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季節音樂-秋日選曲-5-【Jasmin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 Alberto Bigoni on Unsplash

Photo by Alberto Bigoni on Unsplash

如果要問什麼叫做洗盡鉛華、反璞歸真,來聽這張由爵士鋼琴手Keith Jarrett和低音提琴手Charlie Haden所錄製的這張爵士二重奏專輯《Jasmine》吧。

為什麼要說是反璞歸真呢?先來略述兩人在爵士樂上的風格吧。

鋼琴手Keith Jarrett早年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參與爵士小號手Miles Davis的融合爵士樂團。Miles Davis大量使用電子樂器,Keith Jarrett在這樂團裡演奏電子鍵盤,彈奏比黑人還更富有Funk律動的樂曲。

和Miles Davis融合爵士樂團的另一位鍵盤手Chick Corea不同,Keith Jarrett越來越討厭電子樂器聲響,在他離開Miles Davis樂團後,就不太彈奏電子鍵盤樂器了。而且,Keith Jarrett對於原音鋼琴所發出的聲響極為講究,甚至不喜歡演奏時觀眾發出聲響影響他的即興,這與輕鬆的爵士演奏現場是不同的,反而像是古典音樂現場。而Keith Jarrett後來在ECM唱片公司也錄製了許多古典樂曲,代表他對於音樂的細節是非常挑剔的,並且喜愛琢磨、深究音樂作品。

至於低音提琴手Charlie Haden,詳細生平將會在冬季選曲時針對他的專輯做解說。Charlie Haden年輕時走的是激進的自由爵士風格,更關注社會與政治議題,成立了The Liberation Music Orchestra(解放音樂樂團),藉由音樂的創作與演出來表達他們對於當時美國種族主義、南非種族隔離、美國發起伊拉克戰爭等議題的觀點。

80年代,Charlie Haden成立了爵士四重奏樂團Quartet West,風格漸漸走向溫和內斂;更因為晚年受到脊髓灰質炎症候群所苦,他人生的最後幾張錄音專輯,都有一種濃濃的懷舊風。他和Keith Jarrett是老戰友,錄製這張專輯時,兩人已相識三十多年。

這次,兩人決定用非常親近而私密的方式合作。Charlie Haden來到Keith Jarrett自己的錄音室,用一種成熟卻保有個人特色的方式合奏。爵士二重奏(鋼琴與低音提琴),是非常注重聆聽的編制,低音提琴如何聽著鋼琴的旋律線條,在適切的節拍上撥弦;而低音提琴在即興時,鋼琴則要退到後方,作為支柱,等到對方把話說完後,再回來做總結。

在這錄音當中,已經沒有電子聲響與強烈的節奏,也沒有革命家走上街頭的熱血,只有老朋友見面的寒暄、對話,還有腦海中不斷出現的陳年往事。

Keith Jarrett在專輯的手札中寫道:

