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之謎,兼談渾話「漢奸」或「台奸」等之誤區

2019/08/22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附圖:「漾、漢、灘」字形演化】
《說文解字》「漢,漾也。東為滄浪水。从水,難省聲。」;「漾,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為漢。从水羕聲。」。也就是說,「漢」是水流的名稱,而且是「漾」的一部份,即「漾」從隴西向東至武都這段水流,而「漢」之東的水流則是「滄浪水」。此外,「漢」字發音 hàn 於此處的描述是「難省聲」,也就是東漢時期「難」字的發音可能類似 English 的 hard (有「難」或「硬」之意) 但可能省去 rd ,所以「難省聲」纔會以 ha 之類的起音在後世演化出發音 hàn 的情況。
換句話說,早期「」字也有可能發音類似 hazhuei 或 hadruei,因爲漢字「漢」的金文字體包含符號「隹」,篆文則是符號「水廿中火土」(可經由「hydro- = hydro.hydro- 省一個 hydro = 水.火ㄧ土廿口 = 水.火丨土廿口 = 水.火丨口土廿 = 水.火中土廿 = 水火中土廿 = 水廿中火土」橋接於此符號組合而意通 hydro-,只是排列次序有點不同而已) 的組合,後世纔簡化爲「漢」(其中符號「夫」的部份可能是篆文字體裡的符號「土火」之融合)。那麼 hazhuei 或 hadruei 這樣的發音又是什麼意思呢?會不會就是約略形聲拼音文字的字根 hydro- (H一對連O = H2O = 水) 而來的呢?
也就是說,前述《說文解字》所說之「漢」的東邊「滄浪水」的「滄浪」有可能是描述 hydro- 的 dro 之發音這部份,而「漢」其實也就可能是「水」(water) 的另一種類似 hydro- 的古稱而已,但又意通「水」的化學式符號 H2O,後世則演化出以 hydro- 之 hy 的實際發音 hai 中的 ha 作為「漢」這個字的基礎起音模式而演化出類似 hàn 這樣的發音。
另一方面,如果《說文解字》所說的「難省聲」之發音直接就是 hard-shièng 或 hard-tion 之類,那麼「省」就會對應於 hydro- 之 ro 的部份,即「連O」或「連氧」之意,不過台閩語「省」的發音其實比較像「繫氧」但也意通「連氧」。所以,回到「漾」字,我們會發現「漾」字中的符號「羕」發音也近似「氧」,而《說文解字》提到的「武都」竟有點像是在形聲 water (水) 之類拼音文字的感覺,那麼此時「隴西」ㄧ語是否可能就是類似 liquid (液;液體) 和漢語「水」的起音之融和式發音的語音漢詞呢?
解答上述的疑問之後,接著或許就可能推知:漢字「漾」及「漢」在古代可能不是指一般的廢排水或污染水之類,而是含氧量較高的新鮮液態水,屬於水流中比較中上游的一段,也是比較 young (青、清淨) 的水,而不是較下游的水流,因爲較下游的水流一般可能因爲生物或人類沿河集居的關係導致廢排水或污染水的水量隨之增加。思索至此,突然有點擔心起來,莫非所謂的 water 在古代其實是比較接近 wasted liquid 之意?也就是《說文解字》提到的「漢」那一段水流之東端「武都」以下的水流?
矛盾的是,在漢字「漢」的金文字體中,這等含氧量較廢排水還高的好水却帶有後世意通 difficult 或 hard 的符號「難」而近似「灘」字,難道漢字「灘」在先秦時期還有更複雜的字義?......難道「灘」是指水鳥鴨鵝等隹鳥類動物經常願意駐足的、含氧量較高的淺水地域,而真正遇難的可能是灘域中的魚蝦蟹蛙蛽等等被隹鳥類當作食物的眾多小生物?

