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坑道的氣味,帶一種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走過馬祖坑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建設上的鬼斧神工,而是一份苦味。

那是從過去留到現在,來自戰爭壓力與環境禁錮,從心裡被榨出的苦。

raw-image

2014年的馬祖旅行,最震撼我的是東引島的「安東坑道」,那是個規模足以容納一個連隊,過去用來集結部隊的戰備坑道。光是要從地面前往地底,就需要先花超過10分鐘走下長達300公尺的陡斜階梯。

下行的一路上到處寫著「國家」、「勇敢」、「堅強」等標語,每個口號都在提醒當時的阿兵哥身上該背的重擔,尤其在那個兩岸對戰的年代,每一個標語彷彿都往走過的人身上不斷疊加一層壓力,重上加重,迫到讓人必須失去笑容。

raw-image

再走進坑道內部,會看到為了維持部隊日常運作而打造的完整設施,包括連隊/軍官寢室、廁所、彈藥庫、與中山室……等空間,甚至還有供給飲食所需的豬圈跟水井,老學長們每日的生活,就這樣不見天日地被圈定著。

不禁想起過去服役時,自己光是每月留營20天的一年時光都難以忍受,無法想像當年每個義務役都至少要苦守2年,還得被關在坑道裡的日子……他們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

raw-image

後來到了南竿的「鐵堡」,士兵的寢室更嚇掉人的下巴!那是個設計上同樣包吃包住,可以駐守一個班的海防據點,但裡面的就寢空間僅有一張石板床,陽春到幾乎可看是一種懲罰,還得6人輪流睡,輪流!

若自己被分配到這個班,大概每晚都會問神明,自己這輩子到底犯了什麼大過?

※ 歡迎追蹤IG:Jed08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浮的沙龍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林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南竿算是馬祖四鄉五島中最熱鬧的地方,這篇來介紹南竿的熱門景點,有坑道、據點、聚落、媽祖巨神像及追淚熱點,最後告訴你不租車也可遊南竿的方法。
Thumbnail
南竿算是馬祖四鄉五島中最熱鬧的地方,這篇來介紹南竿的熱門景點,有坑道、據點、聚落、媽祖巨神像及追淚熱點,最後告訴你不租車也可遊南竿的方法。
Thumbnail
算起來這裡是馬祖南竿最偏遠的地方,離機場最遠,很少有非來不可的理由,除了那些想要踏遍馬祖村落的遊客以外,也因如此才更保有原馬祖聚落的樣貌,坐落在海邊的小坡上,下方還有靠海的小港灣,兩排房子依山而建,最末端是座小廟,鎮守整個西方大陸,或說遙望中土。 這在台灣就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在這裡卻另有一種不捨
Thumbnail
算起來這裡是馬祖南竿最偏遠的地方,離機場最遠,很少有非來不可的理由,除了那些想要踏遍馬祖村落的遊客以外,也因如此才更保有原馬祖聚落的樣貌,坐落在海邊的小坡上,下方還有靠海的小港灣,兩排房子依山而建,最末端是座小廟,鎮守整個西方大陸,或說遙望中土。 這在台灣就是個平淡無奇的村子,在這裡卻另有一種不捨
Thumbnail
八八坑道原本是個躲避海盜的山洞,後來歷時10年擴建為戰備坑道,落成那天剛好是先總統蔣中正88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現在的坑道由馬祖酒廠使用,存放5年以上的大麴酒和20年以上的陳年老酒,走在八八坑道裡面能聞到濃濃的酒香味,是馬祖旅遊的必訪景點! 內容目錄 八八坑道資訊 八八坑道交通大眾
Thumbnail
八八坑道原本是個躲避海盜的山洞,後來歷時10年擴建為戰備坑道,落成那天剛好是先總統蔣中正88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現在的坑道由馬祖酒廠使用,存放5年以上的大麴酒和20年以上的陳年老酒,走在八八坑道裡面能聞到濃濃的酒香味,是馬祖旅遊的必訪景點! 內容目錄 八八坑道資訊 八八坑道交通大眾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浸水營古道』,又稱『三條崙古道』,百年前原本是原住民翻越大武山、交易物資的交通要道。 明清佔領台灣後,也陸續官兵、傳教士及日本等各代人民使用,所以整條步道留有許多人文遺址,包括「出水坡遺址」、「浸水營日警駐在所」等。
Thumbnail
建築調查,1號工寮
Thumbnail
建築調查,1號工寮
Thumbnail
這三天的行程,我們算是比較細部的去體驗南竿島,但是天氣實在太熱了,有時對於這樣的旅行,會因為疲累及襖熱而有些不耐煩。加上在這座急升急降坡密布的丘陵騎車載人又有騎車的壓力,其實有時候是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Thumbnail
這三天的行程,我們算是比較細部的去體驗南竿島,但是天氣實在太熱了,有時對於這樣的旅行,會因為疲累及襖熱而有些不耐煩。加上在這座急升急降坡密布的丘陵騎車載人又有騎車的壓力,其實有時候是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Thumbnail
動人的故事,總是吸引遊客駐足。可惜離島澎湖主打「軍事文化體驗」的龍門閉鎖陣地看似萬事俱備,卻少了重點,經常可見自相矛盾、誤解歷史或脫離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動人的故事,總是吸引遊客駐足。可惜離島澎湖主打「軍事文化體驗」的龍門閉鎖陣地看似萬事俱備,卻少了重點,經常可見自相矛盾、誤解歷史或脫離主題的內容。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黃沙漫漫中頂著風暴,雙手交疊護住眼睛,僧人模樣的旅人在取經路上,步步艱辛,沙塵抹平了他曾經努力的痕跡,歷史只會記載『西天取經歷時幾年。』不會有人注意數十年風霜哪怕是走一步都不容易,過程辛苦艱難,但總有路,也還有腳,就繼續走吧。老屋保存亦如是。
Thumbnail
進入東勢 十一月了,黃澄澄湧動的巾幡拂不去南台灣太陽灑下的熱刺,正午的陽光仍能螫得人皮肉發疼,大甲溪溪水孱弱地流經東勢鎮。 921大地震後的七七四十九天,為死難者舉辦的水陸超渡法會在大甲溪河濱地上舉行。 砂石灘上臨時搭起藍白相間的棚帳,三幅大佛彩像居中高懸,法壇兩側一個又一個姓氏與人名筆畫整齊、字跡
Thumbnail
進入東勢 十一月了,黃澄澄湧動的巾幡拂不去南台灣太陽灑下的熱刺,正午的陽光仍能螫得人皮肉發疼,大甲溪溪水孱弱地流經東勢鎮。 921大地震後的七七四十九天,為死難者舉辦的水陸超渡法會在大甲溪河濱地上舉行。 砂石灘上臨時搭起藍白相間的棚帳,三幅大佛彩像居中高懸,法壇兩側一個又一個姓氏與人名筆畫整齊、字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