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書如命]我離開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繪者想到母親離世這件事,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面對,於是與母親討論,由繪者繪圖,母親撰寫文字,從20-30歲開始要跟繪者說的話,一路說到繪者也邁入老年階段。

面對死亡初期,會有很多很多的想念,會哭泣,會難過,會想著,啊~不在了。這是必經之路,但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愛我們的朋友與家人,生活還是要繼續過,怎麼讓自己比較舒服,這本書裡寫了很多,如果正在悲傷的狀態,不妨照著書上寫的方式,讓自己跟著做。

活著的時候把握相處的時光,離開的時候,他們存活在我們的心中。

以下為內文摘錄

  1. 我可以有一百種死法,但不論是哪一種其實都無所謂。若妳問每個死者對自己死去的方式是否滿意,我猜大多數人都會想重寫自己的結局。無論是怎麼死的,死了就是死了,在想也沒用。還不如去看場電影配爆米花。
  2. 自從我離開之後,妳有很多事要忙,忙到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然而失去的本質就是體認與接受,這將會成為妳的新日常。妳永遠無法擺脫它,但妳會慢慢撐過去的。
  3. 到了七、八十歲,身邊的人相繼過世,妳必須找新的人來填補他們的位置,來陪伴妳、支持妳。嗯,只要確定妳的新朋友比妳年輕就好。
  4. 如果妳生某人的氣,很可能是因為妳很在乎這個人。早點上床睡覺,睡個好覺。隔天早上,假裝彗星就要撞上地球,摧毀整個世界,妳還會在意誰才是對的,誰是錯的嗎?或者你只想擁抱對方,永遠不要放開手?這樣妳就知道答案了。
  5. 如果我們總有一天會死,繼續活著又有甚麼意義?死亡就是最好的理由。如果妳知道自己永遠不會死,想想看,妳可能會浪費多少時間。當生命的最後期限迫在眉睫,也許會有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
  6. 死亡來得粗魯又無禮,但我們可以寫封信向身邊的人表達感激。感謝他們可以適時轉移妳的注意力,而不是老想著離開的人。
  7. 當你看到某些東西或做某些事情時,妳會想:「媽一定會喜歡。」也許妳會在某個美麗的沙灘上散步,然後突然想起我多麼喜歡我們在海邊的那次旅行。或是妳會換一個很棒的工作,或是遇到一個很棒的人,然後難過地想著妳無法再跟我說這些事了。其實妳可以的。
  8. 難過的日子總會過去。就像以前的和等在前頭的那些難過日子,就像天上的雲一樣,都會過去的。
  9. 清洗死者的遺體,為他換上衣服,挖一個墓穴,在石頭刻下關於他的文字。以前,人們與死亡之間似乎沒這麼陌生。現在我們極力避談死亡,反而讓它變得更加令人不安。
  10. 我們應該多和我們的孩子聊聊死亡。我們如何用心迎接新生命,就該同樣重視生命的逝去。
  11. 用心為這世界做一件好事,就能讓這社會少一些負能量。無論是多麼小的一件好事,都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12. 工作不僅僅是領取薪水,它也是妳生活品質的一部分。找一份讓妳感興趣的工作吧,做妳喜歡的事,同時想辦法獲得相對的獎勵。還有妳得明白,當窮人一點也不好玩。妳必須要有一定的收入,才能支持妳繼續追求自己的目標。
  13. 妳覺得生活與工作超載,讓妳喘不過氣。這時妳該重新分配妳的生活。拿一張紙,寫下妳應當做的事、必須做的事,還有讓妳感到負擔沉重的事,其中可能包括「好好照顧自己」。
  14. 幸福是對妳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妳所擁有的可能沒甚麼了不起,也有可能非常了不起,或是介於兩者之間。能真心愛上此時此刻,這就是幸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蘊心社工師的沙龍
16會員
24內容數
關於閱讀的書摘、紀錄、佳句
2019/12/24
生命的基礎價值:一個人能感受到「愛」,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被人「接納」,感受到有「意義」,感受到「自由」。這些價值不是被灌輸,而是透過對話的精神令自我覺察,才能有力量。
Thumbnail
2019/12/24
生命的基礎價值:一個人能感受到「愛」,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被人「接納」,感受到有「意義」,感受到「自由」。這些價值不是被灌輸,而是透過對話的精神令自我覺察,才能有力量。
Thumbnail
2019/12/02
