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廢影評|上周看什麼:《白色情迷》、《天氣之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天氣之子》

——只要有你就是晴天

就像另一種版本的《你的名字》。設定上更扯了些,如果無法接受的話,大概就是雷片了。是可以看出新海誠越來越擅於說故事,無論是角色間的互動上,或個性的設計。感覺從《追逐繁星的孩子》以後,新海誠越來越喜歡一言不合就奔跑,不過搭配RADWIMPS的快節奏配樂,奔跑(或逃亡)的確是相當般配。

整體來說,無論配樂、對白、支線,都有可以增減的空間。不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作品,不過結局中主角為了女主角的真情流露還是相當動人的。應該說那是新海誠的基本功吧,其實這部令我感到一點隱憂,雖然不論感情上處理的清晰、動人,角色設定得更為優秀,設定也很自然地帶入劇情。是一部至少不會對不起電影票錢的片,但新海誠對於他的核心議題的表達,好似越來越模糊。看完《你的名字》的時候,覺得可以期待他的下一部片,因為《你》整體來說,就像他歷來作品的彙整、熔煉,他的下一部作品,可能會出現一個全新的新海誠風格。《天》可能算是新海誠的一種嘗試、摸索,總結來說只能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了。

《白色情迷》

——恨與愛不會平衡

「每個人都是在受苦的。」
「對,但我想少受一些。」

奇士勞斯基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三部曲,n年前只看了《藍色》,最近象山日光珈琲有重映,想說來補完好了。《白色》相較《藍色》沒那麼高大上,沒有高高舉起宿命、自由意志等本質性問題,但仍是部在思量人生的電影。《白色》聚焦於一對藕斷絲連的夫妻,要俗氣點概括這部片,就是部相愛相殺的電影。男女主角執起不見血的刀刃刺向彼此,比起見血的還要殘酷,然而他們也仍對彼此憐愛。奇士勞斯基將許多悖反的元素並置,生死、愛恨、快樂與悲傷,在提醒觀眾人的多面向性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人的平等可能並不是,源自於人彼此的敬重,而在於情緒與經驗 ——這些更加原始、本能的事物。這些事物導致的不穩定性,可能就是人類最大的樂趣與痛苦。人生就像悖論,麻木而熱情,又愛又恨,想死也想活。

