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決戰:國際社會聚焦的暴風前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週末將近,又是聚首於街頭的日子。回顧這星期,林鄭對五大訴求不作半點回應,採取「拖字訣」已是意料之內;至於設立所謂的「溝通平台」,亦只是把五年前雨傘的套路「重施故技」,根本是舊酒新瓶。況且當年對話後五位學生代表中四人判監的結果,只反映對話溝通不過是政權進行政治化妝,用來取分的公關陷阱。種種舉措一再說明,港府根本並非decision-maker,最終讓步與否還是取決於北京。

自問沒有資格為前線抗爭手足在戰術上出謀獻策,同時坊間已有如繁星般多的本地政局分析,我崗位上可做的,就是在應對海量計的國際訪問同時,留意並觀察外媒視角的香港和國際場域的輿論走向。


1. 論及國際社會至為關注的事宜,「老解會否出動?」已經成為100%國際傳媒訪問的必答題 —— 當北京指示軍隊於深圳河以北集結,武警訓練的影片不斷廣傳,國際社會漸漸瀰漫對北京重演屠城的憂慮。

2. 正如民間記招所言「老解嚟香港?我地返屋企訓覺」,本地視角似乎已消化有關訊息所帶來的震懾效果,港人似乎不太把此當作一回事。但對西方國家而言,電視新聞播放坦克駛經中環商廈林立街道的畫面的視覺衝擊,是帶有經濟意義的,大抵如同我們亞洲人明天起床開電視看國際新聞,目睹坦克駕進華爾街一樣震撼。

3. 因此,撇下全面血腥鎮壓的可能性,單是想像有坦克駕進中環畢打街,武警踏進香港邊界所帶來的衝擊,已遠超條例是否撤回、警察是否暴力、香港民主與否的問題 —— 而是響有「國際金融中心」美譽,與紐約、倫敦齊名並列的香港,將可能要面對嚴重的,甚至波及環球金融的經濟動盪。上周機場示威後,國際媒體開始轉向更深入地報道香港的經濟狀況及國際貿易和金融的角色。這些分析固然反映國際關注香港形勢背後的動機多半是經濟利益,我們更應思考如何把握機會將國際關注的軟肋,轉化為對運動更有利的位置。


4. 必須承認沒有人能全面客觀地「沙盤推演」軍隊或武警入城的後果。但正如上述,對愛國愛黨又愛錢的資本家而言,這絕不只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的下策,根本等同於「攬炒」無誤。這也某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朋友的觀點:即使無法準確掌握中南海的利益盤算,目前仍認為中共決意「攬炒」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值得留意的是,中共建政七十週年屬「國家尊嚴」,統治權威不容挑戰。若然林鄭在十月一日前未能「緩和」抗爭局面,中共強硬介入的機會只會持續增加,不見得有絲毫減少的可能。

5. 過去一週英美加歐日韓台領袖相繼表態,其措辭之用心經國際傳媒反複報道,反映各國已將香港形勢評估為一個有可能升級的國際危機:若港府未能自行解決,軍隊介入的機會將會增加;一旦使用武力鎮壓,各國便不得不得重新評估與中國的外交和貿易關係。

6. 這也說明了,為何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數週前還把示威者批評為暴徒,但在170萬人上街和解放軍調動至深圳邊境部署後,便立即變調把香港局勢與中美貿易談判拉上關係(更欲蓋彌彰地宣稱「不會將香港視為談判籌碼」);副總統彭斯亦重申要求中國以「人道方式」處理香港持續的抗爭。人權問題絕非美國現屆政府高度關注的課題,但縱使香港未成為美方於貿易談判的實然籌碼,特朗普的發言已明顯一改美國政府處理中國關係的作風。經貿與政治的關係已扣上,因貿易戰而對香港問題避而不談,已成過去。


7. 現時假定十一是終極死線還是言之尚早,但幾可肯定踏入九月,中美政治局勢必定風起雲湧,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形勢將會有更多巧妙的轉變。大家可特別留意兩方面的走向:

一、歐美多國議會休會至九月初,即將陸續復會。過往,英美兩國國會議員即使對香港的抗爭運動表態,都只限於個別聲明,而且較少付諸具體行動,甚至具約束力的議案。隨著暑假結束,各國國會將可能正式討論香港的形勢,包括開展《香港人權民主法》的立法工作,為港府以及中共帶來更大的國際壓力。

二、林鄭的拖字訣是否有效,並不取決於八月,而是取決於九月:由於年輕抗爭者大部分是學生,九月需要重返校園之後,相對較少心力進行街頭抗爭;隨著學生的暑假結束,林鄭月娥的「拖字訣」成效如何,即將見真章。如果拖字訣成功,抗爭運動勢弱,則有可能被代表性成疑的「溝通平台」以及未來施政報告發表時的措施,拖入泥沼之中。

