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sh 系列】拆解 Slash 冒起之迷思 (上)

2019/01/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轉載自:Freehunter HK

Slash 一詞的起源📐

斜桿族 (Slash)聽來像是新潮的玩兒,但這其實是 2007 年由一個美國作家 Marci Alboher 提出的概念,代表一人擁有多個職業頭銜。其工作層面範疇明顯較傳統全職工作模式廣闊,自由度亦較大。這貌似嶄新的工作模式其實早已有跡可尋,其雛形與大眾熟悉的「炒散」有類似的地方。近年越來越多人選擇以此作為長期的正職,甚至把自己幾個最為熟悉的興趣、又或有關連的行業組成自己 Slash 事業的基礎。
Slash通常指的是把多項技能/特長當作為正職,而非如派發傳單、洗碗般沒有技術門檻的工作。比如Marci Alboher就是作家/記者/演說家/講師,工作主要圍繞文字和傳播知識。事實上在不少國家都已能見到 Slash 的蹤影,以下是 Slash 在世界各地與不同因素匯聚而成的工作文化。

丹麥獨特的Slash文化🛀🏻

在丹麥,Slash 文化的冒起並無引起特別的哄動,因為當地的工作自由度相當大,在職人士大都可以選擇自己每天的上班時間,如情況許可的話,甚至能在家工作。羨煞旁人的還有當地充足的福利假期,上班一族每年可至少享有五週的受薪假期。在香港,Slash 和 freelance 工作方式的吸引之處或多或少在於工作限制較少,拘束帶來的工作壓力也來得少。
但對丹麥人而言,工作氛圍不但不惹人生厭,壓力來得輕,加上大部份人都明解生活比工作來得重要,所以他們習慣的工作/生活模式從根底裏與 Slash 無大分別,輕鬆自由。正因丹麥一向習慣了較自由的工作文化,所以Slash 一般都不會吸引旁人特別的目光或議論,對本地人來說,不同的工作方式自然不成甚麼新鮮的事情。

Slash = 無福利保障?☔️

美國的工作市場一直都存在大批的 Freelancer,加上 gig enconomy 的極速增長,當地勞動市場有起碼1/3 都是 Slash,變相推動 Slash 工作文化的發展,潛移默化地改變美國商場上的運作。有大公司開始推出對 Slash 一族更全面的工作保障,包括首份含有性騷擾保障條例的標準化 freelance 合約,帶頭完善化斜桿族的工作福利配套,建構互相尊重的工作關係。當各行業龍頭都關注 slash 的工作環境、願意抛磚引玉的時候,斜桿族與不同僱主的合作性質越見良性,慢慢鼓勵更多在職人士轉投斜桿族的懷抱,引起職場上的新一輪轉型。

德國 Slash = 顧家好父母?👪

而德國 Slash 一族冒起的其一原因則是歸根於當地的家庭觀念。德國人非常重視家庭,現時仍有很多父母想專注在家照顧小孩,而成為 Slash 的一員容讓留家的父母 (多數為母親)能更自由地安排時間陪伴小童,不必受全職工作的束縛之餘,亦能容易遷就孩子的日常作息時間。Slash 成為幫助當地人專注家庭的一個解決方法,同上現時的年青人重視 work - life balance,尤其是自己的私人時間甚為寶貴,故當地的年輕一代也會選擇成為 Slash,以較為個人化和彈性大的工作時間表為自己的生活留一絲喘息處。
-
-
-
🚀 Freehunter是香港唯一的創意合作網上平台(Creatives’ Networking Site),現已有超過2000位專業創意專才註冊成為用戶,如攝影師、平面設計師、司儀、魔術師、樂隊等等。Creatives可在平台上相互交流合作,拓展個人事業版圖。大眾亦能透過本平台瀏覽Creatives的個人專頁,以找到適合的工作合作夥伴。
💼 超過1000位客戶及用戶使用,包括阿里巴巴、電訊盈科、香港大學、UBS、Uber等等。
💡 我們深信香港從來都不是文化沙漠,本地的創意專才值得有更多的渠道被大眾認識。
Kwong Bobi
Kwong Bobi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