請您邀請您的妻子(或先生)在夜晚坐下來細細聆聽。我們嘗試讓完整的信息留在這些優美的情歌當中,希望您能感受到。

秋天的尾聲,在即將結束的這一年內,有什麼深深烙印在你心裡?在夜深人靜時,讓這張專輯伴著你懷念往日美好吧!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更歡迎您訂閱嵐音社Youtube頻道,收看大提琴教學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695會員
456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2020/11/02
第一小提琴那段高遠的拉奏,像是飛翔在塞納河畔上方的孤鳥,第二小提琴則像是河畔的風徐徐吹來,而大提琴則是流動的河水。這優美的片段,如果坐在塞納河畔,一邊啜飲著左岸咖啡,一邊聆聽,再適合不過。
Thumbnail
2020/11/02
第一小提琴那段高遠的拉奏,像是飛翔在塞納河畔上方的孤鳥,第二小提琴則像是河畔的風徐徐吹來,而大提琴則是流動的河水。這優美的片段,如果坐在塞納河畔,一邊啜飲著左岸咖啡,一邊聆聽,再適合不過。
Thumbnail
2020/09/29
看到封面照片,雖說是荒木経惟的作品,但你是否覺得這些花彷彿處於一個凍結的時空裡?抑或是,早已預見了花的死亡? 專輯中,日本作曲家安田芙充央精確地捕捉到「死亡」與「永生」的氣息。在《死情》(Death Sentiment)這套五個樂章的作品當中,我們聽到了生命在「生-死」的循環當中,如何不斷昇華。
Thumbnail
2020/09/29
看到封面照片,雖說是荒木経惟的作品,但你是否覺得這些花彷彿處於一個凍結的時空裡?抑或是,早已預見了花的死亡? 專輯中,日本作曲家安田芙充央精確地捕捉到「死亡」與「永生」的氣息。在《死情》(Death Sentiment)這套五個樂章的作品當中,我們聽到了生命在「生-死」的循環當中,如何不斷昇華。
Thumbnail
2020/09/14
這張專輯錄製於1957年,也就是比莉.哈樂黛過世前兩年。從1950年代開始,比莉.哈樂黛就已經受到酗酒以及毒品的影響,在成名之後,以緩慢的速度破壞她原來優異的嗓音。所以,後來比莉.哈樂黛的嗓音越顯粗糙。不過這也成為她的招牌特色;甚至許多人聆聽比莉.哈樂黛,只為了感受人生無奈。
Thumbnail
2020/09/14
這張專輯錄製於1957年,也就是比莉.哈樂黛過世前兩年。從1950年代開始,比莉.哈樂黛就已經受到酗酒以及毒品的影響,在成名之後,以緩慢的速度破壞她原來優異的嗓音。所以,後來比莉.哈樂黛的嗓音越顯粗糙。不過這也成為她的招牌特色;甚至許多人聆聽比莉.哈樂黛,只為了感受人生無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Jarrett 的獨奏優美,但在這張專輯中引人注目的則是他的作曲天賦。緩慢的和聲和旋律發展給了作品額外的結構強度,火熱的自由爵士與靜謐的獨奏無縫穿插,這張專輯幾乎提供每位爵士樂愛好者心中所渴望的一切:激情、強度與美麗、微妙的靈感相結合,令人一遍接著一遍不停循環播放。
Thumbnail
Jarrett 的獨奏優美,但在這張專輯中引人注目的則是他的作曲天賦。緩慢的和聲和旋律發展給了作品額外的結構強度,火熱的自由爵士與靜謐的獨奏無縫穿插,這張專輯幾乎提供每位爵士樂愛好者心中所渴望的一切:激情、強度與美麗、微妙的靈感相結合,令人一遍接著一遍不停循環播放。
Thumbnail
不太知道怎麼形容對他的喜愛,Keith Jarrett。他為有名的應該是1975年科隆演奏會的錄音,被許多人奉為爵士鋼琴圭臬。 1945年出生於賓州的凱斯,小時就展現出對音樂的喜愛,天生絕對音感,三歲開始學鋼琴,七歲第一場演奏會。高中時對於爵士音樂的興趣,讓他放棄法國古典音樂學院邀請,選擇就讀柏克
Thumbnail
不太知道怎麼形容對他的喜愛,Keith Jarrett。他為有名的應該是1975年科隆演奏會的錄音,被許多人奉為爵士鋼琴圭臬。 1945年出生於賓州的凱斯,小時就展現出對音樂的喜愛,天生絕對音感,三歲開始學鋼琴,七歲第一場演奏會。高中時對於爵士音樂的興趣,讓他放棄法國古典音樂學院邀請,選擇就讀柏克