8. 再次強調,我們的五大訴求,清晰得全世界的媒體也曾報導,而說到底香港人的要求,也只不過是普世認同人民自上世紀已享有的投票權,而扭轉現局的主導權,從來在於中共而非示威者,只觀乎當權者是否願意接納訴求。所以,當大家偶爾感到疲憊而又不甘心,在準備醞釀罷課罷工之際,請記得國際形勢仍有利於我方,更說明九月維持維持溫度與抗爭的必要,讓世界看見香港,與香港人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之鋒的沙龍
131會員
72內容數
<p>這裡有的,不僅是屬於我的成長印記,也呈現著在香港這個城市,為著推動民主轉型,一個少年會有著怎樣的思緒。</p>
黃之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5/08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剛發表報告,直斥港府修訂《逃犯條例》侵蝕香港自治,讓北京當局可以進一步干預香港事務,更對美國居港公民及海軍在本地停泊時構成極大風險。
Thumbnail
2019/05/08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剛發表報告,直斥港府修訂《逃犯條例》侵蝕香港自治,讓北京當局可以進一步干預香港事務,更對美國居港公民及海軍在本地停泊時構成極大風險。
Thumbnail
2019/02/09
區區不足百天刑期算不得甚麼,只希望讓到身處獄中度過數個年頭的政治犯們,在數年後步出監獄時,會因我們的付出,看到一個更有希望的香港。
Thumbnail
2019/02/09
區區不足百天刑期算不得甚麼,只希望讓到身處獄中度過數個年頭的政治犯們,在數年後步出監獄時,會因我們的付出,看到一個更有希望的香港。
Thumbnail
2019/01/14
首次入獄的最後一天,除了一貫閱報、清潔和追看進入結局篇的電視劇,則以看畢《我是馬拉拉》一書作結,青少年期間曾有理想或夢想的多不勝數,但可以付諸實行也是少之 又少,只慶幸我能成為如此幸運的一位,在年少時
Thumbnail
2019/01/14
首次入獄的最後一天,除了一貫閱報、清潔和追看進入結局篇的電視劇,則以看畢《我是馬拉拉》一書作結,青少年期間曾有理想或夢想的多不勝數,但可以付諸實行也是少之 又少,只慶幸我能成為如此幸運的一位,在年少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反對陣營希望重燃疫情打斷的抗爭活動,複製2019年末區議會選舉大勝的模式,仗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所累積的聲勢和民憤,順勢在今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中奪得多數,並主導其後的選舉委員會選舉,一併奪得香港特區的立法權和行政權。但是反對陣營的如意算盤能夠順利打響嗎?
Thumbnail
反對陣營希望重燃疫情打斷的抗爭活動,複製2019年末區議會選舉大勝的模式,仗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所累積的聲勢和民憤,順勢在今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中奪得多數,並主導其後的選舉委員會選舉,一併奪得香港特區的立法權和行政權。但是反對陣營的如意算盤能夠順利打響嗎?
Thumbnail
撰寫:伍逸豪 香港反修例運動喧囂過後,香港黃藍撕裂、高度對立,對社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傷害。然而,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契機,北京藉此重新調整治港體系,釐清中央和香港過去模糊不清的問題。一個顯著的進展是,日前北京治港兩大部門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簡稱“兩辦”),同時針對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選舉問
Thumbnail
撰寫:伍逸豪 香港反修例運動喧囂過後,香港黃藍撕裂、高度對立,對社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傷害。然而,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另一個契機,北京藉此重新調整治港體系,釐清中央和香港過去模糊不清的問題。一個顯著的進展是,日前北京治港兩大部門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簡稱“兩辦”),同時針對香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選舉問
Thumbnail
作者:廖斌洲 香港「反送中」抗爭已經持續了四個多月,經過了這幾個月港府與民眾之間的對峙,香港市民對於港府的信任度不斷降低。早在7月底,焦點從6月初的要求撤回《逃犯(送中)條例》,演變成香港市民對港府、甚至中共中央的信任度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兩者之間的衝突只會更為劇烈。
Thumbnail
作者:廖斌洲 香港「反送中」抗爭已經持續了四個多月,經過了這幾個月港府與民眾之間的對峙,香港市民對於港府的信任度不斷降低。早在7月底,焦點從6月初的要求撤回《逃犯(送中)條例》,演變成香港市民對港府、甚至中共中央的信任度的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兩者之間的衝突只會更為劇烈。
Thumbnail
今天過後,希望抗爭者知道香港不是孤島,世界在觀察,並會慢慢採取行動。
Thumbnail
今天過後,希望抗爭者知道香港不是孤島,世界在觀察,並會慢慢採取行動。
Thumbnail
香港抗爭者的戰略叫作「攬炒」。可能很多人以為,香港抗爭者的目標,是要與政府和解,或者是像臺灣政黨輪替,或者香港民主化……這些都不是正確的,也不需要那樣做。如果做到當然好,但抗爭者的戰略並沒有建基於此。「攬炒」戰略的核心,是經濟。
Thumbnail
香港抗爭者的戰略叫作「攬炒」。可能很多人以為,香港抗爭者的目標,是要與政府和解,或者是像臺灣政黨輪替,或者香港民主化……這些都不是正確的,也不需要那樣做。如果做到當然好,但抗爭者的戰略並沒有建基於此。「攬炒」戰略的核心,是經濟。
Thumbnail
(一) 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意義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 10 月 16 日早上通過。對抗爭者而言,多個月的抗爭換來些微成果,付出總算沒有白費。然而,筆者更關注此事所反映的美國對華態度之轉變。 幾年前,白邦瑞 (Michael Pillsbury) 於《2049 百年馬拉松:中
Thumbnail
(一) 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意義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 10 月 16 日早上通過。對抗爭者而言,多個月的抗爭換來些微成果,付出總算沒有白費。然而,筆者更關注此事所反映的美國對華態度之轉變。 幾年前,白邦瑞 (Michael Pillsbury) 於《2049 百年馬拉松:中
Thumbnail
隨著香港群眾常態性、廣泛性的竭力的遊行示威行動,形成了「時代革命,光復香港」的最終訴求,中國對港澳、台灣,對外赤化、革命的手段,也隨著習近平的公開講話:「對港澳台工作要堅決鬥爭、必須取得勝利」,中共的鬥爭手段更是走向全面性、常態性的。
Thumbnail
隨著香港群眾常態性、廣泛性的竭力的遊行示威行動,形成了「時代革命,光復香港」的最終訴求,中國對港澳、台灣,對外赤化、革命的手段,也隨著習近平的公開講話:「對港澳台工作要堅決鬥爭、必須取得勝利」,中共的鬥爭手段更是走向全面性、常態性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