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突入新篇!
儘管分件相對簡單,頭部作為機械人的門面、愛好者的注視焦點,是整機中造型表達密度最高、也最為注重還原度的區域。如何完整的呈現複雜的起伏、盡可能在最少的拆件量中還原各項特徵?請跟隨著大頭老師的步伐,從膠板/鋁絲應用、補土壓印/捏塑與積層成形的堆砌,一同見證關鍵時刻的抵達吧!
章節關鍵字:
膠板積層雕刻、階段積層造型製作、非線性連續造型創建、球狀關節接點設置、定位銷製作
遵循著機械模型的傳統頭部零件分區─「臉」、「顎部/內構連動」與「頭盔」─的規則,巴力頭部的製作規劃將由「只有一張就很了不起」的顏面開始。
將CG粗模拆解依照比例尺1:1輸出後,以尺量取臉部─涵蓋雙眼、眼窩、鼻樑、面罩寬深與整面高─數據後,用剪刀裁取面部的網格圖,做為施工的指標。
使用寬最寬的面罩寬和整臉高數據為基礎,選定薄膠板塗上混合黑色簽字筆的有色瞬間膠堆疊。堆疊時應盡量以偶數片為積層片數,這樣才能以中央兩片相夾的痕跡為中軸線進行後續的施作。
為了方便能手持加工切削膠板層並預留未來組合可用的插銷,在堆疊的膠板群頂端再黏上一片長柄的膠板。之後以鉛筆循著量測的數據或貼壓的輪廓在加工區的正、二側、底部與頂部描繪出面部的視角分解資訊。
然後以筆刀沿著鉛筆痕跡進行以面罩和鼻樑軸(中軸)第一段正面的加工切削,必要時補以打磨校正輕微的造型不對稱。
接著進入第二階段,同樣使用類似手法處理下顎處面罩的收束和弧面特徵。
必要時,可以參考【上身製作篇】
06所提及的數位對稱檢查法,透過數位攝影和軟體確認細微的造型是否正確。
無誤後,製作便可進入下一小節。
儘管時常被前額裝甲或頭冠飾物遮擋隱蔽,且機身比例和作品體積難以呈現作為「靈魂之窗」的機構和特色,但雙眼之於面部仍透過面罩裝甲的顴骨/眼袋切比的連動,仍深刻地影響著造型的視覺傳達。
基於巴力作為16cm級1/100規格的模型立場,不到食指指甲寬的零件該如何在詮釋的忠實度與製作的便利性上取得平衡,便成為製作上重大且精細的挑戰了。
為了達成上述的任務與期望,大頭老師採用了「重建」的策略。
在「重建」的概念下,使用鉛筆標示出面甲鼻梁高點與眼角處的斜面構造位置,併用超薄膠板的裁切塊沿著設定線黏貼。
接著用鉛筆參照CG粗模的分解圖將眼睛草稿繪製於期望的區域,藉以評估「眼袋」和「眼角」轉折造型面實際要填補的膠板需求。當然,面甲整體的盾形弧面和折角特徵的修整也需要持續施予,並追蹤對稱的狀態。
確認下手方向後,以段接的方式用瞬間膠配上超薄膠條貼出眼袋的造型,推出顴骨到眼窩的過度坡面。
由於膠條的裁切不容易,老師建議依照面罩預留的眼窩邊緣起伏方向性由中央向左右側貼附堆疊,再用筆刀、雕刻刀與銼刀(或打磨棒)整平突起、修飾刻線的凹槽特徵。
至於用以便利玩家遮蓋上色、鋼普拉常見的眼睛區塊突起,基於修訂時打磨或雕刻操作的施作需求必須暫時性的擱置,至工程高一段落後才會以膠板貼附「開光點睛」。
別於全無對照比例的【上身製作篇】,頭部的建構和【腰部製作篇】的邏輯近似,都是依循著「以存」和「新製作」的比例檢驗而循序展開。一如「決定腰身長度必須先從干涉最少的下腰開始」,同時對身體和整頭決定比值的顏面完成後,填入相關機構完成頭部之前,則得先確定頭部要留多少空間供機構使用。
細分巴力的頭部可知,其富有起伏的造型是以一基本的顱骨為主架,向上覆蓋如飛簷或脊樑風格的隆起來達成造型的變化。為了能盡快掌握對顏面和內部構造預留空間的關聯,製作機身的「頭蓋骨」變成為第一的優先要務。
巴力的「頭蓋骨」並不是正圓而是卵形的形狀。
為了能有效地呈現此一造型變化,以鉛筆在設計圖上勾勒出卵形的外觀後取基本參數:卵心、對稱軸直徑與直徑,將之套用在四拼膠板構型、並沿著對稱軸直徑(也是中線/軸)執行鏡射左右複製。結果如上圖外觀。
為了能留下顯著的頭盔對稱線,大頭老師使用了鏡射複製二夾黏貼的增厚膠板來擔任中脊和直徑立壁。
和【上身製作篇】
02的寶玉製作面臨同樣的材料事實:瞬間膠補土的黏稠度不足以支撐獨立的成形,所以必須要搭建對應的支架。實作時可參考上圖進行規畫。
下圖為粗整造型後的外觀。
面對後腦杓枕骨區域造型的挑戰,大頭老師取前節的零件將之翻面,由此往顱內方向以膠板搭建出ㄩ型的三面壁並補上鏡射複製取得的擴增支架、充作頭部後枕與左右側後半的補土造型施做點。成果如下圖。
這意味著ㄩ形的三面壁在左右側的二面實際形狀接近梯形而非平行四邊形。此處尺度的捏拿可透過量測耳朵構造外裝甲的基座寬與後頸護甲簷的連結底邊做評估。
注意!因為相對頭蓋造型底座有外擴與傾斜的面特徵,所以擴增支架的底部也應當向外並配合頸部未來裝甲外簷翻出的事實,比原本的卵形寬短段要更大且不平行於頭蓋底座面。
依循著立壁的輔助,以由後到前的順序灌注瞬間膠補土,等待乾燥後打磨加工。
面對外來分件零件交角所需預留的空缺處,則可用貼上膠帶的膠板充作壁面限制、阻擋補土流動。
為了完成裸露在外不被基層裝甲覆蓋的頭部雛形,階段打磨修潤的頭體還需要追加最後的後頸護甲外簷構造。
考慮這片裝甲實際成品面積太小,使用膠板太薄有材料強度不足的疑慮,最後決定使用黏土充作造型中子/中胚配合膠帶隔絕出外簷走向,澆淋瞬間膠補土成形。
修整後的粗成果請見下圖。
其後,針對枕骨留下的支架線清除出明顯的後凹段差痕和後頸護甲接痕、配合次回頭部內構與耳朵延伸裝甲造型需求追加邊緣切角整裡造型,即可逐步接近概念稿的詮釋外觀。
SPECIAL NOTICE:
和顏面裝甲的偏向比例性質的增減修整不同,後頸護甲後續的整修必須及時配合零件的干涉而進行持續的下修。
為了能保證未來有足夠的硬材可容許手工製作的誤差和整修的總累計次數,大頭老師建議粗造型不必再出成形時將大小刻意縮進概念稿外觀範圍,僅只塑造出正確的弧面特質和光滑表面即可。
次回,頭部將由弧圓朝銳利前進!
集成雙耳、下顎與面甲的內部構造,精緻的補土加工教學、重磅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