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哪有這麼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漢朝以察舉制來選官,察舉孝廉基本上就是自己人推薦自己人的人事制度,而這些自己人,不外乎是同族,姻親或是同學,到了漢朝末年,長期察舉制的結果是政治權力基本上已由各世家大族壟斷,三國志桌面上是三國在爭鬥,桌底下則是各世族的合縱角力,這個政治結構演進到了南北朝,這些世族的政治勢力更是龐大,基本上皇帝由誰來當,是得看大世族們支持誰。
三國時期,這些世族有些支持特定陣營,更多是多邊押寶,不管最後是哪個陣營勝出,最終都是自己的家族得利,像是諸葛三兄弟,大哥在吳國,老二在蜀國,老三在魏國,就是典型的分散風險。至於沒分散風險的,也大多也透過姻親或是同學在其他陣營建立人脈,哪一天老東家倒了就投奔新東家。像是夏侯霸跟曹家是姻親關係,他在魏國當右將軍,當曹家倒台司馬家上台,夏侯霸馬上投奔之前敵對的蜀國,在蜀國當了車騎將軍,因為夏侯霸跟劉禪也是姻親,而像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甚至連諸葛孔明與司馬懿這兩個死對頭都是遠房姻親。
在這個脈絡背景之下,各世族都透過多方安插自己人馬,在各陣營都部署了綿密的情報網,這些”算無遺策”的謀士,老實說就只是世族們安放到各陣營的眼線,他們私底下交換著情報。袁紹今天招集謀士們討論怎麼打曹操,這份計畫第二天就會出現在曹操謀士們的桌上,反之亦同。官渡戰後曹操就從袁紹陣營取出不少雙方將領的往來書信。
在戰場上瞬息萬變,在關係上人心難測,說到算無遺策這回事,只要是人就不可能,然而史書上描寫三國時期的那些軍師謀士們卻是每一個都神的不得了,對戰情與敵對將領的分析精確無比,但這在現實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說穿了,其實就像詐賭一樣,如果你已經先偷看過底牌,那你會贏錢就不是那麼神奇的事情。三國內戰誰勝誰負,多少取決於這些世家大族們私下的角力與安排,荀家也是袁曹兩邊押寶的家族,荀彧作為家族的代表人物,曾經說袁紹「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官渡之戰曹操之所以戰勝,或許也只是因為曹操更能符合這些世族的利益需要。
史書裡的郭嘉對袁紹一方的分析之精準,簡直就像是在袁紹的戰情室裝了竊聽器。也許郭嘉真的就裝了竊聽器,這個竊聽器很可能就是郭圖。史書沒記載他們的關係,但郭嘉與郭圖既同是穎川人,又是同姓,十之八九是同族,郭嘉到袁紹陣營當謀士很可能就是郭圖引薦,郭嘉要跳槽時還跑去跟郭圖抱怨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雙方沒有一定信任,郭嘉恐怕不敢這樣私下罵自己長官,畢竟只要郭圖打個小報告,像袁紹度量這麼小的人,郭嘉大概人頭不保。
當沮授建議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出來勸阻的是郭圖;當沮授建議袁紹不要打曹操,出來建議要打還是郭圖;烏巢糧倉被襲,張郃要出兵救烏巢之際,又是郭圖跳出來建議張郃直攻曹軍大本營;在袁紹死後,郭嘉”精準”預測袁家會內戰,建議曹操先按兵不動,之後袁家果然內戰,也毫不意外的挑撥袁譚與袁尚反目的要角還是郭圖。
官渡之戰就像是事先安排好的一場戲,一邊由郭嘉(們)提十勝十敗論來激勵曹操,另一邊則由郭圖(們)來慫恿袁紹開戰,並在關鍵時刻給袁紹出餿主意。官渡戰後,曹操為了安定軍心一把火把雙方將領私下來往的書信燒掉,郭嘉與郭圖暗通款曲的小秘密,也許就跟著這把火一起化為灰燼。而後曹操攻克南皮,郭圖被殺,若不是誤殺,八成也是滅口。
這場三國大戲不管最後誰贏,勝利者的都是這些大世族,之後晉朝的權力結構也很清楚地說明了這一個事實,因此與其說郭嘉(們)如何厲害,不如說是郭嘉(們)背後的這些家族厲害,他們才是三國歷史的實際操盤者。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曹操與馬超為什麼會打「潼關之戰」?歸咎其因,雙方都是活在自己的想像中,即便心中有疑,卻不想核對,最終造成雙方的爭戰。
Thumbnail
