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是詩 〈一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個。全部
〈一個〉(獨處時我最喜歡做什麼?)
你不在的時候
我總是獨處
一個人聽音樂
看一本書
走路 散步 經過
或是工作
一個人運動
偶爾上課
睡覺 寫字 放空
跟朋友交換生活
或者想 想很多
想著你現在在做什麼
想著下一次該去什麼地方
想著近的遠的很久的以後
想著有你在的時候
但其實
獨處的時候
最喜歡的 也還是你
永遠都是你
一些心情 一些回應 一些你 一些角色 很多我 假裝沒事或是 很有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知道這麼愛了以後 / 還是會分開 / 早知道暗戀了這麼久 / 卻依舊枉然 / 早知道時光飛逝歲月如歌 / 卻還是輕易讓它溜走 / 早知道早知道 / 能回頭的事情從來沒有
一點點的回應都有如花火 / 在心中迸發 / 一點點的靠近都像是 / 再也不分離的承諾 / 藤纏樹風吹風箏水往下流
因為海再遼闊 / 惟你是岸 。 因為宇宙無垠 / 惟你是愛的起點 / 亦是終點
完美就是當下 / 我們在一起 / 完美也是 / 有你 和我 / 不論多遠 / 心都在一起
沒有了他 / 你還有我 / 沒有了你 / 我還是我 。 可惜沒有如果 。 那山不轉路轉 / 你不走 / 我走
但最傻的是 / 你走了 / 或其實你不曾來過 / 連夢裡都看不見未來 / 還繼續沈迷著 / 不願醒來
早知道這麼愛了以後 / 還是會分開 / 早知道暗戀了這麼久 / 卻依舊枉然 / 早知道時光飛逝歲月如歌 / 卻還是輕易讓它溜走 / 早知道早知道 / 能回頭的事情從來沒有
一點點的回應都有如花火 / 在心中迸發 / 一點點的靠近都像是 / 再也不分離的承諾 / 藤纏樹風吹風箏水往下流
因為海再遼闊 / 惟你是岸 。 因為宇宙無垠 / 惟你是愛的起點 / 亦是終點
完美就是當下 / 我們在一起 / 完美也是 / 有你 和我 / 不論多遠 / 心都在一起
沒有了他 / 你還有我 / 沒有了你 / 我還是我 。 可惜沒有如果 。 那山不轉路轉 / 你不走 / 我走
但最傻的是 / 你走了 / 或其實你不曾來過 / 連夢裡都看不見未來 / 還繼續沈迷著 / 不願醒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我曾經歷各種「一人行」的生活體驗:一個人出國旅行、一個人泡大眾湯、一個人浮潛、一個人吃法式餐廳、一個人參加海洋音樂祭、一個人搭摩天輪、一個人唱KTV,甚至一個人去開刀…… 其實,我完全不缺朋友,但就是好奇:以一人為單位,會得到什麼樂趣? 平日娛樂,朋友如相約,大家都很忙,常喬來喬去約不成,再來大家
Thumbnail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這裡的獨處指得是連內心也只想著自己,只想著和自己有關的事物,發揮自己,或者創作,將內心的想法轉換為文字,繪畫,跳舞,歌唱,冥想甚至是亂吼亂叫,拳打腳踢等等,而滑手機,看劇,在這裡不算在我珍視的內容。 滑手機以及看劇的時間體感時間很短,雖然感覺才過一陣子,但實際上已經三、四個小時過去了,而創作雖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我曾經歷各種「一人行」的生活體驗:一個人出國旅行、一個人泡大眾湯、一個人浮潛、一個人吃法式餐廳、一個人參加海洋音樂祭、一個人搭摩天輪、一個人唱KTV,甚至一個人去開刀…… 其實,我完全不缺朋友,但就是好奇:以一人為單位,會得到什麼樂趣? 平日娛樂,朋友如相約,大家都很忙,常喬來喬去約不成,再來大家
Thumbnail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Thumbnail
偶然聽到了一句頗有感覺的一句話,"別人覺得我過得很孤單,但我覺得很舒服。"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都習慣把社交互動,與生活的充實程度與人際關係的豐富程度畫上等號 然而,有些人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這些人可能是深思熟慮的靈魂,喜歡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獨處中,他們對於大部份人認為是社交的
Thumbnail
這裡的獨處指得是連內心也只想著自己,只想著和自己有關的事物,發揮自己,或者創作,將內心的想法轉換為文字,繪畫,跳舞,歌唱,冥想甚至是亂吼亂叫,拳打腳踢等等,而滑手機,看劇,在這裡不算在我珍視的內容。 滑手機以及看劇的時間體感時間很短,雖然感覺才過一陣子,但實際上已經三、四個小時過去了,而創作雖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