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我們自己剛過完國慶,10號這天我沒有特別跑出去升旗。不過社群網站上瘋狂跳出的國慶訊息,很難忘記這天是國慶日。
10月的早一些,對岸也剛過完國慶。閱兵、空軍表演,天安門廣場前也像凱達格蘭大道一樣,旗海飄飄。
不只我們,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都有一面「國旗」。
國家為什麼需要國旗? 國家對國旗的需求強烈到甚至為國旗設下了各式各樣的規定限制。從國旗的製作、用色到最終汰換,都有一套嚴格的規定。每面國旗都活得像個人一樣,不能任意打罵踩踏,否則一定會給自己惹上麻煩。
國家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
國家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國家其實挺抽象的,摸不著、碰不到。「國家」不太像桌上的一張紙一樣,你可以很仔細觀察他的質地,看看紙張的纖維是如何彼此交錯;你可以觀察它的顏色,甚至舉起來對著日光燈看看透光性;甚至可以實際聞聞看紙張的味道......。這些,在「國家」上通通行不通。
國家看不到,你很難描述一個「國家」到底是什麼顏色;很難觀察一個「國家」的質地;甚至聞聞「國家」的味道。如果把國境線擦去,兩個「國家」國民之間的生物學差異甚至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大。
國家是一個想像出來的共同體。一群陌生人相聚,凝聚認同感,最後才打造出了規模龐大而複雜的協作網絡,並且對外宣稱我們是「OO國家」的人。
國旗,讓國家具體化
國家既然這麼抽象,那為了要讓國家中的每個成員能夠凝聚出認同感,國家就需要一個具體的符號。這個符號必須要簡單好認又直接,成員們看到可以聯想到群體,又要能夠讓成員們區分外人。
這就是國旗。「國旗」這個符號,滿足了國家凝聚認同感的需求,也讓國家從抽象慢慢變得具體。
換句話說,國旗讓國家逐漸具體化。
當然不是只有國旗而以,國家透過國歌、國徽或是各種儀式等等,讓國家從一個抽象、想像的共同體,凝聚成型,社會成員間的共同感也逐漸出現。
暑假我有個機會去了美國一趟。剛剛好,就遇到 7/4 美國的國慶日。在台灣,關掉電視大家好像就不會特別有國慶日的氛圍。美國則是走上街、走進店裡,都在提醒你今天是國慶日。美國的國慶日打從前一週左右商店出現大量帶著國旗、白頭鷹的商品就十分有節慶感。
國慶日當天,我剛好在一個休閒農場的地方。住宿的旅客平日都在餐廳用餐,國慶日當天卻一反常態,農場方面準備四條長桌,提供美式的漢堡、熱狗堡和汽水。農場所有的建築都插滿了國旗;路上的美國人穿著星條旗圖樣的衣服、襯衫、帽子;當天停車場的 pickup 更是插滿了國旗;回家路上,路邊一幢一床的房屋門前也都斜斜插了一桿星條旗隨風飄揚。
透過國旗,成為國家認同感的一個象徵。屬於同一個國家共同體的人們,藉著國旗凝聚出共同的認同感。是國旗,讓國家具體化。
可是這裡又有了一個新問題。國旗充其量也就是一塊彩色的布料,為什麼可以凝聚出認同感? 如果單純一塊彩色布料就能夠凝聚認同感,那為什麼我們非得用青天白日滿地紅,不能用其他顏色、甚至黑白的國旗?
可是...拿出一塊彩色布,就能夠凝聚出認同感嗎? 國家上哪去找個理由說服成員,「這塊彩色布往後就是我們的象徵了?」如果單純一塊彩色布料就能夠凝聚出認同感,那為什麼我們非得用青天白日滿地紅,不能用其他顏色,譬如只有黑白兩色的國旗?
我們的新問題是: 國旗有什麼本事,足以凝聚出國家的認同感?
故事,是國家保護國旗的理由
國旗本人其實沒什麼特別厲害的本事。如果國家不保護國旗,國旗就跟身上的衣服一樣,是一塊彩色布。
關鍵是國旗背後的「故事」。人類就是一個建立在故事之上的物種,我們的生活裡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故事。每一面國旗不論是用色、符號都有不同的的故事、意義支撐著。
當然可以換掉青天白日旗。只要新的國旗上頭每個顏色、符號都被賦予足以代表所有社會成員的故事,凝聚出認同感即可。藉著國旗被具體化的不只有國家,還有構成國家、被成員們所認同的「故事」。一面國旗真正重要的從來不是國旗本身,而是國旗所代表的「故事」...