奇士勞斯基之所以為大師,就在於整部片中,他大多的時候是不需要對白的。他運用那些物件、畫面的剪接,演員的演技,那些怨懟、仇恨、思念,盡顯於畫面之上。那些抽象的情感,無一在他的鏡頭之下,都成了實質的表徵。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廢影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廢年的沙龍
28會員
88內容數
主要經營著廢影評與廢年百態。 簡單來說分別是:  廢影評:主要經營,希望讓人看見更多好電影,相信好電影能洗滌疲憊。  廢年百態:紀錄看電影之外的人生。
沈廢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難言之隱》探討著親情的本質。千紗子因照顧失智的父親返鄉,收留了一個失去記憶的男孩,三人在謊言中竟建立起真摯的情感。父親錯認女兒時,才能說出真心的愛;男孩的傷疤則見證了原生家庭的暴力。《難言之隱》探問:血緣真的連結著愛嗎?
Thumbnail
2024/12/30
《難言之隱》探討著親情的本質。千紗子因照顧失智的父親返鄉,收留了一個失去記憶的男孩,三人在謊言中竟建立起真摯的情感。父親錯認女兒時,才能說出真心的愛;男孩的傷疤則見證了原生家庭的暴力。《難言之隱》探問:血緣真的連結著愛嗎?
Thumbnail
2024/11/25
《臥虎藏龍》跳脫武俠框架,不著重於武林爭鬥,而著重於角色的內心世界與情感刻劃。以精妙的武打來呈現角色間的情感交流,動作場面充滿詩意和哲理。李慕白、俞秀蓮和玉嬌龍之間的愛恨糾葛,透過兵器交鋒,展現出人性的複雜和情感的張力。
Thumbnail
2024/11/25
《臥虎藏龍》跳脫武俠框架,不著重於武林爭鬥,而著重於角色的內心世界與情感刻劃。以精妙的武打來呈現角色間的情感交流,動作場面充滿詩意和哲理。李慕白、俞秀蓮和玉嬌龍之間的愛恨糾葛,透過兵器交鋒,展現出人性的複雜和情感的張力。
Thumbnail
2024/11/05
《與夢前行宮崎駿》記錄了宮崎駿在製作《蒼鷺與少年》過程中面臨的種種挑戰。他不僅要克服創作瓶頸,還得面對年老帶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以及親友逝去的傷痛。儘管創作過程充滿痛苦,但宮崎駿仍然堅持創作,因為這是他無法逃避的人生道路。
Thumbnail
2024/11/05
《與夢前行宮崎駿》記錄了宮崎駿在製作《蒼鷺與少年》過程中面臨的種種挑戰。他不僅要克服創作瓶頸,還得面對年老帶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以及親友逝去的傷痛。儘管創作過程充滿痛苦,但宮崎駿仍然堅持創作,因為這是他無法逃避的人生道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看完《鈴芽之旅》後在串流重新回味了一次《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講一些重看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
Thumbnail
看完《鈴芽之旅》後在串流重新回味了一次《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講一些重看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
Thumbnail
新海誠的美麗、高質與真實的場景早就成為了他的作品標誌,因此每每觀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時,都會有此期待,但作為一個從《星之聲》開始就留意他的電影迷,除了他的作品美術風格之外,本熊還渴望在新海誠的電影中看到他的獨特表達手法,而《言葉之庭》滿足了本熊的慾望。
Thumbnail
新海誠的美麗、高質與真實的場景早就成為了他的作品標誌,因此每每觀看新海誠的動畫電影時,都會有此期待,但作為一個從《星之聲》開始就留意他的電影迷,除了他的作品美術風格之外,本熊還渴望在新海誠的電影中看到他的獨特表達手法,而《言葉之庭》滿足了本熊的慾望。
Thumbnail
這是新海誠2019的作品,不過我一直到最近才有機會看。 然後有點失望……雖然真是很新海誠的作品沒錯。 新海誠的作品,以前介紹過追逐繁星的孩子跟你的名字,而星之聲、秒速5公分與言葉之庭則尚未寫影評,但基本上該看的都有看,連廣告都看。 尤其當「你的名字」讓人看到一些進步以後……
Thumbnail
這是新海誠2019的作品,不過我一直到最近才有機會看。 然後有點失望……雖然真是很新海誠的作品沒錯。 新海誠的作品,以前介紹過追逐繁星的孩子跟你的名字,而星之聲、秒速5公分與言葉之庭則尚未寫影評,但基本上該看的都有看,連廣告都看。 尤其當「你的名字」讓人看到一些進步以後……
Thumbnail
