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動物溝通] 尋找離家出走的綠翠鳥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這幾天和朋友吃飯的時候,朋友Jane說道,她最近在家附近撿到一隻幼鳥綠繡眼,她好像是從鳥巢掉在地上的,還不會飛,看牠但地上兩天了,鳥媽媽也不見蹤影,於是就帶回家先照顧著,在照顧了牠兩三週之後,她就可以飛了,於是放她到外面,她咻地一聲,頭也不回的飛走了。

Jane問我能不能幫她感應看看,綠繡眼過的好嗎? 因為就在放生後幾天遇到了颱風大雨,擔心她沒有在外面的生活經驗,會不會受傷。

朋友給我看她手機裡綠繡眼活繃亂跳的樣子,看起來可愛又活潑,我想感應起來也應該是隻可愛的鳥吧,說不定會告訴我: 謝謝你們的幫助,我在外面好冷,想要回家找媽媽之類的。

看著照片我試著和她連上線,立即感受到一股充滿野生的氣息,就好像是在叢林中那變化萬千的法存法則,牠過的非常好,因為牠天生就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對牠來說,颱風大雨只是自然中常見的一部分,牠們可以俐落而快速地找到遮蔽處,這是牠們的天賦,一般我們人類的思維會擔心,覺得颱風了,咱家飛出去的鳥兒會不會受傷,因為風好大,並為被毀壞的巢而感到難過,但對牠們來說這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當巢穴毀壞,牠們會快速再築起一個新的,這是基本的生存本能。在牠身上,我感應到的是一種強大的適應力、敏捷、快狠準的掠食生態。

這和我原先認知以為的,會是軟軟毛小孩需要被呵護的完全差很多,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

和朋友分享完,她也卸下了擔憂的心情,我們繼續吃飯閒聊著其他的事情。

我也才明白,原來動物的世界,有他們自有的自然生態,和我們想像中有時竟是截然不同,身為人類的我們,會為逝去的事物而憂傷、甚至害怕有不好的結果而畏縮不前。

但對野生動物來說,失去了這個巢,就馬上再建立起一個新的巢穴,牠們敏銳、活躍並充滿積極的動力,視毀壞為自然生態的一部分,毀壞然後再快速的更新,對牠們來說是習以為常的,即使在野外面臨許多生存的危機,牠們也是勇敢地、充滿力量的一飛沖天,不論將來會遇到什麼狀況,也都勇敢面對。

這樣的處事態度和視野,似乎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我們生活中不免遇到突如其來、不可預知的變動或挫折,也許是感情上的爭執、工作上的不如意,常常我們會沉浸在悲傷中而無法自拔,這時就可以用綠繡眼那自然的生存法則,適應變化並再快速的找到解決方案,也許是換一份工作,尋找下一段感情,就跟牠們快速再築起一個新的巢穴一樣,勇往直前。