漢字「漢」的金文字體將符號「水」畫為類似「益」字上部的橫置水形符號,即類似《易經》之卦象的水象或坎象符號「☵」,而且將之畫在符號「難」的下方。所以,若以第一人稱遊戲畫面的視角來看這個金文字體,感覺會有點類似水鳥接近灘岸時從天空向前方俯瞰灘岸的視角,否則就是造字者搭乘飛行翼之類的飛行器具在天空中寫生了此一景像,包括代表灘上的隹鳥的符號「隹」也寫進去了,但不知造字者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漢人」?或是「漢人」在早期只是意指生活在「水流中上游的灘岸地區之人」而不包括「下游地區」及「出海口附近地區」及「更上游地區」及「最上游地區」之人?
或是,「漢人」也意通 beach-man 之意,即通過「beach-man = birdㄧA口漢 - 民人 = 鳥ㄧ亼口漢 - 民人 = 隹合漢 - 民人 = 灘 - 民人 = 灘民人」之轉換而意通「灘人」?因爲,漢字「漢」和「灘」的金文字體其實很相近,「漢」字似包含符號「莫」,「灘」字則將「莫」中之「日」形符號改爲「田」形符號,若此符號「莫」是表示「草莽荒地」的意像,則可能此符號「莫」在「漢」字中就是在描述水邊原始的沙灘景象,而「灘」字早期的初文卻可能是描述有作田池狀開墾行為的灘岸 (例如:魚蝦養殖池塘、水灘植物田園)。
「漢人」一詞最早初現在漢代成書的《史記》、《漢書》等史書 (早期殷商甲骨文沒有這個「漢」字,也沒有「灘」字,金文時期纔出現),也就是「漢人」的指稱也可能是來自一個朝代的名稱,即古代漢字文化之第二個聯邦政府或聯合國總部「漢朝」的名稱 (P.S. 第一個聯邦政府或聯合國總部叫作「周朝」,後來「秦朝」只持續了 15 年而似乎只能算是周朝的尾朝,事實上周朝和秦朝的發跡地是相同的一個地方「岐地 -- 也能橋接於 China (岐內地、岐聯地、岐名地、岐人地、岐地)」),後來逐漸地也就和 human (宏民人、即「全人類」、「人類」) 或 man (民人) 的意思差不多了,例如「好漢」和「好人」是差不多的意思,不過似乎比較雄性化或剛強化,和原來的「灘」之沙灘柔軟的性質有點變了調性。當時,漢朝已經開始開拓西域絲路商道,所以來自古代中原地區的灘岸民族常常和西域通路上的遊牧民族發生緊張關係,就好像現代國家政府開闢公路捷運高鐵或進行公共建設等若規劃不當也可能會引起沿線原居民的抗議一樣,可以說是沒有很妥善的做好與原居民利益均霑的良性溝通及處理好對於原居民生活受到大型建設干擾影響的完善補償或安居方案,也許當時漢文化忘了原本取象自水性及灘性的上善若水及柔軟善易之本性,所以外交關係其實沒有作得很好。


至於「漢奸」一詞則是漢字文化的清代時期纔出現的,據說本意是指「漢人組織的派黨類團體」(Hanese Party),而當時「漢奸」也是「清朝」誡慎恐懼的對象,因爲大清朝廷有點擔心被聯合統治的漢人勾通外邦顛覆朝廷纔出現這個說辭 (其實大清帝國時期滿清文化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系統,漢人的部份應是漢人官吏聯合清國官員纔統治得了,所以此時「漢人」的意思可能是指原本使用漢字語文的人,而不是指古早以前的「漢朝之人」及更古早的「在灘岸生活之人」或「灘人」)。不過,最後大清帝國政府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早期孫文號召的反清復明之反清革命其實就是從海外反攻到海內的一種顛覆 Chinese Imperial (清邑之殷皇之合聯,或譯「大清帝國」) 的政治活動,後來在海外吸納近代西方民權理念的思想纔淡化了強調族群革命的名義,修改為五族共和之類的內外多元族群融和共生共榮的目標。其中的「奸」字之運用可能是經由「奸詐」的一般詞意衍生出「詐騙集團」之意,也就是「漢奸」的完整意義比較接近「漢人組織的詐騙派黨類團體」(Hanese Organization of Cheating Party),否則很難解釋爲何只是民間組織團體却要去提防它。
按上述清朝政府的邏輯,「某某奸」其實就是「某某人(民)組織的詐騙集團」,所以「漢奸」即「漢人組織的詐騙集團」或「漢人詐騙黨」、「國奸」即「國人組織的詐騙集團」或「國民詐騙黨」、「民奸」即「民人組織的詐騙集團」或「民人詐騙黨」、「台奸」即「台人組織的詐騙集團」或「台民詐騙黨」,這樣纔不會搞錯「某某奸」的古典定義之動機 -- 「清人要提防漢人的詐騙」,不過後來好像真的搞錯了,搞成「漢人自己得要提防漢人的詐騙」這樣的關係了,也就是「某某奸」這類名詞已經變成是一個古今定義混淆、意義扯糊不詳、內涵不知所云的渾話。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就是台北人,而現在有一個組織名爲「台北人黨」(按清政府的定義也就可能意通「台北奸」,而且有可能實質上是「台北人組織的詐騙集團」,但是它自己當然不會自稱是「台北人詐騙黨」),那麼你會有什麼感覺呢?......如果不加入,好像自己不是台北人似的,但是如果該黨實際上或暗地裡的作為有可能就是在詐騙台北人,那不也是應該也要誡慎恐懼地提防一下嗎?

