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三毛的回聲──一張令人難忘的CD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一)Echo
七O年代以中文寫作的作家裡,幾乎沒有人像她能在整個華人世界,包括在各個階層的民眾,都享有這麼高的知名度,而且是單單以文學作品,沒有摻雜其他如宗教或政治的因素。
因為她是以自己的生命活出一個傳奇。
三毛是她的筆名,陳平是她的本名,Echo(回聲)則是伴隨著她的愛情而來的暱稱。
三毛總共出了二十三部作品,這一張CD由她自己編號成「三毛作品第十五號」,這張1985年出版的唱片,包括了12 首她寫的歌詞,雖然說是她的半生故事,但是1991年1月4日她在榮總自殺,這原本半生的故事卻成了她一生的記錄。
Echo在希臘神話中是個森林女神,因為太漂亮了,被嫉妒的天后處罰只能複述別人說話的最後三個字。有一天她遇見美少年納西瑟斯,暗戀遭拒,被天帝知道了,懲罰美少年,讓她到溪邊喝水時愛上自己的倒影,捨不得離開,日復一日,最後變成白色的水仙花。
不知道三毛為何取Echo當她的親密的稱呼,三毛這麼寫:「……在愛的邊緣,唯有歌聲在告訴她;的確,曾經有些無名的事情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於是她又趴在地上慟哭,直到再臨的救贖將她帶去遠方。」在深夜裡,她醒來,那種聲音還是如同潮汐一般在她身畔起伏。而她要的不是這些,她要的是黎明,一種沒有任何聲音的黎明。即使她如此渴望著,回聲還是不肯退去。」
深夜裡,回聲專輯傳來齊豫與潘越雲音質不同的歌聲,但卻同樣的淒迷。
穿插三毛本人的旁白。我也想起三毛傳奇的一生。
(二)謎
當時年紀小
我的愁
我的苦
媽媽 你不要以為
它不是真的
而我是這麼的不明白
今生的起步
要等到什麼時候
從十三歲到十九歲,有七年的時間,三毛沒有上學,不只沒有上學,她還把自己封閉起來,關在房子裡,不出房間一步。
在十三歲以前的她,是個很正常的孩子,除了數學很差,其他表現不錯,作文尤其好。不幸的是她碰到一位粗暴無情的數學老學,只因為她數學成績不好,就拿毛筆蘸滿墨汁將她的眼睛畫成二個黑圈,墨汁順著臉頰滑下,弄成黑糊糊一張臉,除了罰她站在教室整節課外,到了下課還要她在全校同學的驚叫聲中繞全校操場一圈。
第二天起她就再也沒有到學校去了。然後整整七年,不只足不出戶,也將自己的心靈封閉起來,不再與任何人溝通。
我在她1977年開始出名後沒不久,就知道了這一段經歷,也給了我非常大的震撼,一直到今天,我從來不曾對任何一個孩子大聲責罵或侮辱,我怕害出於任何一絲一毫不當或無意中的指責,是否就可能扭曲或毀滅人才,正如優秀的教師可以造就人才一樣。不知道後來我在社區幼童軍以及童軍擔任義務服務員及團長,乃至於荒野成立後對兒童教育懷有痴心般的夢想,希望能在孩子最敏感敏銳的時期,給他們一些正面善意的引導,是不是受到這個故事的影響。
(三)遠方
遠方有多遠
請你告訴我
到天涯 到海角
算不算 遠
問一問你的心
只要它答應
沒有地方 是
到不了的
那麼遠

沒錯,三毛碰到了貴人,一個引領她走出自閉的師大學生,以及一個真正的教育家。
在十七歲那年,偶然的機會,她家人發現三毛對油畫有興趣,就多方歡誘之下,三毛願意接受一位尚在師大就讀的大學生教導她畫畫。那位老師並沒有教給她多少東西,但是他尊重她、肯定她,同時啟發她接觸文學作品及朝寫作方面來嘗試,也逐漸讓她走出自我的封閉。
