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品味與學習母親的心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是不斷體驗與學習的歷程
原來這就是母親等待我回家的心情
看著孩子長大可以勇敢離巢,其實是件開心的事,我總想下次回來應該就是寒假的時候吧!
期中考週突然接到你的訊息,星期三考完期中考要回來,第一個反應是:是不是有事?我可以幫忙處理省得你要專程跑一趟!第二個反應是:高雄台中車程很遠,來回坐6個小時車會不會累?真的要回來嗎?
等到確定你要回來,開始莫名興奮,想著:要不要去買些菜?要不要燉雞湯幫你補一補?不自主想著你可能需要的東西。時間越來越靠近,我開始鋪床,準備乾淨的枕頭和被子,一直到當天,常常忘記隨身帶手機的我會時不時看看手機,想著你現在在哪裡?是不是快到家了!等著你,我突然想起,原來這就是母親等待我的心情。
每回我想回家,母親總是急急阻止,總覺得路途遠,我帶著2個孩子辛苦,總說自己很好,不用舟車勞頓的回家看她,可是我每回到家,桌上總是會有三杯雞、紅蘿蔔炒羊肉等等我愛吃的菜,房間裡總有幾套漂亮的新衣裳,每回要離開家,總都是大包小包,就彷彿我住在「偏鄉--鳥不生蛋的地方」,實際上我住在「高雄市區」。
如果有一種人會因為愛而口是心非,那就是母親吧!明明很想念孩子,卻忍著想念的心,不希望麻煩孩子,不想讓孩子為自己擔心。
原來靜靜聽人說話也會覺得幸福
看著你嘰哩咕嚕分享你上大學的生活故事,聽你說著參加系籃,新生盃、慶功宴、與系籃學姊們的對話,聽你說著每個課堂的精彩和挑戰,聽你說著住宿以及覓食的點點滴滴,時間總是不夠用,一個晚上很明顯不夠我們分享你的大學生活,我突然發現,原來靜靜聽人說話也會覺得幸福。
原來「濁水溪以南的學校不填」其實是有愛敢出去飛
你在填志願時,申請學校6個志願的共通原則是濁水溪以南不填,理由是想出去看看世界。我的內在語言是:可能家庭沒溫暖吧!
這次你回家,要回去學校前,不只一次說著:啊!要回學校了……..,我想:這個孩子開始會想家了。
同事關心我孩子去念哪所學校?可能因為心裡還是對「濁水溪以南的學校不填」有著疙瘩,不自覺地脫口說出,同事提醒我:不是的哦!是因為給了足夠的愛,所以孩子能勇敢出去飛。一語驚醒夢中人,母親的心受到撫慰,這個理由真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7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青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最後一哩路的主人         當長壽已經隨醫療的進步不再是最主要的目標時,善終的議題開始在生命後期重複浮現中,身為生命主體的我們是否擁有最後一哩路的決定權!         面對目前晚婚、晚生育以及少子化的七、八年級生現況,當這群七、八年級生逐漸邁入需要照顧的八旬老人階段,可以預見的是一群沒有
學習力與態度是更重要的事         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權限在學生本人,這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學生要學會自己規劃時間、執行進度、選擇決定要上傳的檔案以及對自己的上傳負責,包括把握上傳期限以及件數掌握等。         學生負責上傳的學習歷程大約包括課程學習成果以及多元表現兩部分,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
千年修得共枕眠         今天是我們結婚25年紀念日,從開始交往到現在已經30年,那一年我19歲,「他」是我的初戀,大二20歲的生日「他」帶著一隻超大尺寸的玩偶牛在教室外走廊等我,這是「他」第一次在我的班級同學面前將我們的關係明確化,怎麼一忽而30年過去,兩人相望實在想不起我們怎麼就把30年給
靜靜地望著你也是一種幸福         今年我的大女兒成為大一新鮮人,我很清楚離開父母的羽翼才是學會長大的開始,我鼓勵她離家闖蕩學習獨立。         不管是載她搬進宿舍或是上回順道載她回學校,她一下車我們便急急開車上高速公路往回程續行,幾乎未察離別的情緒。         這次連假大女兒想回
因為擔心讓放手變得不容易          最近又有一位機械科的學生參加扶輪社活動,即將到美國進行1年的交換學生學習,聽著學生分享取得遊學交換學習資格的歷程,看著充滿期待、急著迎向挑戰的熱切眼神。成就這件美事的兩個必要條件,除了眼前這個勇於追夢的孩子外,還有孩子背後捨得放手的父母。         
生涯抉擇志願選填 國中會考成績已經在6/10公布,如何幫助孩子選填志願是每位父母最關心的議題。  一般而言,可以先觀察孩子的興趣,除了打電玩以外,有沒有孩子願意投入很多時間從事的活動,例如:養小動物、玩積木、組裝機器人、準備餐點、採買、唱歌跳舞、田徑運動等。當然,興趣不是表示能力,但是學習有興趣的事
