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民主化之路(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航行距離,世界從此進入大航海時代。在海權爭霸國際環境下,臺灣進入歷史時代。17世紀初,除了一些零星的琉球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於臺灣之外,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臺灣。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據有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

荷蘭人在遠東的商業目的原以明朝為重要對象,但因受制於葡萄牙人的競爭和明帝國的抵制,荷蘭人只好轉向澎湖,先後在1604年、1622年兩度進占澎湖。但因澎湖為大明帝國領土,所以明政府亦兩度派兵驅離荷蘭人。1604年沈有容出兵澎湖驅逐荷蘭人,歷經8個月不分勝負,荷蘭終而議和。在議和訂約中,明政府要求荷蘭退出澎湖,如果退出澎湖,去占領對面的「化外之島」臺灣,明政府則無異議。經此議和,荷蘭人遂在1624年進入南台灣,建「奧倫治城」,後又改建為熱蘭遮城。後因郭懷一事件,於1653年建普羅民遮城。

荷蘭人統治臺灣的第3年(1626年),西班牙也自菲律賓馬尼拉派兵占領臺灣北部。他們先後佔據雞籠、滬尾一帶,並建造聖多明哥城,與南部的荷蘭人展開殖民與商業競爭,但情況不佳。此外,西班牙統治者在金山、三貂角(San Diego)等地都建有天主教教堂,試圖向原住民傳教。西班牙神父也研究原住民語言,著有《臺灣島淡水語詞彙》(西班牙語: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1642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佔領了二城。

荷蘭統治臺灣前後共約38年。其極盛時(1650年)的統治範圍包括嘉南平原為主的地區,北部的西班牙殖民地二城和以及今臺東沿海一帶。荷蘭人對原住民族(福爾摩沙人)採取安撫、鎮壓、教化兼施的方式治理,採行「地方會議」(Landdag)制,從各村選出長老,每年集會以宣導荷蘭當局時政措施,地方會議分北路、南路、淡水和卑南四區,長老須向荷蘭當局宣誓效忠,擁有荷蘭當局授予的藤杖後在社內行使司法權。荷蘭人還廣泛宣傳基督新教的加爾文教派,在傳教同時推廣文教工作,新港文書是為其範例之一。

當時,移居臺灣的漢人也已有一定數量,也有部分漢人被招募來臺開墾。漢人在很多方面扮演輔助荷蘭人統治的角色,包括擔任「社商」(包稅商)等荷蘭東印度公司利用競標方式將某社的商業交易權外包給出價最高者,並且分四季向社商收稅,藉以增加財政收入,稱為「贌社」。但因為賦稅沉重、人民無土地所有權,田地均為王田,歸荷蘭國王所有,導致部分臺灣人民對荷蘭統治者時有不滿。1652年,因甘蔗減產與人頭稅加重,爆發了郭懷一事件。此外,1629年與1636年也分別發生麻豆溪事件與蕭壟事件兩次大型的福爾摩沙人原住民族反抗活動。

經濟方面,荷蘭人引進了許多新物種,包括芒果、釋迦、甘藍菜、大豆、胡椒、菠蘿蜜、呂宋菸草、豌豆、蕃茄等等,同時也引進了黃牛。當時荷蘭人所使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摩爾亨」(Morgen),相當於「甲」,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荷蘭人在臺灣發展貿易,並以臺灣作為轉口站,臺灣成為明朝、日本、南洋、歐洲等地的貨物集散中心。此時的臺灣已躍入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海洋貿易體系,有別於傳統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式小農經濟。不過,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畢竟是剝削式的統治,1650年左右,荷屬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每年淨收入約40億荷幣(約4噸黃金)。

事實上不只台灣,宗主國對殖民地的統治都是如此,將稅收目標分配給在地的領袖去課徵,若因稅負太重引發反抗宗主國再派兵鎮壓,實際管控殖民地的除了軍隊外,就是與宗主國合作的當地仕紳負責徵稅與秩序維持,跟現在與軍警直接維持社會秩序有著極大的差異。