這本書是在嘉義「筷趣大飯店」用餐時遇見的書,後來餐廳因為房租的問題暫時歇業,但這本書與菩薩寺在我心中埋下了種子,很想去菩薩寺走訪,感受那股安在的感覺,閱讀這本書更是讓自己的心如澄澈湖水,是我現在找尋的安心安在穩定感。 我相信每個人閱讀的收穫都會有所不同,我很喜歡這本書
Thumbnail
2019/12/02
這本書是在嘉義「筷趣大飯店」用餐時遇見的書,後來餐廳因為房租的問題暫時歇業,但這本書與菩薩寺在我心中埋下了種子,很想去菩薩寺走訪,感受那股安在的感覺,閱讀這本書更是讓自己的心如澄澈湖水,是我現在找尋的安心安在穩定感。 我相信每個人閱讀的收穫都會有所不同,我很喜歡這本書
Thumbnail
2019/11/19
司馬談與司馬遷父子到底為什麼要寫《史記》?因為「責無旁貸」。
Thumbnail
2019/11/19
司馬談與司馬遷父子到底為什麼要寫《史記》?因為「責無旁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身在對死亡滿滿的忌諱與敬畏的這個世界, 與死亡相關的所有事物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Thumbnail
身在對死亡滿滿的忌諱與敬畏的這個世界, 與死亡相關的所有事物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Thumbnail
「活在活著的人的心裡,就是沒有死去」   到現在我依然清楚地記著,安寧病房的房間內,那些把人隔開的綠色拉簾,也記得那張躺在病人左手邊讓家屬休息的折疊椅,也記得臨終前充滿痰液卻又短促的沙沙呼吸聲,空氣中還聞的到藥味,卻又不刺鼻。 【人生沒有意外,你們說對嗎?】
Thumbnail
「活在活著的人的心裡,就是沒有死去」   到現在我依然清楚地記著,安寧病房的房間內,那些把人隔開的綠色拉簾,也記得那張躺在病人左手邊讓家屬休息的折疊椅,也記得臨終前充滿痰液卻又短促的沙沙呼吸聲,空氣中還聞的到藥味,卻又不刺鼻。 【人生沒有意外,你們說對嗎?】
Thumbnail
💝無論生命的狀態如何,愛與牽掛始終不曾止息 左邊:📕我離開之後,What to do when I’m gone. 右邊:📕妳離開之後,Dancing at the pity party. *** 每個人終有一天都需要去面對,無論是關於自己,或是關於至親。 ***
Thumbnail
💝無論生命的狀態如何,愛與牽掛始終不曾止息 左邊:📕我離開之後,What to do when I’m gone. 右邊:📕妳離開之後,Dancing at the pity party. *** 每個人終有一天都需要去面對,無論是關於自己,或是關於至親。 ***
Thumbnail
翻開這本繪本的開頭前幾頁,只見內頁上只寫著簡單的七個字 —「獻給我們的媽媽」,引用著作者的用心,我也想將本篇文章獻給媽媽們,我的母親,妳的母親,你孩子的母親(若讀者您已身為人母,沒錯!正是妳自己本人)。
Thumbnail
翻開這本繪本的開頭前幾頁,只見內頁上只寫著簡單的七個字 —「獻給我們的媽媽」,引用著作者的用心,我也想將本篇文章獻給媽媽們,我的母親,妳的母親,你孩子的母親(若讀者您已身為人母,沒錯!正是妳自己本人)。
Thumbnail
你可曾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哀傷?你預期過自己想要怎麼樣的死亡嗎?
Thumbnail
你可曾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哀傷?你預期過自己想要怎麼樣的死亡嗎?
Thumbnail
  如果可以預告死亡,我們還會這樣日復一日嗎?我們還會躺在沙發,像顆馬鈴薯手上還拿著包餅乾翹著腿看著電視嗎?我們還會做著這份工作嗎?還是我們會做別的工作?你真的會願意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嗎?你真的願意妥協你的人生嗎?妥協全部的一切,工作/事業/愛情,我們還會談論著鄰居的八卦嗎?
Thumbnail
  如果可以預告死亡,我們還會這樣日復一日嗎?我們還會躺在沙發,像顆馬鈴薯手上還拿著包餅乾翹著腿看著電視嗎?我們還會做著這份工作嗎?還是我們會做別的工作?你真的會願意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嗎?你真的願意妥協你的人生嗎?妥協全部的一切,工作/事業/愛情,我們還會談論著鄰居的八卦嗎?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念頭,當幸福感越是強烈, 越是覺得太不真實,害怕有一天會失去、也會逝去。 我有,而且常常這樣想, 但並不害怕失去或死亡,只是太多的捨不得。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念頭,當幸福感越是強烈, 越是覺得太不真實,害怕有一天會失去、也會逝去。 我有,而且常常這樣想, 但並不害怕失去或死亡,只是太多的捨不得。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