早在董卓被暗殺,袁紹界橋續命的大半年前,袁紹剛剛恐嚇來冀州的時候,曹操得到了一個人的建議。 這個人,也是三國中被忽略的一個重要存在,一個可以媲美賈詡、郭嘉眼光的人。 他能讀人心,看大勢,他的判斷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從未出錯。 這個人叫做鮑信。 鮑信在漢末崩塌時簡短出場過,當時他奉何進命去老家招兵
十二月,公軍官渡。 曹操即將與袁紹發生一場影響漢末走向的戰爭...。
Thumbnail
來看一下此時此刻的天下大勢吧。 總體來講,關西的董卓勢力和益州的劉焉勢力暫時趨於穩態,這兩伙要先放一放。 關東方面,已經打亂營了。 但是,雖然亂,還是有主線的。 第一條主線,是袁紹集團和袁術集團的搏殺。 袁紹雖然被董卓竊取了第一出大戲的票房,但最終的局面走向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他袁導的
Thumbnail
等曹操自揚州募兵再回中原的時候,各路氣勢洶洶的討董聯軍已經解散,聯軍內部矛盾重重。 冀州牧韓馥怕袁紹危及自己,動不動就減少對河內的糧食供給;兗州作為反董的票王則自己集團先鬧出了人命。 兗州刺史劉岱跟東郡太守橋瑁從第一天就不對付,後來劉岱聯合了張邈和濟陰太守吳資直接殺了橋瑁,命手下王肱兼任了東郡太
Thumbnail
在這裡要提前下一個定論: 曹操沒有的這個家族,他最後是擺不了這麼大的攤子的。 這個家族為曹操提供了大量忠誠的人才儲備。 第一代宗族大將中,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曹洪、曹純這都是各挑一攤的方面大員以及核心崗位上的幹部; 夏侯淵虎步關右,夏侯惇督導東部戰區,曹仁把守南大門,所有的重要軍區全是曹操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曹操與馬超為什麼會打「潼關之戰」?歸咎其因,雙方都是活在自己的想像中,即便心中有疑,卻不想核對,最終造成雙方的爭戰。
Thumbnail
早在董卓被暗殺,袁紹界橋續命的大半年前,袁紹剛剛恐嚇來冀州的時候,曹操得到了一個人的建議。 這個人,也是三國中被忽略的一個重要存在,一個可以媲美賈詡、郭嘉眼光的人。 他能讀人心,看大勢,他的判斷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從未出錯。 這個人叫做鮑信。 鮑信在漢末崩塌時簡短出場過,當時他奉何進命去老家招兵
十二月,公軍官渡。 曹操即將與袁紹發生一場影響漢末走向的戰爭...。
Thumbnail
來看一下此時此刻的天下大勢吧。 總體來講,關西的董卓勢力和益州的劉焉勢力暫時趨於穩態,這兩伙要先放一放。 關東方面,已經打亂營了。 但是,雖然亂,還是有主線的。 第一條主線,是袁紹集團和袁術集團的搏殺。 袁紹雖然被董卓竊取了第一出大戲的票房,但最終的局面走向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他袁導的
Thumbnail
等曹操自揚州募兵再回中原的時候,各路氣勢洶洶的討董聯軍已經解散,聯軍內部矛盾重重。 冀州牧韓馥怕袁紹危及自己,動不動就減少對河內的糧食供給;兗州作為反董的票王則自己集團先鬧出了人命。 兗州刺史劉岱跟東郡太守橋瑁從第一天就不對付,後來劉岱聯合了張邈和濟陰太守吳資直接殺了橋瑁,命手下王肱兼任了東郡太
Thumbnail
在這裡要提前下一個定論: 曹操沒有的這個家族,他最後是擺不了這麼大的攤子的。 這個家族為曹操提供了大量忠誠的人才儲備。 第一代宗族大將中,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曹洪、曹純這都是各挑一攤的方面大員以及核心崗位上的幹部; 夏侯淵虎步關右,夏侯惇督導東部戰區,曹仁把守南大門,所有的重要軍區全是曹操
Thumbnail
幹掉蹇碩和外戚董家後,袁紹在這個該放下一切過往共同邁向新時代的關口勸說何進:「上一任外戚宦官的權力鬥爭時,竇武占據著明顯優勢卻最終被害是因為啥?」 他的密謀漏洩出去了,真到了關鍵時刻,北軍五校的將士們更怕的是太監們! 現在將軍好不容易拿下如此優勢的地位,你兄弟何苗又和你一條心統率勁兵,部下將吏又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