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永恆的頌讚--牧人詩篇

2019/04/10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永恆的頌讚-牧人詩篇
感謝主,這次有機會可以參與合唱團於國家音樂廳所舉辦的「永恆的頌讚-牧人詩篇」的演出。這也是我第一次站在國家音樂廳的舞台為神獻唱,趁還有記憶時做個記錄,保留此刻的感動。
演出當天的早晨飄著細雨,打點好妻小後,我緩緩騎著機車抵達國家音樂廳入口附近的停車格,雨水已讓防風外套半濕半乾。距集合時間還有約半小時,於是我拎著演出的服裝走向入口旁的摩斯漢堡,還沒走進店裡,就已聽到店內精神飽滿此起彼落的討論聲,原來是演出的工作小組早已在店裡一一核對今天演出流程與注意事項。掃視後,發現幾位團員也已提早到達,一邊吃著早餐一邊複習今天演出的曲目。帶點水氣的風吹進店裡,微冷但不刺骨,彷彿在提醒我要打起精神,於是我點了杯熱拿鐵回到坐位。不一會兒,陸續又有團員抵達,大家都一派輕鬆互相問好,看不出誰有緊張或不安,也許這些團員都早已身經百戰了吧。
工作小組早已在店裡一一核對今天演出流程與注意事項
領完工作證,進入休息室,大家很熟悉的各自找了位置安頓下來,有人吃早餐,有人看著手機,但比較多人是戴著耳機各自練習曲子。至於我,則是利用這段時間靜下心來仔細看過節目單上的內容,外文曲目翻譯歌詞、人員介紹以及歌曲背景介紹;也開始想像我若是聽眾,希望能聽到什麼,能感受什麼,我想在字裡行間找到一些線索。偶爾,也會起身到茶水間、吃工作人員提供的香蕉,同時也感受工作人員忙碌中又帶著貼心的善意,很感謝神,他們從早忙到晚還能如此喜樂,也是一種神蹟,再次感謝幕後工作人員,求神紀念他們的辛勞。
午餐過後,合唱團先是做了半小時的發聲練習;上舞台前,先是聆聽了工作人員告知須配合的注意事項,之後便開始彩排每一首曲子。廳內的空氣飄散著淡淡的木質香氣,雖然安靜,但是每當我們練唱時,我很享受下一拍的休止符,因為可以很明顯的聽到團員唱出歌聲後的回響。站在音樂廳的舞台上,我才真正感受到音符旋律廻盪其中的濃韻氣氛,與在教會會堂的音聲效果有所不同。
這也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觀賞與聆聽國家音樂廳裡的管風琴,外觀巍峨寧靜,琴管由大至小規律排列,層次分明,沒有任何壓迫感,除了是樂器之外,更是一件藝術品。這次演出曲目中有伯恩斯坦的作品《Chichester Psalms》,所以能現場聽到管風琴帶來的魅力。當管風琴演奏時,彷彿空氣中滿是音符,站在舞台上,更能感受到管風琴演奏低鳴時的震動,合唱團與管風琴合唱,感覺就像背後有一位溫柔的巨人懷抱、支持著我們,是這次演出時很特別的體驗。
《Chichester Psalms》彩排側拍
晚餐過後我們開始著裝禱告,演出前半小時,本次演出的職業女高音更是熱心指導我們發聲法,我們聚在休息室練習發聲,而此刻我也更感受到大家準備為主爭戰,想完成使命的決心與努力,真的很令人感動。
19:23
在休息室裡接到工作人員提示,我們便上樓進入後台預備室,整好隊伍靜靜等待著時間到來。
19:25
此刻,我才真的有點緊張了,拿起譜看一下要背的內容,心中默禱,讓喉嚨保持濕潤,嗓音保持在最佳狀態。雖然剩不到10分鐘,但每一個準備都是為了上台完美的演出。
19:28
團員依序上台,舞台出入口處也看到即將要到觀眾席走道的天使隊伍,我們眼神交流,互相打氣。感謝神,這樣的互動讓我緊張的心情放鬆不少,於是我也緩緩朝舞台上走去。
19:30
隨著燈光漸漸昏暗,演出即將開始,廳內人多卻也安靜異常,空氣似乎也被這種氣息凝結住了,好像在互相等待對方的動作。就在此時,指揮與伴奏同時出場,天使隊伍也魚貫走進觀眾席走道,現場發出熱烈掌聲。靜默之後,於是,我們開始獻唱上半場第一首歌曲。