半年後,她的文章被畫畫老師拿給了白先勇,並且刊登在現代文學上,也認識了編刊物的幾位大學生。過了一段時間,陳若曦(她是荒野第九期解說員,大安定點組義工)對她說:「你不能這樣生活下去,你總得走出去。」並且建議她給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寫信,看能否去做個選讀生。
猶豫再三,她還是鼓起勇氣寫了。
想不到,信寄出的當天晚上,三毛就收到張其昀的親筆回信,短短的一句話:「陳平同學,即刻來校報到註冊!」
就這樣,三毛成了文化大學哲學系的選讀生(什麼是選讀生?大概是介於旁聽與正式學生之間,獨創出來的非正式名稱吧。)
離奇的是,沒有文憑讀大學還不打緊,之後三毛到國外流浪,也沒有什麼正式的學位吧,1982年張其昀卻聘她在文化大學任教,主講「小說研究」和「散文學習」。
原本我對文化大學沒啥特別印象,但因為張先生當天親筆函復讓一個失學的小女生有機會重新回到社會,這種體貼與氣魄,讓我對老一輩的教育家的風範有具體的認識。
(四)夢田
每個人心裡一畝 一畝田
每個人心裡一個 一個夢
一顆啊一顆種子
是我心裡的一畝田
用它來種什麼
用它來種什麼
種桃種李種春風
開盡梨花春又來
那是我心裡一畝 一畝田
那是
我心裡一個
不醒的夢

這首歌我非常喜歡,與電影「夢幻騎士」的主題曲"Dream the imposible dream"夢想那不可能實現的夢,兩者並列為我二大夢之歌。
人生真是充滿無限可能性與不可思議的變化。
曾自閉七年的三毛,日後卻成了萬水千山走遍的旅行者。若沒有那位數學老師的「惡作劇」,三毛也許按步就班完成學業,成為一個平凡的上班族。生命道路中的阻礙,若是我們懷抱夢想去超越它,反而能激發出絢麗豐富的光彩。
在深夜中我聆聽著回聲,祝福並祈願──
願人與人之間祥和無爭
願萬物生命成就其生命應有之尊嚴
願孩子能在天地之中自在快樂的長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記得我對這本書開始有興趣的時間點,是聽總編提起「生活比夢更浪漫」的時候, 是三毛對生命的體悟和了然於心,那分「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愛 讓30年前的讀者不斷投信對三毛傾訴。 - 傾訴往往很簡單,嘩一聲全倒過去就好,我身邊很多這種倒霉蛋,當我朋友很辛苦 而三毛卻穩穩的接住讀者的悲傷、迷惘、排山
Thumbnail
我記得我對這本書開始有興趣的時間點,是聽總編提起「生活比夢更浪漫」的時候, 是三毛對生命的體悟和了然於心,那分「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愛 讓30年前的讀者不斷投信對三毛傾訴。 - 傾訴往往很簡單,嘩一聲全倒過去就好,我身邊很多這種倒霉蛋,當我朋友很辛苦 而三毛卻穩穩的接住讀者的悲傷、迷惘、排山
Thumbnail
剛過完三毛的78歲冥誕,今年的開頭我很密切的靠近她的一切 過了一段很有意義的時間,簡直開始相信這是命運 - 這本書挺薄的,我讀了好久,因為她是我陌生的傷感的三毛 他雖本來就是感性率性的人,但是經歷大慟後的歸來, 生命被撕裂,為了別人的愛黏貼回自己, 有時候,真的看到心很酸。 還常常
Thumbnail
剛過完三毛的78歲冥誕,今年的開頭我很密切的靠近她的一切 過了一段很有意義的時間,簡直開始相信這是命運 - 這本書挺薄的,我讀了好久,因為她是我陌生的傷感的三毛 他雖本來就是感性率性的人,但是經歷大慟後的歸來, 生命被撕裂,為了別人的愛黏貼回自己, 有時候,真的看到心很酸。 還常常
Thumbnail