所以個人是覺得,政黨組織最好不要隨便使用未經某地之所有人民同意使用的該地地名,或是使用未經某個族群之所有成員同意使用的該族群名稱,以及最好不要使用其它意義混淆複雜或撞字情況嚴重的渾言渾語渾詞渾字,例如「公民」、「國民」、「台灣」、「地球」、「我們」、「大家」、「全球」、「亞洲」、「民眾」、「人類」、「人民」、China、Taipei、「中華」(本來可能有「中外」、「內外」或「串」、「卉集」或「內安外榮」、「內正外榮」等含意)、「中國」(本意是「京師」、「朝廷」或「首府」、「中央政府」之類,及其它更多別義)、Fuck、......等等都是不太恰當的,似乎有點以偏概全、以私篡公、混淆視聽的感覺,還是以組黨時的核心理念及理想抱負為黨名比較不會混淆視聽吧!例如:自由生活工作黨、民主人權守護黨、有福共享同樂黨、樂善好施仁愛黨、野生動物保護黨、救人濟世衞生黨、健康環保植樹黨、顛覆詐騙組織黨、住者有屋促進黨、......等等,是不是比較可能一目了然這個政黨是準備要做些什麼好事呢?


後記
如果所謂的「五行理論」是出自漢字文化古代的化學理論,那麼可能意通拼音文字 hydro 的漢字「漢」的篆文字體之「水廿中火土」的符號組合又是什麼意義呢?


從前述的橋接式「water = 水 = H2O = H一對連O = hydro- = hydro.hydro- 省一個 hydro = 水.火一土廿口 = 水.火丨土廿口 = 水.火丨口土廿 = 水.火中土廿 = 水火中土廿 = 水廿中火土 = 漢」來看,漢字「漢」的篆文字體之一就是符號「水廿中火土」的組合,意思可能就是 hydro,而漢字「漢」也可能是「水」的另一種古稱。
【附圖:「漢」字的篆文字體形似由符號「水廿中火土」五個字串所構成】
雖然如此,意通漢字「漢」的「水廿中火土」這個字串如果就是水的古化學式,那麼這個化學式又是什麼結構呢?......古漢字文化的化學語言似乎有點難以理解。因爲,古人似乎認爲「水」也包含「火」元素,是不是很奇特呢?......不過,若以「冰」和「水」來比較,可能「水」或多或少帶有較高的能量,所以纔包含「火」,而水蒸氣的能量自然可能更高。
「中」字在古漢字文化的化學式裡或意通「串連」的意思,類似現代化學之「化學鍵」(chemical bond) 的概念,但此時「水廿中火土」裡的符號「中」可能是一個「氧」(元素 O) 帶有二個連接「氫」(元素 H) 之化學鍵的整體圖示,即可能是符號 -O- 的簡寫,此時若將符號「中」寫為 Greek 字母 Φ,是不是更有感覺了呢?
此外,其中符號「廿」和「火土」可能都是指「氫」(元素 H),只是用二種不同的表示方式來寫。亦即「氫」的符號可以是形似 H 的「廿」,但若細究「氫」的內涵就會寫為具有易燃性的「火土」。這裡所謂的「火土」應是「火dust」之意,類似「火塵」,是細微的元素,不是一般所見顆粒較大的土塵。
氫 (H;廿;火土) 是很容易氧化的不穩定元素,所以存在水中與氧結合成水分子就比較穩定,因此「水廿中火土」纔會包含「火」元素,但可能是由於古代的化學家把「氫元素」又寫為符號「火土」的緣故。現代化學家把「氫元素」的化學式寫爲 H,恰好 h 發音也可以形聲漢語「火」(發音 huǒ 或 huè 等) 的起音,一樣顯示 H2O 帶有「火」元素。
所以,漢字「漢」的這個寫爲符號「水廿中火土」之組合的篆文字體就可能是「水-HOH」之意,也意通「水-H2O」或「水-hydro」或「water-hydro」,前面「水」是指水分子的名稱,後面「廿中火土」則是指水分子的化學式 H-O-H,但其中的氧基符號 -O- 可能通過簡寫爲符號 Φ 再轉寫爲形似符號「中」的漢字符號。
古人可能將易燃氣體歸類為「火土」,而所謂「五行理論」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其中沒有「氣」這種元素,因爲「氣」可能被視爲「土」元素,只是粒子比較小而已。換句話說,搞不好先秦時期的古人早就知道把水拿來電解會產生易燃的氫氣,而氫氣也是一種「火土」之氣。
English 將「氫」寫為 hydrogen,乍看很容易覺得氫和 hydro- (水;漢) 有什麼關係。的確,根據字根研究者所言,「氫」被認爲是從水中製造出來的,所以拼音文字便稱之為「水製出」,即可能通過橋接式「hydrogen = hydro-gen = 水-製E聯 = 水-製山聯 = 水-製山山 = 水-製出 = 水製出」的轉換,意指可以從水中製造出來的「氫」,其中 hydro- 即「H一對連O」而意通水的化學式 H2O,可見其中就有 H (氫),故曰「水製出」。 不過,hydrogen 其實也可能通過橋接式「hydrogen = 人乙兜連one巠 = 亻乁兜連一巠 = 𠂉乁兜連一巠 = 气巠 = 氫」直接轉換漢字「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