《為主勇往》

音樂會上半場第一首詩歌,先以中文歌曲《為主勇往》做開場,指揮特別安排16位小天使列隊到觀眾席走道上一起唱這首詩歌,是很特別的安排。進行曲風的旋律,搭配宣揚頌讚神的歌詞內容,讓人有精神抖擻的感受,彷彿基督精兵正行軍至此,天使列隊預備,等待主的號令,為主爭戰。如同歌詞中說:「交戰得勝又常勝,因主統領全軍。必致仇敵都戰敗,基督萬王之宗。」演唱完後,聽眾馬上報以熱烈掌聲回應我們的歌聲。此刻,我清楚感受到聽眾心中澎湃的情緒已被我們所帶動,感謝主的帶領與開路。

Bruckner三首經文歌

接著獻唱的作品是Bruckner三首經文歌,以無伴奏和聲方式演唱:

《Locus iste》聖殿

Locus iste a Deo factus est. (這座聖殿是神之所創建)
Inaestimabile sacramentum, (是深奧莫測奇妙無比)
irreprehensibilise est. (完美無缺)
歌曲先以四部和聲平緩地唱出Locus iste a Deo factus est.就像人們正站在遠方看著聖殿,懷著敬畏的心緩緩走向聖殿。當人們走進聖殿,親眼近距離看見聖殿的華美,同時感受到神的作為何等奇妙,便咏唱出Inaestimabile sacramentum來頌讚著神的大能。之後,男高音部領唱irreprehensibilise est,各聲部再陸續融入歌曲中交織出美妙的聲線,就像眾多人紛紛頌讚聖殿的美好,彰顯神的大能。最後,再現部又再唱一次Locus iste a Deo factus est.再次呼應眾人的頌讚,並在頌讚中完成對神的敬拜。

《Christus Factus Est》道成肉身

Christus factus est pro nobis (耶穌以人的形象 卑微自己)
obediens usque ad mortem, (存心順服 以至於死)
mortem autem crucis. (且死在十字架上)
Propter quod et Deus exaltavit illum, et dedit illi nomen, (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
quod est super, super omne nomen. (又賜給祂超乎萬民之上的名)
歌曲旋律本身與歌詞分為兩大段並且相呼應,是一首聽起來悲傷,但卻能安撫人心的作品。
第一段低沉隆重的開頭,訴說著耶穌由尊降卑來到世上,卑微自己只為了完成神的救贖的事蹟;和聲起落,就像在訴說著耶穌一路走來的艱辛與沉寂苦痛,最後甚至為了完全人類的救贖,甘願犧牲自己死在十字架上。作者用激昂悲壯的曲調結束第一段敍事。
第二段則述說耶穌死後,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超乎萬民之上的名,是人類的救贖。曲風雖仍激昂,但不似第一段的沉痛,比較像是作者在向眾人呼喊,呼召眾人跟從耶穌,追隨耶穌完成神的救恩。

《Os Justi》義人的口

Os justi meditabitur sapientiam, (求道者默思智慧)
et lingua ejust loquetur judicium. (他向我們宣講法理)
Lex Dei ejus in corde ipsius, (神的旨意充滿心中)
et non suppplantabuntur gressus ejus. (祂的步屨絕不畏縮)
Alleluja. (阿利路亞)
歌曲分為四段,第一段旋律略為高亢,但像是在描述求道者內心追求智慧的饑渴心情;第二段四聲部不斷重複et lingua ejust loquetur judicium. 呼應著歌詞,像是已得智慧的求道者正在不斷宣講法理,聲部間互有主題,卻又能和諧的呈現在各自的旋律中,互有牽引,像是所宣講的法理是唯一真理般的篤定。
第三段歌詞Lex Dei ejus in corde ipsius雖然回歸第一段的主題旋律,但是作者用更加堅定的和聲表現神的旨意充滿心中的感受;第四段用堅定平穩的節拍帶出歌詞,像是神親自一步一步帶領我們往前走的腳步一樣穩健踏實。最後用阿利路亞結束本曲,再次堅固主的信仰,也像是總結三首經文歌所描述的一切,均是屬實的真理,值得我們追求。
小結:我很喜愛這三首經文歌,經文簡短,曲風不同,但Bruckner都能依照經文內容呈現不同風貌,也由此可見Bruckner的創作功力與對信仰的體悟是如此深刻。

