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長大--下可執行的指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教養過程中,對孩子下指令前請三思,請下有效可執行的指令。

在教養過程中,父母常會希望子女配合,希望子女就範,認為對子女好,而對子女提出要求表達期待,或者進行懲戒希望子女謹記。請記得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做正確的行為或選擇,而不是傷害孩子,所以請父母在下指令前務必三思。

舉「懲罰」的例子來說,「不給吃飯」、「不准睡覺」、「不能回家」、「趕下車」、「趕出門」等就是傷身或者可能導致人身危險的不好指令,我們可以改用「取消一周的零用錢」、「取消休息時間」等等孩子喜歡的事物剝奪作為處罰。當然更積極的是用孩子喜歡的事物作為獎勵,鼓勵孩子努力爭取並從過程或學習中獲得正向的成長及進步。

至於怎麼下可執行的指令呢?我試著幾幾個例子給大家參考:

比如要完成一篇作文,「來,我們先看看這個作文題目,腦力激盪一下,你想到什麼?我們一起把所有想到的都寫下來,接下來給你30分鐘,把我們剛剛想到的東西寫成一篇作文,媽媽去煮飯,寫好就過來一起吃飯」,就比「給你30分鐘,沒寫完不准吃飯」,有效且可執行。

又如寫作業,「我們先一起把書桌整理乾淨,只放今天要完成的作業,好,開始寫作業」,就比「趕快去寫作業,不是教你趕快去寫作業了嗎…….」,多了一些參與與陪伴,還有讀書習慣和專注環境的養成練習。

再看和同學出去玩這件事,可以請孩子清楚交代人事時地物,例如「我需要知道有那些人一起去?怎麼去?去那裡?想做甚麼?幾點出門以及幾點可以回到家,注意第1次要提醒承諾的活動回程時間以及表現會決定未來活動取得同意可能性」,就比「不准出門」(嚴格禁止)或者「哦!隨便你」(放任),有效(留意安全)且可執行。第1次會比較辛苦,需要特別留意,確認子女對活動前的計畫和執行結果,陪伴子女學習為自己的承諾負責。

其實,陪孩子長大真的不容易,各位家長辛苦了,大概撐過國小,12歲之後孩子會慢慢形成自己的讀書習慣和模式,請再努力撐3年,高中階段大多數孩子都能具備自學的能力和習慣,在讀書方面父母的角色就能漸漸淡出,只需要在孩子求助時給予資源和建議,選擇權還給孩子,同時也請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18歲成年的孩子就像剛造好等待遠颺的船,船在父母的港灣中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身為這個世代父母的我們,孩子都是生命的過客,夫妻才是生命的歸人,照顧好自己和另一半,過好屬於我們自己的未來幾十年。

