歌、聽起流行音樂,開始寫著不成文章但是絕對不寫不行的日記。 身體裡面的字想要飛出來成佛。這狀況隨著青春一起漸漸褪色。
Thumbnail
「你的身體充滿尚未成佛的詞語 」 曾經我也是這樣,才剛開始讀字沒幾年時,我腦海中充滿想要衝出身體的話語。小學的黑板、走廊、迴旋向上的樓梯,全部都飄著零碎的句子。所以我寫紙條、哼著歌、聽起流行音樂,開始寫著不成文章但是絕對不寫不行的日記。 身體裡面的字想要飛出來成佛。這狀況隨著青春一起漸漸褪色。
Thumbnail
「眼淚是你對自己的疼惜。」也是對世界、對逝去事物的,疼愛才有熱淚。人間幸福、各有酸楚。 也許我們愛的是分寸,誠實的分寸、發洩的分寸、保留的分寸、擁抱的分寸、探問的分寸;也許我們想要的愛是,最親密的人,最懂分寸。而不是超越了自己也未能拆解的牆,去得到一個人的底。所有的底都寂寞,分裝出去的時候,誰嚐懂
Thumbnail
「眼淚是你對自己的疼惜。」也是對世界、對逝去事物的,疼愛才有熱淚。人間幸福、各有酸楚。 也許我們愛的是分寸,誠實的分寸、發洩的分寸、保留的分寸、擁抱的分寸、探問的分寸;也許我們想要的愛是,最親密的人,最懂分寸。而不是超越了自己也未能拆解的牆,去得到一個人的底。所有的底都寂寞,分裝出去的時候,誰嚐懂
Thumbnail
一直以來的人生,似乎總是喜歡那一股少年感。 我不斷追逐、想像,並以此療癒自己在現實社會當中所受的傷, 卻發現自己對於少年感的喜愛更勝以往,彷彿在社會當中越是失落,我對於那股青春的跳躍就越是執著和嚮往。
Thumbnail
一直以來的人生,似乎總是喜歡那一股少年感。 我不斷追逐、想像,並以此療癒自己在現實社會當中所受的傷, 卻發現自己對於少年感的喜愛更勝以往,彷彿在社會當中越是失落,我對於那股青春的跳躍就越是執著和嚮往。
Thumbnail
你,是如何發現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青春的呢?鯨向海《A夢》是這樣一本關於成長與童年的書。這本詩集以成人姿態回頭望向那些膠原蛋白極度活躍的日子。成長不是一蹴可就,但往往是在某個時間點抬頭一看,才驚覺早已不再青春張狂。
Thumbnail
你,是如何發現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青春的呢?鯨向海《A夢》是這樣一本關於成長與童年的書。這本詩集以成人姿態回頭望向那些膠原蛋白極度活躍的日子。成長不是一蹴可就,但往往是在某個時間點抬頭一看,才驚覺早已不再青春張狂。
Thumbnail
「堤上凝望的神情,成為彼此記憶中最後的風景,就此別過,請任意地去經歷往後的人生。」
Thumbnail
「堤上凝望的神情,成為彼此記憶中最後的風景,就此別過,請任意地去經歷往後的人生。」
Thumbnail
或許「青豬」不是不看會後悔的作品,卻適合在學生時代拿來檢視是否也正被「思春期症候群」所擾,在脫離學生時代後拿來品味當年的青澀與煩憂。
Thumbnail
或許「青豬」不是不看會後悔的作品,卻適合在學生時代拿來檢視是否也正被「思春期症候群」所擾,在脫離學生時代後拿來品味當年的青澀與煩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