當最後一哩路的主人         當長壽已經隨醫療的進步不再是最主要的目標時,善終的議題開始在生命後期重複浮現中,身為生命主體的我們是否擁有最後一哩路的決定權!         面對目前晚婚、晚生育以及少子化的七、八年級生現況,當這群七、八年級生逐漸邁入需要照顧的八旬老人階段,可以預見的是一群沒有
學習力與態度是更重要的事         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權限在學生本人,這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學生要學會自己規劃時間、執行進度、選擇決定要上傳的檔案以及對自己的上傳負責,包括把握上傳期限以及件數掌握等。         學生負責上傳的學習歷程大約包括課程學習成果以及多元表現兩部分,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
千年修得共枕眠         今天是我們結婚25年紀念日,從開始交往到現在已經30年,那一年我19歲,「他」是我的初戀,大二20歲的生日「他」帶著一隻超大尺寸的玩偶牛在教室外走廊等我,這是「他」第一次在我的班級同學面前將我們的關係明確化,怎麼一忽而30年過去,兩人相望實在想不起我們怎麼就把30年給
靜靜地望著你也是一種幸福         今年我的大女兒成為大一新鮮人,我很清楚離開父母的羽翼才是學會長大的開始,我鼓勵她離家闖蕩學習獨立。         不管是載她搬進宿舍或是上回順道載她回學校,她一下車我們便急急開車上高速公路往回程續行,幾乎未察離別的情緒。         這次連假大女兒想回
因為擔心讓放手變得不容易          最近又有一位機械科的學生參加扶輪社活動,即將到美國進行1年的交換學生學習,聽著學生分享取得遊學交換學習資格的歷程,看著充滿期待、急著迎向挑戰的熱切眼神。成就這件美事的兩個必要條件,除了眼前這個勇於追夢的孩子外,還有孩子背後捨得放手的父母。         
生涯抉擇志願選填 國中會考成績已經在6/10公布,如何幫助孩子選填志願是每位父母最關心的議題。  一般而言,可以先觀察孩子的興趣,除了打電玩以外,有沒有孩子願意投入很多時間從事的活動,例如:養小動物、玩積木、組裝機器人、準備餐點、採買、唱歌跳舞、田徑運動等。當然,興趣不是表示能力,但是學習有興趣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一路小心,前往你想前往的地方。」 父母師長的責任,就是培養你們擁有,能夠離開我們的能力。 這是高中三年國文課,羊咩的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我們學著在起飛前,和老巢說再見。
Thumbnail
暑假前的最後一個禮拜,齊悅提早請了3天假,想...回家看看。 上次父親在電話中聲音不太好,後又沒有再問爸爸是否和媽媽吵架了?因為她....? 「誰啊?」齊母聞電鈴聲前來開門。 門才一開,是齊悅。 齊母沒給一個好臉色的說:「捨得回來拉....」便邊進客廳說著。 又對著客廳叫道:
我的母親擁有我帶給他的快樂,我沒有讓母親擁有我而快樂,這裡大家一定不明白。我是母親的孩子,因此母親擁有我快樂。也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我沒有帶給他應有的快樂。原因是地空在我命局,我無妻無子,母親得不到這方面的快樂,沒有孫子,沒有兒媳,幸好這點我妹妹做到了,這是我留給母親的遺憾。 還有,我總覺得對不起
Thumbnail
不用等妳把話說明 我提出這個想法…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一路小心,前往你想前往的地方。」 父母師長的責任,就是培養你們擁有,能夠離開我們的能力。 這是高中三年國文課,羊咩的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我們學著在起飛前,和老巢說再見。
Thumbnail
暑假前的最後一個禮拜,齊悅提早請了3天假,想...回家看看。 上次父親在電話中聲音不太好,後又沒有再問爸爸是否和媽媽吵架了?因為她....? 「誰啊?」齊母聞電鈴聲前來開門。 門才一開,是齊悅。 齊母沒給一個好臉色的說:「捨得回來拉....」便邊進客廳說著。 又對著客廳叫道:
我的母親擁有我帶給他的快樂,我沒有讓母親擁有我而快樂,這裡大家一定不明白。我是母親的孩子,因此母親擁有我快樂。也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我沒有帶給他應有的快樂。原因是地空在我命局,我無妻無子,母親得不到這方面的快樂,沒有孫子,沒有兒媳,幸好這點我妹妹做到了,這是我留給母親的遺憾。 還有,我總覺得對不起
Thumbnail
不用等妳把話說明 我提出這個想法…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