Thumbnail
這個第一張,只有五首曲子,也是競跑錄音的開始,尤其在初夏默默放著,在持續不間斷的鋼琴聲裡,偶然發現低音提琴跑出來嘣嘣唱一段、空心電吉他也時常會接唱著合作無間的電弦音,而鼓,竟差不多都只是輕輕的敲著,而且一直和我們保持距離。這種錄音的排列位置,不知道為什麼,讓人有種在熱帶雨林的濃密樹蔭的氣息...
Thumbnail
這個第一張,只有五首曲子,也是競跑錄音的開始,尤其在初夏默默放著,在持續不間斷的鋼琴聲裡,偶然發現低音提琴跑出來嘣嘣唱一段、空心電吉他也時常會接唱著合作無間的電弦音,而鼓,竟差不多都只是輕輕的敲著,而且一直和我們保持距離。這種錄音的排列位置,不知道為什麼,讓人有種在熱帶雨林的濃密樹蔭的氣息...
Thumbnail
不管大家有沒有喜不喜歡運動,小時候一定有過長跑操場、繞著橢圓的粗線辛辛苦苦地跑往那個,似乎永無止境的最後一圈。這個禮拜,我們讓大家聽的也是這樣一場長跑似的現場專輯,《Keith Jarrett ‎– Munich 2016》,一場長到超過一小時沒有稍息過的現唱鋼琴獨奏。
Thumbnail
不管大家有沒有喜不喜歡運動,小時候一定有過長跑操場、繞著橢圓的粗線辛辛苦苦地跑往那個,似乎永無止境的最後一圈。這個禮拜,我們讓大家聽的也是這樣一場長跑似的現場專輯,《Keith Jarrett ‎– Munich 2016》,一場長到超過一小時沒有稍息過的現唱鋼琴獨奏。
Thumbnail
今年的這張布達佩斯專輯,似乎特意選為Keith Jarrett現場演奏的最後一張專輯,或許與Keith Jarrett的先祖來自匈牙利有關,這樣的安排也被視為「落葉歸根」的象徵。
Thumbnail
今年的這張布達佩斯專輯,似乎特意選為Keith Jarrett現場演奏的最後一張專輯,或許與Keith Jarrett的先祖來自匈牙利有關,這樣的安排也被視為「落葉歸根」的象徵。
Thumbnail
《Munich 2016》捕捉了Keith Jarrett 在2016 年歐洲巡迴最後一晚,實錄了充滿活力的現場。即使當時已經70幾歲, 但是當天晚上的演奏和他29歲那場傳奇的《 科隆演奏會/The Köln Concert》一樣。
Thumbnail
《Munich 2016》捕捉了Keith Jarrett 在2016 年歐洲巡迴最後一晚,實錄了充滿活力的現場。即使當時已經70幾歲, 但是當天晚上的演奏和他29歲那場傳奇的《 科隆演奏會/The Köln Concert》一樣。
Thumbnail
這張專輯掛著Quartet West(西岸爵士四重奏)的名出版,西岸爵士四重奏是Charlie Haden在80年代成立的爵士四重奏樂團,風格漸漸走向溫和內斂。他們的幾張專輯中,都能夠感受出Charlie Haden試圖將數十載音樂生涯當中最美好往日風華重現。
Thumbnail
這張專輯掛著Quartet West(西岸爵士四重奏)的名出版,西岸爵士四重奏是Charlie Haden在80年代成立的爵士四重奏樂團,風格漸漸走向溫和內斂。他們的幾張專輯中,都能夠感受出Charlie Haden試圖將數十載音樂生涯當中最美好往日風華重現。
Thumbnail
在這錄音當中,已經沒有電子聲響與強烈的節奏,也沒有革命家走上街頭的熱血,只有老朋友見面的寒暄、對話,還有腦海中不斷出現的陳年往事。
Thumbnail
在這錄音當中,已經沒有電子聲響與強烈的節奏,也沒有革命家走上街頭的熱血,只有老朋友見面的寒暄、對話,還有腦海中不斷出現的陳年往事。
Thumbnail
這張專輯錄製於西元1954年,在Chet Baker染上嚴重毒癮、牙齒被打掉以前。這個錄音,彷彿預知了他往後悲劇性的人生,而提前註記了他明亮輝煌的時刻,將他純真、追求美好音樂的瞬間化成永恆。
Thumbnail
這張專輯錄製於西元1954年,在Chet Baker染上嚴重毒癮、牙齒被打掉以前。這個錄音,彷彿預知了他往後悲劇性的人生,而提前註記了他明亮輝煌的時刻,將他純真、追求美好音樂的瞬間化成永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