伯恩斯坦《Chichester Psalms》

本次音樂會重頭戲--伯恩斯坦作品《Chichester Psalms》,指揮將曲目安排在Bruckner經文歌之後,風格上有很明顯的對比。若說Bruckner是在教堂裡敬拜神,那麼伯恩斯坦便是在舞台上頌讚神。若能花時間細讀歌詞與旋律,可以發現《Chichester Psalms》這部作品其實可以有更多舞台性的詮釋。
第一樂章開頭先以管風琴與打擊樂一同敲響音樂廳的歡愉氣氛,呼應著歌詞「琴瑟啊,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隆重又高亢的序曲式主題,頓時渲染整個音樂廳,序曲式主題結束後,便由管風琴過場輕快地帶入第二主題,先由男低音二部領唱,再由男高音二部延續主題,再由女高音、女中音、男低音各聲部合唱。之後各聲部間彼此互有主題及和聲,每小節7拍的節奏,緊湊又不能唱得太黏,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雖然這部作品去年就開始練習,但是節拍與音準只要隔一段時間沒練就很容易跑掉。尤其部份主題,男高音要與男低音有和聲之外,同時節拍要與女高音的節拍對齊。除了自己唱的聲部(男高音)要熟悉之外,更要瞭解其他聲部唱到哪裡,對於專注力與各聲部的熟悉度都是這個樂章中很大的考驗。
第一樂章的前半段的合唱結束後,管風琴演繹了先前的主題,並且流暢地重新編織了一次,這段旋律很像置身在夜晚的星空,繁星閃亮但又寧靜,像是在沉澱自己的心情等待黎明的到來。當管風琴演奏結束,接續女中音獨唱,彷彿夜晚結束,遠方可以看見曙光般充滿著希望,男高音獨唱、女高音獨唱、男低音獨唱延續著旭日的昇起,直到全團開始合唱「Ki tov Adonai!」時,呈現出來的景像,就像清晨的陽光灑向大地,有著豐沛的精神與生命力,並同時頌讚著神的恩慈與大能。第一樂章就在如此活潑的氣氛下隆重地結束。
第二樂章先以稍令人緊張的和弦開場,之後由男童(本次為女高音) 仿年輕大衛獨唱《詩篇》第23篇的歌詞,在寧靜安祥的氣氛下,女高音二部和聲進入歌曲,呼應男童的獨唱,再由女高音、女中音的二部和聲與男童的旋律牽絆在一起。第一段主題結束後,男聲部激動地喊出「La Mah!」快速進入下一個主題,在緊張急促的拍子中唱出《詩篇》第2篇的歌詞內容。男高音、男低音歌詞交疊互有先後,表現出爭鬧不休與謀算虛妄的荒唐景像,最後以「Yis’hak」(主必嗤笑他們)結尾,其戲劇化的曲風與不同主題穿插的手法,使整段主題與前一段年輕大衛的主題有著強烈對比。最後再由男童獨唱重新引領回原主調,再由女高音、女中音的柔美和聲進入第二樂章尾聲。特別的是,結尾的部份,在女聲部和聲下,管風琴仍然演奏著男聲部緊張爭鬧的旋律,讓祥和的氣氛中帶有一絲緊張的氣息,最終再由3個連續鼓聲俐落地結束。像在提醒世人,美好的事與惡毒的事雖然同時存在,但最終都要在神面前接受公義的審判。
第三樂章先由管風琴演繹一段序奏,雖然有主題,但是會在低鳴旋律後重新開始一次相同主題。就像人在思考時,腦中盤旋著不同的思路,但還沒有找到答案般重複多次。直至演奏的中後段,雖然有主題,但也仍未清楚明確。此時,先由豎琴彈奏5拍,再由人聲進入歌曲,唱出《詩篇》第131篇的歌詞內容,彷彿人的思考找不到答案,轉而向神呼求禱告的過程。第一段落結束後,再由管風琴接續人聲主題旋律,這次的演奏與序奏明顯不同,是既明確又肯定的音符一直引領著相同主題。到了第二段,合唱團唱出《詩篇》第133篇的歌詞內容時,更是充滿溫柔喜樂的祥和氣氛,是更發自內心的向神祈求禱告。在男高音獨唱、女高音獨唱、男低音獨唱、女中音獨唱的接續演唱下進入最終主題,所有人聲以緩慢但肯定的語句唱出歌詞與每個音符,像是人結束了世上的事前往天國般安祥。最後用「A men」結束全曲,24拍的速度,讓這股力量持續圍繞在全場,也像是祝福著聽眾,追隨祂是何等地美好。