就像誰搬走我的乳酪一書中講的

變化是會發生的
預期改變的到來
觀察變化
迅速地適應變化
改變自己
享受自己的改變
隨時準備好迅速地適應改變

最後,我們在心中默默的祝福綠繡眼,也祝福全世界的鳥類,平安、健康,愉快地享受大自然的一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loe 菲
27會員
24內容數
Chloe 菲
Chloe 菲的其他內容
2020/12/14
我看見了一整群的殘骸碎片飄浮在宇宙中,漫無目地的穿梭到宇宙各角落,而這群碎片聚集了一股驚恐的能量,發出了尖叫聲,而在最外層則是有一股溫柔的歌聲環繞著碎片。這股碎片殘骸來自於這顆毀滅的星球,毀滅的起源於星球上的人民因自私、暴力與貪婪,不停爭鬥、搶奪,而引來黑暗力量的覆著,最後導致了星球的毀滅。
Thumbnail
2020/12/14
我看見了一整群的殘骸碎片飄浮在宇宙中,漫無目地的穿梭到宇宙各角落,而這群碎片聚集了一股驚恐的能量,發出了尖叫聲,而在最外層則是有一股溫柔的歌聲環繞著碎片。這股碎片殘骸來自於這顆毀滅的星球,毀滅的起源於星球上的人民因自私、暴力與貪婪,不停爭鬥、搶奪,而引來黑暗力量的覆著,最後導致了星球的毀滅。
Thumbnail
2020/08/26
靈性之舞又可稱為動態靜心、自發功,是中國古老的養生氣功,不需記任何招式,乃以天地之氣帶動我們身體經絡之氣,針對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自然地做出各種療癒的動作。有些人約練一兩個月就能替他人或動物治療,進一步還能開啟我們過去世的潛能,比如說可以和動植物溝通,突然彈得一手好琴,或者是得知過去未來等等。
Thumbnail
2020/08/26
靈性之舞又可稱為動態靜心、自發功,是中國古老的養生氣功,不需記任何招式,乃以天地之氣帶動我們身體經絡之氣,針對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自然地做出各種療癒的動作。有些人約練一兩個月就能替他人或動物治療,進一步還能開啟我們過去世的潛能,比如說可以和動植物溝通,突然彈得一手好琴,或者是得知過去未來等等。
Thumbnail
2020/04/27
之前就有想來跟病毒聊一聊,但一直覺得Coronavirus應該超可怕的,擔心會連結到什麼陰森森的東西,所以一直怕怕的沒有去感應,今天突然有個衝動,決定試著跟COVID-19打個招乎看看,感覺並不可怕,是一股很中立的能量。於是抽空進行了簡單的問答,意外的是整場溝通還蠻順利的,也得到了許多珍貴的訊息。
Thumbnail
2020/04/27
之前就有想來跟病毒聊一聊,但一直覺得Coronavirus應該超可怕的,擔心會連結到什麼陰森森的東西,所以一直怕怕的沒有去感應,今天突然有個衝動,決定試著跟COVID-19打個招乎看看,感覺並不可怕,是一股很中立的能量。於是抽空進行了簡單的問答,意外的是整場溝通還蠻順利的,也得到了許多珍貴的訊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天哪!我朋友竟然撿到一隻小鳥,說是在辦公室外面站著看風景時突然耳邊傳來啪啦啪啦的聲音,原本還以為是蜜蜂的他用手撥了撥才發現,怎麼有一隻鳥停在他肩膀上。腳上沒有腳環,但以親人的程度感覺是有人飼養的。他竟然就這麼把小鳥放在肩上回到辦公室,辦公室的同仁們還以為是他自己呢!不得不說真的是很乖巧阿~怎麼會跟原
Thumbnail
天哪!我朋友竟然撿到一隻小鳥,說是在辦公室外面站著看風景時突然耳邊傳來啪啦啪啦的聲音,原本還以為是蜜蜂的他用手撥了撥才發現,怎麼有一隻鳥停在他肩膀上。腳上沒有腳環,但以親人的程度感覺是有人飼養的。他竟然就這麼把小鳥放在肩上回到辦公室,辦公室的同仁們還以為是他自己呢!不得不說真的是很乖巧阿~怎麼會跟原