avatar-img
25會員
8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青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影片摘要 1964年,日本只有3%的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在「結婚就是要穿和服」的年代,就連職業女性也很少見,身為實業家與改革者的桂由美,開了日本第一家婚紗專賣店。然而從創業初始便困境不斷,開店十年都是虧損。但是由美堅信「一切都是為了新娘的笑容」,努力克服逆境,改變了日本婚禮常識並踏上了世界舞台!
影片簡介 以色列導演奧里特福克斯羅登(Orit Fouks Rotem)自編自導的作品《她和她們的電影課》為其首部劇情電影,由以色列影后黛娜伊雯(Dana Ivgy)、《愛,悄悄越界》蔻拉哈吉戴斯(Khawlah Hag-Debsy)、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喬安娜薩伊德(Joanna Said)等
明天就是情人節了....... 高中階段的孩子對於異性充滿好奇,對於愛情充滿想像。   最常見的學生問題是:怎樣的人才是好的結婚對象?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喜歡和適合很主觀,每個人有自己的喜歡,就像苦瓜和榴槤,各有拒絕往來戶,也有死忠支持者。   可以聊的是選擇某些做人處事態度的
最近,學生問我:如何交朋友,成為受歡迎的人?   我建議他未來遇到實際的人際情境,願意的話就過來跟我討論,再回去實驗看看,應該就能越來越懂如何交朋友。不過,我想一想還是整理出幾點跟大家分享:   首先,努力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這樣的人自然散發出正向的訊息,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總能心平氣和、總
    圓融的人際關係來自於簡單的生活態度,學會等待可以改善人際關係。     首先,「不催促,學會等對方忙完」---具體展現的行為包括:在交代別人工作時,預留對方工作時間;在找人處理事情時,學會先站在一旁等待對方回應後,再開始處理事情或請人幫忙。這是一種體貼,當對方感受到你的體貼,將以更好的服
     114學年度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簡章已於113年12月5日公告,並將於114年4月26日及4月27日舉行,很多高三班級黑板都在倒數計時中,正常作息穩定心情,減少外務規律複習,適時適量運動儲備應考體力,是不變的最佳作法。每天規律複習,每科每天都有進度,穩扎穩打視需要做筆記,按部就班逐日備妥
影片摘要 1964年,日本只有3%的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在「結婚就是要穿和服」的年代,就連職業女性也很少見,身為實業家與改革者的桂由美,開了日本第一家婚紗專賣店。然而從創業初始便困境不斷,開店十年都是虧損。但是由美堅信「一切都是為了新娘的笑容」,努力克服逆境,改變了日本婚禮常識並踏上了世界舞台!
影片簡介 以色列導演奧里特福克斯羅登(Orit Fouks Rotem)自編自導的作品《她和她們的電影課》為其首部劇情電影,由以色列影后黛娜伊雯(Dana Ivgy)、《愛,悄悄越界》蔻拉哈吉戴斯(Khawlah Hag-Debsy)、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喬安娜薩伊德(Joanna Said)等
明天就是情人節了....... 高中階段的孩子對於異性充滿好奇,對於愛情充滿想像。   最常見的學生問題是:怎樣的人才是好的結婚對象?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喜歡和適合很主觀,每個人有自己的喜歡,就像苦瓜和榴槤,各有拒絕往來戶,也有死忠支持者。   可以聊的是選擇某些做人處事態度的
最近,學生問我:如何交朋友,成為受歡迎的人?   我建議他未來遇到實際的人際情境,願意的話就過來跟我討論,再回去實驗看看,應該就能越來越懂如何交朋友。不過,我想一想還是整理出幾點跟大家分享:   首先,努力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這樣的人自然散發出正向的訊息,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總能心平氣和、總
    圓融的人際關係來自於簡單的生活態度,學會等待可以改善人際關係。     首先,「不催促,學會等對方忙完」---具體展現的行為包括:在交代別人工作時,預留對方工作時間;在找人處理事情時,學會先站在一旁等待對方回應後,再開始處理事情或請人幫忙。這是一種體貼,當對方感受到你的體貼,將以更好的服
     114學年度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簡章已於113年12月5日公告,並將於114年4月26日及4月27日舉行,很多高三班級黑板都在倒數計時中,正常作息穩定心情,減少外務規律複習,適時適量運動儲備應考體力,是不變的最佳作法。每天規律複習,每科每天都有進度,穩扎穩打視需要做筆記,按部就班逐日備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身為父母,我們無法期望孩子百分之百都照我們的想法去執行;因此,我們需要設立自己的大原則,並在其他方面抓大放小。這樣不僅是給予孩子寬恕,也是對自己的寬恕。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身為父母,我們無法期望孩子百分之百都照我們的想法去執行;因此,我們需要設立自己的大原則,並在其他方面抓大放小。這樣不僅是給予孩子寬恕,也是對自己的寬恕。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別再用「不要跑了!」來對孩子說話,探索如何用愛和理解,讓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充滿意義。 我們來聊聊,如何巧妙的將日常的責備轉化為溝通的藝術,用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從錯誤中成長,發展出同理心與自我反思的能力。 閱讀全文,讓愛和理解成為你與孩子溝通的橋樑。 轉化責備為溝通的藝術: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