小結:《Chichester Psalms》也是我很喜歡的作品,有著戲劇性的旋律及情境的設計,重新詮釋了《詩篇》的經文內容。後來我回頭聽了伯恩斯坦《西城故事》,真的能感受到伯恩斯坦非常熱愛爵士樂。而他對信仰的敬虔,則是以《Chichester Psalms》做為對信仰的詮釋,具個人特色,也引領著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信仰。
隨著《Chichester Psalms》第三樂章的結束,音樂會進入中場休息時間,我們回到休息室整理樂譜後,也等待著下半場的到來。
下半場曲目以小品詩歌為主,曲風多變,有無伴奏和聲,也有可愛又抒情的希伯來文歌曲,也有節奏輕快的黑人靈歌,也有各式中文詩歌。較特別的,是正式曲目裡最後一首《Baba Yetu》,是由美籍華人田志仁先生用非洲斯瓦希里語譜寫成的主禱文歌曲。原本是幫電玩遊戲《文明帝國IV》所配置的主題曲,但因為歌曲活潑律動性強而廣受喜愛。此曲更於2011年2月13日獲第53屆葛萊美獎「最佳伴唱器樂編曲」的獎項,後來也變成音樂會最後一首歌曲。
我的朋友在演出前知道我們會唱《Baba Yetu》,還特地找了幾個版本並且分享給我,也知道他每天早晨都一定要聽一遍,當做一天的開始,真的是很具感染力的一首歌曲。感謝主,透過詩歌的力量,能感動人心,也能讓人更親近神。
音樂事奉是許多人獻出時間,與團員不斷練習磨合而有的成果;音樂會是眾人花費心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事工。尤其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他們無私的奉獻體力與時間,大大成就了這次的演出,讓我們無後顧之憂,讓這次台北場的音樂會有著成功順利的演出。
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他們無私的奉獻體力與時間,大大成就了這次的演出
演出結束後已是小孩睡覺的時間,回家的路上很擔心小孩是否睡得安穩,也擔心是否今天會因為不同照顧者的不適應而哭鬧不安。回到家後,看見她安穩香甜的睡在床上,看了真的是滿心感謝。感謝神,讓我在音樂事奉的路上有神的帶領與祝福,讓我在外付出時不用過於憂慮家務瑣事,能專注在音樂事奉上。從年初至今,完成了十多首歌曲,這次又進一步完成了演出任務,感謝神加添能力,讓我在有限的時間熟稔這些詩歌。
期待6月9日臺中中劇院的相聚,延續牧人詩篇裡的一切美好。
願一切榮耀頌讚都歸給天上真神,哈利路亞,阿們。
2019-04-05 永恆的頌讚-牧人詩篇音樂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BabaYetu
    BabaYetu
    \美工科 \中文系 \資訊所 不務正業的職場變形蟲,在程式原碼中尋找同類。 \基督 \教會 \合唱團 因信受洗的教會基督徒,從音樂事奉裡領受恩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