Thumbnail
在暴風雨中,其他的雀鳥都急不及待離開電線,唯獨是一隻未成年的黑翅鳶依然故我留在電線杆。 用相機再看,竟然看到牠合上眼迎臉享受這一場風雨。 這場風雨很大,拍出來像下雪一樣,而牠卻是抬頭面對一切,無畏無懼。 不期然覺得很感動,當其他鳥都怕了這場暴雨時,只有牠懂得品嚐斜雨潑臉的滋味,無視大
Thumbnail
在暴風雨中,其他的雀鳥都急不及待離開電線,唯獨是一隻未成年的黑翅鳶依然故我留在電線杆。 用相機再看,竟然看到牠合上眼迎臉享受這一場風雨。 這場風雨很大,拍出來像下雪一樣,而牠卻是抬頭面對一切,無畏無懼。 不期然覺得很感動,當其他鳥都怕了這場暴雨時,只有牠懂得品嚐斜雨潑臉的滋味,無視大
Thumbnail
今天在路上遇到一隻慌亂的白鴿,這不是浪漫的事。 我在開車,快車道無法急煞,白鴿在兩輪中間,從後視鏡,看到牠壓低身子。我警覺地降速,後車也有稍微急煞,但是輪到第三輛車,顯然不知道前方狀況,直接輾過。 黃姐姐說:繞回去看看牠,是否還有救? 在不遠處,牠(靈魂)茫然無措地站在黑黑暗暗的境地⋯⋯
Thumbnail
今天在路上遇到一隻慌亂的白鴿,這不是浪漫的事。 我在開車,快車道無法急煞,白鴿在兩輪中間,從後視鏡,看到牠壓低身子。我警覺地降速,後車也有稍微急煞,但是輪到第三輛車,顯然不知道前方狀況,直接輾過。 黃姐姐說:繞回去看看牠,是否還有救? 在不遠處,牠(靈魂)茫然無措地站在黑黑暗暗的境地⋯⋯
Thumbnail
牠爬上翠綠的山坡,馨香的淡雅花香順風而上,撫平充滿火光的夜晚所帶來的驚懼。 從坡面向下俯視,四周山坡圍繞著中間的平原地,延綿著湛白的小白花們,對應灑滿星光的夜空,有如接滿星辰碎片的珠寶盆。
Thumbnail
牠爬上翠綠的山坡,馨香的淡雅花香順風而上,撫平充滿火光的夜晚所帶來的驚懼。 從坡面向下俯視,四周山坡圍繞著中間的平原地,延綿著湛白的小白花們,對應灑滿星光的夜空,有如接滿星辰碎片的珠寶盆。
Thumbnail
下午天氣冷,飄著一點小雨。
Thumbnail
下午天氣冷,飄著一點小雨。
Thumbnail
某天回家,我在走廊的透氣窗邊看到一個瑟縮角落的細小身影,乍看還看不出是什麼,蹲下才發現是一隻羽翼未豐的雛鳥。 附近不見鳥媽媽的蹤影,我猜想牠是拍著小翅膀,搖搖晃晃的誤入樓中。 於是,我將牠帶回家。因為沒有籠子之類的東西,我只好取來一個小盆和一條毛巾給牠做個臨時小窩,還上網查了一下鳥飼料,給牠
Thumbnail
某天回家,我在走廊的透氣窗邊看到一個瑟縮角落的細小身影,乍看還看不出是什麼,蹲下才發現是一隻羽翼未豐的雛鳥。 附近不見鳥媽媽的蹤影,我猜想牠是拍著小翅膀,搖搖晃晃的誤入樓中。 於是,我將牠帶回家。因為沒有籠子之類的東西,我只好取來一個小盆和一條毛巾給牠做個臨時小窩,還上網查了一下鳥飼料,給牠
Thumbnail
平靜的水面,如同巨大的鏡子般,死寂如沉的水面。 水面上,是無數正飛翔著的鳥類倒影,以及一隻籠中鳥。 遠方,是巨大的彷彿能吞噬一切的純白積雨雲。 無數鳥兒朝著雲端飛去,朝著更高的星空而去。 而籠中鳥,只能望著牠們逐漸遠去的背影,站在籠中的踏腳處,無處翱翔。 「真是可憐……」 我試圖緊握雙拳,卻
Thumbnail
平靜的水面,如同巨大的鏡子般,死寂如沉的水面。 水面上,是無數正飛翔著的鳥類倒影,以及一隻籠中鳥。 遠方,是巨大的彷彿能吞噬一切的純白積雨雲。 無數鳥兒朝著雲端飛去,朝著更高的星空而去。 而籠中鳥,只能望著牠們逐漸遠去的背影,站在籠中的踏腳處,無處翱翔。 「真是可憐……」 我試圖緊握雙拳,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