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去之於我、之於如何去訴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身在對死亡滿滿的忌諱與敬畏的這個世界,
與死亡相關的所有事物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於自身相關,卻又完全不了解。

小時候大人總是說著:
路過喪家要低頭快速走過。
遇到送肉粽的,就要繞遠路回家。

長大了還是能聽到,
長輩告誡孕婦、小孩不要靠近棺木。

到目前為止,我還是不懂。


在外公過世的那天,
我在離家很遠的新北。

忘記從哪時候開始,
我一直斷斷續續地做著,
有關"外公躺在棺材裡的夢"。

或許忌諱、或許所謂的習俗,
媽媽總告訴我是好事(說是夢裡的都是相反的)。

唯獨我自己知道,
若是做了太過清晰的夢,
在不遠的將來將會成真。

在外公過世的前一個月,
夢到這個夢更加頻繁也更清晰,
每天夜裡驚醒,眼淚總是浸濕枕頭。

在外公急救,直至最後離開,
我仍然什麼都不知道。
當時的我,已懷孕八個月。

無法理解為何就只有我被屏除在外,
無法諒解為何傳統非要如此折磨人。

在我接到電話得知消息時,
幾近哭暈過去,一直換氣不過來。

最後在老公堅持下,周末帶我趕回去。
而婆婆幫我照顧小之,讓我不用再分神擔心孩子。

原本沒有人要讓我回去守靈,
或許有人會談及,孕婦跪在那成何體統...
若我最後真沒有到,我才真的會後悔一輩子。


今年婆婆的爸爸,老公的外公,過世了。
原本婆婆不願意讓孩子到場,
擔心孩子會怕,或沾染了什麼不好的。

但我仍堅持著,非去不可。

孩子都大了,並非不認識,
這是自己的親人啊,又有何畏懼的呢?

然而,一直以來都有個遺憾。就是孩子跟長輩不親,無論是哪邊的,都是如此。
(孩子跟我一樣特別怕生,時間一久就更加生疏。)

他們跟我最大的不同的是,我的童年都是長輩們的陪伴,
但孩子他們並不是,所以無任何感觸也很正常。
(我也並不會強迫他們,畢竟他們不是我。)


在今年我購入了一本書,
是關於一位遺物整理師用微縮模型屋,
重現了孤獨死的生命落幕場景。

明明人生中有交集,
卻在最後離開時,就這麼靜靜的、悄然離去。

一字一句輕輕地訴說著,
每件孤獨死模型屋的故事主人,
在這生活過的證明。

孤獨死的死因有很多,
但書中提到,占最多比例的是自殺。

而在身為接體員的大師兄書中,
也很常提到,在成為接體員的歷程中,
最常接觸到的也是孤獨死。

輕輕的字句,都是沉重、沉痛的心境。

孤單的到來,又孤獨地走,彷彿從不存在。

若終末點能由自己做選擇,
要選擇安寧度過或是安樂死,又是一大難題了。

生而為人,同樣也是動物。
既要尊重生命、更必須要對自己人身負責。
可卻又無法對自己的來去做決定,
是不是有點悲傷?


關於生命教育這個議題,直至今日我仍不知如何教孩子。

一直避諱著談及離去的這個地方,
明知道一定會經歷,卻不知如何讓他們好好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茵🌸雜談
35會員
22內容數
擷取 或許是我目前做得到的了 無法了解了 也不想理解 或許快樂的泉源 仍在要遠的彼方
嵐茵🌸雜談的其他內容
2024/01/01
某些意義上的, 我回來了。
Thumbnail
2024/01/01
某些意義上的, 我回來了。
Thumbnail
2023/02/02
第一次在解離狀態下拿筆紀錄, 稍稍回復之後發現自己的字體竟能如此模樣(呵)。
Thumbnail
2023/02/02
第一次在解離狀態下拿筆紀錄, 稍稍回復之後發現自己的字體竟能如此模樣(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來談談關於告別,這半年來我經歷了三場告別,對我來說非常不容易,但我很開心我一次次的穿越,成為現在的自己。 最近腦袋中很常跑出梁靜茹的【愛久見人心】其中一句歌詞 ─ “我比較喜歡現在的自己,不想再回到過去。”
Thumbnail
我想來談談關於告別,這半年來我經歷了三場告別,對我來說非常不容易,但我很開心我一次次的穿越,成為現在的自己。 最近腦袋中很常跑出梁靜茹的【愛久見人心】其中一句歌詞 ─ “我比較喜歡現在的自己,不想再回到過去。”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我經歷了人生裡第一次的生死別離。 那對我來說是一次「新鮮」的體驗,第一次哭著進加護病房、第一次進禮儀社、第一次參加告別式。 在爺爺離開以後,我細數過去的每個片段,好像在每一個瞬間裡,都能找到他愛我的證據。 可是,我已經來不及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告訴他,我也愛著他。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我經歷了人生裡第一次的生死別離。 那對我來說是一次「新鮮」的體驗,第一次哭著進加護病房、第一次進禮儀社、第一次參加告別式。 在爺爺離開以後,我細數過去的每個片段,好像在每一個瞬間裡,都能找到他愛我的證據。 可是,我已經來不及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告訴他,我也愛著他。
Thumbnail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
Thumbnail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
Thumbnail
身在對死亡滿滿的忌諱與敬畏的這個世界, 與死亡相關的所有事物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Thumbnail
身在對死亡滿滿的忌諱與敬畏的這個世界, 與死亡相關的所有事物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Thumbnail
『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今年剛好有時間停下腳步 重新檢視人生 剛休息沒幾天 就遇到生死一瞬間的車禍 我不害怕死亡 只怕自己放不下人間的一切 車禍ing時異常冷靜的做好開刀或住院的心理準備 完全沒有害怕 當時整個像被漩渦捲著跑一樣 完全被動 也因為車禍 自己心裡創傷很嚴重 直到最近開始回娘家 才有機會好好和過去告別 整理
Thumbnail
今年剛好有時間停下腳步 重新檢視人生 剛休息沒幾天 就遇到生死一瞬間的車禍 我不害怕死亡 只怕自己放不下人間的一切 車禍ing時異常冷靜的做好開刀或住院的心理準備 完全沒有害怕 當時整個像被漩渦捲著跑一樣 完全被動 也因為車禍 自己心裡創傷很嚴重 直到最近開始回娘家 才有機會好好和過去告別 整理
Thumbnail
  前幾天想到離別這件事時,腦中自動浮現一句話:「每次離別都是小小的死亡。」前些日子,對我來說死亡是件很悲傷痛苦的事,因為那種被落下的心情實在太強烈,還有深刻的孤單感受。   小時候總覺得離別異常困難,想找個可以停泊的港灣,可自己總在大浪中載浮載沉。這種心態導致自己害怕失去,而害怕失去,所以經常失去
Thumbnail
  前幾天想到離別這件事時,腦中自動浮現一句話:「每次離別都是小小的死亡。」前些日子,對我來說死亡是件很悲傷痛苦的事,因為那種被落下的心情實在太強烈,還有深刻的孤單感受。   小時候總覺得離別異常困難,想找個可以停泊的港灣,可自己總在大浪中載浮載沉。這種心態導致自己害怕失去,而害怕失去,所以經常失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