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漫談六四(3):說說1989年的聯名信(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的爆發,從遠的來說,是整個80年代逐漸積累的結果;從近的來看,在意某種程度上,是1989年上半年一系列的聯名信引發的。因此,要了解1989年的民主運動,就必須要知道1989年上半年整個社會的政治氣氛是如何形成的?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了解那些公開信。

第一槍是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老師打響的。方勵之曾經擔任中國科技大學的副校長,因為發表所謂的「自由化言論」,並支持學生運動而被鄧小平點名開除黨籍,調到北京天文台當研究員。這樣的打壓,反倒使得方勵之在全國,以及在國際社會上名聲大噪,成了中國異議知識份子的代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5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丹隨筆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王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04
在太子黨中,鄧樸方算是與自由派知識分子聯繫比較多的一個。我當然不認為他屬於民主派,但是他周圍的一些人,是希望中國變革的。在這些受到鄧樸方信任的人中,有一個人,在八十年代的所謂「精英」圈中大名鼎鼎,他,就是何維凌。
Thumbnail
2020/06/04
在太子黨中,鄧樸方算是與自由派知識分子聯繫比較多的一個。我當然不認為他屬於民主派,但是他周圍的一些人,是希望中國變革的。在這些受到鄧樸方信任的人中,有一個人,在八十年代的所謂「精英」圈中大名鼎鼎,他,就是何維凌。
Thumbnail
2019/10/22
當我們看到中國的經濟增長,國力強大,統治技巧提高,成為「韌性的威權主義」的同時,我們必須知道,本來,中國要走的,是另一條道路,我們可以姑且稱之為「趙紫陽道路」。
Thumbnail
2019/10/22
當我們看到中國的經濟增長,國力強大,統治技巧提高,成為「韌性的威權主義」的同時,我們必須知道,本來,中國要走的,是另一條道路,我們可以姑且稱之為「趙紫陽道路」。
Thumbnail
2019/06/03
5月18日到20日,華人民主書院和香港支聯會在台北召開「六四事件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我呼籲:在六四事件過去30年後的今天,是到了建立一門「八九六四學」的時候了。
Thumbnail
2019/06/03
5月18日到20日,華人民主書院和香港支聯會在台北召開「六四事件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會上,我呼籲:在六四事件過去30年後的今天,是到了建立一門「八九六四學」的時候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回顧歷史】被全面封鎖的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六月四日即將來到,節目中許律師要來談談與六四天安門事件有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回顧歷史】被全面封鎖的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六月四日即將來到,節目中許律師要來談談與六四天安門事件有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在太子黨中,鄧樸方算是與自由派知識分子聯繫比較多的一個。我當然不認為他屬於民主派,但是他周圍的一些人,是希望中國變革的。在這些受到鄧樸方信任的人中,有一個人,在八十年代的所謂「精英」圈中大名鼎鼎,他,就是何維凌。
Thumbnail
在太子黨中,鄧樸方算是與自由派知識分子聯繫比較多的一個。我當然不認為他屬於民主派,但是他周圍的一些人,是希望中國變革的。在這些受到鄧樸方信任的人中,有一個人,在八十年代的所謂「精英」圈中大名鼎鼎,他,就是何維凌。
Thumbnail
在30年後,重新講述當年發生的事情,並提出回顧與反思的過程中,我也遇到很多與六四有關的問題。對於外界所有的質疑和挑戰,我其實都非常歡迎。在我看來,回答這些問題不僅是很好的澄清事實的機會,對我本人也是很好的督促,讓我可以對自己當年參與的那場運動有更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在30年後,重新講述當年發生的事情,並提出回顧與反思的過程中,我也遇到很多與六四有關的問題。對於外界所有的質疑和挑戰,我其實都非常歡迎。在我看來,回答這些問題不僅是很好的澄清事實的機會,對我本人也是很好的督促,讓我可以對自己當年參與的那場運動有更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在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結束以後,學生運動繼續開展。這個階段,運動的主題,已經從悼念胡耀邦轉移到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上了。這個時期的大字報,有很多針砭時事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在4月22日胡耀邦追悼會結束以後,學生運動繼續開展。這個階段,運動的主題,已經從悼念胡耀邦轉移到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批判上了。這個時期的大字報,有很多針砭時事的精彩內容。
Thumbnail
這四封公開信的發表,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於活躍的青年學子來說更是振聾發聵。後來大批學生加入學運的行列,與這四封公開信的鼓舞是有直接關聯的。
Thumbnail
這四封公開信的發表,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對於活躍的青年學子來說更是振聾發聵。後來大批學生加入學運的行列,與這四封公開信的鼓舞是有直接關聯的。
Thumbnail
1989年2月23日發表的《北京文化界致人大常委會及中共中央公開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參加連署的,包括了一些中國文化界德高望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Thumbnail
1989年2月23日發表的《北京文化界致人大常委會及中共中央公開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參加連署的,包括了一些中國文化界德高望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Thumbnail
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的爆發,從遠的來說,是整個80年代逐漸積累的結果;從近的來看,在意某種程度上,是1989年上半年一系列的聯名信引發的。
Thumbnail
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的爆發,從遠的來說,是整個80年代逐漸積累的結果;從近的來看,在意某種程度上,是1989年上半年一系列的聯名信引發的。
Thumbnail
1989年6月14日,官方在廣播和電視中發布了一條新聞,全名為「公安部轉發北京市公安局通緝令,通緝『高自聯』在逃的頭頭和骨幹分子」,這就是著名的「21名學生通緝令」。多年之後,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局把你放在通緝令的第一名?
Thumbnail
1989年6月14日,官方在廣播和電視中發布了一條新聞,全名為「公安部轉發北京市公安局通緝令,通緝『高自聯』在逃的頭頭和骨幹分子」,這就是著名的「21名學生通緝令」。多年之後,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局把你放在通緝令的第一名?
Thumbnail
【#當年今日】 #6月4日 1989年今日,是所有「反抗極權暴政的人」永遠傷痛的日子。6月3日夜晚,北京「學生民主運動」,經過多日絕食和與當權者「對話」(實乃跪求哭訴!)後,「中共」狠下心腸,派遣「『
Thumbnail
【#當年今日】 #6月4日 1989年今日,是所有「反抗極權暴政的人」永遠傷痛的日子。6月3日夜晚,北京「學生民主運動」,經過多日絕食和與當權者「對話」(實乃跪求哭訴!)後,「中共」狠下心腸,派遣「『
Thumbnail
如果把六四拉到現代來說,現在的中共訊息的封鎖越來越高科技,微信能過濾敏感字眼讓你傳出去的訊息使對方看不見,在自己的畫面中顯示訊息有送出,但是對方收到的卻已經是過濾過的內容,街上的攝影機也結合了AI的系統能自動辨別路上的各種人、車輛。在這種情勢下,當今的中國還有辦法像當初的六四集結那麼多的群眾上街嗎?
Thumbnail
如果把六四拉到現代來說,現在的中共訊息的封鎖越來越高科技,微信能過濾敏感字眼讓你傳出去的訊息使對方看不見,在自己的畫面中顯示訊息有送出,但是對方收到的卻已經是過濾過的內容,街上的攝影機也結合了AI的系統能自動辨別路上的各種人、車輛。在這種情勢下,當今的中國還有辦法像當初的六四集結那麼多的群眾上街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