《天氣之子》除了再現愛情的動能與意義,更藉此直接告訴觀眾,抑或我認為的所謂迷失悵然的年輕族群,請勇敢追尋自我的意義,將對日本社會力道極大的「集體主義」推往也正在燃起的「個人主義」:沒有對社會與世界本就該負擔的責任抑或拯救義務,世界是世界該有的樣子,而你則該選擇自己的路。
Thumbnail
《天氣之子》除了再現愛情的動能與意義,更藉此直接告訴觀眾,抑或我認為的所謂迷失悵然的年輕族群,請勇敢追尋自我的意義,將對日本社會力道極大的「集體主義」推往也正在燃起的「個人主義」:沒有對社會與世界本就該負擔的責任抑或拯救義務,世界是世界該有的樣子,而你則該選擇自己的路。
Thumbnail
在《你的名字》之後,《天氣之子》儼然成為又一部動畫電影史上的票房奇蹟,推高了新海誠聲勢。新海誠也藉《天氣之子》,拿到奧斯卡的入場卷。身為一個曾經的新海誠粉,看到評論兩極化發展,一直猶豫要不要入場。看完之後,覺得是一部很新海誠也非新海誠的電影。……
Thumbnail
在《你的名字》之後,《天氣之子》儼然成為又一部動畫電影史上的票房奇蹟,推高了新海誠聲勢。新海誠也藉《天氣之子》,拿到奧斯卡的入場卷。身為一個曾經的新海誠粉,看到評論兩極化發展,一直猶豫要不要入場。看完之後,覺得是一部很新海誠也非新海誠的電影。……
Thumbnail
廢年固定發布的短評。 《天氣之子》 就像另一種版本的《你的名字》。設定上更扯了些,如果無法接受的話,大概就是雷片了。是可以看出新海誠越來越擅於說故事,無論是角色間的互動上⋯⋯ 《白色情迷》 奇士勞斯基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三部曲,n年前只看了《藍色》,最近象山日光珈琲有重映,想說來補完好⋯⋯
Thumbnail
廢年固定發布的短評。 《天氣之子》 就像另一種版本的《你的名字》。設定上更扯了些,如果無法接受的話,大概就是雷片了。是可以看出新海誠越來越擅於說故事,無論是角色間的互動上⋯⋯ 《白色情迷》 奇士勞斯基關於「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三部曲,n年前只看了《藍色》,最近象山日光珈琲有重映,想說來補完好⋯⋯
Thumbnail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為人父後的溫柔,也是他終於把活在自己世界的動畫,畫成了活在世界裡的自己。獻給曾經年少卻已不再的人們,以及那些仍在未知中初嘗情感的人們。即使,我仍經常懷念新海誠早期的作品,以及他與天門還有柏大輔的配樂,就像我有時也會想念那個聽《秒速五公分》片尾曲一整晚的自己一樣。
Thumbnail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為人父後的溫柔,也是他終於把活在自己世界的動畫,畫成了活在世界裡的自己。獻給曾經年少卻已不再的人們,以及那些仍在未知中初嘗情感的人們。即使,我仍經常懷念新海誠早期的作品,以及他與天門還有柏大輔的配樂,就像我有時也會想念那個聽《秒速五公分》片尾曲一整晚的自己一樣。
Thumbnail
  繼2016年《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之後,新海誠老師開始掌握住大眾的口味-娛樂向商業動畫;在以往作品中,與畫面呼應的詩意對白、稍顯枯燥的慢性故事節奏、亦或是結尾帶來的抑鬱惆悵;從《你的名字》開始,似乎沒再看到類似的安排手法。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逗趣的角色互動、動感十足的主題歌曲、以及大家所期盼的
Thumbnail
  繼2016年《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之後,新海誠老師開始掌握住大眾的口味-娛樂向商業動畫;在以往作品中,與畫面呼應的詩意對白、稍顯枯燥的慢性故事節奏、亦或是結尾帶來的抑鬱惆悵;從《你的名字》開始,似乎沒再看到類似的安排手法。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逗趣的角色互動、動感十足的主題歌曲、以及大家所期盼的
Thumbnail
        從【秒速五公分】開始被吸引且開始持續關注新海誠導演,到【你的名字】推薦他人也陪著他人到電影院重複觀看只為了尋找那些架構故事的蛛絲馬跡,再到目前的新作【天氣之子】上映沒多久便急著想再看看這次想述說怎樣的故事,感到欣慰的是依然還是熟悉的新海誠,但也同時認知到了這次的新作或許又更符合大眾。
Thumbnail
        從【秒速五公分】開始被吸引且開始持續關注新海誠導演,到【你的名字】推薦他人也陪著他人到電影院重複觀看只為了尋找那些架構故事的蛛絲馬跡,再到目前的新作【天氣之子】上映沒多久便急著想再看看這次想述說怎樣的故事,感到欣慰的是依然還是熟悉的新海誠,但也同時認知到了這次的新作或許又更符合大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