    41會員
    139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著名地震列表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著名地震列表(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規模最大地震列表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規模最大地震列表(續)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巨大地震的發生原因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的民主化之路(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台灣的軍隊國家化完成了嗎?-也談文人國防部長。【前言】因為陸陸續續在寫軍事國防的專欄文章,所有留有一些存稿,這篇是在幾年前寫成,但再三思考後,沒有寄出的文章,因為覺得文人國防部長的時機仍然未到。但此一時彼一時,在賴清德任命文人國防部長後,決定讓這篇文章重見天日。
    Thumbnail
    avatar
    王臻明
    2024-04-25
    釀選劇|《人選之人-造浪者》:細節滿滿,還有靈魂拷問──台灣民主化數十年終於等到的政治職人劇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Thumbnail
    avatar
    倉鼠球營業中|日劇 x 漫畫 x 電影
    2023-05-03
    李登輝完成了美國所期待的台灣民主化進程李登輝確實在台灣推動民主化,他有兩個重大的貢獻,其他國家做不到的,他讓台灣做到了,可以說是台灣政治奇蹟的推手。很多人沒有真正明白他的這兩個貢獻,我在這裡解說給你聽~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1-12-26
    國際人權日回顧:後美麗島事件、人權光影—李敏勇「民主化的台灣,有光有影,有笑有淚。」「自由就像空氣,你只會在窒息時,才會察覺到他的存在。」 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在1979年12月10日,高雄發生了美麗島事件。十二位攝影家:陳博文、余岳叔、潘小俠、宋隆泉、謝三泰、張芳聞、許伯鑫、黃子明、邱萬興、侯聰慧、劉振祥、曽文邦,他們都是馳聘在現場,穿梭於市民(社會)運動現場的新聞人
    Thumbnail
    avatar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2021-12-10
    《台灣的智慧電網投資嚴重不足將帶動新一輪投資機會》21世紀是台灣電力產業大變化的機會,初級能源(煤、石油、天然氣)逐漸被二級能源-綠色電力所取代,至於綠色氫氣我定義為三級能源,嚴格來說綠色氫氣是一種儲能應用,儲能之後再用來發電。 新世紀台灣的電力行業架構,包括集中式發電端、輸電端、配電端、產銷端(自發自用綠電)、分散式發電端(可含儲能系統)、儲能端
    Thumbnail
    avatar
    Maxwell 陳世芳
    2021-11-20
    [台北旅遊]緬懷台灣文化與政治民主化先驅的蔣渭水紀念公園,一代哲人典型在夙昔之地點​ 一說到蔣渭水,這位人物可說是台灣近代史百年以來,在文化與政治民主的先驅的貢獻之先鋒,走一趟蔣渭水紀念公園彷彿穿越時光,追憶一代哲人典型在夙昔之地點就在於此。 蔣渭水紀念公園相關資訊:: ​ 台北市大同區歸綏街79巷11號 ​ 02      2381     5132 (主管單位:台北市政府工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0-09-26
    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推手李登輝 7 月 30 日病逝,享年九十七歲。這位對台灣現代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政治人物,其一生頗值得回顧。 早年出身及思想轉變 李登輝 1923 年 1 月 15 日生於日治台灣,屬閩西永定客家人後裔。到了父親李金龍一代,改說閩南語,不再說客家話。李金龍也崇信基督新教歸正宗。 改說閩南語而不說客家話,表
    Thumbnail
    avatar
    汶俊 (筆名:無言)
    2020-08-02
    紀念李登輝:推動台灣第三波民主化的一生李登輝的真正遺產肯定是台灣的民主化,而這個民主化進程20年下來,大家回頭一看,才會頓悟原來民主制度需要鞏固,需要讓左派右派都能認同與接受。這需要一個過程,李登輝讓這個過程,在他的影響之下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了!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0-07-31
    紀念李登輝:推動台灣第三波民主化的一生李登輝的真正遺產肯定是台灣的民主化,而這個民主化進程20年下來,大家回頭一看,才會頓悟原來民主制度需要鞏固,需要讓左派右派都能認同與接受。這需要一個過程,李登輝讓這個過程,在他的影響之下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了!
    Thumbnail
    avatar
    吳嘉隆
    2020-07-31
    劉仲敬訪談 071 @ 20200108 論第三波民主化,論「現代化」,以及台灣真正的危機臺灣本土社會已經虛弱得很夠嗆了。他們實際上已經接受冷戰經濟學所帶來的低生育價值觀。票投民進黨、選舉蔡英文或者搞中美外交什麼的都還是次要問題,你能自己多生幾個孩子嗎?多生幾個孩子是非常具體的問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因為中產階級是時間經營者,犧牲時間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損失,尤其是對於中產階級女性來說。
    Thumbnail
    avatar
    陳易宏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