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時期──延平王穿什麼?(常服)

2019/08/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明鄭時期「延平王」
  「延平王」,乍聽之下很像指鄭成功的「延平郡王」,但事實上,「延平王」是一個位階。明朝滅亡後,剩餘的明朝宗室在南方成立了南明政權。而鄭成功來台之後,便是遵從南明政權,以郡王的位階,在台灣繼續為反清復明努力。

  所以在很多人想像中,鄭成功在台灣是一個類似「皇帝」的身分,但基本上鄭成功一生遵循禮制(至少〈先王實錄〉是這麼說的),在台灣謹守郡王本分,死後,也將「延平郡王」位傳承下去,因此「延平王」並非單指鄭成功一人,而是一個世襲的郡王位。

  在這裡我們雖然選用了漢人的郡王服裝,但是鄭成功在歷史上的形象,卻也不只如此,比如《梅氏日記》裡提到的:「國姓爺坐在帳幕正中央的一張桌子後面,桌子鋪著刺繡得很貴重的桌巾,他身穿一件未漂白的麻紗長袍,頭戴一頂褐色尖角帽,式樣像便帽,帽沿約有一個拇指寬,上頭飾有一個小金片,在那小金片上掛著一根白色羽毛。他後面站著兩個穿黑綢長袍的英俊少年,每個都手拿著一面很大的鍍金扇,高約八、九呎,寬約三呎。」

  若是這段文字屬實,那麼鄭成功在此穿著的便不是漢人的服裝,或許與南洋的服裝有關,但這裡我們仍是選用大眾對於鄭成功的主要印象來繪製。
台博館所藏鄭成功畫像
◆郡王服裝
#袞龍袍

  圖中的延平王穿著的是屬於郡王的「常服」,當時的「常服」與現在定義不一樣,並不是指「平常穿的衣服」,而是「常朝視事」時穿著的衣服,平常穿的衣服為「便服」。
  我們參考了清朝時期繪製的鄭成功畫像,但由於該畫像繪製於清朝時,可能會有臆測的成分,所以我們又參考了《大明會典》裡,明朝時期諸王服飾的紀載,才繪成了圖中的服飾。

  這種領口為圓形的衣服,被稱為「圓領袍」,因為其王的身分,胸口、雙肩又有著蟠龍的刺繡補子。由於諸王(郡王、親王)的常服大致和皇帝一樣,這種衣服又被稱為「袞龍袍」。

  在畫像與延平郡王祠裡,延平王穿著的是綠色的袞龍袍歷史上袞龍袍大多為紅色,但並沒有詳細規定顏色,因此沿用圖片裡的綠色,但大部分情況下仍是紅色為主。
朝鮮國王所著紅色袞龍袍
除了台博館藏品,另外一張穿著綠色袍服的鄭成功畫像
#烏紗翼善冠

  延平王頭上戴的冠帽為「烏紗翼善冠」,因烏纱覆之,折角向上因名翼善冠。帽緣環繞金色邊飾,並綴有紅色寶珠,該裝飾同為清代畫師臆測,明末時期,餘烏紗翼善冠上使用裝飾已不多見。
烏紗翼善冠
  「袞龍袍」的衣袖,因明末風氣影響,較為寬大,衣襬也至腳踝。衣袍內穿褡護(背心式),搭上白色的護領,腰部有玉帶(革帶)環繞,腳則是穿黑色的皂靴。
褡護(脖子上白色的內搭衣)
補子與革帶
皂靴
◆第一個漢人政權

  明鄭王朝是第一個在台灣建立的漢人政權,而在政權覆滅後,也開始了清朝兩百多年的統治,在清軍接管台灣後,有些反清復明的人被遣回中國,有些在台灣躲藏起來,有些則遠渡至南洋,留下「皇明」的標示在墓上,在許多人心中,鄭成功都有其地位。

  然而歷史事實是,鄭成功只有在台灣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就病逝,與台灣這塊土地相處最久的是他的兒子,鄭經。然而他總較常自稱「延平王世子」而非世襲的「本王」(延平王)稱呼。在英國、日本的書信中,則可以看到他被稱為「東寧國王」、「King of Tywan」的資料。

  「遠絕大海,建國東寧。於版圖疆域之外,別立乾坤。」,「東寧」是一個很美的詞,對於鄭經又是象徵什麼呢?也許這就待歷史學家慢慢考究了。
參考資料:〈鄭成功畫像修復成果展〉、《大明會典》、《Q版大明圖誌》、《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先王實錄〉
委託繪師:Cheng-zhu Fang(Ajahwee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0會員
76內容數
台灣歷代服飾誌與繪師合作,重現各年代的官員、名人、士農工商服飾,搭配細部分解與介紹。   我們會在初期每個年代各發布四到八張,結束後再逐漸依年代資料不同增加補充,期望能讓大家在找尋資料時更為方便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