故事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超乎想像。甚至可以說,沒有故事就沒有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至少一則以上的故事,用來凝聚起成員們對國家的認同感。
日本的精神象徵天皇,根據傳說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歷史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被稱為「現人神」。這則故事的威力有多強? 日本至今的德仁天皇為止,萬世一系,從來沒有被其他家族取代過。即便在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也成功保住了天皇血脈。德仁天皇剛登基,這則故事還在續寫當中。
羅馬帝國的建立,一路追溯回去,是建立在一頭母狼好心收養一對棄嬰兄弟羅慕路斯和雷穆斯身上。根據這則故事,兩人被預言會推翻當政的叔叔,因此像所有英雄一樣成為棄嬰。所幸,一頭好心的母狼收養了這對兄弟,「撫養」兩人,直到被路過的牧羊人發現為止。兩人長大後,對建城的過程意見分歧,兄長羅慕路斯謀殺了弟弟雷穆斯。羅馬城於是在兄弟相弒慘劇中,浴血而生。
我們華人更不用說了,「炎黃子孫」一直沿用至今;李建復的歌中更是直稱「龍的傳人」。其他各式各樣的神話故事如: 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三國、大唐、明清...,其中的故事說都說不完,一路構成了我們的文化認同。
故事,是國家凝鍊認同感的重要來源。國旗,正是其中某些故事具體化的表現。
國旗上的顏色、符號都被賦予特定的意義,都是某個或是多個故事的象徵,被國家選擇、強化進而打造出了認同感。
法國的三色旗,分別代表著自由、平等、博愛。任何一個法國人都知道背後的意義,而法國人也的確對自己的國旗引以為傲。看著這面國旗,情不自禁聯想到當年法國大革命的人們,流下的鮮血和付出的代價,換來的今日法國。
美國的星條旗,星星表示著構成今日美國的 50 洲、13 條白紋意旨建國最初的北美 13 洲。白色表示真理、紅色表示勇氣、藍色表示正義。往後,這面旗幟更成為自由的代表,每年 7/4 飄揚在家家戶戶的門前。這面國旗背後象徵著美國人民的理想和堅持,和對自由的高度崇敬。
每面旗子背後都有各式各樣的故事、意義,國家藉著國旗背後的故事,凝聚起成員們的認同感。「凝聚認同感」,成為國家保護國旗的堅實理由。
因此保護國旗,成了各國重要的任務。於是世界各國出現了各式各樣關於國旗的複雜規定,通通都是保護這面重要的國家精神象徵。
星條旗從收納折疊方式 (13折,最後只能看到藍色帶星部分)、國旗的使用 (手持時絕不以45度向任何人事物致敬)、國旗的懸掛 (夜間懸掛必須照亮) 都有各式各樣的規定,直到一面國旗臨終必須汰換的時候,也必須舉辦銷毀國旗的儀式隆重銷毀。
中國的五星旗在規矩上,一點也不輸星條旗。國旗的升降 (早升晚降,天候惡劣不可升掛)、國旗的位置 (企業 / 學校...等其他旗幟一同懸掛時,高度必須低於國旗)、優先行進 (國旗必須優先於其他旗幟行進),國旗的升降時間也都有規定。中國在許多方面也許不及美國,至少圍繞著國旗的規矩上,沒輸。
國旗面前放尊重
各個國家和國旗有關的規定中,除了種類繁複的規定,還有一種通常被稱為「褻瀆國旗」的規定。這類規定,強制社會成員必須尊重,不能任意焚燒、毀損、踐踏、塗劃......等。否則會給自己惹上麻煩,大概是罰款或是進監獄蹲一段時間。
前面說了很多別國的國旗,這裡就來說說我們自己的青天白日旗。
青天表示自由,白日表示平等,滿地紅表示博愛。形狀則是各有意涵,這裡暫時不說明。國旗的懸掛時間則是日出升日落降,遇到特殊節日或是表示哀悼可以降半旗。國旗的升降則必須依肅立、唱國歌、升降旗+敬禮、禮成的順序進行。規矩也不少
如果是毀損國旗呢? 從刑法 160 條來看,白話文來說,打著侮辱中華民國的主意,公開損壞、除掉或是侮辱國旗,有機會自己送進監獄裡,或是最貴 300 塊的罰金。
(補充: 刑法160「意圖侮辱中華民國,而公然損壞、除去或污辱中華民國之國徽、國旗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糟糕的國家禁止破壞國旗,普通的國家允許破壞國旗,偉大的國家...。
回到我們開頭的問題,國家為什麼都要有國旗?與其說國家需要國旗,倒不如說國家需要的是故事,以便凝聚起社會成員的認同感,展開協作網絡。國旗,不過是這些故事具體化的表現。
因此國旗身上附加了國家各式各樣的保護規範,為了要保護這面認同感的象徵,而不允許社會成員任意破壞國旗。
你可能會問,可是國家不是也保障我的言論自由嗎? 我只是想藉著「燒國旗」表達我對國家的不滿阿!!
法白最近出了一篇很棒的文章,連結我放在最後面。都看到這裡了,你就先看完最後兩段,再去點連結吧XDD。
「偉大的國家不須要強迫人民尊重國旗,而是贏得人民對國家的尊重。」(by 法律白話文運動)
國家固然有個要求人民尊重國旗的理由。可是一個國家如果想要邁向偉大,就更有理由接納人民不喜歡她、不尊重國旗的動機。
糟糕的國家禁止破壞國旗,普通的國家偶爾允許破壞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