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退休後最大的成就和快樂,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畢業作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即將畢業的小玲,問「畢業後要怎麼選擇合適的工作」;工作五年的阿成,問「現在的公司和產業不景氣,該不該換工作」;遇到組織改組而煩惱的阿偉,問「對於未來要接手的任務充滿不安,該轉換工作嗎」
常會有人找我請教和尋求一些職涯上的建議,因為我在人力銀行任職將近19年,所以我是大部分口中的職涯規劃和人力資源的專家,好似所有的職涯或工作上的問題,我都會有答案。
當我自己遇到職涯問題時,金老師是我最常請教和求助的前輩,他就像職涯專家的職涯教練。
他比我年長約二十歲,我在過去十多年之間,遇到職涯上迷惘時,他常會以一個前輩和顧問的身份,提醒和勉勵我,每個階段需考慮堅持和放棄的項目,他是我的職涯導師(mentor)。
金老師曾在人力資源和生涯發展領域,皆有十年以上的實務經驗,加上他還一直在學術和教學上累積研究和觀察,即使他在2014年中旬退休,他還是持續在協助年輕人在職涯和生涯上的輔導和協助。
一場讓高齡人力回流的實驗
在2017年時,我負責公司的一個新服務「高年級」,預計在當年下半年推出服務,這是一個以發揮健康長者價值為使命的平台,讓退休者可以在平台上,繼續貢獻經驗和能力。
當時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我對於這個族群和退休前後的狀態,都不是很熟悉,即便能透過一些資料、市調和訪談,讓我能比較快上手和了解他們所遇到的問題,但心中還是感到一些不安和焦慮。
因此,我找了金老師求助,包括相關議題的請教和討論,當時他已經退休兩年半左右,而且每天都很忙碌著他的退休後生活,所以不管在年齡和退休的狀態,都很符合我所研究這個新服務的目標族群。
金老師和我說,「我退休後摸索了將近兩年,才確定要做什麼。」
這是我一開始沒想到,連在生涯和職涯領域都已經這麼專精的金老師,在確認退休的安排,也會是這麼困難。
退休生活像是從天堂掉到地獄
大部分人想像中的退休生活,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每年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展開環遊世界的計畫、或是含飴弄孫享清福,做些退休前一直想做的事。
但是當退休後,多出了一堆時間,卻發現之前想做的事,因為體力或已經錯過一些機會沒辦法做,或大概只要花幾個月時間就可完成,還剩下非常多時間,不知道要做什麼。
台灣人的平均退休年齡約60歲,平均壽命約80歲,退休後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所以如果退休後沒有安排,或安排的事情沒有辦法一直持續做,就會開始覺得日子過的很漫長和不快樂,但似乎大部分的退休者,都是退休時,才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退休計畫,當沒有任何安排時,退休生活就像從天堂掉到地獄。
人生的畢業作品
我問金老師,目前他所做的事,是怎麼找到和確認這件事是他退休後想做的事。
他告訴我,「他目前所做的事,就是他人生的畢業作品。
他已經邁入六十歲,他認為在六十到七十歲之間,應該是他人生中,腦袋還算清楚,身體狀況也算健康,加上在家庭上沒有太多牽絆。他可以選擇一個他想做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應該可以代表他,留給這個社會或後人紀念或懷念他。
所以,他重新檢視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能力,以及他現在的身心和經濟狀況,最後在確認他想做的事情,是否有需求和他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和幫助哪些人。
所以他目前所做的事情,對於我們來看,可能像是一種工作;但對他來說,這是他人生的畢業作品。不會把它當作工作完成,他是為了能產生真正的價值和影響力。所以他每天早上醒來時,他都是很興奮的,因為這些工作讓他充滿熱情和動力。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我們要來聊聊一個讓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話題——財務自由。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隨時決定自己的退休時間,不受任何束縛,那該有多好?本篇文章介紹了中年生涯轉換及退休規劃的重要性,並介紹了一本名為「安可職涯」的書籍,以及相關的共讀活動。
Thumbnail
王先生是一位在公部門任職33年的基層公務人員。他大學畢業那年順利考取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分發報到後一直在稅務局工作,負責稅務管理工作。漫長公務生涯中,他努力工作並獲得了多次績優獎項,也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政策制定和執行工作,而他妻子在高中擔任國文老師,任職年資跟王先生差不多。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在退休之後,人們常常會陷入對於生活方向的焦慮,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開始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退休後的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心得。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 作者調查五十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有近四成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驟然脫離職場,生活失去重心,生命也會漸漸失去活力,自然容易出現所謂退休症候群,甚至憂鬱症上身。 退休之前,我們靠職業維生,退休之後,必須靠興趣維生,就是作者的體悟。 退休是人生下半場
「退休」對我來說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才摸到的議題,然而我工作的場所,曾經是一個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我進公司的那一年),而我又正不巧遇到老廠,裡面的同事等同你父親的年齡,只是受到無限的壓榨而已,你試想你五十五歲遇到二十五歲新進的小毛頭你會如何?好的輪不到你,而且又是全男性的場所,為了「考績」可說是...
10年前我發現自己的工作壽命平均四年就陣亡, 細究原因, 是因為第一年主管對我還不熟悉。 第二年, 已經知道此人很好用, 而且簡直驚為天人, 如獲至寶。 第三年, 則是工作量呈現飽和狀態。 第四年, 就是爆發期, 忍無可忍之下, 就只能打包走人。 當時的我, 已經40好幾, 想想再這樣下去, 我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我們要來聊聊一個讓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話題——財務自由。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隨時決定自己的退休時間,不受任何束縛,那該有多好?本篇文章介紹了中年生涯轉換及退休規劃的重要性,並介紹了一本名為「安可職涯」的書籍,以及相關的共讀活動。
Thumbnail
王先生是一位在公部門任職33年的基層公務人員。他大學畢業那年順利考取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分發報到後一直在稅務局工作,負責稅務管理工作。漫長公務生涯中,他努力工作並獲得了多次績優獎項,也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政策制定和執行工作,而他妻子在高中擔任國文老師,任職年資跟王先生差不多。
假如你徹底的掌握了開源與節流,而累積到了退休需要的錢,例如:1500萬,那麼你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樣子呢?現在風行的提早退休,是在60歲之前就退休了,那退休生活呢?   一般的上班族想到的,就是旅遊,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但是這樣的日子能持續多久而不會讓你覺得無聊?所以你必須要找到該
在退休之後,人們常常會陷入對於生活方向的焦慮,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開始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退休後的經驗,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心得。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迎接第二次黃金青春的人生提案~江育誠 作者調查五十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有近四成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驟然脫離職場,生活失去重心,生命也會漸漸失去活力,自然容易出現所謂退休症候群,甚至憂鬱症上身。 退休之前,我們靠職業維生,退休之後,必須靠興趣維生,就是作者的體悟。 退休是人生下半場
「退休」對我來說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才摸到的議題,然而我工作的場所,曾經是一個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我進公司的那一年),而我又正不巧遇到老廠,裡面的同事等同你父親的年齡,只是受到無限的壓榨而已,你試想你五十五歲遇到二十五歲新進的小毛頭你會如何?好的輪不到你,而且又是全男性的場所,為了「考績」可說是...
10年前我發現自己的工作壽命平均四年就陣亡, 細究原因, 是因為第一年主管對我還不熟悉。 第二年, 已經知道此人很好用, 而且簡直驚為天人, 如獲至寶。 第三年, 則是工作量呈現飽和狀態。 第四年, 就是爆發期, 忍無可忍之下, 就只能打包走人。 當時的我, 已經40好幾, 想想再這樣下去, 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