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簡樸中的一點奢侈「拉夫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年六月,魏德聖導演丟下了一個震撼彈:他要在台南蓋一座「大航海時代主題樂園」!

  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可以說是促成近代世界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遠行船隊帶來了地理大發現,歐洲各國傾巢而出在各地尋覓爭奪殖民地;美國尚未獨立,「福爾摩沙」的讚嘆剛被記錄。

  西歐的荷蘭人踏上台灣這個島嶼,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又是什麼樣的光景、當年的官員又是是穿著什麼樣的服飾呢?

  當時的荷蘭剛脫離西班牙統治,受到清教徒簡樸習性的影響,服飾逐漸褪去了奢侈華麗的「西班牙風格」,開始轉變為現代服飾的前身,有著修身的袖子和簡單襯領或蕾絲。
荷蘭風蕾絲襯領
  但是服飾的轉變並非一夕造成,因此仍有一些西班牙風格的痕跡存在當年的圖象中,正如同這張「福爾摩沙淪陷報」一樣。
福爾摩莎淪陷快報
  圖中間的男子,簡單的燈籠褲與袖口的翻摺裝飾,帶著清教徒的簡單實用。但他的領子,卻是西班牙時期的特色之一「拉夫領」。(另翻譯為「襞襟」)
西班牙風格拉夫領
拉夫領
  「拉夫領」(Ruff),是一種類似彈簧狀的可拆卸式領子,填充了布料,並過了澱粉漿,讓它更能保持立體感。在外觀上像個圓盤將頭頸圍在中間,是一種身分地位的象徵。拉夫領最大可以到半徑30cm,圖中的領子已經是偏小的一些,是過渡期中的「倒拉夫領」(Falling Ruff)。
倒拉夫領
  這篇「福爾摩沙淪陷報」,是在鄭成功攻下台灣後,在荷蘭國內傳播的一系列特報,除了悼念官員與牧師們勇敢的犧牲,並加強民眾的民族情感。

  因此,畫中的服飾有一定的虛構成分,並不能完全代表荷蘭官員在台灣的穿著,畢竟兩地有著很大的氣候差異,但一些當年荷蘭官員的穿衣風格,卻可在其中窺見一斑。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往往在課本上著墨不多,但其中的美好與哀愁,卻是這塊土地一直存在的記憶。『原住民是鹿,漢人是鯨魚,荷蘭人是蝴蝶。』,是某次魏德聖導演的比喻。

  那麼,不管是流離的鹿群、擱淺的鯨豚,或是驚鴻一瞥的蝴蝶,要如何在這塊土地上共存共榮呢?這也許是每個世代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4會員
77內容數
台灣歷代服飾誌與繪師合作,重現各年代的官員、名人、士農工商服飾,搭配細部分解與介紹。   我們會在初期每個年代各發布四到八張,結束後再逐漸依年代資料不同增加補充,期望能讓大家在找尋資料時更為方便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服飾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你印象中,有沒有那麼一種衣服是遍及全台灣,年輕人也穿,老年人也穿的呢?在清朝到日本時代,有一種名為「大襟衫」的服飾,只要是漢人,幾乎人手都有一件,可以說是那年代的潮衣呢!
台灣人在日本時代時,穿的是日本人的傳統服飾「和服」嗎? 在當時的台灣,和服不管是對台灣人或日本人都是一個有點微妙的存在......
台灣人在日本時代時,穿的是日本人的傳統服飾「和服」嗎?其實在當時的台灣,「和服」,不管是對台灣人或日本人都是一個有點微妙的存在......
  在你印象中,有沒有那麼一種衣服是遍及全台灣,年輕人也穿,老年人也穿的呢?在清朝到日本時代,有一種名為「大襟衫」的服飾,只要是漢人,幾乎人手都有一件,可以說是那年代的潮衣呢!
台灣人在日本時代時,穿的是日本人的傳統服飾「和服」嗎? 在當時的台灣,和服不管是對台灣人或日本人都是一個有點微妙的存在......
台灣人在日本時代時,穿的是日本人的傳統服飾「和服」嗎?其實在當時的台灣,「和服」,不管是對台灣人或日本人都是一個有點微妙的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鉤子與鱈魚之戰(Hook and Cod Wars)是14至15世紀荷蘭的內戰,涉及地方貴族和城市的權力鬥爭。遊戲中的主要任務是摧毀賈桂琳在萊頓、烏特勒支和鹿特丹的城堡,迫使她投降。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前年和朋友去中山區來趟古著店之旅,在A ‧ PRANK :DOLLY遇到一位超熱心的可愛店員,她看到我在看他們的刺繡外套,便開始向我介紹。原來這種外套有專門的名字叫【橫須賀外套】,起源是二戰後美軍進駐日本時,在橫須賀港訂製了具當地特色的刺繡外套作為紀念品
Thumbnail
百年前,旅居日本的歐美人士,將紳士階級的垂釣活動引入日本,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日本人的旅遊生活。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1624年,距今400年,荷蘭人踏上台灣土地,帶來了一些文化影響,也將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2024年台南燈會以此為主題,推出了許多節目,包括耗費鉅資,請唐美雲歌仔戲團,推出新戲【1624】,唐美雲扮演荷蘭長官,扮相說有「寶塚」的感覺。 於此同時,西班牙新上任的文化部長,不認同西班牙五百年前在世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鉤子與鱈魚之戰(Hook and Cod Wars)是14至15世紀荷蘭的內戰,涉及地方貴族和城市的權力鬥爭。遊戲中的主要任務是摧毀賈桂琳在萊頓、烏特勒支和鹿特丹的城堡,迫使她投降。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前年和朋友去中山區來趟古著店之旅,在A ‧ PRANK :DOLLY遇到一位超熱心的可愛店員,她看到我在看他們的刺繡外套,便開始向我介紹。原來這種外套有專門的名字叫【橫須賀外套】,起源是二戰後美軍進駐日本時,在橫須賀港訂製了具當地特色的刺繡外套作為紀念品
Thumbnail
百年前,旅居日本的歐美人士,將紳士階級的垂釣活動引入日本,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日本人的旅遊生活。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1624年,距今400年,荷蘭人踏上台灣土地,帶來了一些文化影響,也將台灣推向世界舞台…。 2024年台南燈會以此為主題,推出了許多節目,包括耗費鉅資,請唐美雲歌仔戲團,推出新戲【1624】,唐美雲扮演荷蘭長官,扮相說有「寶塚」的感覺。 於此同時,西班牙新上任的文化部長,不認同西班牙五百年前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