華語流行音樂寫旅行的並不多,就這麼幾張幾首。 旅行=流浪=逃避=自我放逐。 旅行的歌,不是說你去國外回來然後寫了一首歌,這首歌就一定跟旅行有關。相反的,如果在台灣你憑著回憶寫了一首關於當年出國流浪的歌,這歌鐵定就是旅行的歌。 旅行的歌可以是寫出發前的心情,也可以寫你在旅行時的心境,最後是旅行歸來的沉
Thumbnail
華語流行音樂寫旅行的並不多,就這麼幾張幾首。 旅行=流浪=逃避=自我放逐。 旅行的歌,不是說你去國外回來然後寫了一首歌,這首歌就一定跟旅行有關。相反的,如果在台灣你憑著回憶寫了一首關於當年出國流浪的歌,這歌鐵定就是旅行的歌。 旅行的歌可以是寫出發前的心情,也可以寫你在旅行時的心境,最後是旅行歸來的沉
Thumbnail
我閱讀三毛的時間算是很晚的,大概這兩年才開始觸碰到她的文字,包含和李宗盛合作的《七點鐘》、和李泰祥合作的《橄欖樹》,當然,還有她的散文,不須讀過三毛全集,在看完兩遍《撒哈拉的故事》之後,便捨不得再繼續下去,總之已經任性地決定了,三毛是我最喜歡的作家。
Thumbnail
我閱讀三毛的時間算是很晚的,大概這兩年才開始觸碰到她的文字,包含和李宗盛合作的《七點鐘》、和李泰祥合作的《橄欖樹》,當然,還有她的散文,不須讀過三毛全集,在看完兩遍《撒哈拉的故事》之後,便捨不得再繼續下去,總之已經任性地決定了,三毛是我最喜歡的作家。
Thumbnail
總編的話-而我們又想起了妳。像沙漠裡吹來的一陣風,像長夜裡恆常閃耀的星光,像繁花盛放不問花期,像四季更迭卻不曾遺忘各自的美麗。是三毛,她將她自己活成了最生動的傳奇。是三毛筆下的故事,豐盛了我們那一片枯槁的心田。
Thumbnail
總編的話-而我們又想起了妳。像沙漠裡吹來的一陣風,像長夜裡恆常閃耀的星光,像繁花盛放不問花期,像四季更迭卻不曾遺忘各自的美麗。是三毛,她將她自己活成了最生動的傳奇。是三毛筆下的故事,豐盛了我們那一片枯槁的心田。
Thumbnail
三毛《流浪的終站》(皇冠)|心得
Thumbnail
三毛《流浪的終站》(皇冠)|心得
Thumbnail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沙漠是「詩」,她和荷西的愛情也是「詩」,但這就是她的「真實」。我們可以這樣說,三毛展示給我們看的她的人生、她的故事,像一則則美麗動人而又讓人感到滿足的神話,半是真實半是詩,或是被詩所渲染的真實。也許這不是生命的本質,但卻是人生的真相……
Thumbnail
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沙漠是「詩」,她和荷西的愛情也是「詩」,但這就是她的「真實」。我們可以這樣說,三毛展示給我們看的她的人生、她的故事,像一則則美麗動人而又讓人感到滿足的神話,半是真實半是詩,或是被詩所渲染的真實。也許這不是生命的本質,但卻是人生的真相……
Thumbnail
在深夜中我聆聽著回聲,祝福並祈願── 願人與人之間祥和無爭 願萬物生命成就其生命應有之尊嚴 願孩子能在天地之中自在快樂的長大 (一)Echo 七O年代以中文寫作的作家裡,幾乎沒有人像她能在整個華人世界,包括在各個階層的民眾,都享有這麼高的知名度,而且是單單以文學作品,沒有摻雜其他如宗教或政治的因
Thumbnail
在深夜中我聆聽著回聲,祝福並祈願── 願人與人之間祥和無爭 願萬物生命成就其生命應有之尊嚴 願孩子能在天地之中自在快樂的長大 (一)Echo 七O年代以中文寫作的作家裡,幾乎沒有人像她能在整個華人世界,包括在各個階層的民眾,都享有這麼高的知名度,而且是單單以文學作品,沒有摻雜其他如宗教或政治的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